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重庆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问题分析与路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公用品牌为区域内相关机构、企业、个人等共同所有,是区域的经济名片,加速当地农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走访调查发现,尽管重庆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但在农产品品牌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创立"即"完成"、"土形象"即"好形象"、"展会"即"宣传"、"合作"即"竞争"等诸多认识误区。针对重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加强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为农产品上行之路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市场化的发展,使农产品区域品牌成为农产品获取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一个农产品质量信息传输的新方法,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促进中国农产品品牌发展,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缓慢的问题,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通过研宄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困境,结合现代社会提供的机遇提出我国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设优质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大力提升区域农产品质量、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梅州金柚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以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产业价值成为区域知名的农业品牌产品。但目前,梅州金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仍存在诸多不足,如在品牌化决策方面,部分企业的品牌和名牌意识还不强;在品牌归属策略方面,政府主导推动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在品牌名称决策方面,品牌的推广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品牌延伸策略方面,中高档品牌的打造还欠缺力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广东省梅州市要明确品牌定位,多管齐下,激发企业品牌建设积极性;借鉴丽水模式,多措并举,强化对区域品牌的监管;整合各类资源,多方合力,大力提升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开展精深加工,多元发展,全力增加区域品牌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4.
薛桂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76-11878,11881
介绍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内涵,论述了政府在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理论依据,提出了地方政府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政策建议:首先要明确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经营主体,确立"政府引导、合作经济组织经营、龙头企业参与"的经营机制;其次,,从行政参与、区域自治、质量标准保障、法律保障、文化融合等5个方面入手构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保护机制;再次,强化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传播,促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提升;最后,地方政府全面的引导与扶持,使得这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能够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5.
创建与推广农产品区域品牌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推动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对上海崇明培育生态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案例进行研究发现,近年来,上海崇明在创建区域农产品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促进上海崇明生态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总结了培育生态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提升生态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馨胤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3):193-194,197
加强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对推动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通过调研分析苍溪县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政策的供给和配套、资源的统筹和整合等问题,提出了建设苍溪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地的重视。汉中地处秦巴之间,地理生态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是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理想之地。汉中独具特色的农产品种类繁多,靠岁月的历练,形成了诸多初级区域性品牌,亟需转化为区域性公用品牌。建设汉中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应该在4个方面努力:找准建设主体、确立运作机制、选好发展模式、制定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8.
许菡 《甘肃农业》2023,(6):68-71
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是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内容,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价值蕴意,从区域品牌意识、产业基础、品牌建设三个方面阐述了区域品牌建设的现实困境,研究总结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路径,以期为各地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实践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吉林省大米区域品牌发展现状,吉林省大米区域品牌建设应从企业、政府、行业协会、农民四个角度综合分析。建议中提出的实施方案首先是选择合适的大米区域品牌创建模式;其次是妥善解决大米区域品牌发展中的滥用问题;最后是加强大米区域品牌质量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产品贸易竞争日益激烈、农业经济风险不断加剧,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已成为引领农产品消费、抵 御市场风险的重要力量。产业协同是聚集产业优势、发挥范围经济的有效举措,协同下的资源溢出对实现农业现代 化、农产品品牌提升有着重大意义。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在打造绿色优质的农产品品牌的道路上取得了 一系列的成就,但从品牌长期发展角度来看,区域品牌建设存在“公地问题”、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因此,从产业协同 视角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黑龙江省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丽筠  关欣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184-8185
区域土地利用是一个复杂的人地关系系统,而建设用地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城步县实际,对其建设用地与区域经济关联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新疆区域经济分异规律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弗里德曼“核心-边缘”结构模型,将新疆划分为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并提出了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13.
西宁市城市空间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燕华  李成英  王延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06-13008,13150
西宁市的区域发展战略是背依青藏、东向发展,市域整合、城乡统筹。即①与兰州进行错位经营,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区域经济双核心;加强与拉萨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联动发展;与海东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加强与格尔木、德令哈的空间联系、拓展经济腹地。②整合旅游发展空间,建立大西宁旅游经济区;加强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在西宁构建"都市发展控制区",确定控制区范围并将其划分为两级空间结构:都市发展核心区和外围城镇发展区。研究了西宁市城市空间演变规律,分析了城市发展条件,从而提出主城发展战略,即首先构建中央都市发展走廊,强化西宁的城市凝聚力,逐步形成板块空间发展模式,强化服务功能的中轴集聚效应,提高城市发展能级;其次构建"三川六岸"的滨水空间。  相似文献   

14.
张润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492-1494
森林食品区域品牌建设是一个区域内森林食品经营者的公共品牌,森林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包含了森林食品区域品牌资源禀赋能力指标、森林食品区域品牌发展能力指标和森林食品区域品牌市场竞争能力指标。通过运用层次模糊评价模型分析了当前襄樊市森林食品区域品牌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促进襄樊市森林食品区域品牌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程中玲  徐刚  孔圆圆  刘成  杨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830-3831,3833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组成的动态、开放的系统,其研究内容涉及到地理学、资源管理、生态学、环境科学、人口学、系统工程、经济学、社会学等许多相关领域。结合人地系统理论,分析人地系统的特点、结构和功能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内涵,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协调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6.
合理划分生态保护空间是协调区域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该研究总结了区域生态保护空间的概念,把区域生态保护空间分为禁止开发的生态空间和限制开发的生态空间,探讨了禁止开发的生态空间和限制开发的生态空间的划分方法,提出了区域生态保护空间的保护对策。在GIS技术支持下,对广西崇左市的生态保护空间进行了划分,得知崇左市生态保护空间面积5 899.94 km2,占崇左市总面积的34.04%,其中禁止开发的生态空间面积1 555.35 km2,占崇左市总面积的比例为8.97%;限制开发的生态空间面积4 344.59 km2,占崇左市总面积的比例为25.07%。通过分析,最终提出区域生态保护空间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当前,武陵山区最大的障碍是不同行政区划之间经济协作不够,难以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因此,区域重组是武陵山区经济发展困境突围的最佳路径选择。阐述了区域重组的现实必然性,分析了区域重组路径选择中的缺失,提出了实现区域重组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三网融合给中国广电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电信企业参与广电市场竞争将进一步促进广电企业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由于广电行业多年来体制上政企不分、行政条块分割以及有线电视网络平均覆盖率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广电业的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广电业区域化发展将有利于整合区域内的电视资源,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广电业的竞争力,同时将促进新的广电业关系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春  白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172-10174
介绍了京津冀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区域品牌是以区域作为一个品牌的特定名称,是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区域声誉、质量和历史文化的综合体现。与产品品牌相比,两者既存在共性,又存在着特性。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品牌的创建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区域品牌的这些特殊属性,从而更好地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品牌的建设,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吸引力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