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枝木菌种在袋栽香菇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邬金飞 《食用菌》2007,29(1):53-53
浙江省袋栽香菇菇期在10月初至次年6月份,接种必须在8月中旬进行。而此时气温高,杂菌容易污染,菌筒的成品率普遍只有50%~60%,有的甚至全部报废,损失惨重。为了减少污染,现在有部分菇农安排在1~3月低温制筒,夏季养菌。但养菌期气候炎热,菌筒内的湿度又高,造成大量烂筒,产量很低。为了袋栽香菇获得高产,笔者对试验用短枝条菌种,接种香菇栽培袋。经过连续两年的实践,切实有效地解决了接种污染问题,菌筒成品率达到98%,生物效率达150%。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通过多年的香菇栽培,笔者认为提高袋栽香菇的产量,只要把好菌筒制作、转色和春菇出菇管理三个关,生物转化率可达120%。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一)适当推迟制菌筒时间 通常我省做菌筒的时间是安排在8月初进行,应推迟到8月底至9月初,因为8月初是全年气温最高时期,易造成杂菌污染,尤其是链孢霉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成品率的高低,是袋栽香菇成败的关键.袋料接种多在夏季高温期进行,此时香菇菌丝的生活力相对较低,杂菌生长繁殖较快,如果掌握不当,常常会导致毁灭性的损失.因此,在香菇接种发菌期,首先要搞好环境卫生,减少杂菌基数,创造一个有利于香菇菌丝生长而不利于杂菌繁殖的环境。根据我地菇农的经验,归纳起来要把好七个关。(一)把好季节关接种过早,气温偏高,易污染杂菌,成品率低;接种过迟,脱袋时气温低,不利菌筒转色,影响秋菇的产量。一般掌握在当地气温低于28℃时开始接种为好。在我区以8月下旬~9月底接种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在袋栽香菇生产过程中,极易受到杂菌侵害,一旦发生污染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防止杂菌污染是袋栽香菇的重要环节.笔者根据多年的调查与实践,对袋栽香菇的杂菌污染原因进行了剖析.(一)栽培原料质量差①杂木屑没有充分晒干,在贮存期间引起了霉烂;或木屑过粗,在制菌筒时剌破袋壁而造成直接感染.②石膏粉不纯,红糖发酸,麸皮霉变,都会导致杂菌污染.过磷酸钙未经火炒研细即直接使用,拌料中难以均匀,其颗粒与其它原料扭结成团易发生绿霉.  相似文献   

5.
袋栽香菇生产中,因条件、设备不同及技术水平高低,培制香菇菌袋的成功率相差甚大,如何提高培制菌袋的成功率?是菇农所关心的问题.1988年,我们与新风司茅坪香菇厂合作,培制香菇菌袋3.6万袋,脱袋出菇3.57万袋,成功率达96%以上.现将培制菌袋技术简述如下:(一)备料:(1)杂木屑要过孔径约2毫米的筛,以免刺破薄膜袋.(2)麸皮要干燥、无霉变和结块.(3)薄膜筒要与装袋出料口相适应,用出料口径9厘米的装袋机,薄膜筒规格应为15×55厘米.(4)常压灭菌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动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远安县委、县政府把食用菌产业确立为县域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本着立足当地资源,尽快形成特色优势产业的方针,县委、县政府首先从转变栽培方式入手,1998年在全县已落实袋料香菇栽培计划200万袋,其中春栽菌筒约占50%。由于种种原因,今年6~7月间,部分袋栽香菇示范村(基地)的袋料菌筒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包括接种口和其它部位感染青霉、木霉;菌筒转色缓慢;菌筒两头变软再污染等。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减少  相似文献   

7.
袋栽香菇,一般在秋季进行,近几年我省又推广春栽(即反季节栽培),提高了菇棚利用率和延长了供菇时间,但有的菇农对春菇生长习性还不熟悉,导致减产少收。现将反季节栽培香菇成功的要诀介绍如下: (一)适当安排种菌时间 春栽香菇季节性很强,若菌筒制作排场过早,菌筒遇低温难以转色,表面会形成偏厚的“人造树皮”;若菌筒制作太迟,气温升高,接近或超过出菇的上界温度,菌筒转色深褐,会匆匆出菇  相似文献   

8.
肖平 《食用菌》1994,16(2):36-36
国内毛木耳代料栽培有春栽和秋栽两种,大部分地区是春季栽培。但是春栽一般会碰到前期低温发菌困难,杂菌污染严重,出耳后期气温高畸形耳增多的情况。为此,笔者于1992年4~9月间在我县三湖镇皮家村进行了覆土越夏栽培试验示范,投料2000kg,制作菌袋4000筒,发菌后成功率90%,至9月底,共采收鲜耳2934kg,生物学效率达159.46%,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制作菌筒 毛木耳覆土越夏栽培,制作菌筒的接种时间应较常规春栽推后30~45天,即4月下旬到5月上旬,此时气温在20~30℃天,正适宜毛木耳菌丝生长。培养料配制:棉子壳80%,麸皮16%,糖、石膏、生石灰、过磷酸钙各1%,料水比1:1.2左右,先  相似文献   

9.
灵芝属名贵滋补药材,开发前景广阔,但在西北地区极少栽培,为了探索室内袋栽优质高产技术,我们于1993~1995年从曲阜师大引种试验,现总结如下: (一)季节安排 灵芝属高温恒温性真菌,本区只有夏季较为适宜。若制袋过早,发菌完毕遇低温环境会长成畸形,且生长缓慢,易污染杂菌;制栽培袋过迟,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受毛木耳干品价格低迷的影响,屏南县袋栽毛木耳规模有所缩小,主要以边远村落零散种植为主,各种植户之间缺乏经验交流,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生产过程中,常因某个环节操作不当,引起大批量菌筒污染报废,造成栽培失败。在近几年推广毛木耳袋栽技术的实践中,笔者总结出提高菌筒成品率的技术措施,供同行参考。1优化栽培种配方,提高菌种活力培养健壮的菌种是生产中提高菌种成活率、降低菌袋污染率的有效途径。毛木耳菌丝与香  相似文献   

11.
露地袋栽香菇,在转色出菇期间,经常会碰到因菌筒的腐烂而影响香菇优质高产。现将菌筒腐烂的症状、成因及防治办法简介如下:一、症状及原因(一)菌筒松散解体。菌筒松而无弹性,手触摸即散于畦面,培养料无异味,多发生在菌简开袋转色时或已出了1~2批菇后。主要原因是:在菌简发菌过程中,培养室通气不良严重缺氧;菌丝生长后期产生大量菌温,加上气温高,没有及时进行翻堆散热,由于温度超过33℃以上而使部份菌丝死亡;当气温下降后虽有部分菌丝能恢复生长,但菌筒已变得松软无弹性,重者脱袋即解体,轻者转色后菌皮薄,出了1~2批菇后(?)如通风不良(?)喷水过多也会松散(?)  相似文献   

12.
袋栽香菇菌筒越冬后,3~6月份出的菇一般称为春菇.在江西春菇产量约占总产量的60~70%,因此必须不失时机,抓好袋栽香菇春季管理.由于菌筒经过秋冬干燥季节,已出过几批菇,失水较多,必须补充水分后才能出菇.春菇生长期外界的气侯条件与秋冬显然不同,要获得春菇高产,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点.(一)根据菌筒的水量,及时补水菌筒补水的标准,一般是菌筒减重1/3以上,即菌筒重由1.9kg降到1.3kg左右,含水量约30%.补水可采用以下方法.1.浸水法:选有代表性的菌筒,称重后用8号铁丝从菌筒两端打几个10~20cm深的孔(失水多的打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景宁县袋料黑木耳栽培从2003年开始规模发展,栽培量迅速扩大,由于生产技术及经验不足,在栽培过程中菌筒很容易受杂菌污染而导致烂筒,轻者减产,重者绝收。为了促进袋栽黑木耳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对烂筒现象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找出了烂筒的原因及防治措施。1袋栽黑木耳烂筒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
春季袋栽香菇于6月中旬转色结束后便进入高温季节,香菇菌丝不耐高温和干旱,当气温超过35℃,持续4h,菌丝便开始死亡,甚至自融。现将生产中确保菌袋安全越夏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木屑袋栽香菇,接种期一般都是在高温季节,采用常规接种法极易造成污染。为此,我们用了不贴胶布的室内徒手接种培菌法,现将结果简报如下: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87年7月15日至8月15日进行,当时气温波动在24~32℃之间。供试菌株Cr02。以常规接种法为对照。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平菇柱状立体栽培,在发菌期栽培袋内各菌种层发菌速度不一致,发菌期过长,污染率过高,在出菇期菌墙稍高易倒,采收二茬菇后出菇袋失水严重且补水困难等问题,我们和有关直属食用菌推广站一起,摸索出了平菇微孔发菌渗灌出菇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 一、微孔发菌培养料的选择、配料、拌料同常规。根据不同的栽培季节选用低温型晋平、539、广温型佛罗里达平菇菌株。栽培袋选用的薄膜筒规格同常规,不同点在于在薄膜筒上做  相似文献   

17.
申进文  郭恒  程雁  贾身茂 《食用菌》2004,26(5):43-43
最近几年,我国长江以北的许多省份,袋栽香菇生产发展很快。以栽培季节分,主要有春栽和秋栽。春栽、秋栽各有所长,秋栽的特点是利用冬天北方气候寒冷、干燥多风的条件。培育优质香菇。秋栽香菇,一般在11月下旬或12月开始出菇。由于此时气温低、空气干燥,常采用带袋出菇。这个季节催蕾的措施多是采取地面竖立菌袋的方法,经5天左右。幼蕾  相似文献   

18.
柏林  陈存玲 《食用菌》2001,23(6):22-23
香菇滋味鲜美 ,香气沁脾 ,而且营养丰富 ,因此被人们誉为菇中上品。为了能让干旱地区的人们吃上质嫩、味美的鲜香菇 ,我们在大庆林甸利用当地原料经过三年驯化试栽 ,终于获得了成功。现将该栽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1 栽培季节 常规袋栽香菇都选择当地平均气温不超过 2 4℃时的夏季接种 ,此时杂菌繁殖力强 ,极易污染 ,因此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而新法地栽香菇是采用开放式接种 ,开放式接种要求环境气温较低 ,杂菌孢子处于休眠状态。因此地栽香菇播期应选在早春日平均气温 0~ 10℃ ,此时杂菌孢子处于休眠状态 ,接种不易感染 ,污染率低。根据当…  相似文献   

19.
废香菇菌筒改栽毛木耳蘑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香菇菌筒改栽毛木耳蘑菇技术福建省仙游县农业局陈银回,陈朝霞近几年,我县香菇生产发展迅速,每年生产量达6000万袋。由于气候、栽培技术等因素造成的污染,平均每年约有500万袋废香菇筒,有的菇农重新消毒、接种,但效果往往不理想,有的则丢弃掉,这一方面造...  相似文献   

20.
袋栽香菇生产,接种是个关键,它必须在相对无菌的空间,通过无菌的工具,将纯的香菇菌种接入彻底灭菌的料袋,并从各方面杜绝杂菌的侵入。但从目前香菇菌袋总的污染情况来看,接种污染仍占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发展新区有些菇农缺乏有杂菌的意识,无菌操作不严,常导致大批菌袋污染,损失惨重。现将香菇袋栽接种污染的表现与原因剖析如下:1环境污染在年久失修、阴暗潮湿、通风不良的破旧房屋内接种,环境中的杂菌基数过大;接种间不进行认真整修,达到不密闭的基本要求,虽用消毒药剂进行过多次熏蒸,仍达不到应有的消毒效果;个别菇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