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Ⅱ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采用航天育种技术育成强优势的恢复系航1号,再与不育系Ⅱ32A配组成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02年温州市种子公司从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引入我市进行多点试种试验,参加了2002和2004年温州市单季杂交稻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生产示范,表现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中抗稻瘟病,增产潜力大等特点。2004年1月已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5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Ⅱ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用不育系Ⅱ-32A与恢复系航1号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在邵武市肖家坊镇中稻制种6 hm2,生产种子21·632 t,最高产量4·5 t/hm2。现将其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1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1·1航  相似文献   

3.
特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三系不育系龙特甫A与该所用航天育种技术选育的强恢复系航2号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穗大粒多,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该组合的主要特征特性,以及栽培、制种关键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通讯》2005,(3):48-48
特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龙特甫A与恢复系航1号配组而成的三系中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4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在福建、广西、安徽、湖北等地试种,深受好评。  相似文献   

5.
杂交稻新组合"Ⅱ优航2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Ⅱ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11—32A与恢复系航2号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蕉城区于2004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连续两年都表现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等特性,深得群众认可,是蕉城区水稻新品种推广潜力较大的组合之一。  相似文献   

6.
特优航1号系福建省农科院采用“航天育种”手段选出的强恢复系航1号与龙特甫A配组育成的高产中晚稻杂优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米质较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Ⅱ优航1号系福建省农科院院长、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汕优63”和“Ⅱ优明86”的育种者谢华安研究员主持的课题组育成的。1996年谢华安研究员主持的水稻航天育种课题组将明恢86种子通过卫星送上太空,种子产生了有益的变异。1999年终于育成了比明恢86植株更  相似文献   

8.
特优航1号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与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龙特甫A与航1号配组共同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超级杂交稻特优航1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不育系龙特甫A与恢复系航1号选配成的杂交稻新品种,表现丰产性好、稳产、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介绍了特优航1号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Ⅱ优航1号是由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福建省农科院院长谢华安研究员主持的课题组,利用航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出的强恢复系航1号与Ⅱ-32A配组而成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三系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