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通过对定州子位吹歌和高洛古乐的传承及产业化发展状况的分析,提出保定在现阶段对于民间艺术的传承应与其产业化发展相融合,并讲述到其发展的策略,希望能够得到推广,以便更进一步的推动保定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代人物工笔画的发展传承了很多民间艺术的精华,民间艺术在中国现代人物工笔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通过分析现代工笔人物画的风貌可以发现,其传承了意向造型、时空表达方式以及情感色彩等民间艺术特征。民间壁画艺术、剪纸艺术以及色彩运用是民间艺术在现代工笔人物画中的典型应用,现代工笔人物画只有在不断吸取民间艺术精华丰富自身内涵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体现民族魅力,获得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保定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红色文化闻名,生态优势明显,有着发展旅游业的先天自然优势和人文优势。随着建立京津冀"大旅游"格局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保定作为京津翼协同发展的中心城市,如何借势借力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当前保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就保定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改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保定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结合对沂蒙民间艺术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指出了当前制约沂蒙民间艺术发展的因素,同时对沂蒙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丰富程度和开发价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旅游事业的兴旺发达,因此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是区域旅游开发的重要问题之一。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十分制记分法对客家文化旅游资源聚集地之一的梅州市进行了旅游资源定量计算,并对该市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影响梅州客家文化的因子顺序依次为:客家习俗〉民居〉宗教文化〉民间艺术〉饮食文化〉名人故居。根据不同的影响层次对梅州市客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策略分析,希冀为该地区的客家文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信阳民间艺术文化资源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信阳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保定地区西有高山,东有湖淀,中间有辽阔的大平原,其中小五台山系华北高峰之一,白洋淀系华北大型湖泊。而构成植被的区系成分,包括由亚热带一直到寒温带种属。由此可见,保定是一个山川秀丽,植物资源丰富的地方,是华北的典型代表地区之一。为了探讨保定植被和充分利用保定地区植物资源,在校党委领导下,并受河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从1953年开始,有计划地逐步地对保定地区植物进行了调查。截至1963年11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9LB—3型鹿医疗保定器的结构原理与参数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同时也指出了医疗保定器的结构特点及其使用价值,为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对于设计新型式的鹿医疗保定器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社会大力提倡艺术回归自然的今天,人们产生了对原始民间艺术的由衷向往,开始追求淳朴稚拙的情趣,追求富有原始意蕴的神秘感和真挚性。本文以对麦盖提地区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及非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情况实地调研成果为根本依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浅析麦盖提刀郎农民画的文化魅力和发展中的局限因素。  相似文献   

10.
美术助力乡村文化建设是对中华文脉的赓续,是对地域元素、历史符号的艺术重构,也是文艺人民性的内在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保定市乡村建设为例,提出依托保定高校美术资源,助力保定乡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及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陈静  安佑志 《农学学报》2016,6(12):95-100
近年来,文化资源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无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省级正式名录和扩展名录为主体,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贵州省级非遗项目以省级正式名录为主,其中民俗类非遗数量最多,曲艺、传统医药和传统美术项目数量较少;(2)非遗大部分集聚分布在少数民族聚集地黔东南州,其中少数民族类的非遗数量和种类都占较大比重,由此可知该地非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本研究可为非遗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依据,促进贵州省的文化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纵观阜阳剪纸的渊源与现状,认为阜阳剪纸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是安徽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皖北地区颇具影响。然而阜阳剪纸"地域相承、亲缘相承、师徒相承"的传播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发展潜力。研究着重探讨了阜阳剪纸资源的整合方法与整合平台的建立,认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阜阳剪纸艺术的传播敞开了从区域到全国乃至世界的大门,因此,利用多种新媒体技术途径,对阜阳剪纸艺术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多媒体传播系统,使阜阳剪纸艺术在传承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区域民俗旅游现状与开发策略——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很丰富,但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仍存在许多问题,在对陕西民俗旅游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陕西区域民俗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影视作品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文化载体,不仅充分展现出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内涵,还借 助可视化内容载体表达出当今影视作品的内在文化诉求。其中,乡村民俗文化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 文化,已逐渐发展为我国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各地人民独特的生活状 态。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和影视设备的发展迭代,也让影视艺术迎来了新的春天。因此,新时期下影视 作品的长足发展更加离不开与乡村民俗文化的有机融合,影视作品要积极承担起做好宣传社会主流 价值观的责任使命,乡村民俗文化也要配合影视艺术完成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总结了其发展现状,即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民间手工艺业发展态势良好、民间文艺演出业日益壮大、农村基础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剖析了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着力做大农村文化产业规模、加强产业融合,促进均衡发展、完善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及培养农村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农村文化产业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6.
黄春玲  李婷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0):170-172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一直以来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探讨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途径及产业化发展,旨在使之成为发展保定经济的现实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崇武古城的闽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性和代表性。它包含了惠女民俗 文化、石雕文化、海洋文化、古代军事文化、宗教文化等内涵。开发、保护和利用闽南文化旅游资源是 发展崇武古城旅游业的重要途径。文章在介绍崇武古城闽南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况的基础上,重点分 析了崇武古城闽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从“惠女”、“雕艺”、“古城”、“海洋”四大闽南文化 元素旅游品牌为核心提出开发对策,希望为崇武古城闽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了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古镇的发展现状,从当地传统特色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实践中得到启发:一个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古镇在修复开发时,应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同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保护传统文化资源,强化民俗文化传承;挖掘不同层次需求,提升旅游产品价值;加强村镇规划设计,集成多产业共开发;打造文化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