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铃薯需钾特性及钾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钾对马铃薯营养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团棵期施钾处理株高较对照平均增加3.2cm,鲜重增加11.6g;盛花期分别增加2.4cm和49.1g。植株含钾量随着植株生物量的增大而减小,前期植株中钾的含量3.85%~4.62%,后期钾的含量为1.63%~4.19%。植株吸钾量则随着生物量的增大而增加,前期0.6~0.8g/盆,后期4.12~5.86g/盆。施钾处理较对照平均增产6.8%,不施钾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均有下降,分别降低27.7和53.0mg/kg。  相似文献   

2.
甜菜需钾特性及钾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钾对甜菜营养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施钾促进了株高、叶片和块根的生长。植株含钾量随着生物量的增大而减小,前期植株中钾的含量4.05%~5.17%,中期3.48%~5.02%,后期3.02%~3.95%;植株吸钾量则随着生物量的增大而增加,前期0.28~0.93g/盆,中期1.82~2.51g/盆,后期3.33~5.0g/盆,盆栽试验施钾较对照平均增产10.2%,田间试验平均增产12.2%,钾的适宜用量为K2O60~120kg/hm2。甜菜需钾高峰期为中到后期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效果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 ̄1992年,运用对比法,在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进行了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覆膜整种,覆膜切种,覆膜育芽移栽均比露地栽培地温提高1.8 ̄3.9℃,土壤含水量增加1.3 ̄2.6%,土壤容重降低0.05 ̄0.12g/cm^2,近地茎增粗0.1 ̄0.21cm,叶片数增多1.2 ̄1.5片,增产22.2 ̄25.1%,净收入增加1732.5 ̄2362.5元/ha。  相似文献   

4.
PP333,磷,钾和镁的混合物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年的试验和大田应用调查结果在明,于春花生始花后25~30天,叶面喷施PP333、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每667m2的药量依次为2.25g、14.25g和9.5g)混合液,防止高温多湿条件下植株的徒长,株高比对照矮8cm左右,但比PP333单独处理高3cm;主茎青叶数不但比PP333单独处理增加1.3片.而且也比对照多0.4片,有利于增加饱果数和产量;分枝数、荚果数、饱果数和产量不但比对照增加,而且比单独PP333处理分别增加0.3条/株、12个/株、1.3个/株、17.1kg/667m ̄2。  相似文献   

5.
花生体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含20m g/L2,4- D MS诱导培养基上,未成熟种胚和成熟种子种胚为外植体,光照培养下体胚诱导率分别为92% 和78% ,单个外植体平均产胚48 和41 个;而成熟种子胚小叶和未成熟种子子叶体胚诱导率均较低。以成熟种子种胚为外植体,20m g/L2,4- D和5m g/LPicloram 暗培养体胚诱导率分别为55% 和58% ,单个外植体平均产胚分别为44和42 个。在含5m g/LPicloram 培养基上,13个花生品种(系)体胚诱导率6% ~833% ,产胚量12~45个,差异显著,珍珠豆型花生品种体胚诱导率、产胚量普遍高于普通型花生品种。8 个品种(系)体胚在含10m g/LBA 的MS培养基上枝条再生率363% ~778% 。再生枝条在含03m g/LNAA MS培养基上生根后,植株移到温室已正常开花、结荚。  相似文献   

6.
生物磷肥与无机化肥混施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磷肥与无机化肥混施对甜菜植株生长发育具有良好效果,单株地上鲜重增加103.6g ̄131.2g,使甜菜块根增产7.1% ̄13.1%,提高含糖0.4 ̄1.0度,增加产糖量13% ̄22%。一般生物磷肥与无机化肥混施量以生物磷肥22.5 ̄30kg加尿素90kg加二铵150kg/hm^2为最经济高效。  相似文献   

7.
超级稻分蘖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初步研究表明:(1)超级稻秧苗素质好,秧苗壮,假茎宽达0.6cm,比对照满仓515高25%,发根力强比对照高1.05倍,最长极比对照长46.9%,地上部干重平均为0.71g/株,明显高于对照。(2)少蘖大穗,成穗率高,8个外超级稻穗数在4~9之间,成穗率高达85%,比对照高18.5%经切片观察,结果表明,低节位分蘖芽1/0~3/0基本处于败育,而5/0,6/0,7/0的腋芽原基正常分化,且有大量的  相似文献   

8.
胡椒矿质营养诊断指导施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结果表明:胡椒嫩叶出鞘后30 ̄35d完全稳定,以带花穗、位于植株中部、阳面、短枝上的叶片作为采样叶;1d中除12:00 ̄14:00外,其它时间均可采样:1a中以4月和10月作为采样时间。拟定4月和10月的营养指标,4月份适宜范围为:N2.7% ̄3.1%、P0.17% ̄0.21%、K1.6% ̄2.0%、Ca1.1% ̄1.3%、Mg0.23% ̄0.30%;10月份为:N2.9% ̄3.5%、P0.1  相似文献   

9.
高产夏直播花生干物质积累动态与产量形成规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系统研究了麦收后夏直播地膜覆盖花生在30万株/hm2密度下6000kg/hm2产量水平的植株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规律。植株干物重和荚果干重动态可拟合成Logistic方程。植株干物重最快增长期为出苗后43~51d,最大生长速率0.768g/(株·d),最终生物量40.86g/株。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结荚期占64.6%,饱果成熟期占12%。荚果干重最快增长期是出苗后72~81d,幼果形成后36~45d,最大增长速率0.867g/(株·d)。荚果干重增长量,结荚期占66.4%,饱果成熟期占33.4%。经济系数0.6。分配系数结荚期0.625,饱果成熟期1.707,产量形成期平均0.795。与春花生相比,生育前期叶面积发展快,干物质积累速度高。生育后期分配系数显著高于春花生。干物质和荚果产量主要在结荚期形成。  相似文献   

10.
张睿  李素绵 《麦类作物》1999,19(2):45-48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覆膜后,各主要生育时期生长发育进程发生显著变化,整个生育期持续天数较露地小麦缩短4 ̄24d,成穗数增加62.70 ̄98.25万/hm^2,穗粒数增加2.1 ̄4.1粒,千粒重降低2.0 ̄3.1g,增产248.4 ̄1913.4kg/hm^2,增产幅度为4.1% ̄40.8%。成穗数和穗粒数增加是地膜小麦超常增产的主要原因,粒重的高低是决定地膜小麦增产潜力大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胡椒叶片营养诊断采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印尼南榜为材料,进行胡椒叶片营养诊断采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叶片所带花穗出现绿色小果占其长度1/3-1/2时,该叶片完全稳定(叶片从出鞘到完全稳定需要30 ̄35d),从叶序算,它是倒数第2片时,此时倒数第1片嫩叶长3.0 ̄4.5cm、宽2.0 ̄2.5cm。以位于植株中部、阳面、短枝上的带花穗完全稳定叶为最佳采样叶;一年中以3 ̄4月和9 ̄10月为采样时间。一天中除12:00-14:00时外,其它  相似文献   

12.
硼钼配合施用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选用广东省花生主产区的3 种代表性土壤,采用盆栽试验,探讨硼钼施用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采用硼砂0.1% ~0.2% 喷施和钼酸铵0.1% ~0.2% 喷施,钼酸铵1~2g/kg 拌种和B0.5~0.75m g/kg基施等施肥方式均能显著或极显著促进花生长长发育并增加产量,其增幅为4.24% ~44.57% 。硼基施明显优于喷施,钼拌种明显优于喷施,硼钼配合施用的效果较优,其最佳组合为硼酸按B0.5m g/kg 量基施,钼酸按2g/kg 拌种,并于花生苗期和花期分别用0.1% 硼砂和0.1% 钼酸铵喷施  相似文献   

13.
地膜小麦较常规小麦0~10cm地温提高2.25~2.82℃;0~10cm、11~20cm、21~30cm、31~40cm、41~50cm土壤含水量依次比CK提高1.96%、1.34%、2.32%、1.64%和1.04%;穗分化提前3~5d;分蘖质量和数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冬前、返青和拔节期的增蘖幅度依次为11.5%、30.3%和10.6%;成穗数增加9.7%;扩源增库效果显著,拔节到抽穗期主茎叶面积增加11.5%~30.4%,各器官物质积累量大幅度提高,产量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成穗数增加52.5万/hm2,穗粒数增加4.6粒,每公顷净增产1306.5kg,增产幅度22.6%。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研究了六种培养基系统对马铃薯东农303,Favorita和极早三个品种来源的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筛选出了适合植株再生的最佳外植体、最佳外植体大小及最佳培养基系统。适合植株再生的最佳外植体为叶片;最佳外植体大小为叶片0.5cm2、茎0.5cm、块茎0.25cm2×0.3cm,适合于茎、块茎及叶的有效培养基系统分别为:①MS+3mg·L-1BA+0.01mg·L-1NAA(ph5.6)4周MS+0.3mg·L-1GA3(oH5.6);②MS+1.75mg·L-1ZT+0.87mg·L-1IAA(pH5.8);③MS+2.25mg·L-1BA+0.186mg·L-1NAA(pH5.8)2周MS+5mg·L-1GA3+2.25mg·L-1BA(ph5.8)。  相似文献   

15.
应用 B N- 1、 B N- 2生长 调节剂对 冬小麦播 前浸种 和孕穗 期叶面 喷施,有 显著的 促根 (05~21 条/株 )、促叶(173~6 cm 2 /倒三叶)、扩源(09~48 g/株)、增粒(04~22 粒/穗)和增重 (05~12 m g/粒)作用,增产 50~573 kg/h m 2 ,以 B N- 1效果最佳,适宜的浸种和叶面喷施浓度均为 8 m g/kg。  相似文献   

16.
培矮64S育性表达的温敏感部位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培矮64S在育性转换敏感期(Ⅳ~Ⅵ期)主茎幼穗长为0.70~9.34cm,顶叶叶枕距为-20.0~-3.5cm,穗尖离地面距离为2.77~15.56cm,穗尖离第一节距离为6.70~19.92cm,分蘖上述四项指标值均小于主茎指标值。敏感期幼穗感受自然低气温(平均日均温21.6℃),表现为可育,花粉可染率为21.8%,套袋结实率为11.3%;感受人工垣定玫高水温(25℃),表现为不育,花份可染率为0.4%,套袋结实率为0,表明敏感期幼穗为其育性表达的温敏感部位。另外,在低气温条件下(平均日均温21.6℃),敏感期淹深水极显著降低可育性表达,花粉可染率为2.7%(对照为21.1%),套袋结实率为0.2%(对照为10.4%)。  相似文献   

17.
用MS增抗剂拌种,对旱地冬小麦具有抗旱保苗、促根增蘖、增穗增粒、增加粒重等多种效应。使用MS增抗剂拌种后,单株次生根条数较对照增加20%;0-20cm土层根量较对照增加57.2%;20-40cm土层根量增加263.6%;株高、单株叶面积、单株干重分别较对照增加4.6%、7.2%、16.9%;成穗大分蘖数、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分别较对照增加18.5%、9.6%、5.3%、8.9%。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2002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又平 《中国稻米》2002,8(4):10-12
1.赣早籼49号系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常规早稻品种。全生育期106.7天。株高74.83cm ,每667m2 有效穗30.15万 ,每穗总粒数50.33粒 ,结实率82.63% ,千粒重24.4g。出糙率79.4 % ,整精米率49.8 % ,粒长6.9mm ,长宽比3.3 ,垩白粒率19% ,垩白度2.8% ,直链淀粉含量14.0% ,胶稠度74mm。稻瘟病抗性 :苗瘟0级 ,叶瘟0级 ,穗颈瘟0级 ,接种鉴定2级。2000~2001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 ,2000年平均单产353.69kg/667m2 ,比对照赣早籼40…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A1,A2等五个红麻品种为材料,测试麻茎,骨的密度(比重),茎节间长,单位长度麻骨重,麻株重心,皮骨比值,叶柄与茎夹角,髓腔径和根重与麻株倒伏的关系。结果表明:A1的麻骨密度0.1518g/cm^3最大,其次A3为0.1473g/cm^3,分别比A5高21.71%,19.34%,茎和骨密度与品种倒伏显著正相关(r=0.931,0.900)。A2茎节间距平均4.561厘米最短;叶夹角小,平均比  相似文献   

20.
研究分析了湖南省(分布在17县)的传统名优茶产地(下称名优茶区)92个土壤样本的物理性状。结果表明,名优茶区土壤有比较深厚疏松的表土层。表土层厚度25cm以上,容量1.0 ̄1.2g/cm^3、团粒结构,大于0.5mm的团粒含量55%以上。孔隙度大于50%,整个剖面无障碍性层次,有效土层70cm;质地多为重壤土。土壤物理性粘粒与物理性砂粒含量大致相当,粉粒、砂粒之比为1.0:1.5:1.5,且大于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