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率关系到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本文基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视角,首先对农业产值与财政支农资金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财政支农支出绩效不高的结论。并进一步对二者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后表明财政支农资金不是农业产值的Granger原因。另外,通过对财政支农的边际倾向和弹性系数分析后发现我国财政支农的绩效不稳定,而且处于偏低的水平。最后,提出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绩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财政支农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文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557-2559
在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验证财政支农投资增长和农业产出增长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生产函数测定财政支农各类投资的边际产出效应,并进一步分析实际财政支农投资结构的偏差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时间序列趋势图的我国粮食产量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历年样本数据,选取影响粮食总产量的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受灾面积、机械总动力、粮食生产成本指数、粮食生产价格指数、财政支农资金等8个主要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划分为物质投入、资源环境和政策因素3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这些典型影响因子通过时间序列趋势图逐一进行多角度分析.结果发现,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和旱灾面积成为影响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1991至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财政支持对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近些年国家财政支农绝对量的增加对提高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这种推动作用的长期或短期效果都还不令人满意,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影响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因此,本文提出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建立财政对农业支持的长期稳定机制;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财政支农与粮食增产:总量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财政支农占总投入比例不断上升,相对份额波动下滑,厘清财政支农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舒尔茨农业理论和粮食产量视角,利用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采用VAR、固定效应和SUR模型,分析了财政支农对粮食增产的影响以及增产效应。结果表明,财政支农与粮食产量在长期存在一定相关性,若农户私人资本投入和财政支农每增加1%,则中国粮食产量将分别增加0.315%和0.094%,相对农户私人资本投入,财政支农效应稍弱。在财政支农各细项费用中,农村综合改革有利于粮食保产增产,但其占财政支农比例较低;补贴补助、行政管理费用和科技投入对粮食增产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于行政管理费用来说,相比扩大其规模,提高行政运行效率更加重要。因此,从粮食保产增产的角度,提出持续扩大财政支农规模、重视行政管理费用与农业补贴的投入、适当控制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财政支农政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但理论界对财政支农的效果存在分歧。河南省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财政支农扶贫政策,本文运用1978-201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构造ECM模型来检验财政支农政策的有效性,从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最小信息准则采用扩展ADF法对1949-2004年中国粮食及水稻、小麦、玉米产量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表明:其在原始序列水平上均为平稳时间序列;采用TARCH模型与EGARCH模型对以上数据的增长率数据进行非对称性检验,结果表明,波动具有“杠杆效应”,负面影响比等量正面影响导致更大波动;根据扩展C—D函数运用1978-2004年中国粮食生产相关数据构建了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因素实证模型,结果说明,投入变动对粮食产量波动有同向影响,经济作物比较收益情况对粮食生产有反向作用,粮食本身收益情况并非影响生产的关键因素,粮食生产对气候等自然条件依赖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利用1978—2016年中国财政支农、农业贷款和农业产出数据构建VAR模型,通过建立协整方程,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 ,分析了中国财政金融支农对农业产出增长的效应。结果表明:农业产出短期内具有较强的增长惯性,长期受农业贷款影响显著,受财政支农影响微弱。农业贷款是农业产出增长的Granger原因,且两者存在单向正相关关系;财政支农不是农业产出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农业产出是财政支农增长的Granger原因。长期而言,农业贷款显著促进了农业产出的增长,而农业产出增长又会提升财政支农水平。最后,提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优化调整财政支农惠农政策、探索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合力点等提升农业产出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启 《农业考古》2013,(1):320-324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1985~2009年间江西省农业信贷、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5 ~2009年间江西省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信贷对促进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作用不是很显著,而且两者均是农民收入增长单项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国2007—2019年财政支农的支出空间分布与效率差异进行分析,发现财政支农的"量"与"效率"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运用系统GMM模型分析财政支农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财政支农规模效率提高粮食安全度的能力比财政支农纯技术效率高;在政策短视性影响下,财政支农规模提高粮食安全度的作用存在滞后效应。第二,财政支农规模高不一定能有效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财政支农规模只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非充分条件。第三,粮食主销区应加大财政支农规模,粮食产销平衡区则需在保证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前提下,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财政支农效率。因此,制定财政支农政策应因地制宜,实现精准施策;政府应转变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方式并提升资金管理效率;各地区应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以技术创新替代劳动要素投入。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央政府关注和扶持的重点,财政支农资金也因此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通过对1981-2012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财政支农与农业经济发展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是农业产值增加的格兰杰意义上的原因,财政支农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其他几个主要因素,也是农业产值增加的格兰杰原因,但其支农绩效小于财政支农.为提高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以近三年七大战略新兴产业400多家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为基础,通过面板数据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探讨两者之间的动态关联。结果显示:金融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正效应,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1%,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将提高0.76%。短期内两者呈现单向因果关系,金融支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原因,在长期两者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1978~2011年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模型的构造,找出二者之间的长期与短期关系。通过分析发现,二者互为因果,且存在稳定关系。但目前我国两种结构上还存在着滞后经济发展的问题,需要进行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4.
丛正  邢天才  王文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106-13108
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协整检验方法,对1990~2012年沈阳工业化、城镇化与金融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城镇化、工业化与金融发展三者之间在短期和长期内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关系,经济工业化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社会城镇化和整体金融发展;而整个社会金融体系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城镇化进程,并且金融总量规模发展对城镇化提高的影响要比工业化影响大,但城镇化不是金融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金融组织体系效率低,社会储蓄到投资转化率不足是制约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障碍.据此,提出完善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提高金融支持的力度;发挥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引领作用等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央财政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演变的4个阶段: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深化期和城乡统筹背景下。当前我国财政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不够合理、投入产出效率较低、财政投入未达到预期效果和投入机制与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财政收支新形势不适应等方面。因此,政府应该加强财政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协调、完善财政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机制、创新财政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方式、健全财政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监管体系。总之,政府以较高效率增加和使用财政支农资金,这不仅是由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环境作用及我国农村土地兼具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资料属性的公共产品性质决定的,也是解决我国长期并存的二元城乡结构、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周锦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6):130-135
运用Granger检验分析了季节调整后的水果生产和零售价格之间的传导关系,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ECM)探讨了它们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水果市场价格仅存在从生产到零售的单向信息传导,这主要是由市场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势力引起的;水果生产和零售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长期来看,水果零售价格和生产价格处于一种均衡状态,短期内,水果零售价格虽然有所波动,但是受到长期非均衡误差修正机制的制约,会调节至均衡状态.基于以上结论,就如何改善水果市场价格的非对称传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筹资困难和财政支农资金逐年增长的矛盾。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提高了支农资金的整体效益,改变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资金筹集方式;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能彰显政府投资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湖南省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方式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