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江淮水牛体重与体尺的关系,探明江淮水牛的生长发育规律。[方法]分别测定初生、6月龄、12月龄、24月龄、36月龄和48月龄共146头水牛的体重体尺性状,利用Duncan’s多重比较法,检验各阶段水牛体重和体尺性状的差异显著性。利用Biraviate相关法检验其之间相关性。选用Gompertz、Logistic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模型拟合江淮水牛母牛体重的累积生长过程。[结果]表明36月龄之前,江淮水牛的体重呈快速增长阶段。江淮水牛体重与坐骨端宽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体高等4项指标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以胸围的相关度最为显著,3种模型都能很好地拟合江淮水牛母牛的生长曲线,且拟合度(R2)均大于0.980。[结论]江淮水牛母牛的Bertalanffy非线性模型拟合度(R2)最高,但综合拐点体重和拐点月龄来考虑,Logistic模型更符合,其方程为Y=524.984/(1+6.616e-0.130t),由此得出江淮水牛母牛拐点重量262.492 ...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别山牛母牛体重与体尺性状之间的关系,探明大别山牛母牛的生长发育规律。[方法]分别测定3月龄、6月龄、12月龄、24月龄、36月龄和48月龄共291头大别山母牛的体重和体尺性状,利用Duncan’s法对各阶段母牛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多重比较,检验差异显著性。利用Biraviate相关检验测成年母牛体尺体重的相关性。选用非线性Logistic模型拟合大别山牛体重的累积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大别山牛母牛在36月龄前体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成年大别山母牛体重与体斜长呈极显著相关(P0.05),与体高等8项指标呈及显著相关(P0.01),其中与胸围相关程度最高。大别山母牛生长的非线性Logistic方程为y=309.466/(1+4.556e~(-0.115t)),拐点体重为154.73kg,拐点月龄为13.2月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皖东牛母牛体重与体尺性状的发育规律。[方法]分别测定0月龄、3月龄、6月龄、12月龄、24月龄、36月龄和48月龄共174头皖东牛能繁母牛的体重和体尺性状,采用Duncan’s法进行各阶段体尺性状的差异显著性比较。选用非线性logistics模型拟合皖东母牛体重的累计生长过程。[结果]表明皖东牛母牛在24月龄前体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皖东母牛体重的非线性Logistics模型方程式为Y=398.652(1+6.779e-0.120t),拐点体重为199.33kg,拐点月龄为15.95月龄。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了解广东地区重要鹅种“清远黑鬃鹅”的生产性能和生长发育规律,本研究测定“清远黑鬃鹅”0~9周龄的生长性能,并用Gompertz、Logistics和Von bertalanffy 3种模型对其体重及体尺性状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同时对9周龄体重与体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为“清远黑鬃鹅”体重最佳拟合模型(R^2=0.998),拐点体重为1 642.68 g,拐点周龄为3.93周龄;半潜水长、胸宽和骨盆宽的最佳拟合模型为Gompertz模型,体斜长的最佳拟合模型为Von bertalanffy模型,胫长、胫围、龙骨长、胸深和胫长的最佳拟合模型为Logistic模型;体重与体尺性状各指标间均呈正相关,与体斜长、胸宽、骨盆宽、龙骨长、胫围、半潜水长、颈长均达极显著相关,与胫长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文章旨在对元江本地黄牛在不同饲养方式下的体重和体尺等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并构建通过体尺预测体重的回归方程。[方法]研究随机选取规模牛场舍饲饲养的本地黄牛以及牛场周边农户放牧饲养的本地黄牛各20头、公母各10头,从初生到12月龄逐月测定体重体尺,并拟合适宜的生长发育模型、体重与体尺指标及月龄的回归模型。[结果]研究结果显示,(1)Gompertz、Logistic、Von Bertalanffy、Brody 4种模型拟合肉牛体重的拟合度R2均较高,其中以Logistic模型最优。本地放牧黄牛和舍饲黄牛公牛增长拐点月龄分别为4.75月、5.23月,拐点体重分别为70.23 kg、101.28 kg;(2)元江本地放牧及舍饲黄牛公母牛体重、体尺与月龄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3)元江本地黄牛放牧及舍饲公母两组牛体重、体尺与月龄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月龄的回归系数都大于其余性状的回归系数。[结论]元江本地黄牛体重生长曲线的拟合以Logistic模型最优;两组牛体重、体尺与月龄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陈海军 《猪业科学》2019,36(10):132-133
为研究山猪体尺生长发育规律,试验采用Compertz、Logistic及Von Bertalanffy三种模型,通过测量山猪1 ~ 8月龄的体尺指标,对山猪体尺生长曲线进行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均可行。综合拟合度及山猪体尺测量值比较得出,Von Bertalanffy模型效果最佳。从试验结果来看,山猪体尺生长曲线拟合可用Von Bertalanffy模型,其体长拐点值为38.580 cm,拐点月龄为0.908月,拟合度为0.989,胸围拐点值为35.859 cm,拐点月龄为1.646月,拟合度为0.976。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藏羊的生长发育规律,试验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三种非线性模型对0~6月龄藏羊的体重和体尺进行生长曲线拟合与分析,并探讨初生与断乳期羔羊体质的关联性。结果表明:藏羊在0~6月龄时,不同性别间体重、体尺增长均无显著差异(P0. 05); Von Bertalanffy模型对体重、体长和胸围的拟合度最高,Gompertz模型对体高的拟合效果最好;体重的时间拐点为1. 52月龄,体重的生长拐点为8. 98 kg;体长、体高、胸围的生长拐点为0. 23~0. 27月龄; 3月龄羔羊的体重与初生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 01),3月龄公羊体高与初生体高,以及3月龄母羊胸围与初生胸围均呈显著正相关(P0. 05)。说明哺乳期是羔羊生长的关键时期,初生体质对断乳期体质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研究皮南牛生长发育状况,[方法]通过对河南新野县皮南牛某养殖场中的321头皮南牛成年母牛进行体尺性状测量,选择9个生长性状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皮南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管围、十字部高、腰角宽、坐骨端宽具有极显著相关(P<0.01);从主成分的特征向量和贡献率来看,主成分一反映了皮南牛的整体外貌结构信息,第二主成分反映了尻部特征。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马岗鹅的生长发育规律,挖掘马岗鹅的生长潜力,本研究通过测定马岗鹅0~12周龄的体重和体尺性状,并用Logistics、Von Bertalanffy和Gompertz 3种模型进行生长曲线拟合。结果表明:马岗鹅体重生长曲线最佳模型为Gompertz模型(R2=0.999),拐点周龄是4.31周龄,拐点体重是1459.01g,2~8周龄的周增重都在320 g以上,相对生长率都在16%以上,8周龄前为马岗鹅体重迅速增长时期。胸深、龙骨长、颈长的最佳拟合模型为Gompertz,拐点周龄分别为0.65、3.71、2.28周龄;体斜长、半潜水长的最佳拟合模型为Von Bertalanffy,拐点周龄分别为0.53、0.47周龄;胸宽、骨盆宽、胫长、胫围的最佳拟合模型为Logistic,拐点周龄分别为3.81、1.39、0.91、0.51周龄;7周龄前为马岗鹅体尺性状迅速增长时期。本研究结果可为马岗鹅的生产和饲养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旨在为研究美国褐牛对新疆褐牛杂交改良的效果。[方法]选取伊犁新褐种牛场纯种新疆褐牛母牛30头作为对照组、美新 F1代母牛30头作为试验组,跟踪测定两组0~36月生长发育性能指标,进行体重、体尺对比分析,计算体尺指数,构建体重、体尺生长曲线,分析体重、体尺相对增长曲线。[结果]表明:美新 F1代母牛在18~36月龄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等指标极显著高于新疆褐牛母牛(P 〈0.01);新疆褐牛、美新 F1代母牛6~36月龄体重体尺整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且美新 F1代母牛各项指标总体上均高于新疆褐牛母牛;新疆褐牛、美新 F1代母牛在12月龄之前体重、体尺增加速度均较快,12月龄之后增加速度均减慢。[结论]表明两组牛早期生长强度明显高于后期,体重的增加速度和强度一直高于体尺,且美新 F1代母牛6~24月龄体尺指标相对增长值要高于新疆褐牛母牛。  相似文献   

11.
对87头移植IVF胚胎生产的海福特肉牛的初生重、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的体重体尺进行了跟踪测定和生长发育情况观察。结果表明,移植生产的海福特肉牛生长发育基本正常,适应当地生产环境,达到了引种改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蚂蚁山奶牛场奶牛常用体尺指数的计算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蚂蚁山奶牛场,随机抽取荷斯坦在产成母牛401头(1~≥4胎)进行奶牛常用体尺指数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蚂蚁山奶牛场荷斯坦奶牛肢长指数、体长指数、髋宽指数、胸宽指数、体躯指数、尻高指数、尻宽指数的平均水平分别是44.09%、118.87%、86.96%、55.46%、126.69%、103.85%和43.31%.其中,尻高指数随胎次的升高而下降;而髋宽指数、胸宽指数随胎次升高而变化的趋势是1胎最低,2胎最高,3胎、≥4胎又逐渐略有下降.就奶牛常用体尺指数的总体情况而言,尻高指数、髋宽指数、体躯指数的表现较佳,尻宽指数的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旨在寻找陇县改良母牛的生长发育规律,为乳用改良牛核心群的早期选育,固定乳用改良后代的优良性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陇县改良母牛(0.5岁、3岁、5岁以上)个体体尺、体尺指数,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各年龄组合内不同改良后代之间,横向比较不同年龄组合(0.5岁~3岁~5岁以上),纵向比较其体尺、体尺指数,[结果]显示改良个体0.5岁的体长指数,尻宽指数随着改良代数增加逐渐增大,体躯指数,胸围指数随着改良代数增加逐渐缩小,乳用体型及乳肉体型已基本具备等5条具有规律性.[结论]对0.5岁的早期个体,依照平均体尺、平均体尺指数,坚持"体尺绝对指标高于平均数,体长指数,体躯指数,胸围指数低于平均数,尻宽指数高于平均数"的早期乳用核心群的选育结论,对乳用改良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120头西门塔尔杂交后备母牛的体高、胸围、体斜长和实际体重,发现后备母牛生长符合母牛育成期的生长规律,可以用公式来估测后备母牛的体重,用约翰逊公式和体重估测系数估测体重误差率均在5%以下。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品种肉鸽的种质特征,本实验以白卡奴鸽、泰深鸽、深王鸽、银王鸽及白王鸽为实验材料,测量每个品种30对种鸽体重及体尺,比较品种间的差异,并进行各指标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白王鸽体型最大,其龙骨长、胫长、胫围及胸深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深王鸽体型中等,其母鸽体重、胸宽、骨盆宽均显著高于白卡奴鸽、泰深鸽和银王鸽;银王鸽和白卡奴鸽体型最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白卡奴鸽的体重与体斜长显著相关;白王鸽的体重与胫长显著相关;深王鸽体重与体斜长、龙骨长、胫围、胸宽及骨盆宽显著相关;泰深鸽体重与胫围、体斜长显著相关。综上,不同品种体型从大到小依次为白王鸽、深王鸽、泰深鸽、白卡奴鸽和银王鸽,且不同品种、不同性别的肉鸽体重与体尺指标相关性不同。  相似文献   

16.
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当前畜牧生产中估测黄牛体重的常用公式存在有较大的误差,并将其修改为体重(千克)=胸围(厘米)2×体长(厘米)/10800,其中体长是测量从尾根基部下缘中点培背线至颈上缘与肩端垂线交点间的距离。用修改后的公式估测的黄牛体重与实际体重相比,误差为0.82%(-2.1~23%),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测定贾洛绵羊断奶至成年的体重、体尺性状,研究其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为贾洛绵羊的早期利用、科学选种及生产潜力挖掘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结果认为贾洛绵羊体格大,具有早期快速增长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法系獭兔血液中AKP活性与体尺、体重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只40日龄法系獭兔和20只68日龄法系獭兔(公、母各半)血液中AKP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40日龄与68日龄法系獭兔血液中AKP活性与体重、体长、胸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0日龄时法系獭兔血液中AKP活性高于68日龄;日龄相同时,公兔活性显著高于母兔(P<0.05);40日龄AKP活性与体重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其他相关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皮德蒙牛与本地改良母牛杂交一代的体重和体尺指标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皮德蒙牛对本地改良母牛的改良效果,测定了皮黑F1,皮西F1和皮犏F1、代牛初生、30日龄和90日龄的体雷和多项体尺指标.结果表明,皮西F1组的各项被检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杂交组合后代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主要探讨全混合日粮(TMR)对断奶后期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40头3月龄断奶后体重、体型均一的健康母犊牛随机分为试验组(TMR饲养)和对照组(传统饲养),分别在4、5、6月龄进行体重和体尺的测量。结果显示,TMR对断奶犊牛的生长发育有加快的趋势,阶段末体重和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5、6月龄阶段犊牛体尺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表明TMR饲喂模式比传统饲养更有利于断奶后犊牛早期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