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据有关部门调查分析:2004年全国各种农作物播种总面积比2003年增长2.80%,粮食面积基本稳定。 1 小麦 受市场价格、自家消费变化和耕地变化等因素影响,预计小麦播种面积较2003年下降2.30%,产量也不会有较大增加,国内小麦价格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2 玉米 预计今年玉米面积将略有减少,国内地区  相似文献   

2.
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我国玉米出口已经停止装船.2004年新年伊始,市场上关于我国玉米出口政策变化的分析和猜测很多.据悉,国内某大粮食集团公司已经停止集运出口玉米,其多个子公司已经把近期工作重点转到国内玉米收购上来,还有消息说,至少2004年第一季度,国内的进出口大公司还没有签订玉米出口合同.国内外市场之所以如此关注我国玉米的出口问题,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玉米出口对国内玉米的供需状况及价格的影响至关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市场供需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一下2004年我国玉米的进出口形势.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国内玉米市场一直呈现"北强南弱"格局。一方面,国家临储玉米政策的出台及启动,使得东北玉米市场价格呈现强势;另一方面,库存较大及饲料企业采购积极性不高,又使得南方销区玉米市场价格弱势运行。2014年玉米供给结余到底多少2 0 1 4年全国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气候因素玉米生产出现波动,玉米产量增长不能满足消费增长的需要,全球玉米供求日趋紧张,库存消费徘徊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确立的世界粮食安全警戒线以下。2012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美国遭受严重旱灾,7月,美国农业部大幅调减本国玉米产量预期,导致国际价格暴涨,后期如果美国玉米带气候没有明显改善,预计国际玉米价格仍将在高位震荡运行。通过对国内外玉米市场形势对比以及辽宁、内蒙古实地调研综合分析国内玉米市场的优势和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强生产、保供给、稳市场的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以应对国际市场突变。  相似文献   

5.
2014年国内玉米产量受干旱影响略有减产,但仍为历史次高年份;国内玉米价格阶段性特征明显,全年平均价格高于2013年。主要原因在于,虽然国内消费持续低迷,阶段性供大于求特征明显,但临时收储价格提高,收储量巨大使得大量粮源进入国家库存,形成了总体供求形势宽松但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局面。预计2015年国内玉米生产有望保持基本稳定,价格平稳运行,进口将面临较大压力。建议一方面继续完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另一方面逐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制定玉米进口产业损害应对机制,完善应对农业灾害的相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饲料博览》2004,(10):49-49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我国今年小麦产量将达到910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玉米产量将达到1.2亿吨,同比增长3.5%;稻谷产量将达到1.81亿吨,同比增长12%。2004~2005年度全国粮食产需缺口将较上年大大缩小。2004年冬小麦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获得少见的丰收,全国夏粮产量达到了10105万吨,比上年增产粮食486万吨;全国早稻总产量预计较上年增产260万吨。目前,秋粮生产形势总体情况良好。有关部门提出,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恢复到15亿亩以上,为全年完成4550亿kg的粮食生产目标奠定了基础。国内粮食年度新增供给能力提高,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  相似文献   

7.
王晓辉 《农业展望》2006,2(4):19-22
对2005/06年度中国粮食市场供需形势作了分析和基本判断:2005/06年度国内粮食产量同比提高,需求刚性增长。但当年产量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缺口在600万t左右,国内库存水平在继续下降,这种局面将影响未来国内粮食供需关系和价格水平。对2005/06年度中国玉米供需状况作了分析和基本判断:产量同比增长并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内需求刚性增长,不考虑出口因素,国内玉米产量超过需求。分析了中国玉米的需求现状与未来趋势:中国玉米每年的需求量在1.22亿t左右。并以年均3%的速度增长,2005年的国内消费量预计达到1.325亿t。玉米深加工需求已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提出了中国玉米市场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 农业新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大体平衡中有余。近些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粮食等农产品生产连年丰收。在供给持续增加的同时,国内消费需求增速大幅度回落,国际市场农产品的需求和价格持续疲软,国内农产品出口受到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农产品出现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粮棉库存持续增加,多数农产品积压卖难,价格走低。另一方面则是结构性短缺,一些优质农产  相似文献   

9.
国家收储玉米严重过剩,去产能、去库存,调减镰刀湾地区的玉米生产非优势区域玉米种植面积333.33万hm2以上.河南是农业大省、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之一,籽粒玉米主产区之一,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扩大花生种植面积、压缩玉米种植面积.种子是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源头,市场玉米种子的供需平衡、价格升降状况如何,有必要做一分析,为种子企业销售定价、农民购买种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江苏粮食消费变化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粮食安全更在于粮食消费安全。本研究结合江苏2000—2016年粮食生产、消费实际,分析其粮食消费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并通过江苏粮食安全贡献度变化探讨其维护国内粮食供求平衡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6年江苏粮食消费量稳中有升,其年均增长率仅比同期粮食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低0.04%;相对于逐渐下降的口粮消费量,饲料用粮、工业用粮逐步成为江苏粮食消费的新增长点;城镇化发展、工业化建设及"价格倒挂"等使快速增长的粮食消费需求成为了江苏粮食安全保障的威胁;从总量上看,经历先减、后增、再减变化的粮食安全贡献度表明,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的江苏难以持续性发挥国内粮食安全保障功能;从品种结构上看,江苏玉米供小于需,有助于国内玉米去库存,稻谷、小麦生产虽可辅助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但有高库存隐忧,仍会有结构性供求失衡问题。据此,为粮食供给提供多方向性选择、鼓励农民种粮以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及两种资源等成为江苏应对粮食危机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翟涛  罗冲  马宏声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6):203-207+221
基于国家统计局、FAOSTAT、海关总署和UN Comtrade数据资料,系统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供给保障空间维度变化和空间集聚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供给保障包括国内供给和国际市场供给两部分。国际市场供给占中国粮食供给比重略有上升,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国际市场供给呈现明显地理集聚特征。国内粮食供给是保障中国粮食供给的主要力量,粮食供给区域不平衡,不同粮食作物供给区域不断演化。中国粮食国内供给区域发生较大变化,供给重心逐渐北移,地理集聚由相对离散渐进演变为稳定集聚,且表现出显著空间集聚特征。  相似文献   

12.
《饲料博览》2004,(6):49-49
近期,国内市场玉米价格南稳北跌,但仍处于相对平稳走势。从供给来看,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国内玉米供给总量充足,而且年内也不会短缺。国内玉米供给能力较强,主要表现在国内产需缺口不大;国内玉米存量比较充足;今年玉米仍有可能增产;当前正是玉米供给的旺盛期;国家加强粮食调运、铁路提速以及多元化经营,使产销区供需衔接转好,流通趋于顺畅;今年以来国内玉米出口大幅下降,增强了国内玉米供给能力;8月份前后南方玉米开始上市,9月末河南玉米也开始陆续上市。距新粮上市也就还有3个多月时间,是时玉米主要表现在今年上半年玉米需求受禽流感疫情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饲用、工业加工和食用等多种用途。因此,需求广泛。中国是世界玉米产量第二大国,玉米产地多集中在北方地区,玉米生产和消费的区域不平衡性,使我国玉米成为流通环节最大的粮食品种。文章以吉林省玉米为例,分析粮食流通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物流和信息流方面状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保证粮食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平衡,缓解目前玉米库存积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家顾问》2013,(2):10-10
<正>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课题组对今年粮棉糖市场走势进行了分析。1.粮食价格将稳中有升从生产看,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3.2%,玉米产量首次超过稻谷,改善了粮食内部结构性矛盾。从库存看,2012年9月末全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同比增9.9%,其中政策性粮食库存增幅较大,国家调控市场能力明显增强。从需求看,今年如果经济回暖趋势  相似文献   

15.
1、供给偏紧。价格依然在高位上波动。2004年以来,随着我国大米连续5年产不足需,库存持续下降,国内大米市场已由过去的长期供大于求,价格低迷,转为供给偏紧,预计这种状况至少还要持续两年以上。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饲用、工业加工和食用等多种用途。因此,需求广泛。中国是世界玉米产量第二大国,玉米产地多集中在北方地区,玉米生产和消费的区域不平衡性,使我国玉米成为流通环节最大的粮食品种。文章以吉林省玉米为例,分析粮食流通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物流和信息流方面状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保证粮食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平衡,缓解目前玉米库存积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内外粮食价格基本态势及趋势(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兆阳 《世界农业》2001,(5):7-8,18
三、影响粮价变动的主要因素近几年国内粮价持续较大幅度下跌,这主要是由于:第一,粮食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局面。近几年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1995年以来,粮食连续5年丰收,年产量均保持在4 900亿kg左右,均超出年消费量几百亿千克,粮食供求状况由长期短缺发展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同时,加上过去粮食生产偏重于数量增长,导致目前粮食产销结构性矛盾也比较突出,粮食库存逐年增加,粮食主产区仓储爆满。第二,粮食市价逐年下降,迫使保护价不断下调。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1994年和1996年国家曾…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玉米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一大粮食作物。近年来,内蒙古玉米播种面积、产量呈逐年上升态势,但单产较低且不稳定;生产成本逐年增加,农民种植收入波动较大;区内消费刚性增长,城乡居民口粮消费减少,加工转化能力增长较快;国有粮食企业收购、销售、库存随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而变化,农户存粮则相对稳定。通过浅析当前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特点,大力发展饲用、加工用和食用等专用玉米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强化玉米区域化布局、专用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供求判断:国内供求:预计2002/03年度玉米新增供给比上年度增长5%左右。国内消费与上年度基本持平,其中饲料消费增长0.6%,食用消费减少1.6%,工业消费增长3.9%。国内玉米新增供给将略小于需求,本年度全社会期末库存将略有下降。国际供求:据有关方面资料分析,预计2002年全球玉米产量比上年减产1%,消费将与上年度基本持平,由于产量明显低于需求,2002/03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将下降到1.07亿吨,库存消费比仅为17.2%。预计今年美国玉米春季播种面积预期将比上年扩大,产量预期增加一成以上,巴西玉米预计将增长,全球玉米产量可能出现回升。价格走势:…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国内玉米市场发生剧烈波动,呈现出"产量过剩创纪录、临储收购创纪录、价格上涨创纪录"的局面。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算,近3年来,国内玉米供给过剩均超过2000万吨。预计2015年全年供需结余2950万吨。2014年的玉米市场走势对2015年有着教科书式的示范意义,对2015年市场农户、贸易企业以及用粮企业的采购模式和库存策略等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