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桑粉虱发生为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雄  赵虹 《四川蚕业》2004,32(4):26-27,34
蚕桑是德昌县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03年,全县桑树种植面积近7万亩(1亩≈667m^2,下同),其中投产桑2万余亩,产茧量112.5万kg。栽桑养蚕已成为我县调整产业结构和农民长期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桐乡是嘉湖一带的蚕茧主产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茧丝绸产业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是个既传统又新兴的优势产业。现有专业桑园面积1.8万hm^2,常年蚕种饲养户有8.8万户,饲养蚕种40万张左右,产蚕茧1.8万t,蚕茧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25%以上,并为丝绸工业提供优质原料,为桐乡经济的发展和出口创汇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高效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粤桑11号”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选育出高效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粤桑11号”,单位面积桑叶产量比时照种“沙2×伦109”提高19.8%~30.7%,万蚕产茧量提高6.0%以上,万蚕茧层量提高4.0%以上,100kg桑叶产茧量提高4.3%~13.9%。  相似文献   

4.
关于进一步加快固原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蚕桑丝绸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曾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我国丝绸工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占纺织工业的10%,产茧量和产丝量均占世界总量的70%,年创汇达50亿美元,在国际市场上占有80%以上贸易份额,是我国在国际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几个特色产业之一。我国现有桑园面积76万hm~2,2003年发种量1475万张,产茧480435t,农民茧款收入66.73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有27个省、市约1200个县(市)有养蚕业,涉及2000万农户近8000万农民,养蚕收入是很多地区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下,国家实行了东蚕西移的产业布局调整,现在西部地区产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2,栽桑养蚕已成为我国蚕桑产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经济途径。 国内许多贫困地区的生产实践表明,种桑养蚕是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特别是在比较贫困、以农  相似文献   

5.
柞茧多渠道经营促进柞蚕业稳步发展朱林森(河南省南召县蚕业局)柞蚕生产长期以来是我县的一项重要产业,历史上最高年产量1966年曾达到9.3万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产茧量也一直稳定在5.5万担以上,1989年产茧7.4万担。事实上历年柞茧产量都占全省的...  相似文献   

6.
桐乡具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史,家家栽桑,户户养蚕,不仅使农民获得丰厚收成,还孕育了深厚的蚕文化底蕴.在20世纪90年代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桐乡蚕茧产量稳居全国县级(市)之首,1992年全市发放蚕种78万张,蚕茧总产量2.45万t,为桐乡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蚕桑产业受到劳动力及其成本、生产环境、产业效益和茧丝绸行情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步萎缩,进入本世纪以来,蚕种的饲养量、蚕茧产量、蚕茧产值逐年下滑,蚕桑作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地位被其它产业代替,特别是2011年开始,蚕桑产业的委缩日益明显(见表1、表2),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作者通过对2011~2015年桐乡蚕桑生产的基本情况以及生产现状的调查,从中获得桐乡蚕桑产业的一些新信息和发展趋势,为蚕桑生产的稳定提出新的思路,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杭嘉湖地区是我国蚕茧主产区之一,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农副业生产得天独厚.地处该区腹地的桐乡是我国产茧大市,全市有专业桑园1.15hm2,年饲养蚕种50余万张,年产茧2万t以上.蚕茧生产在本市农副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巩固和发展桐乡的蚕茧生产对农民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简述秋丰×白玉的引繁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乡是嘉湖一带的蚕茧主产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茧丝绸产业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是个既传统又新兴的优势产业。现有专业桑园面积1.8万hm2,常年蚕种饲养户有8.8万户,饲养蚕种40万张左右,产蚕茧1.8万t,蚕茧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25%以上,并为丝绸工业提供优质原料, 为桐乡经济的发展和出口创汇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桐乡市的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是农村的传统产业,曾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2016年,全市桑园面积6180 hm2,全年饲养蚕种13.18万张,生产蚕茧6878 t,蚕茧总产值22973万元。2006年,全市有桑园10705 hm2,饲养蚕种39.56万张,生产蚕茧16249 t,蚕茧总产值42675万元。10年来,桐乡蚕桑产业发生了剧变,特别是近年来持续下滑使产业不断萎缩,相对而言产业优势不再,重振桐乡的蚕桑  相似文献   

10.
1树立质量就是效益的意识 蚕桑是桐乡农民的主要产业,有专业桑园面积1.15万hm2,11万多农户栽桑养蚕,2001年饲养蚕种54.9万张,生产蚕茧2.416万t,蚕茧总收入4.11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30%以上.蚕种生产是蚕茧生产的基础,蚕种品质的好坏一直是桐乡蚕农关心的敏感热点,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入和丝绸企业的经济效益.家蚕微粒子病是蚕业生产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疫病,也是蚕业生产的重要检疫对象,蚕种场遭受微粒子病的危害,不仅蚕种场经济损失巨大,外地劣质蚕种也乘机流入,蚕农收入下降,严重影响了蚕桑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1.
蚕桑产业是淳安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现阶段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全县现有2.4万户蚕农从事蚕桑生产,受益农业人口近8万,有桑园4520hm2,年产茧5000t,蚕桑总产值1.45亿元.但由于2000年以前推广的桑品种都是湖桑,且多数种在高山薄地上,树龄老化,单位面积产茧量较低.要提高蚕桑单位面积产茧量,要做强做大蚕桑产业,推广优质高产的桑树新品种是一项关键的措施.由于农桑系列品种可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桑园产茧量和经济效益,淳安县在2001~2003年大力引进推广农桑12、14号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项蚕业科研新成果,最近韩国采取扩大饲养量与减少产茧量的做法,将大蚕用来开发医药新产品。方法是:将养至5龄第3日的大蚕进行快速冷冻后,售给制药厂,用作加工医药制品的材料;由于这种以蚕为原料的药品,具有治疗糖尿病、降低血糖、血压等的疗效,受到了人们的青睐。韩国饲养量与产茧量增减的现状韩国1995年的养蚕农户为5000户,桑园面积2500ha,饲养量为3.2万盒,产茧210t;翌年,养蚕农户数减少为4000户,桑园面积照常,但饲养量激增至5万盒,而产茧量锐减为12t。从两年对比来看,饲养量提高1…  相似文献   

13.
我省蚕业历史悠久,是全国4大主要蚕区之一。全省蚕茧产量,1955年26万多担,居全国第2位,进入70年代后增长迅猛,1978年103万担,居全国第1位。1991年突破300万担大关,占全国产茧量三分之一,占世界产茧量五分之一。全省农民养蚕收入13.4亿元,在农村经济中仅次于粮、油、猪居第4位,特别是在丘陵山区,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栽桑养蚕给发展丝绸工业提供原料,扩大出口创汇,是对国家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桑树四倍体品种丰田5号在江油的区试成绩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人工高产四倍体桑品种丰田5号,在农村中试达到选拔目标的基础上,于2004--2009年参加四川省南充市桑品种区域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与二倍体对照种荷叶白相比,全年每667m2产叶2136.7kg,增产29.7%,万蚕产茧量提高6.2%,万蚕茧层量提高4.3%,100kg桑产茧量提高5.7%;高抗黑枯性细菌病...  相似文献   

15.
抗萎缩病桑树新品种兖选三号是由大田造种选出的优良单株培育而成。其抗病性比我国现行品种湖桑32号高2-3倍。而且产量高,比湖桑32号提高17.29%。叶质优,养蚕成绩、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提高2-6%,100kg桑产茧量提高5%以上。  相似文献   

16.
桐乡市是全国的蚕茧重点产区 ,也是嫁接桑苗的主产区 ,年培苗面积常年保持在 3万~ 5万亩 ,年产桑苗稳定在 6亿~ 9亿株 ,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桑苗市场 ,远销全国各地。桐乡培育桑苗的历史由来已久 ,早在 19世纪末2 0世纪初培苗成市就有记载。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其相对较高的经营收益 ,使桐乡的嫁接苗生产蓬勃发展 ,名闻全国。本文就桐乡现行培苗的生产成本、嫁接苗的实际价值、苗农的经营观念作一分析 ,以期对桑苗生产经营有一个正确的估价。1 生产成本投入1.1 物本投入1.1.1 实生苗常规亩栽实生苗量 3 5万~ …  相似文献   

17.
我县的蚕业生产历史悠久,但起步较晚,近两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全县投产桑团现有213公顷,今年到10月上旬已养蚕种6610张,产鲜蚕茧180吨.饲养量和产茧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2.4%,这些成绩是在茧价滑波,农民出现挖桑改种苗头的情况下取得的。蚕农对蚕茧价格十分敏感,县领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气象因素对柞蚕产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蚕期的日照、气温、降雨量和温湿系数等因子对产茧量的影响均不显著,只有相对湿度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幼虫龄期的气象因子与产茧量的关系,一、二、三龄期均不显著,四龄期的温度和湿度与产茧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特别是四龄期的温度和温湿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五龄期只有相对湿度达到显著水平。根据产茧量丰欠的历史情况分析四龄期温湿度对产茧量的影响,结果是:丰年的日均温为17.85℃,相对湿度为74.43%;灾年的日均温为21.61℃,相对湿度为61.42%,高于21.62℃的天气在5d以上。  相似文献   

19.
我县虽然是一个老蚕区,许多农民都有过种桑养蚕的经历,养蚕的高产典型亦不少,但从整体上说,我县种桑养蚕的水平并不高。1978年至1987年10年平均亩桑产茧量为52公斤。1988年至1997年期间,通过推广“沙二X伦109”和“两广二号”等桑、蚕良种,以及种桑养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亩桑产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10年平均也只有75公斤,1997年平均85.5公斤,比全区平均92.8公斤低7.3公斤,低7.9%。由于单产低,经济效益不高,缺乏竞争力,制约着我县蚕桑生产的发展。l蚕桑生产低产的主要原因1.l蚕农缺乏种桑养蚕技术多年来,接受种桑…  相似文献   

20.
戴建一 《蚕桑通报》2000,31(3):47-48
蚕桑是桐乡农业中的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 ,在桐乡的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主要地位 ,蚕茧收入占全市农业点收入的30 %以上。现有专业桑园面积1.17万h ,1999年实发蚕种48.5万张、667 桑产茧104kg,全市茧款收入2.05亿元 ,为我市丝绸工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方格蔟推广中 ,虽然桐乡是全省较早推广方格蔟的县(市)之一 ,但在1997年之前 ,推广数量不多 ,面积不大 ,步子不快 ,主要原因是受习惯思想及茧价的影响 ,蚕农只求数量不求质量。随着茧、丝、绸实行贸、工、农一体化后 ,提高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