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辩证认识,合理利用小麦品种赵虹王西成田云峰范和君(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李铁庄周新宝(河南省种子管理总站)苗玉芳(河南省农业厅)由于气候反常等因素的影响,黄淮麦区小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减产,且品种间表现较大差异,不少人由此对品种...  相似文献   

2.
从河南省小麦品种的表现及利用现状谈科学用种赵虹王西成范和君田云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皮杰恩(河南省种子公司)纪利坤(伊川县酒后乡农技站)1997年我省夏粮普获大丰收,总产继1996年之后,又突破200亿kg。今年我省夏粮丰...  相似文献   

3.
陕229小麦的生育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孙振山,许友芬,吴祥云,王德民(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250100)(淄博市张店区大张乡)陕229小麦是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近年育成的新品种,现已通过了国家区域试验。该品种在黄淮北片区域试验和生产...  相似文献   

4.
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地位作用与改革效果赵虹,范和君,薛喜梅(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一、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地位育种学把育种过程分成配、选、比三大阶段。第三阶段的比就是通过品种比较、区域试验,测定新品种的生产力、利用价值和适应范围。三个...  相似文献   

5.
应用“一圃制”繁育小麦原种与小麦单粒播种机的研制李继雨曾照玲刘有才(武陟县农场,武陟454900)王西成(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霍晓妮(河南省种子管理总站)随着小麦育种水平的提高、育种速度的加快,小麦良种繁育的“三圃制”已不能适应小麦品种快速更...  相似文献   

6.
小麦新品种豫麦43号及其栽培要点卢甲纯张建伟杨保安范家霖王柏楠(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郑州450052)苏振(郑州市种子管理站)豫麦43号原名为豫同843,是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于1983年利用60Co-γ射线(20krad)辐照处理“豫原1...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小麦生产的回顾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小麦生产的回顾与发展对策王绍中季书勤赵淑章吕凤荣李金香(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卫辉市种子公司)1小麦生产的回顾河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常年播种面积在7300万亩左右,约占全国麦田面积的15%;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小麦50...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通讯》2006,(8):59-6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矮败小麦育种技术创新中心(淮安)”揭牌仪式在淮阴所隆重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张保明书记与省农科院常有宏副院长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矮败小麦育种技术创新中心(淮安)”揭牌。矮败小麦是利用我国特有的遗传资源太谷核不育小麦作材料,以“矮变一号”为标记供体,集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败育彻底和“矮变一号”降标作用强的特性于一体的一种新型小麦育种工具。  相似文献   

9.
1983—1993年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鉴定及利用技术改进研究薛喜梅,范和君,赵虹,闫新甫,王西成(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育种与推广的纽带,它既是鉴定育种成果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也是品种审定、良种...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小麦用种对策赵虹,范和君,薛喜梅,王西成,闫新甫(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近年来,尽管小麦生育期间气候多变,但连续三年小麦病害发生轻,目前生产上利用的大多数品种产量表现不差上下,抗病性真伪难分。致使用种意见不一,造成多途径引种...  相似文献   

11.
矮秆小麦亲本材料─—花特矮达龙珠(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花特矮小麦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高抗育种室与花培室合作,从太谷核不育小麦丰抗轮回选择群体中选拔的3代可育株,经花药培养选育而成。花特矮小麦株高50-52cm,穗长9cm,幼...  相似文献   

12.
当前山东省小麦病害发生情况与新品种(系)的抗病性表现唐玉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济南250100)笔者近年来承担省科委下达的小麦病害研究课题及参加省区试品种(系)的抗性鉴定任务,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品种更新的加快及水肥条件的改善,高肥水小麦品...  相似文献   

13.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核生2号吕善勇(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济南250100)核生2号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利用小麦幼胚离体培养,在愈伤组织阶段经60C。—γ射线照射处理选育而成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新品种,属高新技术产物,...  相似文献   

14.
小麦亩产600kg综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亩产600kg综合栽培技术季书勤赵淑章王绍中李从军吕凤荣刘媛媛(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杨胜利(新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屈城乡(国营博爱农场)乔旭(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为了促进河南省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实现大面积亩产600k...  相似文献   

15.
小麦杂种优势研究林作楫,李玉娟,章蜀贤(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河南省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我们于1978-1986年用双列杂交等方式组配了62个小麦组合,测定了其F_1和部分F_2几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F_1以点播方式种植...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12月,其前身小麦研究所是我国成立较早的从事小麦育种、栽培、生理、化学调控,品种利用、品种资源和品质加工等多方面研究的专业科研机构,“国家小麦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2000年),“河南省小麦区域技术创新中心”(2006年)建在该单位。是“八五”全国农业科研单位综合实力百强科研(院)所,在中国农科院程业信息中心“十五”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实力评估中居第39位。中心现有职工60名,其中高级科研人员21人,博士6人(含在读博士)。  相似文献   

17.
麦田杂草化学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田杂草化学防治技术马奇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张子亮(郑州市绿化工程管理处)宋雁中(济源市农科所)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麦田杂草种类多、分布广、生长快、密度大、繁殖快,而与小麦争夺水、肥、光照和生存空间,且...  相似文献   

18.
耕田—1 ̄#油型农药助剂与农药混配防治小麦病虫害的效果张咏赣,贾新平,赵鹏,刘书读张穗(河南省化学研究所郑州450003)(河南农业大学植保系)耕田—1 ̄#油型农药助剂,是河南省化学研究所研制的一种新型高效油型农药助剂(以下简称助剂),适于与各种农药...  相似文献   

19.
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Ⅴ.小麦白粉菌与其他小麦病原的关系何文兰宋玉立张忠山何家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1小麦白粉菌与大麦白粉菌的关系许多研究认为,小麦白粉菌只侵染小麦,不侵染大麦;大麦白粉菌只危害大麦,不危害小麦。匈牙利的工...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澳大利亚面包研究所(BRIAustralia)、澳大利亚小麦局(AWB)联合主办的中—澳小麦品质研讨会于2001年8月28~30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举行,来自澳大利亚6个研究所、CIMMYT、法国及我国30多个小麦研究单位和20多个面粉企业的10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以小麦品质为主题的双边国际会议在我国尚属首次。这次会议将基础研究(分子标记、贮藏蛋白、微量快速检测等)、应用研究(育种、品质检验)和产业化(收购、贮藏、小麦分级分类及面粉企业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