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研究喜树碱(Camptothecin,CPT)对B16F10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及黑色素合成抑制机制,利用噻唑蓝(Methylthiazoletetrazolium,MTT)检测法、显微观察法、Na OH裂解法和多巴氧化法分析不同浓度的CPT对细胞增殖、形态、黑色素合成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CPT浓度的增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B16F10细胞的增殖抑制增强. 160μmol/L CPT处理72 h,B16F10细胞增殖抑制率达77. 0%,一定范围内呈现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 0. 05).同时不同浓度CPT对细胞黑色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性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40μmol/L CPT处理72 h,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量为85. 37%,酪氨酸酶的活性为56. 4%(P 0. 05).结果表明,喜树碱能有效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的增殖和细胞内的黑色素的产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体外蘑菇酪氨酸酶活性的检测,研究了人参皂苷Rb1对体外蘑菇酪氨酸酶的影响;通过细胞增殖率的测定,研究了人参皂苷Rb1对B16黑色素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Rb1样品对于体外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率明显低于熊果苷(P0.1),抑制率均在±5%,说明人参皂苷Rb1对于体外蘑菇酪氨酸酶活性没有明显作用;人参皂苷Rb1对B16黑色素细胞增殖的影响随着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当Rb1质量浓度125μg/mL时对B16黑色素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125μg/mL时对B16黑色素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茶叶中提取物EGCG对B16小鼠黑素瘤细胞形态的影响,亚甲基蓝染色法测定EGCG 对B16细胞增殖率的影响,L 多巴氧化法测定EGCG 对B16细胞酪氨酸酶活力的影响,氢氧化钠裂解法测定 EGCG对B16细胞黑色素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EGCG作用24h,高浓度组(>60μmol)细胞胞膜融合现象明 显;作用72h,高浓度组大部分细胞死亡.EGCG对B16细胞增殖率、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生成量均有显著抑制, 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且EGCG抑制B16细胞增殖,IC50为33.99μmol.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纳米氧化锌(Zn O NPs)在皮肤病治疗和化妆品应用方面的生理毒性,以小鼠B16黑素瘤细胞为细胞模型,研究15、30、90 nm下Zn O NPs对B16细胞的体外生长和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不加纳米氧化锌和加体相氧化锌的处理分别作阴性、阳性对照。结果表明,15、30 nm,体相Zn O NPs处理与B16细胞共培养作用3 d,当Zn O NPs为4μg/m L以下时,Zn O NPs并未明显抑制细胞生长,引起细胞死亡;当Zn O NPs浓度大于8μg/m L时,明显抑制细胞生长。随着Zn O NPs浓度增加,细胞体积变小,细胞间隙变大,黏附性降低,细胞变圆,从培养瓶底脱落死亡。Zn O NPs诱导细胞中酪氨酸酶(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P-1)、酪氨酸相关酶相关蛋白2(TYRP-2)的mRNA表达量升高,导致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生成水平增高,促进了B16黑素瘤细胞的分化。相同Zn O NPs浓度下,15 nm Zn O NPs比30、90 nm Zn O NPs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茶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gallat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gallate,ECG)对体外培养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黑色素生成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用不同浓度的EGCG、GCG、ECG和熊果苷(Arbutin,AR)处理细胞,观察效应物对细胞形态的影响,用溴化二苯四偶氮法(MTT法)测定茶叶提取物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以左旋多巴(L–DOPA)为底物,测定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活性,采用氢氧化钠裂解法测定细胞内黑色素的含量。结果显示,EGCG、ECG、GCG能显著抑制B16细胞的黑色素生成和酪氨酸酶的活性,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当浓度为60μg/mL时,细胞增殖率均低于50%,酪氨酸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6.67%、27.27%和32.71%,黑色素生成抑制率均在30%以上。结果表明,茶叶提取物能通过多种途径抑制黑色素生成,且GCG的作用效果最优,ECG的作用效果次之,三者的作用效果均优于熊果苷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恒温鼓风干燥两种方法,开展了其对金线莲黄酮体外抗氧化能力、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色素合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干燥方式处理金线莲黄酮含量具有显著差异,冷冻干燥有利于提高金线莲黄酮含量和抑制黑色素、酪氨酸酶活性成分的保留,其黄酮含量高达24.55(±0.28)mg/g;体外抗氧化实验显示在0.2~5.0 mg/mL浓度范围内金线莲黄酮的抗氧化能力与浓度成正比,且真空冷冻干燥金线莲黄酮(FDAF)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恒温鼓风干燥金线莲黄酮(ADAF),在5 mg/mL时其对DPPH清除率为60.16(±0.005)%,还原力为0.73(±0.015),总抗氧化能力为1.21(±0.006)mmol/mL(Fe2+);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FDAF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显著高于ADAF,但对黑色素合成抑制作用显著低于ADAF,这可能与所含不同黄酮单体有关。两种干燥方式的金线莲干样黄酮提取率、体外抗氧化能力、及其对黑色素合成、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均低于鲜样。研究结果对金线莲在功能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双孢蘑菇中酪氨酸酶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双孢蘑菇中提取酪氨酸酶,探索一种新的酪氨酸酶活力测定方法,并研究了该酶的特性及几种抑制剂对酪氨酸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以L-酪氨酸为底物,在波长317 nm处测定酪氨酸酶的活力,与传统习惯上所用的475 nm波长相比,灵敏度高。②动力学研究显示,以L-酪氨酸为底物时,Km=0.493 mmol/L,Vmax=37.88U/min。③双孢蘑菇中酪氨酸酶的最适pH值为6.5,pH值在5~7时,酶的活力较高;最适反应温度为30℃,在20~50℃范围内酪氨酸酶保持较高的活力。④抑制双孢蘑菇中酪氨酸酶活力以异抗坏血酸效果最好,当其浓度达到0.025 mmol/L时能使酪氨酸酶完全失活;苯甲酸和柠檬酸的抑制效果也较好,当浓度分别达到0.060 mmol/L和0.600 mmol/L时也能使酪氨酸酶完全失活。  相似文献   

8.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发酵液中总糖、黄酮、蛋白质的含量,分析了发酵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通过测定发酵液对B16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评价发酵液的美白功效。结果表明,马齿苋发酵液中总糖、黄酮含量分别为3.90、0.59 mg/m L;蛋白质含量为55.72±0.83μg/m L。发酵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良好,对B16细胞中酪氨酸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B16-F10小鼠黑素瘤细胞和A375人黑色素瘤细胞为模型,利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嗅盐法(MIT)对僵蚕(Bombyx batryticatus)内证实存在的7种化学成分(麦角甾醇、β-谷甾醇、棕榈酸、赤藓醇、甘露醇、胡萝卜苷和尿嘧啶)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麦角甾醇、β-谷甾醇和棕榈酸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并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其中0.13 mmol/L以上处理浓度的麦角甾醇和β-谷甾醇以及0.25 mmol/L以上处理浓度的棕榈酸抑制活性最明显,高浓度的β-谷甾醇(0.5 mmol/L以上)对B16-F10的抑制活性明显高于A375.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湘西龙山百合提取液对小鼠B-16细胞细胞活力、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同一传代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并分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百合提取液、维生素C二种溶液作用3 d后,用MTT法测定B-16细胞活力;用Maeda等的方法测定B-16细胞酪氨酸酶活性;用Victoria等的方法测定B-16细胞黑色素含量。结果 湘西龙山百合提取液对小鼠B-16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合成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维生素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湘西龙山百合提取液其细胞毒性作用同样强于维生素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合提取液对B-16细胞的生长、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合成的抑制作用强于维生素C,其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不同出菇处理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巨大口蘑菌丝体为试验材料,研究几种不同出菇处理方法对其在不同时间内3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能形成原基的3个处理组从菌丝恢复期到原基形成、现蕾阶段,酪氨酸酶活性相对比较稳定,不能形成原基的2个处理组酪氨酸酶先上升后下降,在第9天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组,说明酪氨酸酶过高反而抑制了原基形成;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在原基形成前都得到有效的激活作用,酶活性显著高于不能形成原基的2个处理组。[结论]试验结果为实现巨大口蘑从传统的袋子覆土栽培向瓶子无土栽培出菇的转变,了解巨大口蘑形成原基的相关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果实酪氨酸酶的分离纯化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并分离香樟果实中的酪氨酸酶。[方法]从香樟成熟果实中分离和纯化出酪氨酸酶,研究该酶的酶活、蛋白质含量、最适pH值、最适温度、动力学特性和稳定性,并分析了不同金属离子、化合物和中药对其酶活的影响。[结果]经分离和纯化,获得43 kD的酪氨酸酶。该酶的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分别为7.5和50℃。以L-DOPA为底物,测得Km和Vmax分别为12.83 mmol/L和180.65U/mg。该酶在pH值4~7和较高温度时均较为稳定。Al3+和Cu2+对该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而Zn2+、Mg2+等则有激活作用。250mmol/LEDTA对该酶有激活作用,抗坏血酸和1 mmol/Lβ-巯基乙醇有完全抑制作用。中药女贞对其有强激活作用,乌梅对其抑制作用最明显。[结论]香樟果实中酪氨酸酶同工酶的存在为该酶的纯化带来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Fe、Zn对上海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方法]以上海青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Fe、Zn污染对上海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低浓度(≤0.05mmoL/L)的Fe^2+、Zn^2+对上海青白菜萌发率、鲜重、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影响;浓度过高就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Fe^2+、Zn^2+浓度增大,上海青白菜的鲜重、叶绿素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随Fe^2+浓度的增高,上海青白菜植株内的过氧化氢酶活性逐渐升高;Zn^2+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在浓度为0.25mmol/L处酶活性最大。[结论]Fe、Zn胁迫对上海青种子的萌发影响不大,对幼苗的生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赤霉素对盐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赤霉素对盐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60~210 mmol/L的NaCl作为不同浓度的盐胁迫,结合10μmol/L GA3处理,考察珍汕97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状况。[结果]大于等于60mmol/L的NaCl胁迫显著抑制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而10μmol/L GA3处理能显著缓解小于等于90mmol/L的NaCl胁迫对活力指数、第1片真叶叶鞘生长、株高生长的影响,显著缓解90~150mmol/L的NaCl胁迫对种子根生长的影响,显著缓解小于等于180mmol/L的NaCl胁迫对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并显著缓解120~210mmol/L的NaCl胁迫对发芽率的影响。[结论]10μmol/L GA3处理能显著缓解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盐胁迫对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水杨酸(SA)对大久保桃花授粉和幼果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大久保桃花粉和幼果为试材,研究水杨酸对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和幼果纵横径生长的影响。[结果]0.0020、.020 mmol/L SA对花粉萌发有促进作用,而0.200 mmol/L SA处理的花粉萌发率明显低于对照;0.002 mmol/L SA处理其花粉管显著高于对照,起到了促进花粉管伸长的作用,0.200 mmol/L SA则抑制了花粉管伸长;0.002、0.0200、.200 mmol/L SA均对大久保桃幼果的生长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SA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结论]不同浓度SA对大久保桃花及幼果生长存在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柠檬酸和苹果酸溶液浸种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幼芽生长及种胚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研究方法】将有机酸浸泡后的小白菜种子,摆放在培养皿中恒温培养,测定发芽率等指标;用电导率仪测定小白菜种子细胞膜透性。【研究结果】(1)柠檬酸浓度达64mmol/L,苹果酸浓度达32mmol/L时,有机酸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低于对照;(2)有机酸浓度为128mmol/L时,柠檬酸处理的小白菜胚根重、胚根长和茎长分别是对照的50%、60.5%和47.4%;苹果酸处理对应的值分别为26.8%、44.1%和30.0%;(3)有机酸对小白菜种子细胞膜透性影响显著,且随处理浓度增加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加。【研究结论】两种有机酸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芽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浓度相同时,苹果酸的抑制作用比柠檬酸强。  相似文献   

17.
水杨酸对花粉管伸长和花器官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杨酸对花粉管伸长和花器官衰老的影响。[方法]以鸭梨花粉和花序为试材,研究水杨酸对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和对鸭梨离体花序花期的影响。[结果]0.002、0.02 mmol/LSA对花粉萌发有促进作用,而0.2 mmol/LSA处理的花粉萌发率明显低于对照;0.002 mmol/LSA处理其花粉管显著高于对照,起到了促进花粉管伸长的作用,0.2 mmol/L SA则抑制了花粉管伸长;0.002mmol/LSA延长了鸭梨离体花序的花期,而0.02、0.2 mmol/LSA处理促进花的衰老。[结论]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对花粉管伸长和花器官衰老存在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杨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317-9319,9422
[目的]研究苯丙氨酸、草酸和油酸等前体对黄芪细胞生长和黄芪多糖合成的影响.[方法]在细胞培养的第O天,向细胞悬浮培养液中加入3种前体,测定细胞干重增殖倍数和黄芪多糖的含量.[结果]添加2 mmol/L的草酸可以明显地促进黄芪细胞中黄芪多糖的积累,其含量为对照组的1.80倍;较低浓度苯丙氨酸能有效促进黄芪细胞中黄芪多糖的合成;当苯丙氨酸浓度为1.Ommol/L,黄芪多糖的含量达最大,为33.429 mg/g,为对照组的1.70倍;当油酸添加浓度由0.1mmol/L增加至2 mmol/L时,细胞中黄芪多糖的含量逐渐提高;2 mmol/L的油酸使黄芪多糖的含量达37.565 mg/g,为对照组的1.91倍.[结论]前体的添加可有效促进黄芪悬浮培养细胞中黄芪多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