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5 毫秒
1.
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方法,研究甘蔗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的关系,获得施肥量与产量二次回归数学模型。通过分析表明:施用氮、磷、钾肥均对云蔗06-407产量的影响较为显著,且氮、磷、钾肥在较低施用水平比较高施用水平对于甘蔗产量具有更明显的增产作用,各因子对甘蔗产量的影响顺序是:磷肥氮肥钾肥。  相似文献   

2.
以大豆专用型品种南农9610为材料,研究了温室大棚条件下,氮、磷和钾肥不同肥料水平对菜用大豆籽粒产量和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磷和钾肥均可明显提高大豆籽粒产量,但施肥过多则降低产量.氮肥和磷肥对菜用大豆籽粒中氮有明显促进作用,磷和钾肥对籽粒磷有促进作用,氮、磷、钾肥对籽粒钾含量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钾肥对籽粒中氮含量、氮对籽粒中磷含量具有负作用.施氮使籽粒中Mg、Mn和Fe的含量和积累量先上升再下降;而籽粒中Ca则在低氮时大幅度下降,此后逐渐回升;施磷和钾使Mg、Mn、Fe和Ca含量先上升再下降.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氮钾肥适宜施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闽东南稻稻薯三熟制中马铃薯氮钾肥适宜施用量,在龙海市设置氮钾肥水平试验。结果明确,马铃薯产量与氮钾肥施用量呈抛物线型相关,目标产量2500kg/667m2的氮、钾肥经济施用量分别为16kg/667m2和13.4kg/667m2,氮钾比1∶0.84。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氮、磷、钾肥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大面积生产背景下,采用3因素6水平的U12(1212)回归均匀设计,研究氮、磷、钾的施肥量和比例,并通过肥料效应方程分析马铃薯对氮、磷、钾肥需求量的差异。结果说明,马铃薯的块茎产量随养分供应量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水平后,产量增加趋于平缓,处于一个高的“平台”。通过效应拟合得出马铃薯产量与氮、磷、钾养分供应量的肥料效应方程及施肥量、养分比例,说明马铃薯对钾肥需求量最大,其次是氮肥,对磷肥需求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5.
以超级杂交稻Q优6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产量、有效穗数、每穗粒数逐步提高,而结实率下降,各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量均在最高施氮水平下为最大值;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水稻产量、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略微增加,而各生育时期LAI呈先增后减趋势,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逐步提高;随着施钾量的增加,水稻产量、LAI逐步提高,而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增后减趋势;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养分总吸收量和每100 kg籽粒养分需求量提高,养分收获指数、养分吸收利用率和养分农学利用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不同栽培措施对青贮玉米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3414”最优回归设计,研究青贮玉米不同种植密度、收获期和施肥水平对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收获期和施肥水平均极显著影响青贮玉米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其中,氮肥对青贮玉米的鲜、干生物产量的提高及青贮玉米营养品质、饲用价值的提高贡献最大,其次是磷肥,钾肥的影响较小。建立了氮、磷、钾肥和青贮玉米鲜、干生物产量,蛋白质产量,中、酸性洗涤纤维产量,脂肪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得出了青贮玉米新饲玉14号在海南中等肥力土壤上的适宜种植密度为7.50~9.00万株/hm2;最佳收获期是籽粒乳熟中期; 预测出了获得青贮玉米最大鲜、干生物产量,蛋白质产量,中、酸性洗涤纤维产量,脂肪产量时所需氮、磷、钾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7.
氮、钾肥对甜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试验研究了氮、钾肥对甜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氮处理的甜玉米鲜穗产量显著高于低氮和高氮处理,而施钾的3个处理鲜穗产量均显著高于无钾处理的鲜穗产量;钾肥过多会抑制甜玉米子粒中可溶性糖、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的增加,氮肥中以中氮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为最高。氮、钾互作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应用砂培和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两个施氮水平上钾对苎麻碳氮代谢及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砂培试验结果表明,适量的钾能促进苎麻的光合产物在体内的运输。主要体现在施钾处理苎麻体内非还原糖含量增加,叶与茎或皮之间非还原糖浓度陡度下降。适量的钾还有利于苎麻对氮的吸收和转化,过量的钾则有抑制作用,但其效果与溶液中供氮水平有关,一般在低氮条件下比较明显。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全年亩施20公斤或40公斤氯化钾)能增加原麻产量,但是同一钾肥用量在不同施氮水平上的增产效果以及亩施20公斤氯化钾对苎麻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而钾对苎麻纤维品质的影响则与施氮水平有关,即只有在氮肥用量适当时,施用钾肥才能改善纤维品质,如纤维支数增加,原麻含胶率下降等。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氮磷钾肥料适宜施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施肥是保证作物高产的重要措施,本试验研究当前冬小麦生产条件下氮肥、磷肥、钾肥的合理施川鲢,结果表明,冬小麦产量在6500kg/hm。水平条件下,氮、磷、钾肥料施用的合适施用量分别为180kg/hm。、120kg/hm^2、75kg/hm^2,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益分别为7.Ikg、10.1kg和11.6kg。冬小麦当季氮、磷、钾肥料施川的利朋率分别为37.3%、8.3%和17.5%。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并探讨了3种肥料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施用均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且3种肥料配施的增产效果显著优于任两种肥料配施。氮、磷、钾肥的施用可以改善部分米质性状,如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度、稻谷长宽比和精米直链淀粉含量;氮、磷肥的施用还可提高糙米蛋白质含量,降低青米率。施用氮、磷、钾肥后,水稻养分总吸收量和每100 kg籽粒养分需求量显著增加,而养分干物质生产效率和养分稻谷生产效率显著下降,且3种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氮、磷、钾肥两两互作对水稻产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当肥料用量处于低中水平时,互作效应均表现为协同促进作用,肥料用量超过一定水平后则表现为拮抗作用。对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影响最大的交互作用分别是氮钾、氮磷和磷钾互作。总体来看,肥料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肥料用量及配比应在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基础上确定。  相似文献   

11.
毕单10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阮培均  梁黔云  马俊  先新 《玉米科学》2003,11(4):046-049
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密度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毕单10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试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密度>氮肥>钾肥>磷肥;毕单10高产栽培促控的关键因素是密度,合理密植,氮、磷、钾肥科学配合施用,有利于其实现高产;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和模拟寻优,提出了3套毕单10公顷产量9.0~10.5t、10.6~11.25t、≥11.25t的综合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不同施肥水平对特优627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施用适量氮肥增产效应最好,每公斤纯氮可增产15.6 kg,其次是钾肥;不同施肥处理中,以施氮165.0 kg/hm2处理产量最高,效益最好;采用二次多项回归方法对产量结果进行肥料效应回归模拟,提出了中等肥力稻田特优627的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氮、钾肥施用量及配比对啤酒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啤酒大麦品种扬农啤7号为材料,测定并分析了氮、钾肥配施对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及麦芽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扬农啤7号的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及麦芽品质性状在氮肥施用量间的差异均显著(P0.05);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麦芽α-氨基氮含量、糖化力呈增加趋势,麦芽脆度、浸出率及库尔巴哈值呈降低趋势;在相同氮水平下,钾肥施用量对扬农啤7号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及麦芽品质性状有一定影响,但无规律。除2017—2018年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千粒重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外,籽粒蛋白质含量与产量及其构成要素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穗数及籽粒产量与麦芽α-氨基氮含量及糖化力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麦芽浸出率及库尔巴哈值呈极显著负相关。氮肥水平太高导致扬农啤7号品质下降,兼顾高产与优质,扬农啤7号高产优质的氮、钾肥配施技术为:氮肥150 kg·hm~(-2),基肥∶拔节肥∶孕穗肥=4∶4∶2;钾肥150kg·hm~(-2),作基肥一次性施用。  相似文献   

14.
旱地油用亚麻氮磷钾平衡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构建旱地油用亚麻平衡施肥指标体系,采用农业部推荐的"3414"实验法,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山西省大同市和甘肃省白银市、平凉市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等4省6市同步进行了大田试验。依据实验结果,拟合了氮、磷、钾三元平衡施肥模型,确定了实现油用亚麻籽粒最高产量、最佳产量目标下氮、磷、钾肥最高施用量、最佳施用量及其配比。结果表明,6实验区配合施用氮、磷、钾肥均可提高油用亚麻籽粒产量,白银、鄂尔多斯、乌兰察布3实验区施用氮肥产量增幅最大,张家口、大同、平凉3个试验区施用钾肥产量增幅最大。所拟合的三元平衡施肥模型均达显著相关水平,可运用于油用亚麻生产实践。在张家口、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大同、平凉和定西6实验区,推行氮、磷、钾三元平衡施肥最大施用量及其配比,油用亚麻籽粒最高产量比基础产量(不施肥)分别增加40.53%、25.46%、71.15%、30.68%、16.21%和34.71%。推行氮、磷、钾三元平衡施肥最佳施用量及其配比,油用亚麻籽粒最佳产量比基础产量分别增加37.73%、23.47%、62.23%、26.07%、8.77%和24.68%。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海南省保亭县水稻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配比,为水稻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神农326为供试品种,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不同施肥方案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并通过拟合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确定水稻的推荐施肥量。[结果]水稻有效穗和穗粒数随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结实率随氮、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氮、磷、钾肥对千粒重没有明显的影响。多元回归方程分析表明,氮、磷、钾肥料施用量分别为211.20、69.90、183.60 kg/hm2时水稻产量最高,为7 977.75 kg/hm2。[结论]氮、磷、钾三要素中,氮肥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依次是磷肥、钾肥。结合海南保亭县水稻生产实际,建议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150~180、60~75、105~135 kg/hm2,此时氮、磷、钾肥配比以1(∶0.40~0.50)(∶0.70~0.90)较合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仙草不同施肥水平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武平县岩前镇仙草对氮、磷、钾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对仙草的增产效应是钾肥氮肥磷肥。钾肥的增产量最大,每667m2增产179.3 kg,增产率32.7%;氮肥的增产次之,为163.2 kg,增产率28.9%;磷肥的增产最小,为147.8 kg,增产率25.5%。仙草每667m~2最佳施氮(N)、磷(P_2O_5)、钾(K_2O)量分别为12.59 kg、6.05 kg、15.68 kg,三要素比例为1∶0.48∶1.25;最佳经济产量每667m~2为723.92 kg。  相似文献   

17.
杂交早稻金优706优化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讨不同施肥水平对杂交早稻金优706产量形成的影响,2006年在桃源双溪口乡进行了氮、磷、钾3因素4水平14个处理田间试验(即3414)。结果表明,施用适量肥料与不施肥料相比,增产效应居首位的是氮肥(平均增55.4%),其次是钾肥(平均增12.7%),磷肥效果最差(平均增3.0%)。在不同施氮处理中,以施氮165.0 kg/hm2处理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磷、钾肥的增产效果与土壤有效磷或速效钾含量有关。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的方法对产量结果进行肥料效应回归模型模拟,得到3丘试验田的三元或二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据此提出了中等肥力河沙泥土壤上金优706的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18.
水稻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探索近年来沈阳市苏家屯地区的水稻肥料利用率的变化趋势,采用田间试验,对试验地水稻产量及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现状进行调查。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可以改善水稻的生育性状及产量构成,增加水稻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任一缺素均会导致水稻产量的降低,其中氮素对产量的影响最显著;氮肥利用率为35.35%,磷肥利用率为25.47%,钾肥利用率为45.42%。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进行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杂交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辽优5218和辽优5238在高氮量处理区能明显提高成穗率,中氮量和高氮量之间对辽优5238成穗数影响差异不大;辽优5238分蘖速率对于磷肥用量的增加并不敏感;辽优5218在高磷量下前期分蘖加快,有效分蘖率下降;过高或过低钾肥用量对辽优5218分蘖没有明显促进作用;辽优5218在高氮高磷和中钾肥量的条件下,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而辽优5238则可以在低氮、低磷、低钾条件下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钾水平对玉米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韩立军 《玉米科学》2006,14(5):127-129
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水平对玉米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叶、鞘干物质重与施用钾肥有关,在子粒灌浆期达到最大值,蜡熟期叶、鞘干物质重均呈下降趋势;茎秆和地上干物质总重量与钾肥水平有关,干重随生育进程推进而增加;钾肥用量在0~180 kg/hm2水平内,玉米产量随钾肥用量增加而提高,当钾肥用量达240kg/hm2水平时玉米产量则下降。在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180 kg/hm2施钾肥水平玉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