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发酵土鳖虫含水醇提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其方法学进行考察。[方法]采用Na NO2-Al Cl3-Na OH比色法在510 nm处测定黄酮类化合物与显色剂所形成的络合物吸光度。[结果]所测定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良好,r=0.999 0,线性范围在0.02~0.10 mg/m L,试验方法的精密度RSD=1.92%,重现性RSD=1.23%,样品回收率95.00%±10.00%,RSD=2.09%。样品重复测定总黄酮含量平均值为4.630 8 mg/g。[结论]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土鳖虫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和重复性等项内容都符合相关规定,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龙胆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微波辅助双水相提取龙胆中总黄酮类化合物,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作为对照品,测定其含量。[结果]黄酮类化合物浓度在10.4~73.0μg/m L,其吸光度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的RSD值分别为0.30%、1.31%、2.27%。[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以用于测定龙胆中总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提取紫花苜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乙醇为溶剂,用超声波技术从紫花苜蓿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并对所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验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510 nm处测定含量.结果表明,测得样品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含量为5.32 mg/g (RSD=1.63%),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08% (RSD=0.96%).运用超声波法从紫花苜蓿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加快提取速度,提高提取效率,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中药淫羊藿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淫羊藿苷为对照品,以无水甲醇作空白对照,在27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总黄酮含量。[结果]淫羊藿苷浓度在1.68~10.08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总黄酮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6%,RSD为1.16%,淫羊藿中总黄酮的含量为(8.09±0.01)%。[结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淫羊藿总黄酮的含量,操作快速,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5.
王莲萍  张莲珠  李庆杰  袁媛  赵全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1996-11997,12010
[目的]建立侧柏叶总黄酮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侧柏叶总黄酮中的总黄酮含量及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0.002 08~0.020 8 mg/ml范围内槲皮苷浓度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0%,RSD为1.98%(n=6);在0.13~1.3μg范围内穗花杉双黄酮浓度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66%,RSD为1.46%(n=6);[结论]该方法简便、精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南瓜瓤中的总黄酮含量。[方法]以70%的乙醇溶液为提取剂,运用索氏提取法对南瓜瓤中总黄酮进行提取,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南瓜瓤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最佳,测定波长为364 nm,南瓜瓤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其含量达到2.365%。[结论]试验所用测定方法简单、准确,平均回收率为97.5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1%,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枣粉中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枣粉中的糖含量。[结果]在最大吸收波长285 nm处,葡萄糖溶液浓度在2.5-8.0 mg/m 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06 7x+0.014 9,平均回收率为93.6%。酸枣粉、万荣滩枣、好想你牌枣粉、普通红枣、稷山板枣样品中糖含量在522.94、572.69、535.87、486.12、676.67 mg/g。[结论]该研究建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枣粉中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蜘蛛香不同部位中总缬草三酯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喜荣  罗俊  杨军  田弋夫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884+9106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蜘蛛香中总缬草三酯含量的新方法。[方法]以缬草三酯为标准品,在测定波长256 nm条件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蜘蛛香中总缬草三酯的含量。[结果]缬草三酯在5~25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精密度RSD为0.07%,稳定性RSD为0.77%,重复性RSD为1.73%,平均回收率为99.55%;蜘蛛香根中总缬草三酯的含量为3.048%;蜘蛛香根茎中总缬草三酯的含量为2.219%;蜘蛛香根茎及根中总缬草三酯的含量为2.676%。[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蜘蛛香中总缬草三酯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鱼胆草及其不同部位中总黄酮含量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三氯化铝显色后在波长420 nm处测定鱼胆草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芦丁浓度在0.005~0.025 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101.69%,RSD为2.21%(n=6),鱼胆草中总黄酮的含量为2.510%。其中,鱼胆草不同部位根、茎、叶中,叶子总黄酮的含量最高,为2.542%。[结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鱼胆草中总黄酮含量操作简便、准确可靠、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0.
李忠英  罗跃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942-14943
[目的]为三七总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三七粉为原料,采用50%乙醇溶解、超声波提取法提取其中的总黄酮,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在0.010~0.997mg/ml范围内,样品浓度与其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加样回收率为99.58%,RSD为1.22%;重复性试验RSD为2.92%;精密度试验RSD为3.23%。说明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结论]建立了以芦丁为标准品的三七粉中总黄酮含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落地生根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并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将落地生根药材经水解后提取总黄酮,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总黄酮的含量、薄层色谱法(TLC)进行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定性分析、Fenton反应法评价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槲皮素及山柰酚的含量。[结果]UV法测得芦丁在11.0~1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n=6,RSD为1.3%);TLC可清晰检测出懈皮素与山柰酚;HPLC测得槲皮素在37.5~1 20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山柰酚在62.5~2 000.0 ng/ml(r=0.999 4)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67%(n=6,RSD为1.92%)、98.68%(n=6,RSD为1.40%);结果显示提取物具有较大抗氧化能力,并成量效关系。[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落地生根黄酮类成分定性定量的测定方法和落地生根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分光光度法测悬浮培养飞廉细胞中总黄酮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悬浮培养飞廉细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悬浮培养飞廉细胞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芦丁线性范围为0~0.6 mg(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1.5%(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良好,可作为测定飞廉细胞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黑果小檗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用超声波提取黑果小檗果实中的总黄酮,然后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芦丁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方程为A=0.010 74 C+0.009 214(r=0.999 2),表明芦丁在7.5~60.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3.6%;测得黑果小檗果肉、籽粒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0.78%和1.89%。[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可靠,可用于黑果小檗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分光光度法测定蔓性千斤拔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可见光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来自不同产地的蔓性千斤拔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在510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在355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可见光法平均回收率是99.68%,RSD为1.37%;紫外光法是99.07%,RSD是0.94%。[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蔓性千斤拔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群  张锴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106-7107,7218
[目的]研究山楂叶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将山楂叶用浓度50%乙醇提取,以颗粒休止角和吸湿性为指标,选择最佳处方辅料,并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颗粒中的总黄酮和金丝桃苷,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最佳处方辅料为:浸膏粉250 g,糖粉125 g,糊精125 g;此时,颗粒的休止角和吸湿性都最小,分别为33°和0.65%;总黄酮和金丝桃苷样品分离良好,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总黄酮标准曲线为:Y=25.455X+0.004 7,R=0.999 9,线性范围为0.016~0.024 mg/ml,平均回收率为100.57%(RSD为0.13%);颗粒的水分、粒度和溶化性均符合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总黄酮平均含量为0.412 g/g(RSD为0.38%)。[结论]山楂叶颗粒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合理,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不同品种金花茶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乙醇水浴回流提取金花茶叶中的总黄酮,然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求得回归方程为Y=13.65X-0.004 5,表明在8.64~69.12μ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40%,RSD为1.50%。[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金花茶药材的质量控制;不同品种金花茶材叶中总黄酮的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