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皂荚(Gleditsia microphylla)和皂荚(Gleditsia sinensis)的种子坚硬,种皮透水性差,自然条件下萌发困难,发芽率和成苗率低。为此,本文探讨了实验室条件下不同机械破皮位置(子叶顶端、中部、胚根端)、不同浸种温度(25°C、37°C、42°C)和不同土质类型(黏土、沙土、营养土)对两种皂荚属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胚根端进行机械破皮、37°C水浴浸种8 h或16 h和黏土中萌发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最高,野皂荚种子平均发芽率达88.33%,皂荚种子的发芽率达94.33%,且出苗整齐一致。  相似文献   

2.
不同处理方法对粉花山扁豆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机械破皮、硫酸、沸水处理粉花山扁豆种子进行不同育苗基质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机械破皮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为66.5%;硫酸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为86.2%;沸水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为19%,对照(未经处理直接播种)的仅为1.3%。育苗基质采用森林腐殖土的育苗效果较好。因此粉花山扁豆种子的最佳处理方法为98%的浓硫酸浸种30 min,同时采用普通的森林腐殖土作育苗基质,其操作简单,出苗快,苗木整齐。  相似文献   

3.
以青海格尔木产黑果枸杞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采种时间的种子质量和发芽率,拱棚、覆盖、露地等不同育苗方式和0.3、0.6、0.9cm等不同播种育苗覆土厚度对出苗的影响以及黑果枸杞幼苗生长规律,结果为不同采摘期所采种子质量与发芽率不同,8月中旬所采种子平均千粒重1.2g,发芽率88.9%,优于10月上旬采集的千粒重(0.9g)和发芽率(69.6%);不同育苗方式对出苗期、出苗率等有影响,拱棚育苗出苗早、出苗整齐、发芽率高,露地育苗出苗最晚、出苗最不整齐、出苗率最低,覆盖育苗介于之间;播种覆土厚度对播种出苗迟早和出苗持续时间有影响,对出苗率影响不显著,覆土越薄越有利;生产中应采取拱棚或覆盖育苗方式,覆土厚度0.3cm;黑果枸杞1a生幼苗高度、地径等生长分为3个时期即缓慢生长前期、快速生长中期、缓慢生长后期,缓慢生长前期幼苗弱小、抗逆能力弱,应注意洒水,适时盖、揭塑料拱棚或覆盖物等,保暖、保湿、遮阳。  相似文献   

4.
野皂荚(Gleditsia microphylla)种子具有坚硬的种皮,自然状态下不易发芽。通过对其种子进行酸蚀处理(用浓度为98%,75%,50%的浓H2SO4分别酸蚀15 min,25 min,35 min,45 min)和高温水浴处理(恒温50℃,70℃,90℃条件下分别水浴5 min,10 min),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吸涨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98%浓H2SO4酸蚀野皂荚种子25 min,萌发效果最佳,发芽率、发芽势和吸涨率分别为86%,73%,100%.采用恒温水浴的方法处理野皂荚种子,发芽率均≤50%,萌发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以4个北美引进树种为研究对象(包括水紫树、美国白蜡、北美皂荚和茶条槭),测定了种子的物理性状、优良度、生活力和发芽率,并对其播种育苗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种子品质差异较大,该种批茶条槭的种子质量存在问题,生活力和发芽率都远远低于其他树种,水紫树的种子质量较为优良,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均高于其他树种.此外,播种前使用赤霉素处理会降低美国白蜡和水紫树播种育苗的出苗率,该因素对两个树种的播种出苗有着极显著的影响;无色塑料薄膜覆盖能显著提高北美皂荚播种育苗的出苗率;温水浸种时间和覆土厚度对4个树种播种育苗的出苗率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不同采种时间及不同播种基质对羽叶楸(Stereospermum colais)种子萌发的影响,提高羽叶楸种子发芽率,结果表明:不同采种时间对种子发芽率存在极显著差异,12月中旬(蒴果全部变黑)为最佳采种时间,种子平均发芽率最高,达77.3%;不同播种基质对种子开始出苗时间、完成出苗时间和发芽率均存在显著差异,种子萌发适宜的播种基质为江沙,种子在7 d便开始出苗,完成出苗需28 d,出苗整齐(从开始出苗到完成出苗仅需21 d),平均发芽率为79.3%。  相似文献   

7.
刺龙牙种子层积处理及播种育苗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辽东山区开展了刺龙牙种子不同层积处理时间对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以及播种苗不同保留密度对苗木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层积处理能有效提高刺龙牙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处理时间达到125 d时,达到显著水平,发芽率达到61.43%,出苗率达到50.28%,出苗快而整齐;1年生幼苗保留密度85株/m2的Ⅰ、Ⅱ级苗产量最高,生长均匀整齐。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适合上海地区环境条件的山桐子种子育苗技术,分别采用不同的种子处理方法和育苗方式进行播种育苗试验,以研究不同处理对山桐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带果皮沙藏、在播种前分离果皮和种子的处理方法播种育苗,其种子发芽率最高;与露地播种育苗相比,温室播种育苗的发芽率高,且发芽早,发芽快,出苗整齐;在后期幼苗的生长方面,露地播种的幼苗生长状况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大果紫檀(Pterocarpus macarocarpus Kurz)属花梨木类红木树种,果实有木质层,较硬,十分难剥出种子,直接用荚果播种育苗,种子发芽率极低、发芽不整齐。为提高大果紫檀种子发芽率,播种前采用人工剪去果翅、人工破壳、人工剥壳3个处理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3种处理均能有效地促进大果紫檀种子的发芽,以人工破壳及人工剥壳处理效果最好,种子开始出苗时间和完成出苗时间最短,发芽率分别为66.3%和67.7%,分别比对照高11.6倍和11.9倍。但由于人工剥壳费时、费力,成本较高,因此,为节约成本,在实践生产中,宜采用人工破壳处理大果紫檀种子。  相似文献   

10.
对秋枫(Bischofia javanica)播种育苗过程中的种子采收、储存及播种处理开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月采收的秋枫种子发芽率最高,可达到70%以上;种子采收后最好立即播种,储存时间越久发芽率越低;播种时以红壤和椰糠的混合物覆盖,出苗整齐、壮实。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辽宁东部山区黄波椤圃地播种育苗中开展不同种子处理方法、苗木不同保留株距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混雪层积处理150 d的种子发芽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70.55%,出苗率达到55.37%,出苗整齐,苗木质量好。不同保留株距对1年生黄波椤播种幼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影响差异极显著,以保留株距为8~10 cm的处理较适宜。  相似文献   

12.
对苦楝的种子形态指标、种子不同处理和播种时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苦楝种子单粒重与种子横径的相关性较强,在生产中应选育种子横径较大的优良品系,具有的丰产潜力更大;将苦楝种子沙藏催芽后播种,种子发芽率高,发芽速度快,出苗整齐;不同播种时间对苗楝种子发芽出苗影响不明显,但对苗楝苗木生长有明显影响,在生产实践中应采用冬播育苗为好.  相似文献   

13.
辽东山区白桦种子混雪催芽及播种育苗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辽东山区开展了白桦种子不同混雪催芽时间对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以及播种苗不同保留密度对苗木生长影响。结果表明,混雪层积处理是能有效提高白桦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且当混雪催芽时间达到150d时,达到显著水平,发芽率达到61.5%,出苗率达到52.78%,出苗快而整齐;当1年生幼苗保留密度100株/m2的Ⅰ、Ⅱ级苗产量最高,生长均匀整齐。  相似文献   

14.
乌木(Diospyros ebenum J.Koenigex Retz.)属红木类珍贵用材树种,在常规条件下,种子发芽率相对较低,出苗不整齐,针对以上问题,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_9(3~4)研究不同采种时间(A)、不同种子保存时间(B)、不同播种基质(C)及不同覆土厚度(D)对乌木种子发芽率、开始出苗时间、完成出苗时间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乌木果实由黄部分变黑(A_2)+阴干14天(B_3)+沙床(C_1)+6 mm(D_2),即组合6(A_2B_3C_1D_2)效果最佳,开始出苗时间为19 d,完成出苗时间为46 d,出苗整齐(从开始出苗到完成出苗仅需27 d),平均发芽率达86.0%。  相似文献   

15.
研究沙藏催芽处理和不同浓度赤霉素对圆齿野鸦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基质播种育苗的差异和不同播种量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圆齿野鸦椿种子沙藏催芽至第3年的2-3月份春播,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均能显著促进其发芽,发芽率最高达75%,出苗快而整齐;以沙壤土加竹炭粉为播种基质,播种量为6.0g.m-2的Ⅰ、Ⅱ级苗产量最高,生长均匀整齐,是最佳播种育苗组合。  相似文献   

16.
分别采用不同温度、机械、沙藏和变温催芽处理,并观测分析文冠果种子不同处理对其发芽时间及发芽率、出苗时间及出苗率、苗高、地径等指标影响。结果表明:发芽试验以-20℃的低温处理效果最佳,发芽率最高,初始发芽时间最短;育苗试验以沙藏处理出苗率最高、出苗最早、时间最集中,同时苗木整齐度也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南亚含笑种子常规贮藏育苗发芽率低的原因,对其种子进行了不同方法的贮藏和处理,并作了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沙藏的南亚含笑种子发芽率达81.8%,发芽相对整齐,且能提前1个月发芽;层积催芽处理过的南亚含笑种子发芽最整齐,发芽率高达92.4%。  相似文献   

18.
用浓硫酸处理皂荚种子,分析其对种子膨胀率和发芽率的影响。以同种源、长势一致的2年生皂荚实生砧木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和不同嫁接时间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浓硫酸浸泡时间的延长,膨胀率增加,浸泡45 min的皂荚种子发芽率最高;皂荚的成活率在不同嫁接方法和嫁接时间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春季带木质部芽接的皂荚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5种种子处理方法进行育苗试验,分析处理方法对黄连木场圃发芽率、苗高、地径、冠幅、侧枝数、地上部分鲜质量、根深、根幅、侧根数、地下部分鲜质量等影响。试验表明:黄连木种子不宜长期贮藏,育苗的最佳时机是种子成熟采收后立即催芽育苗,其效果最好,苗木成活率高、出苗整齐;随采随播次之。  相似文献   

20.
为寻求打破皂荚种子机械休眠的方法,提高皂荚种子的发芽率,采用浓硫酸、开水烫种、开水沸水浴和清水不同方式处理,试验研究了对皂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休眠是导致皂荚种子发芽率低主要原因;浓硫酸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腐蚀打破休眠,但效果不明显;开水沸水浴能打破休眠使种子充分吸水,但沸水浴后导致种子失活无法发芽;100℃开水逐次烫种后能打破种子休眠且保持种子正常发芽,发芽率达到82%。采用开水逐次烫种的方式能显著提高皂荚种子的发芽率,且这种方式较为简单实用,可以在生产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