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目的】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相关问题,为以安定区为代表的西北广大农村地区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方法】借助“蹲点帮扶”工作对安定各乡镇人居环境情况开展实地调研,同时查找环保部门相关资料。【结果】调研发现安定区采取多项整治措施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但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体制机制需完善、主体参与意识弱、协同治理模式未形成、资金保障待提升等方面的短板。【结论】结合实地调研情况,从健全长效保护机制、激发农民内生动力、探索循环发展模式、强化督导检查和拓展专项资金筹措渠道五个方面探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方法路径,以期本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促进广西水果物流发展,增加果农收入,为广西水果物流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富川县为例,采用现场调查、访谈、座谈等方法收集数据,对富川县水果物流现状、水果物流流通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富川县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水果流通加工能力有所增强,但仍存在缺乏现代物流人才,缺乏具有水果集合、储存、分流的物流园区,水果物流技术滞后,物流设施设备不足,物流成本偏高等问题。【建议】引进、留住并强化能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物流人才;以现有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水果物流园区;加强水果物流技术的引进,提高现有物流设施和设备利用率;构建合理的水果物流网络,以促进富川县乃至广西水果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黄海玲  龚本海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11):1378-1381
【目的】分析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造景现状及特点,为茶花专类园植物景观及造景特色的营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查阅的方法对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景观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造景存在季相变化不明显、茶花配置形式不够丰富、特色文化不够突出等问题。【建议】在增加植物季相变化、丰富茶花配置形式、突出文化特色方面加强植物造景建设,营造别具特色的公园自然环境景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加快发展融水县高山蔬菜产业,保障蔬菜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方法,对融水县高山蔬菜生产地域,品种、种植面积、产量、生产过程及销售情况进行调查。【内容】阐述融水县高山蔬菜发展现状,分析融水县发展高山蔬菜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建议】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和合作社为主体、加大扶持、建立生产基地、规模经营、强化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为稳步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参考。【方法】总结我国各省(区、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实践和经验,分析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对策建议。【结果】主要存在保障水平低、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现有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仍存在一定难度、失地农民再就业难度大、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缺乏具体操作细则、征地补偿标准偏低等问题。【建议】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完善征地程序、合理设定征地补偿内容和补偿水平、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资金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制、建立留地安置制度,以保证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为稳步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参考。【方法】总结我国各省(区、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实践和经验,分析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对策建议。【结果】主要存在保障水平低、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现有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仍存在一定难度、失地农民再就业难度大、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缺乏具体操作细则、征地补偿标准偏低等问题。【建议】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完善征地程序、合理设定征地补偿内容和补偿水平、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资金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制、建立留地安置制度,以保证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促进奶业信息化、现代化、标准化发展.【方法】于北京市乳制品加工企业实地调研、结合二手数据分析、与企业管理者研讨.【结果】发现了乳制品加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目前存在着平台单一、实用性不强、行业准入缺乏、信息共享难度大、前期操作成本大等问题.提出建设北京市奶业信息化平台优化管控机制、加强多经营主体合作等,通过构建北京市乳制品信息管理平台,结合对国外平台经验的借鉴,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结论】该平台在理论和政策上可行,符合当前北京市奶业的发展方向,对于促进北京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奶农收入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促进广西百色市密集烘烤和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百色市密集烤房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密集烤房推广应用的对策建议。【结果】百色市密集烤房在推广应用中主要存在基层烘烤技术力量薄弱、密集烘烤工艺急需改善、专业化烘烤有待进一步加强、烤房用电缺乏保障等问题。【建议】加强烘烤技术培训、提高专业化烘烤水平、优化烘烤工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用节能低耗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促进广西百色市密集烘烤和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百色市密集烤房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密集烤房推广应用的对策建议。【结果】百色市密集烤房在推广应用中主要存在基层烘烤技术力量薄弱、密集烘烤工艺急需改善、专业化烘烤有待进一步加强、烤房用电缺乏保障等问题。【建议】加强烘烤技术培训、提高专业化烘烤水平、优化烘烤工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用节能低耗技术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促进小农户的发展,实现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方法】通过对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充分认识到小农户的存在必要性,发现其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中存在的主体动能不足、服务供给机制不健全、技术支撑力度不够等现实问题。【结论】为解决这些现实难题,通过主体、服务、技术等衔接方式,构建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路径,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广西桑蚕鲜茧与干茧质量同步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西鲜茧与干茧质量存在的共性问题,为广大蚕业干部及蚕农提供参考。【方法】2010年5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对广西来宾、河池、柳州和南宁4个主要蚕区9户蚕农生产的鲜茧与干茧质量进行同步调查。【结果】南宁和河池蚕区鲜茧500g茧粒数在279~307粒之间,鲜茧颗粒较大;南宁和来宾蚕区的死笼率均超过11.00%;蚕鲜茧均不同程度发生僵病,最高达12.3%;蚕农出售毛脚茧(未化蛹),采伤嫩蛹,不同程度地造成内茧污染;茧层率分别为:南宁蚕区(21.59%)〉来宾蚕区(19.04%)〉柳州蚕区(18.37%)〉河池蚕区(17.47%)。干茧质量为:南宁蚕农1(4A3370I)〉来宾蚕农1(4A3251III)〉南宁蚕农2(4A3153II)〉柳州蚕农1(4A3044II)〉河池蚕农1(4A2954II)。【结论】鲜茧质量除受蚕品种特性、桑叶质量、气候条件影响外,饲养技术及上簇管理对其影响也较大;而干茧质量除受鲜茧质量影响外,还受烘干设备性能及烘干技术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广西南宁市兴宁区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为县域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兴宁区农业发展现状、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农业发展优势进行分析。【结果】兴宁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为:立足于兴宁区的区位、产业、物流等优势,选择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并强化产业间的带动联动效应;依托三塘工业园区和金桥物流中心,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寻求农业与旅游业最佳结合,从而推动兴宁区旅游农业的快速发展。可首先从养殖规模化和品牌化、蔬菜种植标准化、花卉苗木特色化、甘蔗和木薯种植区域化、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等方面对兴宁区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建议】可从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提高政府服务能力、调整耕地规模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兴宁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低温对南宁市常见园林绿化植物的影响,为今后应对低温冷冻灾害及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引种驯化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南宁市城区常见园林绿化植物为对象,对2008、2011年遭受冷害的园林绿化植物进行冷害情况调查与数据收集。主要采用对园林植物外部形态进行感观鉴定的方法,对园林植物的叶、芽、枝、整株等的生长指标、组织褐变等进行观察。【结果】所调查的46科109种植物中,2008年有36科66种受害,受害率为60.6%,2011年有36科41种受害,受害率为37.6%。其中,受害等级Ⅳ~Ⅴ级的树种2008年为17科25种、2011年为3科3种;受害等级Ⅱ~Ⅲ级的树种2008年为14科17种、2011年为11科18 种;其余树种受害等级均在Ⅱ级以下。【结论】造成园林绿化植物严重受害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的持续低温及南方对长期低温天气的防控应对措施相对薄弱。植物品种选择、植物冷害预防及植物冷害后的及时补救处理是避免植物大面积遭受冷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水肥调控对香蕉生产的影响,探索节水、节肥的栽培技术,以提高香蕉种植的经济效益。【方法】通过田间试验,从水肥调控入手,探讨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喷水带灌溉加人工撒肥、传统的畦沟灌溉施肥3种水肥管理方式对香蕉生长的影响,并对3种灌溉施肥方式下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一个香蕉生长周期,与传统的畦沟灌溉施肥相比,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每公顷节水2788.1~3164.2t、节肥3582.1~5977.6kg、节本增效17810.05~44806.15元;喷水带灌溉加人工撒肥每公顷节水2716.4t、节肥3582.1kg、节本增效20005.95元。【结论】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和喷水带灌溉加人工撒肥两种灌溉施肥方式均有节水、节肥、增效作用,不同种植人群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种植香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水肥调控对香蕉生产的影响,探索节水、节肥的栽培技术,以提高香蕉种植的经济效益。【方法】通过田间试验,从水肥调控入手,探讨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喷水带灌溉加人工撒肥、传统的畦沟灌溉施肥3种水肥管理方式对香蕉生长的影响,并对3种灌溉施肥方式下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一个香蕉生长周期,与传统的畦沟灌溉施肥相比,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每公顷节水2788.1~3164.2 t、节肥3582.1~5977.6 kg、节本增效17810.05~44806.15元;喷水带灌溉加人工撒肥每公顷节水2716.4 t、节肥3582.1 kg、节本增效20005.95元。【结论】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和喷水带灌溉加人工撒肥两种灌溉施肥方式均有节水、节肥、增效作用,不同种植人群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种植香蕉。  相似文献   

16.
方平  周保吉  刘茜  陆受义  苏翔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10):1298-1302
【目的】对南宁市消费者在超市业态下购买有机农产品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促进有机农产品营销模式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南宁市有机农产品的消费市场需求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不同消费个体的特性,并建立Logit回归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与消费者在超市购买有机农产品的相关程度。【结果】超市有机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受消费者家庭月收入、对有机农产品评级的信任程度以及对超市经营有机农产品认可程度的影响最大;同时,消费者的首选农产品消费场所、家庭中是否有老人或小孩成员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而年龄、受教育程度、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对有机农产品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较小。【建议】通过加强质量监管力度、实现规模经营、降低产销成本、多种途径完善超市有机农产品销售模式等手段促进超市业态下有机农产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广东农村社区科普工作机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科普工作机制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整合、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开展科普活动,逐步形成政府推 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科普工作格局。广东通过深入开展创建科普示范社区和“科教进社区”活动,探索具有广东 特色的社区科普工作“大联合、大协作”长效机制。通过对广东农村社区科普工作的组织、运作和活动机制现状进行 阐述,分析广东农村社区科普工作机制的发展趋势,从优化农村社区科普工作机制环境、加强农村社区科普组织能 力建设、完善农村社区科普工作管理机制等3 个方面提出完善广东农村社区科普工作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气候变化对南宁蔗区甘蔗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南宁甘蔗生产管理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基于贝尔产量模式,定量分析了近年来南宁蔗区甘蔗气象产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1980~2007年南宁蔗区甘蔗气象产量单产平均增幅为1276.7 kg/ha;整体而言,南宁蔗区甘蔗气象产量在年际间差异较大,气象产量绝对值较大的年份多集中在20世纪80~90年代以及2005年以后,各年份气象产量的平均值为1002.4 kg/ha;气候影响因子α越大,该年的气象产量越大,反之越小;影响南宁蔗区甘蔗产量的气象要素主要是相对湿度。【结论】南宁地区甘蔗生长期内相对湿度较低时将导致甘蔗减产,相对湿度较大时则有利于甘蔗增产。在南宁蔗区的甘蔗生产中,加强相关的农业管理措施,提高大气相对湿度,能减少其对甘蔗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永萍  鲁天平  郭靖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11):1382-1386
【目的】探讨环塔里木盆地林果防护林结构、配置模式、树种选择及科学栽植技术,为该地区林果防护林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指导。【方法】通过分析环塔里木盆地南疆五地州林果防护林建设现状,提出在林果防护林规划设计时应选择的防护林结构、配置模式、树种及科学栽植技术。【结果】环塔里木盆地林果防护林结构类型规划设计分为紧密结构的林带、透风结构的林带和稀疏结构的林带3种;配置模式设计分为主、副林带以生态作用为主的配置模式,主、副林带生态经济兼用的配置模式,绿洲边缘风沙危害严重区主、副林带配置模式3种。【建议】林果防护林树种应具备的条件为:乡土树种,适应性强;生长较果树更快,寿命比果树长;与被防护的果树没有共同的病虫害;枝叶繁茂,根蘖少;灌木则应选用再生性强、枝叶茂盛的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