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硒钴配施对番茄产量、番茄红素及硒、钴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硒钴配施对番茄产量、番茄红素、番茄果实中硒、钴含量以及土壤中有效硒、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硒对番茄产量无明显影响;单一施钴处理时,番茄产量随施钴量的增加而增加;Co2(16 mg/kg)与Se2(0.6 mg/kg)或Se3(3 mg/kg)配施可显著提高番茄的产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4.1%和15.9%。单一施硒和单一施钴以及硒钴配施条件下均可提高番茄中番茄红素的含量。单一施硒和硒钴配施均可明显地提高番茄中硒和土壤中有效硒的含量。单一施钴以及硒钴配施可明显提高番茄中和土壤中有效钴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利用0.11%对氯苯氧乙酸钠AS(2,4-滴)对番茄进行浸花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10,15,20mg/kg三个剂量下,具有提高番茄坐果率、促进番茄提早成熟、增加番茄早期产量的作用。但是在50mg/kg剂量下,番茄出现明显药害症状。施用时要根据气温适当调节施药浓度,并加强生长后期水肥管理。  相似文献   

3.
为给有机无机复混肥在番茄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进行了不同施肥方法和施肥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食用菌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大棚番茄产量增加较明显,能显著改善番茄的农艺性状,提高单株座果数、座果率和单果质量,提高番茄产量,说明增施有机肥对番茄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以每667 m2用菇渣2 000 kg+化肥用量的80%处理的番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正> 以往人们在防止番茄落果时,常采用番茄灵(防落素)或2,4-D蘸花,甚至有人用上述药液喷雾。这些做法容易使番茄产生大量裂果或畸形果,喷雾还可能使整个植株产生药害。我们在实践中改“蘸花”为“抹把”,既克服了上述不足,又可明显提高坐果率,产量提高30%以上。 具体方法是根据天气情况决定药液浓度。气温在20℃以下、20℃~30℃、30℃以上,番茄灵相应使用浓度分别为40毫克/公斤、25~30毫克/公斤、10毫克/公斤,2,4-  相似文献   

5.
土壤水分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L40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土壤水分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80%土壤水分 可显著提高番茄株高、茎粗及各器官鲜物重,但座果率较50%土壤水分处理番茄为低,而番茄灵处理可显著提 高80%与65%土壤水分处理的番茄座果率,并显著提高其产量,但对50%土壤水分处理的番茄没有显著影响。 本试验自然坐果条件下,80%、65%水分处理的番茄产量分别比50%处理高35.31%、27.73%,而采用番茄灵 处理后,则前者的产量分别比后者增加70.76%和38.98%。  相似文献   

6.
番茄特早熟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特早熟是指9月中旬播种,利用矮壮素控高,花期用30~40 mg/kg座果灵喷花提高坐果率,深冬多层覆盖保温确保植株越冬安全,整个生长期采用滴灌设备补肥补水,做到水肥一体化栽培,生长中后期采用打顶换头方式控制植株高度,通一系列技术措施的应用,上市期在第二年3月下旬,亩产4 000 kg以上,因上市期提早2个月,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温室大棚栽培番茄时,花期常因光照不足、温湿度不适,而影响其正常的授粉授精,导致落花落果。使用2,4-D、番茄灵(防落素)等蘸花可防止落花落果,提高座果率,加速果实膨大,增加产量,如使用不当,则易产生药害从而造成减产。为此在使激素蘸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PSA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研究了露地和大棚条件下1.5%苦参·蛇床素水剂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为番茄栽培中农药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种栽培模式下苦参碱和蛇床子素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5.18~6.70 d(番茄)、7.45~8.08 d(土壤)和1.70~1.99 d(番茄)、2.30~2.67 d(土壤)。距末次施药后1、3、7 d采样,苦参碱在番茄中的残留量为ND~0.427 4 mg/kg(露地)、0.010 2~0.522 8 mg/kg(大棚);蛇床子素在番茄中的残留量为ND~0.388 7 mg/kg(露地)、ND~0.395 2 mg/kg(大棚)。苦参碱和蛇床子素均属易降解农药,二者在大棚番茄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均长于其在露地。在相同施药剂量、次数和采收间隔期下,除个别情况外,苦参碱和蛇床子素在大棚番茄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高于其在露地的相应值。  相似文献   

9.
大棚土壤和番茄中Cd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燕  廖超英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3):246-249,253
为研究杨凌区大棚土壤和番茄Cd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在该区主要大棚蔬菜产业带采集土壤和番茄样品,对土壤中总量和有效态Cd含量以及上述土壤中生长的番茄中Cd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李台乡大棚土壤Cd含量最高,平均值为0.278 mg/kg。与杨凌土壤背景值(0.108 mg/kg)相比,大棚Cd含量表现出明显的Cd累积效应,但仍低于温室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限值。有效态Cd含量占Cd总量的百分数分别为14.7、23.9和29.6%。土壤总量和有效态Cd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Cd在番茄体内含量为叶片>果实。按照国家Cd食品卫生限量标准(GB2526-2005)限量值,杨凌区大棚番茄果实均无超标样本。番茄对Cd的富集能力受到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影响,并随有效态Cd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番茄叶片Cd含量之间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土壤Cd总量、有效态Cd含量与番茄果实Cd含量未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番茄叶片Cd含量与果实Cd含量之间表现出弱的正相关性。杨凌区大棚土壤Cd累积明显,大棚种植番茄适应当地土壤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生物有机肥在西藏大棚番茄栽培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拉萨龙湖生物有机肥为试材,设置8个不同用量的处理,研究了有机肥的施用对大棚番茄成活率、结果初期的株高和茎粗、每株穗数、每穗果数和单果重的影响。[结果]有机复合肥在低用量下对番茄定植成活率无明显影响,用量超过0.500 kg/m2时,随着用量的增加,出现很强的抑制作用。随着复合肥用量的增加,番茄株高、番茄单果重和前期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0.250和0.375 kg/m2用量的处理株高最高。0.375和0.500 kg/m2用量的处理单果重最好。0.375 kg/m2用量处理的番茄前期产量最高,0.250 kg/m2用量的处理次之,0.875 kg/m2用量的处理最低。[结论]在大棚番茄上,拉萨龙湖生物有机肥的适宜用量为0.250~0.375 kg/m2。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应用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谱(MSPD-HPLC)法,同时测定大蒜中2,4-二氯苯氧乙酸、2,4-二氯苯氧丙酸及2,4-二氯苯氧丁酸等3种2,4-D类除草剂残留的方法。大蒜样品与基质固相分散介质ODS一起研磨,所得分散体系以水洗去干扰杂质,再用甲醇洗脱得分析液;在HPLC上,分析液经ODS柱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洗脱,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在0.1mg/kg及1.0mg/kg添加剂量下,3种2,4-D类除草剂在大蒜中的添加回收率为77.7%~93.1%,标准偏差为4.3%~10.8%,最低检测限为0.071~0.11μg/kg。  相似文献   

12.
草莓458-2新品系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从2002年草莓杂交实生苗中选出的,其母本为日本品种枥乙女、父本为美国品种全明星。458-2草莓新品系果实圆锥形,鲜红色,有光泽,有明显蜡质层光泽,果面平整,果个大,均匀整齐,一、二级序果平均单果重为33.6 g和21.5 g,最大单果重为57 g;果肉橘红色,质地较密且肉质细,纤维少,香气浓,酸甜可口,品质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5%,果实弹力0.851 kg/cm2,果实综合阻力0.447 kg/cm2,较耐贮运;植株长势强,丰产性好,平均产量358.6 g/株;植株休眠期300 h左右,适宜露地及保护地半促成栽培,为中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美人酥梨采前落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2,4-D、NAA和GA3对美人酥梨采前落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10~30 mg/L 2,4-D1、0~40 mg/L NAA和50~200 mg/LGA3对防止美人酥梨采前落果均有极显著作用。在不同浓度处理中,2,4-D和NAA均以20 mg/L处理效果最好,座果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2和20.1个百分点;GA3以100 mg/L处理效果最好,座果率比对照高18.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冀西瓜4号是利用自交系903和88-3-2-MS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果实圆形带花条纹,果肉红色,果实发育期28 ̄30d,单瓜重4 ̄5kg,每667m^2产量3500 ̄4700kg,比郑杂5号和京欣1号分别增加9.6%和6.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郑杂5号高出1.6%。对病毒病和枯萎病有较强抗性,可长途运输。  相似文献   

15.
对甲苯磺酰胺与2,4-二氯嘧啶在氢化钠作敷酸剂,N,N-二甲基乙酰胺作溶剂的条件下反应,合成了2-氯-4-(4-甲基苯磺酰胺基)嘧啶。2-氯-4-(4-甲基苯磺酰胺基)嘧啶再与甲醇钠反应,合成了2-甲氧基-4-(4-甲基苯磺酰胺基)嘧啶。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均通过1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4-(4-甲基苯磺酰胺基)嘧啶类化合物有一定的除草活性,2-氯-4-(4-甲基苯磺酰胺基)嘧啶浓度100μg/ml时对油菜根长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西葫芦高效坐果王和 2 ,4 -D分别对西葫芦雌花的不同部位进行处理。结果表明 :6 2 5 0mg/kg、8333mg/kg、12 5 0 0mg/kg的西葫芦高效坐果王和 10mg/kg的 2 ,4 -D对提高西葫芦的坐果率、促进果实生长均有显著的作用 ,其中以浓度为 8333mg/kg的西葫芦高效坐果王效果最佳 ;处理西葫芦雌花的最佳部位是子房。  相似文献   

17.
采用智能温室基质栽培技术,对6个番茄品种和4个草莓品种的果实硝酸盐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最低的是金石王1号番茄154.76mg·kg~(-1)·FW,最高的是闽胜草莓405.43mg·kg~(-1)·FW,但均低于可生食标准(432mg·kg~(-1)·FW),符合生食果蔬的要求;番茄的硝酸盐含量均低于草莓的硝酸盐含量;番茄和草莓各品种间的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研究表明,所采用的椰糠基质栽培及其营养液配方,对控制番茄和草莓硝酸盐的含量积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处理措施对核桃无融合生殖的影响,以"绿岭"核桃为材料,采用聚乙烯醇封柱头后用不同药剂涂抹子房的方法,研究了2,4-D、赤霉素、硼砂及综合处理后"绿岭"核桃的无融合生殖坐果率。结果表明:0.2%的硼砂、30 mg/L的赤霉素、0.3%硼砂+0.3%磷酸二氢钾处理的"绿岭"核桃无融合生殖坐果率分别为88.37%、86.57%、86.27%,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3.54%、21.74%、21.44%;15 mg/L 2,4-D处理的"绿岭"核桃无融合生殖坐果率为82.50%,显著高于对照,比对照高了17.67%。  相似文献   

19.
纳米Fe3O4/微生物联合体系对2,4-D和阿特拉津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纳米Fe3O4/微生物联合体系降解溶液中2,4-D和阿特拉津,考察了不同2,4-D和阿特拉津初始浓度、微生物接种量、纳米Fe3O4投加量、溶液pH值等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Fe3O4/微生物联合体系对2,4-D和阿特拉津的降解率显著高于纳米Fe3O4和微生物单一体系;2,4-D和阿特拉津初始浓度在0~10mg·L-1、微生物接种量在0~12mg·L-1、纳米Fe3O4的投加量在0~200mg·L-1范围内,2,4-D和阿特拉津的降解率随其初始浓度、微生物接种量和纳米Fe3O4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加。溶液pH3.0左右、2,4-D和阿特拉津初始浓度10mg·L-1、微生物接种量12mg·L-1、纳米Fe3O4投加量200mg·L-1,是反应的最佳条件,此实验条件下反应7d,2,4-D和阿特拉津的残留率分别降低至35.7%和54.0%。  相似文献   

20.
耐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新品种‘申粉V-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粉V-1’是以自交系06-2-4-8-11为母本、自交系Z09A39-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番茄一代杂种.该品种为无限生长类型,第1花序着生于第7~8节,成熟果粉红色,无绿果肩,单果质量166.6 g,果实硬度0.75 kg/cm2,耐贮运,品质优良,Vc含量168.0 mg/kg,可溶性固形物5.07%,番茄红素53.4mg/kg;春大棚栽培产量87.00 t/hm2,秋大棚栽培产量65.25 t/hm2,耐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适于该病发生严重的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