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RIL群体分析小麦品质与中国干面条加工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小麦品质对面条品质的影响,以RIL群体为材料,对小麦品质性状与面条品质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简单相关分析表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与面条品质指标呈显著正相关,除了峰值粘度与胶凝值外,其它的RVA参数均与面条的光滑度呈显著相关.但蛋白质含量、GMP含量、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沉淀值、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降落值、膨胀势、峰值粘度等多数性状与面条品质相关均不显著.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面条品质的小麦品质性状主要有蛋白质含量、GMP含量、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稀懈值,并建立了面条品质与以上性状的回归方程.通过通径分析明确了蛋白质含量、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以及稀懈值对面条品质的作用主要以直接作用为主,GMP含量和沉淀值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共同作用来影响面条品质.面团稳定时间是衡量面条加工品质的最重要的性状.  相似文献   

2.
面粉理化品质性状与兰州拉面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为了给拉面型小麦品种的科学选育及面粉加工企业的配麦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建立快速、简捷的拉面粉评价方法.以甘肃省河西地区近几年推广、试种及新培育的小麦品种(品系)为材料,测定了各个材料的面粉理化性状,分析了面粉主要品质性状与拉面品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拉面粉的主要理化品质性状对拉面品质的影响在各个方向及作用的大小不同;面筋指数、干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及沉淀值等理化性状与兰州拉面的感官总评分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拉面粉选育、品质评价的理化指标,但蛋白质和沉淀值是影响拉面品质的主要理化品质性状;优质兰州拉面要求较高的面筋指数、干面筋含量、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较低的灰分含量和较高的白度值。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普通小麦5个农艺性状及4个品质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和性状相关分析。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和株高的优势最大,分别为11.11%和10.34%;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的优势最小,分别为—8.60%和—4.23%。性状相关分析表明;穗粒数和单穗粒重与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及干、湿面筋含量等4个品质性状间有不同程度的负相关,4个品质性状间均为显著或不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普通小麦品质及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对普通小麦5个农艺性状及4个品质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和性状相关分析,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和株高的优势最大,分别为11.11%和10.34%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的优势最小,分别为-8.60%和-4.23%,性状相关分析表明:穗粒数和单穗粒重与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及干,湿面筋含量等4个品质性状间有不同程度的负相关4个品质性状间均为显著或不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秋播小麦一些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8~2001年,用5个冬小麦品种在北京进行了3个年度的秋播试验,以探讨部分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这些品质性状均有品种间差异和年度间差异。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与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降落值、籽粒硬度呈正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是秋播小麦品质性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播种~成熟天数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面包烘焙品质与小麦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了解适宜的面包小麦的品质指标范围,对58个小麦品种(系)的面包烘焙品质与小麦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将58个品种(系)的面包总评分分为三个梯度与小麦品质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面包总评分和面包体积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吸水率、延伸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抗延阻力相关不显著;面包芯平滑度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形成时间呈显著正相关;纹理结构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延伸性呈显著正相关;面包弹柔性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其它指标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小麦品种选育早期品质选择指标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23个小麦品种资源材料的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育种早期品质选择指标,包括角度率,千粒重,硬度,籽粒形状和饱满度等籽粒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面质量指数及沉淀值等蛋白质品质性状,它们与高代品系品质的评价指标有很密切的相关性。多数粒品质性状测定方法简单,实用;蛋白质品质性状能更确切地反映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特征。它们与食品加工品质和加工产品的类型关系密切。这些都可作为小麦种中蛋白质品质改良的早  相似文献   

8.
优质小麦重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利用7个优质小麦品种(品系),分析了优质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关系,以及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干面筋含量等营养品质性状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Zeleny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等加工品质性状相关不显著。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和干面筋含量逗号地极显著正相关,湿面筋含量与干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Zeleny沉淀值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面团形成时间与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据此提出优质高产结合改良的重点是协调好粒产量与加工质量,充分利用蛋白质优质基组合。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特点,以小麦新品种川农16为亲本组配56个杂交组合,测定其F1的蛋白质含量、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公差指数、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评价值等8个品质性状的超亲和对照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品质性状杂种优势普遍存在,除吸水率和公差指数外,绝大多数组合在其余6个品质性状上均表现为正向超亲和对照优势,说明利用杂种优势改良小麦品质性状,尤其是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及沉淀值等品质性状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小麦品质性状与一些生化性状的典型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选用18个品质差异较大的黄淮海优质小麦产业带国家小麦展示品种,研究出粉率、籽粒硬度、沉淀值、湿面筋含量等品质性状与面粉总蛋白质含量、总聚合体蛋白、大聚合体蛋白含量及比例等生化性状间的关系,旨在探讨小麦育种中利用一些简单、易测的生化指标筛选品质性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小麦面粉总蛋白质含量、总聚合体蛋白含量和大聚合体蛋白含量3个生化性状对3个品质性状筛选指标即籽粒硬度、沉淀值和湿面筋含量有显著正向作用;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籽粒硬度(Y2)、湿面筋含量(Y4)和吸水率(Y5)的关键生化性状是面粉总蛋白质含量(X1)。湿面筋含量与面粉总蛋白质含量间量化关系为Y4=4.3054X1-18.5971,相关系数0.9992,达极显著水平;总聚合体蛋白含量(X2)、大聚合体蛋白含量占总聚合体蛋白含量的百分比(X6)是影响沉淀值(Y3)的两个关键生化性状,其回归方程为Y3=8.2784X2 0.4930X6-54.8929,相关系数0.7498,达极显著水平。本文还就以面粉总蛋白含量、总聚合体蛋白含量、大聚合体蛋白含量代替品质指标用于小麦品质育种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冬小麦品种(系)主要品质性状的表现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给优质小麦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利用2002~2004年度我国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品质测定结果,对185份小麦样品主要品质性状的表现和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二年所选育的新品种(系)容重基本达标,蛋白质含量并不低于国外小麦,但蛋白质质量和面筋质量较差,品质性状不太协调,多数属于中筋或中弱筋类型。蛋白质与湿面筋、沉淀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强筋组和总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和稳定时间相关不显著,表明强筋小麦改良更应注重提高蛋白质的质量。沉淀值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抗延阻力、拉伸面积大多呈极显著正相关;形成时间、稳定时间与抗延阻力、拉伸面积闭大多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认为沉淀值可作为品质育种早代选择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小麦品种选育早期品质选择指标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3个小麦品种资源材料的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育种早期品质选择指标,包括角质率、千粒重、硬度、籽粒形状和饱满度等籽粒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面筋质量指数及沉淀值等蛋白质品质性状、它们与高代品系品质的评价指标(容重、出粉率和粉质图评价值)有很密切的相关性。多数籽粒品质性状测定方法简单、实用;蛋白质品质性状能更确切地反映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特征,它们与食品加工品质和加工产品的类型关系密切。这些都可作为小麦育种中蛋白质品质改良的早期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和播期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间相关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为了解不同生态环境下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其受主要气候生态因子影响的变化规律,选用6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在5个不同生态点分期播种。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在不同品种、不同生态点与不同播期条件下存在显著差异。在6个小麦品种中,淀粉含量与面粉筋力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南京与姜堰两地在提高小麦品质时产量水平相应降低,而徐州、泰安与保定三地可以同步增加产量与蛋白质含量,但面粉筋力与烘烤品质不能保证相应的提高。晚播与早播、适播相比,蛋白质含量虽有所增加,但产量与其它品质性状都有所下降。随着灌浆期日均温的升高以及日较差的增大,蛋白质含量与沉淀值的相关系数减小;灌浆期间日较差越大,蛋白质含量与千粒重的相关性以及淀粉含量与沉淀值间的相关性均由负相关逐渐趋向于正相关;随灌浆期间的总日照时数增加,淀粉含量与沉淀值间的相关系数增大,由负相关逐渐变为正相关。因此,在小麦生态育种和调优栽培研究中,需要重视不同生态环境因子对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影响的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兵团农四师农科所冬小麦品比试验的参试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品质与产量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子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软化度相关不显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相关关系不显著。沉淀值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相关关系不显著。因此该地区优质与高产结合改良的重点是协调子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陕西省131个农家小麦品种和148个育成品种的三个重要加工品质性状即籽粒硬度、粗蛋白质含量和全麦粉SDS沉淀值进行了测定。发现陕西省农家品种硬度较大而沉淀值偏低;育成品种硬度较小而沉淀值偏高。对这三个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硬度与粗蛋白质含量、SDS沉淀值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SDS沉淀值与粗蛋白质含量之间不相关。综合三个品质性状,在系统聚类的基础上精选出两类典型的加工品质好的小麦品种,供育种工作者和食品加工者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选用来自黑龙江、辽宁和北京的11个冬、春性小麦品种,对其发芽籽粒和耒发芽籽粒进行了11个品质性状的分析,以研究籽粒发芽对小走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籽粒发芽对其蛋白质、淀粉和馒头加工品质均造成负面影响,籽粒发芽与不发芽相比,蛋白质舍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峰值粘度、稀懈值、降落值、馒头体积和馒头评分等品质性状的差异均达到5%或1%显著水平。籽粒发芽造成蛋白质质量的下降程度大于蛋白质含量的下降程度。籽粒发芽对品质影响程度在品种(系)间也存在差异。发芽处理的小走高分子量走谷蛋白亚基组成和醇溶蛋白电泳图谱均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春麦区部分小麦品种品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1999年将 38份春小麦品种 (品系 )种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 ,对其磨粉品质和面包烘烤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我国春小麦品种的面包烘烤品质较差 ,不同地区品种间品质差异较大 ,辽宁和内蒙品种的磨粉品质和面包烘烤品质优于其它地区的品种。回归分析表明 ,蛋白质含量和单位蛋白质含量的面包体积决定了面包体积总变异的 99.9% ,硬度、沉淀值和吸水率对面包总分有重要作用。品种的出粉率主要取决于 1心槽路出粉率 ,2心和 1皮槽路出粉率对出粉率贡献也较大。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HMW GS)Glu A1和Glu D1位点的等位变异与品质性状密切相关。面包烘烤品质的改良应在分析HMW GS的基础上 ,将硬度作为选择指标之一 ,适当提高蛋白质含量 ,重点加强对沉淀值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李娟  张正茂  梁灵  胡新中 《麦类作物学报》2007,27(4):654-657676
为了研究小麦-冰草异源衍生系的蛋白质品质性状,以大面积推广的6个小麦品种为对照,采用国际(ICC)标准和常规分析方法,对16个小麦-冰草异源衍生系的蛋白质组分、湿面筋含量、SDS沉淀值、谷蛋白溶涨指数(SIG)以及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等蛋白质品质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冰草异源衍生系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1.60%,略高于对照品种的平均值(11.31%);蛋白质组分中,清蛋白、谷蛋白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02%和44.15%,略高于对照品种,球蛋白、醇溶蛋白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96%和24.30%,略低于对照品种;湿面筋含量、SIG的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品种;SDS沉淀值的平均值略高于对照品种;HMW-GS电泳分析显示,含有7 8优质亚基、亚基总评分为8分的小麦-冰草异源衍生系占81.25%.16个衍生系中,1-1-7、10-36、10-78、20-1-1-2和20-1-1-2-4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SDS沉淀值、SIG值均高于对照品种的平均值,HMW-GS组成均为1/7 8/2 12,可作为小麦优质蛋白质基因的供体.  相似文献   

19.
小麦品质性状与面条煮熟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宪泽  张玲 《麦类作物》1997,17(4):17-19
本文就影响中国面条煮熟品质的小麦品质性状,包括蛋白质含量、麦谷蛋白与醇溶蛋白的比率、麦谷蛋白及醇溶蛋白的亚基构成、沉淀值、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率、脂类、纤维等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0.
为快速高效地改良中国小麦品种的面包烘烤品质,将72份冬小麦品种(系)于2000~2001年度分别种植于河南郑州和山东济南,分析了它们的蛋白质品质和面包烘烤品质,评价了蛋白质含量、微量沉淀值及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对面包烘烤品质的作用.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冬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微量沉淀值中等偏高,面包烘烤品质则较差,品种间差别较大.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等位变异与面包烘烤品质密切相关,Glu-Dl位点具有5 10亚基和Glu-B3位点具有h亚基的品种,其面包各烘烤品质参数均显著优于具有其他亚基的品种,而Glu-B3j亚基(即1B/1R易位)对微量沉淀值、比沉淀值和面包体积、颈高、外观、质地、结构、色泽、评分等品质参数均具有较大的负向作用.沉淀值对非1B/1R易位系面包体积和评分的作用远大于蛋白质含量的贡献,而单位蛋白质含量的沉淀值即比沉淀值对1B/1R易位系的面包体积和评分更重要.在育种中应针对非1B/1R易位系和1B/1R易位系采用不同的品质改良策略,对非1B/1R易位系可考虑通过提高沉淀值,对1B/1R易位系则应考虑通过提高比沉淀值来改良面包烘烤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