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浙江省始终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在耕地的培育上坚定不移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阐述了现阶段浙江在耕地培育上取得的明显成效;重点剖析了绿肥轮(套)作种植模式、耕地培肥景观化示范、个性化综合施肥技术、酸化耕地靶向精准施治技术与耕地连作障碍削减防治技术等5种耕地培肥技术措施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上的贡献;分析了当前浙江耕地上存在的人地矛盾尖锐,耕地质量水平总体不高、耕层土壤变浅、土壤养分不均衡、土壤酸化与板结等突出问题,并从聚焦化肥定额施用制度、强化耕肥技术研究、加强培肥模式宣传3个方面探讨了下阶段耕地地力培育的有效对策。浙江培植沃土的模式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论的实践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试验观察了麦后复种箭舌豌豆、麦田套种箭舌豌豆、麦后复种箭舌豌豆和毛苕子三种种植技术模式的生长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以及对土壤耕地地力的影响,筛选出当地绿肥最优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种植绿肥是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耕地绿色改良、培肥地力、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关键技术。为绿肥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综述了绿肥种植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对土壤养分的调度效应、绿肥种植利用的肥料效果等,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崇左市耕地地力现状和特点,提出以绿肥种植为主的有机肥源生产,既可以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促进粮食持续增产,又能确保崇左市粮食安全、农产品食品安全的理念.可采取提高重视、增加投入、广辟肥源和发展休闲农业4条提高地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干旱半干旱区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探索有机质提升的有效技术模式,评价有机质提升实施效果,引导农民推广应用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等培肥地力技术措施,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开垦耕地地力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采取相应的对策,包括实施地力提升工程、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农牧结合、适施化学肥料、适量施用生石灰、种植经济特产林固土、政府应出台配套政策措施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二十八年来杭州市桐庐县耕地有机质变化及其改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杭州市桐庐县二十八年来有机质的变化特征,从而提出因地制宜的有机质改良措施,以期为提升桐庐县耕地地力和农业的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现将桐庐县耕地有机质现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十八年间,杭州市桐庐县耕地有机质含量已经从30.9 g/kg下降到24.8 g/kg,下降了19.4%。其原因主要是绿肥种植面积减少,土地整理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但质地黏重的耕地有机质含量仍保持在原来的水平。为此,提出了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畜禽粪肥和商品有机肥的增加有机质提升措施和推广适合桐庐县的油菜—单季水稻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不断发展,农民盲目追求增产、增收,耕地复种、化肥用量增加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地力下降、污染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因化肥施用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种植绿肥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用油菜作绿肥,种植成本低,改良土壤的效果突出。本文总结绿肥油菜林下套种技术要点,为绿肥油菜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武宁县2008年绿肥品种筛选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宁县地处赣西北,属中低山丘陵地区。为了筛选适合武宁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绿肥品种,摸清参试品种的生长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加快武宁县绿肥优良品种推广更新步伐,促进恢复绿肥生产和耕地地力提升,武宁县2008年在绿肥种植示范区内设立了绿肥品种筛选试验2个,并分别于2009年4月7。目、4月8日进行了测产验收。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绿肥恢复性生产,提升耕地地力,结合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开展绿肥翻压肥料减量试验,摸清绿肥种植鲜草翻压还田、还土,减少肥料施用量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情况及对土壤有机质的变化情况,为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的进一步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绿肥恢复生产,提升耕地地力,旌德县土肥站于2010年开始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绿肥种植项目。为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该站在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开展紫云英接种根瘤菌试验,为推进根瘤菌在绿肥作物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稳步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 要加强耕地质量管理。组织开展耕地地力的全面调查,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实现耕地质量的动态管理。要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大力推广绿肥种植、秸秆覆盖、过覆还田等耕地培肥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完善田间水利、机械道路等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绿肥作物种植利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以历史资料、现状资料和实际调查为依据,全面分析了河北省绿肥作物种植利用现状。河北省耕地资源减少,农田环境质量持续下降,发展绿肥十分必要。无论从现实需求还是从可种植绿肥的土地资源数量、适宜的绿肥作物种类来看,河北省发展绿肥的潜力十分巨大。目前,全省主要的绿肥种植利用方式有5种,即肥饲兼用改良土壤模式、作物-绿肥间套作模式、作物-绿肥轮作模式、果园绿肥模式和栽培绿肥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建瓯市土肥工作以耕地质量提升为主线,围绕地力提升"1112"工程重点工作,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种植绿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藏粮于地"重大战略,为保障全市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推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是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为促进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现对吴中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并针对绿肥种植面积占比不高、绿肥种植效果不够理想、补贴标准不高等问题,提出了相关推广建议,具体建议为大力倡导耕地轮作休耕模式、提高绿肥种植...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湖南把提升耕地地力作为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绿肥生产力度,取得了良好成效。2009年秋冬以来,在全省30个重点县大力开展了耕地地力提升绿肥生产示范建设,共创办333公顷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从阐述南京市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项目的实施背景着手,介绍了采用的主要技术模式与具体实施内容,分析对比了项目实施前后耕地地力变化情况,并对进一步做好全市耕地质量提升工作提出几点建议。通过增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混肥、应用秸秆腐熟剂、种植绿肥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等耕地质量提升措施,项目示范区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2015年相比,2017年分别增加了5.18 g/kg、0.25 g/kg、18.74 mg/kg和12.17 mg/kg;以单个示范区为例,项目实施后(2017年)各示范区养分含量等级提升1~2个等级,水稻产量平均提升10%左右。结合项目实施过程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建议与示范区种植大户接受程度和实施效果,增施有机肥结合绿肥种植的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模式最为适宜南京地区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18.
永福县耕地地力等级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永福县耕地地力分为6个等级,一、二等级耕地面积为4 406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0.1%,是永福县高产稳产田;三、四等级耕地面积为12 400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6.6%,是永福县中产田;五、六等级耕地为5 115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3.3%,是永福县主要的低产田。结合实际,提出改良栽培措施、规范管理、合理轮作、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种植绿肥、实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升耕地地力等级等具体措施,以期促进永福县耕地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9.
肥东县为达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耕地地力水平和化肥减量控害的目的,近年来大力发展冬季绿肥种植。本文针对种植户对紫云英投入和管理不足而在生产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紫云英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肥东县为达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耕地地力水平和化肥减量控害的目的,近年来大力发展冬季绿肥种植。由于种植户投入和管理的不够,生产上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重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