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鹏飞 《科学种养》2010,(12):39-40
<正>泥螺,俗称黄泥螺、麦螺、梅螺等,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潮间带滩涂,以浙江和江苏的资源量最多,其中尤以宁海长街所产的泥螺品质最佳,远近闻名。长街泥螺的最大特点是胃内不含泥筋,颗粒饱满,肉质柔软,味道鲜美。经过腌制加工、科学调味的泥螺更具有嫩而香脆、肉质鲜  相似文献   

2.
泥螺,俗称黄泥螺(浙江一带)、吐铁(上海、江苏一带)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的潮间带海滩,以浙江和江苏的资源量最多。泥螺的身体呈长方形,其前端的膨大部分称为头盘,  相似文献   

3.
泥螺,俗称黄泥螺(浙江一带)、吐铁(上海、江苏一带)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的潮间带海滩,以浙江和江苏的资源量最多。  相似文献   

4.
醉泥螺简称醉螺,产于江浙沿海等地,具有香甜脆嫩、咸中藏鲜的独特风味,其加工方法主要有以下8个环节。(1)选料选体大壳薄、腹足肥厚、体内无沙、足红口黄、满腹藏肉、无破壳的泥螺为加工原料。仲夏前后的泥螺脆嫩肥满,最适合采捕、加工。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大瓶螺主要分布在榕江县低热河谷地区,其幼螺、成螺均可为害水稻、,研究观察它们的形成特征和生活习性,指出大瓶螺的为害盛期在5 ̄7月,产卵盛期在5 ̄8月,雌成螺每年平均产卵16.6块,5000余粒;防治方法主要是摘除卵块,饲养鸭子啄食和捕捉成螺为主。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申请的50%螺虫乙酯水分散粒剂产品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甘蓝蚜虫。这也是我国首次批准螺虫乙酯在甘蓝上登记。此前,螺虫乙酯在我国的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黄瓜烟粉虱,番茄烟粉虱,辣椒烟粉虱,西瓜烟粉虱,梨树梨木虱,苹果树绵蚜、黄蚜,柑橘树红蜘蛛、介壳虫、木虱。原药方面,截至2018年3月20日,共有11家企业获批登记,分别是拜耳股份公司、山东省青岛好利特生物农药有限公司、青岛中达农业科技  相似文献   

7.
技术装备     
全自动剪螺机由江苏徐州中兴机械厂生产的TL-05型全自动剪螺机,采用人性化设计,能一次性完成剪螺、洗螺等工序,解决了传统工序中螺蛳剪尾繁琐劳累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脐橙树体增大、挂果年限增长,蚧壳虫(以矢尖蚧最甚)在某些脐橙园的为害日趋加重。脐橙树体受害后引起枯枝甚至死树,果实色泽差、风味淡,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本试验通过对螺虫乙酯(商品名为亩旺特)等几种药剂防治矢尖蚧效果的比较,旨在验证螺虫乙酯治杀蚧壳虫的功效,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干花生经食盐水浸泡,复水还原为新鲜花生,再用黏土泥浆封闭和泥沙堆藏保鲜,由此获得的新鲜花生,在形状、质地、颜色、风味等方面都与自然收获的新鲜花生完全一致。试验结果表明,干花生以2.0%和2.5%的食盐水浸泡72h后,用6%的黏土泥浆封闭和泥沙堆藏6d以上,所获得的新鲜花生口感最好。  相似文献   

10.
防治福寿螺、蜗牛、蛞蝓、钉螺等软体有害生物的登记农药品种杀螺胺、四聚乙醛、三苯基乙酸锡等品种。据对农药产品登记动态统计至今年(登记号至1279号)登记产品27个厂次(原药5个厂次,制剂22个厂次),其中杀蜗胺13个厂次,四聚乙醛12个厂次,三苯基乙酸锡2个厂次。杀螺胺。德国拜耳公司1999年在我国登记商品百螺杀70%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福寿螺用量(有效成分,下同)300~345克/公顷。1999年至2006年全国8个省、市10家企业登记产品13个厂次(原药4个厂次,制剂9个厂次)。四川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1999年登记杀螺胺乙醇胺盐原药、50%可湿性粉剂(商品…  相似文献   

11.
植物种子传带病原螺原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990—1993年的调查研究,明确了一些感染螺原体的植物的种子是能传带病原螺原体的,如大麦、菜豆、普通豇豆、长豇豆、赤豆、樟树、桤木、紫荆、紫茉莉、紫薇、桑树、木芙蓉、木槿及海州常山等10多种植物。并明确了种果的不同部位其螺原体含量不同,同一部位不同采集时期其所含螺原体数量也有差异。关于螺原体的分布扩散情况均为先到达果皮然后最终到达种子的种仁。关于豆科植物的种子的检测,由于其本身的吸收作用较强,必需采取转管培养的方式。 利用紫外吸收测定液体培养中的螺原体含量,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于植物及其种子中螺原体繁殖速度及数量比较上的检测等等。  相似文献   

12.
新疆沿天山一带水资源丰富,河流众多,然而因新疆天山一带的地质为沙石特性及坡降比较大,天然河流中常常挟带着大量的泥沙,河流中的泥沙主要是流域表面的土壤受暴雨或融雪冲刷后,汇入河流而形成的。河槽本身的冲刷,包括河底冲刷和河岸冲刷,也是河流泥沙的一个来源。泥沙对河流、周边生态环境、水利工程、农田等等造成重大的影响。本文对金沟河流域泥沙的形成原因、现状、危害进行了总结,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排沙方法及泥沙综合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7月29日,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获批登记第3个螺螨酯混剂产品——阿维·螺螨酯22%悬浮剂(阿维菌素含量2%,螺螨酯含量20%)。此前,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登记了首个螺螨酯混剂产品——螺螨·三唑磷40%水乳剂(螺螨酯含量3%,三唑磷含量37%);上海亚泰农资有限公司于2012年登记了第2个螺螨酯混剂产品——阿维·螺螨酯20%悬浮剂(阿维菌素含量1%,螺螨酯含量19%)。以上3个产品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均为柑橘树红蜘蛛。  相似文献   

14.
螺螨酯在柑橘和土壤中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评价螺螨酯在柑橘和土壤中的安全性,建立其在柑橘中的使用规范,于2010、2011年在长沙、杭州两地进行田间试验,研究螺螨酯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和消解动态。结果表明:螺螨酯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2.2%~110%,相对标准偏差为2.55%~9.84%;螺螨酯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最低检出限均为0.0035 mg/kg。螺螨酯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消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分别为5.18~8.49天,5.19~7.85天。螺螨酯最终残留在橘肉、橘皮和土壤中的质量分数分别是未检出(<0.0035 mg/kg),未检出(<0.0035 mg/kg)~0.1978 mg/kg,未检出(<0.0035 mg/kg)~0.2401 mg/kg,均低于欧盟规定的在柑橘上的最大残留限量0.5 mg/kg。参考欧盟制定的柑橘中螺螨酯的最大残留限量(0.5 mg/kg),按推荐施药剂量和次数施用螺螨酯,防治柑橘红蜘蛛,施药后20天以后收获柑橘,食用是安全。  相似文献   

15.
钩吻总碱及粗提物的杀螺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实验用钩吻的甲醇、氯仿粗提物以及钩吻总碱进行了杀螺研究,室内生测结果表明:钩吻的甲醇粗提物和钩吻总碱对幼螺具有极高的毒杀作用,特别是钩吻粗提物,60mg/L处理药后24h死亡率为84.47%,48h死亡率为100%,20mg/L处理药后72h死亡率为100%,5mg/L处理药后72h死亡率达60%,其24hLC50为13.17mg/L,72h的LC50为4.80mg/L,和对照药剂45%百螺敌可湿性粉剂的相应毒力(分别为6.91mg/L和2.18mg/L)相差不远,钩吻的氯仿粗提物对幼螺的浸杀效果较差,400mg/L处理72h后平均死亡率仅为24%。对成螺的浸杀效果也表明,钩吻甲醇粗提物、钩吻总碱也有极好的效果。钩吻甲醇粗提物24h和72h的LC50分别为221.63mg/L、82.28mg/L;钩吻总碱24h和72h的LC50分别为81.74mg/L、41.99mg/L。但毒力低于对照药剂(分别为41.58mg/L和 8.36mg/L)。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黄瓜和土壤中螺虫乙酯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于2014年用该方法测定湖南、浙江和广东三地螺虫乙酯在黄瓜及其土壤上的消解动态和残留规律试验研究的样品。[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测定。[结果]结果表明:当添加螺虫乙酯在黄瓜及其土壤中的浓度为0.05mg/kg~1.0mg/kg时,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5.75%~98.91%、89.37%~99.78%;变异系数分别为1.26%~2.89%、1.62%~1.99%,该方法对黄瓜和土壤中螺虫乙酯的最低检出浓度为 0.025mg/kg;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螺虫乙酯在湖南、浙江和广州三地的黄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67~8.82d,1.95~6.19d。[结论]按推荐使用剂量对黄瓜施药,末次施药后第5天螺虫乙酯在三地的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均未检出,黄瓜中螺虫乙酯残留量均低于瓜果类的MRL值(0.2mg/kg)。  相似文献   

17.
海螺盆栽     
海螺壳色彩斑斓,外形奇特,常常作为装饰品,但您想过用它制作小盆栽么?我用峨螺、风螺、翁戌螺、鹦鹉螺等制作了几十个生机盎然的海螺盆栽,悬挂在房前、窗前,成为渔村一道独特的风景。海螺盆栽的植材可选择吊兰、海棠、仙人掌、文竹、南天竹、迎春、火棘、枸杞、金橘等。配以口径5-20厘米、形状精巧的螺壳,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得五家渠尖缘螺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其组成特征,探讨其与同科的腐败琥珀螺以及肺螺亚纲相关类群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运用Illumina Hiseq 2000高通量和Sanger测序技术以及MITOS在线注释及Genious R11.0等软件,对五家渠尖缘螺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序与分析.结果表明,五家渠尖缘螺线...  相似文献   

19.
<正>5月16日,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徐良雄、魏孝义等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β-间二羟基苯甲酸大环内酯衍生物在有害螺类防治中的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110207371.3)。螺类是软体动物腹足类的统称,在海水、淡水和陆地上广泛分布,种类繁多,其中许多螺类可供人们食用或用作饲料或饵料,但许多螺类也是多种人类或牲畜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或容易过量繁殖导致生态灾害,例如钉螺和福寿螺。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瘤荔枝螺亲螺促熟培育的适宜饵料问题,选用菲律宾蛤仔、缢蛏、等边浅蛤、紫贻贝、条纹隔贻贝、小杂蟹、小青占鱼为饵料,研究瘤荔枝螺对7种饵料的摄食喜好性。结果表明,在海水比重1.013~1.015、水温22~25℃,溶氧量4~5 mg/L的条件下,瘤荔枝螺对条纹隔贻贝具有很强的嗜好性,对缢蛏、紫贻贝、小杂蟹也表现出正选择,对菲律宾蛤仔、等边浅蛤、小青占鱼表现为明显的负选择,其被避食程度由弱到强依次为等边浅蛤>菲律宾蛤仔>排卵后等边浅蛤≥排卵后菲律宾蛤仔>小青占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