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大棚越冬黄瓜定植后的管理,应掌握以下原则:前期促根壮秧;中期御寒保秧争瓜;后期促秧促瓜,延缓衰老。1温湿度管理定植后缓苗前,一般5~7天内不通风,白天保持棚温28~30℃,夜间18~15℃,10厘米地温应在18℃以上,最低不能低于15℃。当棚内夜间最低气温达不到14℃时,要覆盖草苫,盖草苫的量要依外界天气变冷的生活方式,逐渐增加,此时草苫应早揭晚盖,尽量增加苗子见光时间。若定植后1~2天内午间苗子有打蔫  相似文献   

2.
<正>1温度管理定植后3~4天为缓苗期,应升高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15~20℃。4天后缓苗基本结束,进入正常的温度管理。白天保持20~25℃,夜间15℃左右。阴天白天18~20℃,夜间8~10℃。定植初期容易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寒流等不良气候,应加强保温,大棚的最低温度应保持  相似文献   

3.
正春季气温回升较快,光照比较充足,大棚蔬菜生产管理进入关键时期。春季大棚蔬菜管理关键环节及其技术措施如下:1光照和温湿度管理阳光是植株叶片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光照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植株的长势,春季大棚内空气湿度较大,温度高、湿度大常会引发各种病害的发生,适时通风降温降湿是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的重要手段。正确的放风方法为: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14~16℃,当棚内温  相似文献   

4.
正1温度管理1.1定植至坐果初期:定植到缓苗期一般不通风。为促进缓苗,白天要保持较高温度,一般在25~30℃,若白天温度过高,则应适当短时间通风降温。缓苗后,白天应逐渐放风降温,夜间温度过低时,应在下午及早封闭风口,傍晚要及时盖草苫。白天可控制在20~25℃,夜间15~16℃。1.2冬季寒冷阶段:这段时间要减少放风量,缩短放风时间,但要坚持放风,因为放风的作用不只是调节温度,还有通风换气,补充二氧化碳,排湿降湿的作用。此时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15~  相似文献   

5.
西葫芦,又名美洲南瓜、角瓜,当前在我地区保护地生产发展较快。有早春温室生产、早春大棚生产和中、小棚生产,使西葫芦登市大大提前,对活跃早春淡季市场和增加菜农的经济效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将田间管理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一、温度调节温室和大棚的西葫芦定植后缓苗前,一般不通风或少通风,白天保持25~30℃,夜间6~8℃。缓苗后要适当通风,降低棚内温湿度,白天温度最高不超过26℃,夜间不低于8℃。西葫芦定植后还要及时深中耕,距苗15厘米的地方深度可达10~15厘米(根部附近要浅锄,防止伤  相似文献   

6.
大棚栽培蔬菜应抓好“三防”:一防盐化。结合深翻改土,适量掺沙,提高土壤通透性,促盐分下渗;增施有机肥,每亩施入堆肥或厩肥1000~2000公斤作基肥;换土消盐,铲除大棚土壤表层2~3厘米厚的土,换上肥沃的土;不生施人粪尿。二防高温。加强通风,通风掌握在外界气温达18℃左右进行;控制适温,大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为15~18℃;  相似文献   

7.
<正>1温度管理定植后1周内不通风,以保温为主,促进缓苗。当棚内温度超过30℃时立即通风换气。缓苗后,白天保持25~28℃,夜间15℃以上。晴天中午,两腰放风,避免棚内温度过高,5月初揭膜。2肥水管理氮素化肥用量要适当,以防徒长,追肥3~4次。不盖地膜的,要将肥料直接施在畦面,盖地膜的则要开孔深施。第1次追肥在第1穗果实膨大期,亩施复合肥10 kg或尿素5 kg、过磷酸钙25 kg,并清沟培土。第2次追肥在第2~3穗果实膨大期,亩施复合肥30 kg。第3次追肥在第4~5穗果实膨大期,  相似文献   

8.
遮阳网在设施大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高温炎热,气温在30℃以上,塑料大棚内温度可达40℃以上,即使拆下大棚裙膜、打开棚头,棚内温度也在35℃以上,明显高于一般作物生长的最高温度,严重影响了大棚内作物的生长,限制了大棚周年利用率,降低了经济效益,造成光温资源浪费。由此提出许多降温方法和技术,如加强通风(采用风机)、加强灌水(喷雾装置)、加强冷热气体交换(采用气体循环系统,即棚内热风输入地下,进行冷却循环)、减少进入棚内光  相似文献   

9.
<正>1温度调控大棚内的气温变化,对杏树生长发育影响极大。无论高温和低温,都会给杏树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1.1棚温1)升温。11月下旬落叶后扣棚,白天盖苫,晚上揭苫通风,保持室内温度0~5℃,12月底至1月初  相似文献   

10.
1缓苗期的管理 大棚春黄瓜定植后至缓苗期,对温度的要求为白天28~30%,夜间不低于15%。要保持较高的地温,以利植株扎根缓苗。  相似文献   

11.
张士泉  张路 《蔬菜》2003,(12):37-37
冬季大棚种一茬扁豆,每667m2稳产1 500 kg,早春豆角类蔬菜缺市时上市,可卖高价。根据市场需求,一般选用天星红扁豆、上海大刀青、无锡红镶边绿扁豆等品种。12月中旬播种,大钵育苗,移栽前施足有基肥,提高棚内地温,3月上中旬移栽,行距1~1.3m,株距50~60 cm。缓苗前期内温度保持在28~30 ℃,缓苗后降至25~28 ℃,超过30 ℃时通风,低于20 ℃时闭棚,外界气温连续3 d最高温度在25 ℃左右、平均气温接近20 ℃时撤棚膜。开花后20 d左右,荚果成熟度达70 %时采收,每采收1次补施1次稀粪水,其他管理同常规栽培。大棚种扁豆缺市卖好价@张士泉$江苏省滨海…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嫁接苗成活,对嫁接苗应加强保温、保湿、遮光、防病等管理. 1 保温 白天维持25~30℃,夜晚18~20℃.3天后白天降至25~27℃,夜晚降至14~16℃.断根后白天提高至28~32℃,夜晚降至10~16℃.定植前3~5天,白天降至20~23℃,夜晚降至8~12℃.低温炼苗,以备定植. 2 保湿与通风 嫁接苗床的小棚开始3天不通风,使空气湿度接近于饱和状态.3天后开始通风,以逐渐降低苗床湿度,锻炼幼苗,让其适应外界自然环境.嫁接操作完成后,要随即揭开大棚,大口通风,尽快降低大棚内的空气湿度.3天后小棚开始通风,注意要先开小口,并使通风口与大棚通风口错开,防止冷风直吹瓜苗.4天后小棚通风口逐渐加大,到第6~7天要逐渐揭掉小棚棚膜,大棚通风口可适当减小,以维持适温和适宜湿度.  相似文献   

13.
<正>1栽培条件1)温度。苦瓜喜温、耐热、不耐寒。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30~33℃,20℃以下发芽缓慢,13℃以下发芽困难,生长适温20~30℃。幼苗生长适温20~25℃,15℃以下生长缓慢,10℃以下生长不良。在25℃左右,约15天即可育成具有4~5片真叶的幼苗,15℃时则需20~30天。开花授粉期适宜温度为25℃左右,在15~25℃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苦瓜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大棚蔬菜生产在武汉城市菜篮子工程中的位置举足轻重,对武汉1951~2016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2014~2015年冬季大棚小气候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武汉1月平均气温为3.5℃,冬季46%的天数为阴天,40%为晴天,不利于大棚内温度升高,但在大棚设施环境条件下,武汉1月白昼温度晴天、阴天分别比棚外提高11.4℃和4.9℃,能满足半耐寒性蔬菜正常生长。武汉初春冷空气活动频繁,50%的年份稳定通过10℃的时间在3月下旬及之后,晴天少、阴雨天气多,大棚升温难,难以满足喜温蔬菜生产的温度条件;秋季秋高气爽,75%以上的年份入冬时间在11月16日之后,且晴天多、阴天少,对大棚升温有利,适合发展秋延大棚蔬菜生产。建议调整大棚蔬菜生产结构,减少春季喜温蔬菜比重,增加秋延茄果类蔬菜的种植。  相似文献   

15.
朱荣 《上海蔬菜》2014,(5):68-69
<正>洋香瓜学名Cucumis melo L.,属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洋香瓜发芽适温28~32℃,茎叶生长适温25~30℃,夜温16~18℃,在15℃以下40℃以上生长缓慢,苗期一定温差有利于花芽分化。根系伸长最适温度34℃,最低8℃,果实生长适温27~30℃,夜温15~18℃,昼夜温差在13℃左右有利于糖分积累。洋香瓜对高温适应性强,在35℃高温生长仍正常,至40℃仍维持较高同化效能。土壤要求疏松、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对土壤酸碱度适应范围广,在pH值6~6.8范围生长良好,耐轻度盐碱。  相似文献   

16.
<正>苦瓜属短日性植物,喜温、喜光、耐热、耐湿、不耐荫,对光照长短的要求不严格,较长时间的光照有利于其良好生长,对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要求较高,但不耐涝;适应性广,可在我国南北方多种土壤中栽培。近年来,菜农大多在大棚或温室种植。1选用优良品种选用适于大棚栽培、品质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的品种。2培育壮苗2.1营养钵准备与播种苦瓜种子有硬壳,需用温水泡籽,开水晾至水温以不烫手为宜,置于常温下(25℃左右)浸泡24~28小时,取出、洗净、包好,在30~35℃条件下催芽7~10天即可出芽。每667平方米大棚需种量  相似文献   

17.
1温度管理 定植后1周内是缓苗的关键时期,而缓苗的决定条件是温度。为此,要密闭温室,一般不通风,晴天的白天保持25~30℃或更高些,夜间18~20℃。  相似文献   

18.
王新文 《蔬菜》1999,(10):7-8
利用冬暖式大棚栽培越冬茬茄子一般在白露至秋分播种,小雪至大雪定植,大寒至立春进入采果期,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其中抓好定植后的管理是实现丰产丰收的关键。一、缓苗期管理茄子是喜温性作物,定植后地温偏低是影响其生长发青的主要出素。因此,在管理上要以提高棚温为重点。定植后15天内,要使棚温达到30~32℃以上,以利提高棚内地温,促进发根缓苗。午间要开顶窗通风,且时间宜短不宜长。不能放门风,更不可放底风。要进行地膜覆盖,对垄沟要进行中耕松土,以增温、保墒,一般不浇水。要早揭晓盖草苫,使棚内夜间气温不低于1…  相似文献   

19.
杨慧 《西南园艺》2002,30(2):39-39
大棚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其产量、质量以及效益都有很大影响,只有进行科学管理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 温度控制。目前大棚蔬菜品种主要为喜温蔬菜及少数耐热蔬菜,如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丝瓜、西瓜、豇豆等,这些蔬菜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为20~30℃,所以棚内温度一般不宜超过30℃。若棚内温度过高,要及时通风降温;在生长前期(初花期、初果期)要求温度较低,后期(盛果期)温度略高。夜间大棚内气温尽量保持在15~20℃,当外界夜间最低气温高于15℃时则整夜通风。2 湿度控制。早春气温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20.
张研  侍书 《北方园艺》2005,(3):32-32
1 温湿度管理当夜温降至8℃以下时,除在棚内加盖二层膜,还应及时加盖草帘保温。管理中后期要让棚内辣椒多见光。即使阴天,也要注意适时揭除草帘让辣椒见光。量好天气,一般早晨8:30左右揭帘,见光增温,当棚内温度升至8℃至10℃时,可揭去二层棚膜,下竿一般3点半左右盖上大棚及草帘保温。中午温度高于28℃时应及时揭棚通风降温排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