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玉米是非洲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居非洲粮食作物之首。16世纪初到17世纪中叶,玉米由阿拉伯人和西欧人从海路和陆路多路径引入非洲各地。此后推广的进程不尽相同,这主要受当地气候环境、食物的多样性,以及奴隶贸易、钻石的发现、种植园经济的建立等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在玉米的推广过程中,人们食用的品种从多样走向相对单一,马齿型白玉米成为非洲人主要的食用品种。以玉米为代表的美洲作物的引种和推广,极大地改变了非洲农业的种植结构和居民的饮食结构,增强了近代非洲部落王国的实力,减缓了奴隶贸易中非洲人口的衰退,对非洲的历史和现实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非洲史学家称为一次"农业革命"。  相似文献   

2.
<正>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为大戟科木薯属灌木,起源于热带美洲,为热带地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块根肉质富含淀粉,供食用或作糊料,可磨木薯粉、做面包、提供木薯淀粉和浆洗用淀粉乃至酒精饮料。目前广泛栽培于热带和部分亚热带地区,种植已遍布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大洋洲的100多个国家。我国于19世纪20年代引种栽培,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以广西、广东和海南栽培最多,福建  相似文献   

3.
木薯作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在保障国防与经济安全、发展非粮生物质能源及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非洲作为世界最大的木薯主产区域,其木薯产业化水平低,科技落后。因此,加强中非木薯国际交流合作,符合我国科技外交的需要,也符合双方实现粮食供应安全的需要。本文阐述了我国和非洲木薯产业的现状和作用,并就目前中非科技合作面临的众多挑战,提出中非木薯产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木薯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薯,别名木番薯、树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之一。木薯原产于热带美洲,于19世纪20年代引入我国,首先在广东省高州一带栽培,随后引入海南岛,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全国栽培面积40万公顷,年产鲜薯400多万吨,以广东、广西和海南栽培最多,福建、云南次之,湖南、江西、四川和贵州等省的南部地区亦有引种试种。  相似文献   

5.
从中非木材贸易的产品结构特征与地域分布特征分析中非木材贸易现状;再分析了中非木材贸易环境的变化:非洲进口的原木量逐年上升、锯材贸易从单向进口逐渐发展为双向贸易。然后揭示了中非木材贸易环境变化的新特征。最后,提出应高度重视非洲森林资源潜力、鼓励国内有条件的企业加深对非洲的投资与合作,国家在政策与资金上予以必要扶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木薯为大戟科植物木薯的块根,原产于热带美洲,主产于巴西、泰国等国。我国于19世纪20年代引种,现以广东、广西等热带地区栽培较多。木薯中含有大量淀粉和丰富微量元素,具有消肿解毒的功效,视频里介绍了木薯的品种、功效与作用,以及常见的食用方法,一起来看看。  相似文献   

7.
中国木薯生产及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木薯(Manihot esculereta Crantz),属大戟科木薯属,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起源于热带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世界木薯栽培己有近五千年历史,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统计,2009年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木薯,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是木薯主产区,其中非洲的种植面积最大,亚洲次之。19世纪20年代木薯传入中国南方,主要在广东、广  相似文献   

8.
黎裕 《世界农业》1993,(8):54-55
协作网(Network)已成为目前世界上的一种新的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的组织结构,协作网常常是一种非正式组织,其最大优点之一是相对来说比较灵活。 1.动物牵引研究网 由国际非洲家畜中心(ILCA)牵头,于1988年建立。由西非、东非和南非的25个国家参加。总的目标是促进亚撒哈拉地区农业动物索引的利用。 2.牛奶和牛肉研究网 由ILCA牵头,于1988年建立。由西非和中非的8个国家参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了中国农产品贸易总体状况,然后从贸易总量、贸易产品结构和贸易市场结构3个方面对中非农产品贸易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中非农产品贸易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研究结果表明,中非农产品贸易增长速度要高于中国对外农产品贸易增长速度,非洲在中国对外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在不断提升;中非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均具有较高的集中度。中非农产品贸易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也具有很多优势,因此中非农产品贸易今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非洲以及中非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非洲大陆主要进口粮食、畜产品等能够满足营养需求的食品,主要出口水产品、热带水果、咖啡、茶叶等初级农产品,贸易产品结构不均衡、区域不平衡特征较为明显,而生产能力不足较大地限制了其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为了释放非洲农产品贸易的潜力,可继续加大与非洲的农业合作力度,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拓展与非洲农产品贸易的产品与国别。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非洲援助由来已久,而目前更是发展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与非洲双方借助中非合作论坛等对话机制开展了广泛的经济贸易合作。当前,中国推行"一带一路"战略,将为中非农业合作提供更好的契机。选取农业投资、农产品贸易、农业援助、农业技术合作、农业人力资源合作等视角,对中国与非洲农业合作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指出了中非农业合作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非农产品贸易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非洲农产品贸易近些年得到较好发展,总体趋势、贸易平衡、产品结构以及市场结构都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在分析中非农产品贸易有利条件和主要障碍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促进中非农产品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安壕 《古今农业》2021,(1):53-65,52
木薯原产美洲,于清道光年间传入中国,并在广东各地逐渐推广传种,民国时有过一场大规模的推广运动.本文全面梳理木薯在晚清、民国广东的引种推广过程,包括探讨木薯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及地点,阐述木薯在广东从早期平稳渐进,到抗战时期快速发展的推广过程.最后,分析探讨木薯在广东成功推广的动因.  相似文献   

14.
木薯起源于热带美洲,于1820年前后引入我国栽培,早期的主要用途是粮食和饲料。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普遍种植食用的甜品种木薯,如面包木薯和糯米木薯等,但产量低,品味略欠不足。21世纪50年代后,木薯除做部分粮食外,逐渐转为饲料和加工淀粉的原料,淀粉再加工为食  相似文献   

15.
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 L.)属漆树科(Anacardiaceae)腰果属植物,为常绿乔木,是世界四大著名干果之一.原产巴西东北部,16世纪引入亚洲和非洲,现已遍及东非、西非和南亚各国,印度、莫桑比克、几内亚比绍、贝宁、越南、巴西、印尼等国为主要生产国.……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木薯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玲  李宁辉  冯献 《农业展望》2010,6(7):47-51
木薯主要的贸易产品为鲜木薯、木薯干片及木薯淀粉。近年来中国木薯出口逐年减少,成为木薯净进口国。文章分析了中国木薯的进出口贸易现状,剖析了中国木薯的进出口贸易格局及木薯制成品的贸易格局。预计中国鲜木薯(或干片)、木薯淀粉的进口量将继续增长,进口价格依然坚挺;出口量仍然有限;东盟国家仍将是中国木薯的主要进口对象,木薯贸易将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5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情况 5.1木薯生产情况 5.1.1木薯的重要性 木薯属大戟科,原产于南美,16世纪由葡萄牙人将木薯引进刚果,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目前,木薯已经成为刚果(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木薯种植面积占农作物耕种面积的68%一70%,木薯食品已经成为大多数刚果(布)人的基本食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非洲国家粮食生产、国际贸易及中非双边粮食贸易情况,通过分析非洲国家农业开发优惠政策、中非农业合作政策、对非投资风险及防范等,提出中国农业“走出去”,在非洲进行粮食投资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正>木薯是一种可以用于加工饲料、淀粉和工业酒精等多用途的作物,它属于大戟科木薯属多年生亚灌木植物。据记载,木薯于19世纪初从南洋引进我国,先后在广东高州、海南一带种植,随后引入广西,主要分布在广西南部地区。其中,钦州市、北海市以及防城港市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钦南区位于钦州市的南部,年均降雨量2 104.2 mm,年平均气温22℃,相对湿度为81%,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地区,种植木薯比较适宜。20世纪50—60年代,钦南区的木薯种植以小面积种植为主,主要用途是补充粮食不足;90年代以后,随着钦州港酒精厂、  相似文献   

20.
从木薯在生物质能源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两方面,阐述了能源木薯的发展潜力和效益,并结合广西武鸣县木薯生产的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应加强木薯的基础研究,培育生产燃料酒精和抗逆性强的专用木薯品种,加大木薯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政府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对木薯的宣传,扭转人们的传统观念,引导农民引种、试种木薯,增加收入,促进木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