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双低油茶荣华油6号的适宜栽植密度,结果表明:在稻茬条件下,栽植适宜的密度为12.75万株/hm2,此时产量为3 926.7kg/hm2,较5.25万株/hm2的栽植密度增产114.2%。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玉米新品种临玉3号获得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对临玉3号进行了5个处理的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5个试验密度中,以4.5万株/hm2产量最高,其次为3.75万株/hm2,该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3.75万-4.5万株/hm2.  相似文献   

3.
黄芩地膜育苗密度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田间试验观察了黄芩地膜育苗不同密度的效果,结果表明,株行距10 cm伊10 cm 的最佳穴播粒数是20~30粒/穴;株行距12 cm伊12 cm 的最佳穴播粒数是30~40粒/穴;株行距15 cm伊15 cm 的最佳穴播粒数是50~60粒/穴。黄芪地膜育苗穴数应控制在45.0万~69.0万穴/hm2范围内比较适宜;株数适宜范围为1950万~2700万株/hm2,最适宜范围为2100万~25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量·密度和行距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 ,密度、行距和密度与行距的互作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 ,而施肥量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密度 12万株 /hm2 比 9万株 /hm2 的增产 10 .87% ,宽窄行比等行距的增产 5 .71% ,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 ;密度 12万株 /hm2 时宽窄行处理比等行距处理增产 12 .3 0 % ,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密度 9万株 /hm2 时宽窄行处理与等行距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油研九号高产栽培措施为密度 12万株 /hm2 ,宽窄行栽植 ,施纯氮 2 70kg/hm2 ,P2 O5180kg/hm2 ,K2 O 2 2 5kg/hm2 ,硼砂 2 2 .5kg/hm2 ,最高产量可达3 73 8.90kg/hm2 。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超高茬免耕抛秧不同基本苗与氮肥运筹产量表现,以及不同化除方法的除草效果,结果表明:栽植密度为135万株/hm2、基蘖肥∶穗肥为5∶5的处理产量最高,为8 131.5 kg/hm2。但比常规免耕抛秧产量(8 394.0 kg/hm2)低,且超高茬免耕抛秧应比常规抛秧增30万~45万株/hm2基本苗。立苗早宜选择10%苄.环庚可湿性粉剂化除,立苗迟宜选择25%苄.二氯悬浮剂化除。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超高茬免耕抛秧不同基本苗与氮肥运筹产量表现,以及不同化除方法的除草效果,结果表明:栽植密度为135万株/hm2、基蘖肥∶穗肥为5∶5的处理产量最高,为8 131.5 kg/hm2。但比常规免耕抛秧产量(8 394.0 kg/hm2)低,且超高茬免耕抛秧应比常规抛秧增30万~45万株/hm2基本苗。立苗早宜选择10%苄.环庚可湿性粉剂化除,立苗迟宜选择25%苄.二氯悬浮剂化除。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宜洛阳地区种植的甘薯品种和栽植密度,选取10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栽培密度下,其产量有所不同,食用型品种苏薯8号、徐薯32、烟薯25推荐作为洛阳地区适宜种植品种,适宜密度分别为6.00万、6.75万、5.25万株/hm2;兼用型品种推荐选用商薯19,适宜密度为5.25万株/hm2。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皖豆23适宜播期与不同播期相适应的适宜密度,进行了皖豆23播期与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个体调节能力强,最佳适宜播期为6月5~12日,适宜种植密度为22.5~25.5万株/hm2;若迟播,种植密度可加大到31.5万株/hm2。  相似文献   

9.
临夏高寒阴湿区杂交油菜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种植密度为24~33万株/hm2;最佳种植密度为28.50万株/hm2时,其产量(3 465.9kg/hm2)、产值(20 795.40元/hm2)高,综合农艺性状好.种植密度的增加或减少产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植密度对三个玉米新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三个玉米新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中上等土壤肥力条件下,研究了5种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滑丰9号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滑玉11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金丹玉11在5.25万-8.25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1.
南疆滴灌高产杂交棉花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南疆覆膜滴灌条件下高产杂交棉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皮棉3 000 kg/hm2高产条件下,棉花总干物质和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快时间在出苗后的107~108和117~118 d;棉株吸收N、P2O5、K2O的快增期分别在出苗后66~153、55~126和62~126 d.高产杂交棉地上部总干物质和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102.51和62.27 g/株,吸收积累氮磷钾养分的总量换算为N、P2O5、K2O分别为515.3、126.4和591.9 kg/hm2,每生产100 kg皮棉需吸收氮磷钾比例N∶P2O5∶K2O=1∶0.25∶1.15.  相似文献   

12.
超级稻Y两优2号栽培密度和优化施肥研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级稻Y两优2号进行栽培密度研究,结果显示:Y两优2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8.0万~22.0万蔸/hm2。采用3元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超级稻品种的施肥模型、氮磷钾养分施用的增产效果和施肥净收益。结果表明:在施用N、P2O5、K2O为275.0、135.0、280.0 kg/hm2时,预测最佳经济产量为10 370.0 kg/hm2,此时N∶P2O5∶K2O为1.00∶0.50∶1.02,氮磷钾肥增产率为63.3%,施肥净收益为6 442.0元/hm2。施肥不足时,产量和施肥收益的增长受氮肥影响最大,其次是钾肥,磷肥影响较小;过量施肥时,产量的衰减以氮肥最快、钾肥次之、磷肥最小,施肥收益的衰减以磷肥最快、氮肥次之、钾肥最小。  相似文献   

13.
李胜群  陈景道  左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71-8573
对皖稻68的施肥方式进行优化。于2006年在安徽省凤台县桂集乡的水稻田中,设置CK(不施肥),N 60∶30∶10(氮肥按基-蘖-穗60%-30%-10%施用,N、P2O5、K2O总量比例为1∶0.25∶0.25),N 40∶30∶30(N、P2O5、K2O总量比例为1∶0.30∶0.40),N 35∶20∶45(N、P2O5、K2O总量比例为1∶0.30∶0.40)4个处理,研究优化施肥对皖稻68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皖稻68在肥力水平中等的水稻田,以施氮量280kg/hm2,N、P、K比例为1∶0.30∶0.40,氮肥的运筹方式以基-蘖-穗为35∶20∶45的产量最高,达9 586.5 kg/hm2,比对照增产35.91%,肥料贡献率达到26.42%,比习惯施肥增产11.82%。在安徽省沿淮中稻区,水稻的氮、磷、钾用量比例应为1∶(0.3~0.6)∶(0.8~1.0)。皖稻68氮肥用量在240~300 kg/hm2。一定施肥水平下,在氮肥运筹上以基-蘖-穗比例为(30~40)∶(25~30)∶(30~45)为宜。  相似文献   

14.
应用3类肥效模型和Monte Carlo法,对水稻"3414"田间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肥料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为NPK;N、P、K任意2种肥料在2水平施用时,均有利于第3种肥料肥效的发挥;最高产量和最高施肥利润的函数均为三元二次肥效函数,最高产量和最高施肥利润分别为8 567.92 kg/hm2和17 165.59元/hm2,对应的纯N、P2O5、K2O的比例分别为1∶0.51∶0.56和1∶0.52∶0.52;产量高于8 500kg/hm2的纯N、P2O5、K2O的推荐施肥量分别为151.11~185.43、75.65~96.65、81.81~108.12 kg/hm2,利润高于17 000元/hm2的纯N、P2O5、K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120.97~157.24、62.12~83.95、59.01~86.52 kg/hm2。  相似文献   

15.
木薯氮磷钾肥优化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方法,研究木薯氮磷钾肥优化施用技术。结果表明,琼中县营根镇什罗那村木薯地土壤养分贫瘠,基础产量和地力贡献率分别为14 675.35 kg/hm2和49.4%。氮、磷、钾肥的施用极显著增加木薯的产量,当三者施用配比为2水平,即N 300 kg/hm2、P2O5 120 kg/hm2、K2O 450 kg/hm2时,木薯产量最高,为29 713.33 t/hm2,分别比0水平增产80.9%、45.4%和37.2%,增产贡献氮>磷>钾;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分别为44.3、77.3、17.9 kg,增产效应磷>氮>钾。利用Excel2003和SAS9.0软件进行多元回归方程分析,结果表明,N、P2O5、K2O分别施用399.46、124.09、481.82 kg/hm2时木薯产量最高,为28 027.86 kg/hm2。结合海南省琼中县木薯生产的实际,建议木薯生产中N、P2O5、K2O分别施用220~320、72~98、200~380 kg/hm2,N∶P2O5∶K2O为1∶0.3~0.4∶0.9~1.2较合适。  相似文献   

16.
陇中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平衡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在陇中半干旱区旱地进行了马铃薯平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最高产量达24 216.7 kg/hm2,是当地平均产量的1.2倍,高磷处理比无磷处理增产马铃薯7 510.8 kg/hm2,增幅44.96%,1 kg P2O5增产马铃薯25 kg,纯收益增加3 262元/hm2,施磷效益极显著.试验认为,OPT中钾量合适,磷量偏低,氮量可能偏高,最佳的施肥量为N 200 kg/hm2、P2O5 300 kg/hm2、K2O 150 kg/hm2,3种肥料的养分配比为N∶P2O5∶K2O=100∶150∶75.  相似文献   

17.
根据父母本特点,协优559的高产制种技术是:(1)合理安排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2)培育多蘖壮秧,建立高质量制种群体;(3)科学施肥,合理管水,搭好丰产苗架;(4)喷好"九二",适时赶粉,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5)加强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做好去杂保纯工作.  相似文献   

18.
烤烟RGH5 1在皖南中等肥力水平田块种植 ,施化学纯氮 97.5~ 10 5 .0kg/hm2 ,N∶P2 O5∶K2 O为 1∶(1~ 1.5 )∶3 ,可获得优质适产。  相似文献   

19.
高桥地区圆葱“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今后指导圆葱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二次回归"3414"完全方案设计,对高桥地区圆葱植株的氮、磷、钾含量及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通过田间试验建立了圆葱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得出了最佳经济产量、最佳施肥量及其比例。其中,氮、磷、钾最佳经济产量为71 520 kg/hm2,最佳施肥量为N169.50 kg/hm2,P2O5 106.50 kg/hm2,K2O57.00 kg/hm2,NP∶2O5∶K2O比例为1∶0.630∶.34较为合理的。氮、磷、钾三要素中,氮肥对圆葱产量作用最大,依次是磷肥、钾肥。另外确定了一些重要的施肥参数。100 kg鳞茎养分需求量为N 0.19 kg,P2O5 0.05 kg,K2O 0.16 kg;土壤供养分量为N 104.55 kg/hm2,P2O5 30.15 kg/hm2,K2O 91.65 kg/hm2;土壤养分校正系数为N0.42,P2O5 0.07,K2O0.32;肥料利用率为N17.43%,P2O5 6.87%,K2O31.55%。[结论]得出的圆葱施肥模型和施肥参数对指导圆葱施肥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谭丽霞  卓焕福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81-82,133
采用"3414"试验研究水稻氮磷钾养分用量优化,结果表明:水稻产量受氮肥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钾肥影响较小。多元回归方程分析表明,每667m2施用氮、磷、钾养分分别为13.96kg、7.54kg和16.85kg时水稻产量最高为642.81kg,结合海南琼中水稻生产的实际,建议水稻生产中每667m2施用氮、磷、钾养分分别为10~11kg、6~7kg和9~11 kg,此时氮、磷、钾养分配比以1∶0.60~0.64∶0.9~1.0较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