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早期的饮茶史料——英国人饮茶始于何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英国人是世界上最喜爱饮茶的民族,已有三个多世纪的饮茶历史。英国人饮茶究竟始于何时?众说纷纭。笔者试以下列史料来探求英国早期的饮茶史实。英国早在1600年设东印度公司后开始向亚洲扩张;1601年该公司的航海船只行驶于南洋群岛与英国之间;1603年英国在万丹设公司,这些旅居于万丹及亚洲其他地方的英国人以及航海船员,受中国人、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的影响,开始学习饮用中国茶叶并将购得的茶叶带回本国馈赠亲友,饮茶由此而传播到英国。 1607年,荷兰的海船首次自爪哇来我国澳门贩运茶叶并转销欧洲。此时,英国虽未与我国直接进行茶叶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茶叶发展的历史上,1886年是一个分界点,此前,作为世界上栽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中国茶叶一直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占据着垄断地位.以1610年荷兰人直接从中国运茶回欧洲销售为标记,茶叶最早是被视为东方神奇的仙草而被西方接受的,茶叶作为上流社会的奢侈品,先是在皇室贵族中作为时尚饮品而被推广,1650年前后,英国普通人一年的生活费用大约5英镑,而一镑茶叶就价值10英镑,1886年,中国茶叶的出口量为13.4万吨,几乎占据了全球茶叶贸易总量的80%以上的绝对份额.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茶的故乡,从唐代开始,茶就作为日常的饮料了。1607年,荷兰和英属东印度公司开始在中国的澳门、岭南、厦门等地收购茶叶运往欧洲,不久中国茶叶成为欧洲人的日常饮料。17世纪后半叶,喝茶在英国上流社会成为风尚。1660年,茶叶随同欧洲移民传到美洲新大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茶叶的起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茶叶的国家,至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西汉末期,茶叶已成为商品,并已讲究茶具和泡茶技艺。到了唐代,饮茶已成风气,茶叶生产发达,茶税也成为政府的财政收入。茶叶种植技术、制茶工艺以及泡茶技艺和茶具待方面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书——陆羽《茶经》。我国饮茶风气在唐代以前就传入朝鲜和日本,相继形成了“茶礼”和“茶道”,至今仍盛行不衰。17世纪前后,茶叶又传入欧洲各国,如今已成为世界上三大饮料之一。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俄恰克图茶叶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茶叶流入欧洲,荷兰、英国开风气之先。中国近代外交官薛福成在《出使英德义比日记》中有载:“中国茶之到欧洲,始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荷兰之东印度公司携带少许,以供玩好。国朝顺治八年(1651),荷兰始载茶至欧洲发售。越十年,茶市益行,英京始立茶税之律。当时甚为珍贵,馈送王公不过一二磅而已。”俄国人用茶,略晚于荷兰。万历四十四年,歌萨克什长彼得罗夫才在卡尔梅克(俄国文献中对我国卫拉特蒙古人地区的称谓)初尝茶味,并对这种“无以名状的叶子”表示惊异,崇祯十三年(1640),俄使瓦西里·斯达尔科夫从卡尔梅克返国,带回茶叶二百袋(约240公斤)奉  相似文献   

6.
茶叶是当今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世界上160国家和地区的20多亿人普遍饮茶,也有60个国家种茶。世界各地所饮之茶,所种之茶,以及品茶技术、制茶方法等,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播去的。茶业在中国产生后,首先伴随中国文化向亚洲传播,初始阶段是伴生性传播;向朝鲜、日本、东南亚诸国、中亚、西亚传播。16世纪起,中西贸易活跃,海上丝路的兴起,作为主要的贸易商品茶向俄罗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瑞典等欧洲国家传播。嗣后,通过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茶叶种植加工等技术被传播到欧美的殖民区,经过上千年传播,茶叶最终成为真正的世界性饮料。  相似文献   

7.
茶叶传欧史话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荣林 《农业考古》2000,(4):276-278
茶在17世纪初传入欧洲。其实欧洲的旅行家们早在九世纪就已知道茶叶这种神奇植物。例如MushinSulieman就曾记述茶对健康有益。茶叶初入欧洲应归功于荷兰人。16世纪荷兰已是一个海上强国,1596年荷兰人到达爪哇,并在那里建立了东方产品转运中心。起初荷兰人从中国运去绿茶,直到18世纪中叶红茶才取而代之。第一批茶叶到达欧洲大约是1610年。茶在荷兰上层社会很流行,但茶价昂贵,起初茶叶在荷兰是和药品一同销售的。到1675年茶开始在食品商店销售,此后茶叶逐步普及,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饮料。有钱人在自己的房子里设茶室,还有一些人特别是…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茶叶的起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茶叶的国家,至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西汉末期,茶叶已成为商品,并已讲究茶具和泡茶技艺。到了唐代,饮茶已成风气,茶叶生产发达,茶税也成为政府的财政收入。茶叶种植技术、制茶工艺以及泡茶技艺和茶具等方面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书——陆羽《茶经》。我国饮茶风气在唐代以前就传入朝鲜和日本,相继形成了“茶礼”和“茶道”,至今仍盛行不衰。17世纪前后,茶叶又传入欧洲各国,如今已成为世界上三大饮料之一。这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同时,我国茶叶在发展过程中,又和诗词、歌舞、绘画、戏剧、宗教、礼仪、旅游、医学、科研以及陶瓷生产等交汇融合,形成了丰富多采而又独具特色的中华茶文化,是一朵绚丽夺目、清新  相似文献   

9.
茶叶与养兵     
唐朝茶叶与养兵 1.饮茶唐朝始盛饮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上古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传说。在阶级社会里,茶叶的运用得到发展,在中国古代,茶叶有医药、解渴、祭祀等功能。但饮茶之风的盛行则是唐朝才开始的,唐朝饮茶之习俗开始在民间普及。在唐代,人们已认识到:“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人之所资,远近同俗,既祛渴乏,唯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切。”在市里巷陌、寻常百姓之家,饮茶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不可更改之习俗。 2.茶税之始正因为唐代,尤其是唐中期以后,饮茶盛行,茶叶的消费大增,封建统治者便开始注意到茶叶之利益,茶税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茶叶科学技术史大事纪要中国农业博物馆舒耕公元前59年(西汉)茶最早作为饮料我国是世界上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远古时代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即“茶”)而解之”的传说。饮茶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汉宝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王褒所撰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科技》2011,(4):20-21
没有人能否认历史上的中国在茶叶上的地位,作为茶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晚清以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种茶、制茶的国家。然而,从1840年英国一位皇家植物园的主管从中国带走了2万株茶苗和1.7万粒茶籽,并在英属殖民地印度开始大量种植茶叶开始,中国茶叶垄断王国的地位遭到了挑战,并一度开始没落,直到2008年,当中国以茶园种植面  相似文献   

12.
中华茶文化全球在地化呈现出“神圣化”和“世俗化”两种主要向度:以日本为代表的近邻国家受到中华文化体系影响,重视“茶人”关系下的个体精神体验,呈现出茶仪、茶礼、茶道等神圣化向度;以葡萄牙、荷兰、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发端于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海上茶叶贸易,强调茶的食用、药用和商用价值,呈现畅销品、神药、战略物资等世俗化向度。...  相似文献   

13.
最近,有机会与几位台湾茶友一道品茗聊天,使我对台湾茶餐时尚有了更多了解。在饮茶风盛的台湾,茶人们把茶列于大米之首,称茶叶为“茶米”,甚至连饮茶也叫“吃茶”。台湾同胞说的“吃茶”,确确实实是把茶叶当作食物那样吃下去。台湾许多产茶区的茶农及酒楼饮食店善于把茶叶作为烹调风味名菜的好原料,他们在采茶之余,精研各式茶餐,如茶叶芋、炸茶菁、茶汤鸡、茶叶馒头等茶叶食品。说起茶叶当菜食,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从春秋后期到西汉初期,已出现茶叶当“蔬食”。《晏子春秋》中记载晏婴当宰相时,非常节俭,饮食上他只“食脱粟之…  相似文献   

14.
饮茶说     
茶是中国的国粹,国饮,世界三大饮料咖啡、可可和茶中,首推为茶。饮茶,不仅是生活的需要,也是一种涵义丰富的文化现象。如果有兴趣对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和习惯作一番深入的研究,足可供文人学者们写出洋洋洒洒的长篇论著来。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树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人喝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五千年前。《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就是现在的茶叶。南北朝时代,茶除了解渴,又有了新鲜的效用。当时佛教逐渐盛行,佛教  相似文献   

15.
以鸦片战争前后(17世纪初至20世纪初)300多年中国茶叶发展为主线,论述了中国茶叶对世界茶叶发展的贡献:(1)鸦片战争前,中国茶叶的发展拓展了国际市场,推动了欧洲饮茶风气的兴起;(2)鸦片战争后,南亚一些国家和俄国等兴起了引种中国茶树的热潮,促进了中国茶叶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王赛时 《农业考古》2002,(2):121-125
一、饮茶风气的高涨饮茶之风弥漫全国并成为全社会的生活习惯 ,始发于唐玄宗开元时期。杨华《膳夫经手录》说 :“至开元、天宝之间 ,稍稍有茶 ,至德、大历遂多 ,建中以后盛矣”。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记载 :“开无中 ,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 ,又不夕食 ,皆恃其饮茶。人自怀挟 ,到处煮饮 ,从此转相仿效 ,遂成风俗。”看来 ,僧侣之间提倡饮茶 ,对俗家人士也是一种有力的促动。封演又记载 ,由于北方人掀起饮茶高潮 ,致使南方茶叶生产日趋高涨 ,“其茶自江淮而来 ,舟车相继 ,所在山积 ,色类甚多” ,“于是茶道大行 ,王公朝…  相似文献   

17.
茶史、茶俗与茶叶博物馆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良中国是茶的故乡,这已为世界所公认,但究竟饮茶始于何时?说法不一。《华阳国志·巴志》说,巴蜀地区给周天子的“贡品”中已有茶叶,又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说,这都是传说。有确切记载的为西汉...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人士饮茶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众所周知,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酒、服食、谈玄、博弈之风非常盛行,学术界对此已有广而深的研究。然而,对于这一时期饮茶的风气,目前学术界却还很少研究。由于资料所限,本文对这一时期人士饮茶的风气只能进行粗略的描述,冀能抛砖引玉! 饮茶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但上古却没有“茶”字。在先秦古籍中只能见到“荼”字,即使有“茶”字,那也属后人所改。“茶”字最早出现于中唐以后。据后人考证,先秦古籍中的“荼”即指“茶”,如清人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说:“今‘茶’字古作‘荼’。……至唐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今则知‘茶’不复知‘荼’矣”。茶在古代有许多名称,据陆羽《茶经》说:“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据说在4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饮茶了,如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茶文化的内涵(续)二、修性──茶文化的道德完善北京茶叶学会邹明华茶,不仅作用于人的身体,而且影响人的心性。茶的属性、饮茶活动本身以及饮茶方式,都有可能感染我们的道德情操。茶是一种文明饮料,被人们认为是“饮中君子”。人们把茶品与人品相联,说茶德似...  相似文献   

20.
陆羽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晓村 《农业考古》2007,3(2):154-157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饮茶的风气有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准备,到了唐代又正逢国家安定,国力强盛,饮茶之风就更为普遍。诸多文人对茶的研究和饮茶实践过程中,使饮茶这样一种生活习俗具有了较前代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说,茶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分支是在唐代建立起来的。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