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1~7月在余庆县关兴镇进行脱毒马铃薯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威芋3号产量居第1位,单产1519.4kg/667m2,比本地马铃薯(ck)增产746.1kg,增长96.5%。其次是草米拉产量居第2位,单产1510.6kg/667m2,比对照增产737.3kg,增长95.3%;再其次是洋人洋,单产1498.9kg/667m2,比对照增产725.6kg,增长93.8%。产量表现最差的是对照品种,产量773.3kg/667m2,其次是费乌瑞它产量为1028.3kg,比对照增产255kg,增长33%。从产量结果表中看出,脱毒马铃薯均比本地马铃薯增产。  相似文献   

2.
刘德安 《耕作与栽培》2011,(1):36-36,44
通过特在岑巩县天星乡毛坪村进行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的测土配方肥效试验(3415试验)表明,不同氮磷钾配施对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有较大影响,在本县黄大泥田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的最大施肥量为N8.7kg/667m2、P2O52.6kg/667m2、K2O52.3kg/667m2,推荐施肥量分别为用N8~10 kg...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稻田免耕不同覆盖物对产量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中早熟脱毒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分别用玉米秸秆、山草、稻草、麦草4种作覆盖物对稻田免耕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小麦草作为覆盖物,产量达1365·3kg/667m2,获得产量也最高。用稻草覆盖的产量次之,为1239·6kg/667m2,用玉米秸秆作覆盖物的产量最低,为1018·7kg/667m2。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马铃薯通过茎尖脱毒后在自然条件下种植几代还能发挥其脱毒效应,以马铃薯新品种毕引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脱毒1代、脱毒2代、脱毒3代、脱毒4代、脱毒5代和未脱毒6个处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脱毒1~5代均表现植株生长旺盛、抗性强、产量高,产量为2 054.53~2 160.86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4.16%~20.07%。这充分说明马铃薯新品种毕引1号退化速度比较缓慢,通过茎尖脱毒后,在开放自然条件下连续种植5年以上。如果在种薯繁殖过程中,采取相应的保种措施,还可增加其脱毒后的使用代数,从而降低脱毒种薯生产成本,加速脱毒种薯推广应用,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高海波地区是马铃薯的主要产区,加快脱毒马铃薯的推广对农村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威宁县高海拔地区进行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7个不同播种密度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播5500株/667m2产量最高,为2711.21kg/667m2,经济效益亦为最高,达5271.39元/667m2。高海拔地区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在生产上建议密度为5000~6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脱毒马铃薯生产种在高海拔地区的最佳栽培密度,特进行了不同密度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在遵义市遵义县高海拔(1250m)地区最佳栽培密度5000株/667m2(50cm×26.67cm),产量达1756.4kg/667m2,纯收入1171.80元/667m2。  相似文献   

7.
在黔北山区边陲,经2005年、2006年引进脱毒甘薯I号进行小区试验和大面积繁种示范,结果表明,脱毒甘薯I号是需钾量大的作物,在配施N8kg/667m2、P2O55kg/667m2/kg情况下,以施K2O16kg/667m2获得产量最佳;繁种高产栽培处理产量达2145.8kg/667m2,比常规繁种栽培增产733.6kg/667m2,增幅51.9%,增收176.10元/667m2。两年繁种高产栽培示范面积821.4hm2,,累计收脱毒甘薯I号薯种2159.8549万kg,平均单产1753.0kg/667m2,增收合格薯种903.8686万kg,项目共增收91.1138万元,效益显著。结合取得的试验研究结果和大面积繁种高产栽培示范经验,总结提出了脱毒甘薯I号繁种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此略。  相似文献   

8.
脱毒甘薯专用配方肥最佳施用时期与施用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脱毒甘薯专用配方肥不同施用时期不同施用量对脱毒甘薯1号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以施脱毒甘薯专用配方肥50kg/667m2(60%作移栽底肥施用,40%作团棵肥施用)的处理产量最高,单产2083.3kg/667m2,其次以施脱毒甘薯专用配方肥50kg/667m2作甘薯移栽底肥施用1820kg/667m2,产量最低以习惯施肥,即土杂肥100kg/667m2用猪粪水拌湿作甘薯移栽底肥施用1286.7kg/667m2。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马铃薯新品种适宜的推广区域,进行了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鄂薯五号产量最高,达1 150.68kg/667m2,生育期较长,主茎适中,薯形好,薯皮麻,商品薯率高,较抗晚疫病,薯块整齐度好;滇黔芋六号产量第2位,为775.35kg/667m2,生育期较长,植株高大,分枝多,薯形一般,薯皮光滑,商品薯率一般,较抗晚疫病,薯块整齐度一般,宜山区种植;威芋3号产量第3,为651.89kg/667m2,生育期最长,主茎适中,薯形好,薯皮光滑,商品薯率一般,较抗晚疫病,薯块整齐度差,宜山区种植,不适宜稻田马铃薯推广;洋仁洋第3,为592.62kg/667m2,生育期较长,主茎适中,薯形好,薯皮麻,商品薯率一般,较抗晚疫病,薯块整齐度好,宜山区种植,不适宜稻田马铃薯推广;夏波蒂产量最低,仅528.42kg/667m2,不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0.
毕节地区套作条件下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对影响套作条件下脱毒马铃薯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子中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为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增加密度,增施氮肥与磷肥,酌施钾肥是实现马铃薯高产的技术关键。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出毕节地区套作脱毒马铃薯大于1300kg/667m2的高产技术模式为:密度3272~3440穴/667m2,平均3256穴/667m2、N肥(N)9·42~10·18kg/667m2,平均为9·80kg/667m2、P肥(P2O5)3·01~3·32kg/667m2,平均为3·30kg/667m2和K肥(K2O)9·78~10·89kg/667m2,平均为10·22kg/667m2,N:P:K施肥比例平均为1:0·34:1·04。  相似文献   

11.
2008年选择在习水县主要旱作土黄壤上进行了脱毒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341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配比与用量对马铃薯鲜薯产量、经济性状有显著影响。在马铃薯上氮肥的增产效应居首位,增产36.3%,磷肥次之,增产24.2%,钾肥增产最低,为11.0%。单位养分增产效果,磷氮钾。中量氮、磷、钾施用水平对马铃薯产量提高作用最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11.55%、6.77%、11.68%。马铃薯最佳经济产量1609.8kg/667m2,最佳施肥量:N10.2kg/667m2,P2O57.2kg/667m2,K2O14.8kg/667m2。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在马铃薯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技术条件下密度与N、P、K三要素配比对产量的影响,通过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运用DPS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建立了黔东南地区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在黑膜覆打孔栽培技术条件下的产量与密度及N、P、K施用量等农艺措施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得出黔东南地区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技术条件下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最佳技术方案为:密度6302~6540穴/667m2,施纯氮量13.36~14.64kg/667m2,施P2O5量9.15~10.85kg/667m2,施K2O量11.11~13.75 kg/667m2。  相似文献   

13.
付庆中 《耕作与栽培》2011,(6):38-38,44
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以施硫酸钾32.2kg/667 m2产量最高,经济性状表现较好,单产达1711.1kg/667m2;其余依次为:施硫酸钾16.1kg、48.3 kg/667 m2、不施硫酸钾.试验说明钾素对马铃薯物质代谢和有机物的合成起决定性作用,钾素充足.植株生长健壮,钾素缺乏,植株生长受到抑制,节间缩短,叶片暗绿...  相似文献   

14.
20011年选用了5个优质油菜新品种与多年种植的当家品种(油研十号)作对比进行试验,其结果表明:油研817产量最高,为186.8kg/667m2居第1位;居第2位的是油科1号,产量为164.4kg/667m2;居第3位的是黔油28,产量为162.2kg/667m2;居第4位的是臻油8,产量为153.3kg/667m2;居第5位的是对照油研十号,产量为136.6kg/667m2;最低是华龙油一号,产量为132.6kg/667m2。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适宜昌南地区生态环境的马铃薯品种,江西现代农业科研协同创新专项“薯类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专项课题组引进了马铃薯品种11个在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开展试验。2018年春进行了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并开展了物候期、植株性状、块茎性状、抗病性、产量等调查。结果表明:早熟品种以‘中薯5号’为优(2403kg/667 m2),中晚熟品种以 ‘兴佳2号’为优(2365.29 kg/667 m2),彩色品种以‘华彩1号’和‘NFJ5’较好。为后续进行品种示范做了基础。2018年春进行了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并开展了物候期、植株性状、块茎性状、抗病性、产量等调查。结果表明:早熟品种以中薯5号为优,中晚熟品种以兴佳2号为优,彩色品种以华彩1号和NFJ5较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湟中县引进的4个马铃薯新品种与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青薯2号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陇薯5号产量为2703.4kg,增产13.1%,庄薯3号产量为2473.5kg,增产3.5%,2个品种可以作为搭配品种示范推广。青05-11-16产量为2143.4kg,减产10.3%, LX-22产量为1433.4kg,减产40.0%,这2个品种不宜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不同马铃薯品种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区域适应性,以筛选出适应性强、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品种,结合贵州省特色粮食产业专项项目实施,开展不同品种同田对比试验。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采取大垄(单垄双行)栽培模式,因子一为品种,分别为滕育1号、红美、陇薯7号、黔芋8号、费乌瑞它(CK);因子二为种植密度,分别为3 700窝/667 m2和5 550窝/667 m2。结果表明,陇薯7号、黔芋8号品种产量高,红美、陇薯7号品种商品率最高,黔芋8号、陇薯7号、滕育1号均表现出比对照增产差异性显著,综合平均产量相比对照增产916.8 kg/667 m2、891.5 kg/667 m2和266.2 kg/667 m2,相比对照增产率为46.2%、45.0%和13.4%。  相似文献   

18.
马麟 《中国种业》2016,(9):63-65
为评价引进马铃薯品种产量和经济效益,2014年对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云南等地引进和青海培育的11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了田间小区比较试验,并通过市场调查、产量与产值比较,评价新品种(系)在大通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参选的12个品种(系)中,产量以青薯9号最高,单位面积产量为4194.3 kg/667m2,较对照青薯2号增产37.4%;产值以丽薯6号最高,单位面积产值4087.6元/667m2,较青薯2号增收87.5%;青薯9号、丽薯6号和中薯18号3个品种高产、抗病、商品率和产值高.建议在推广青薯9号的基础上,适当示范推广丽薯6号和中薯18号.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稻田免耕栽培不同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脱毒马铃薯会-2号,分别用不同播种量进行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播种量为125kg/667m2。在赤水地区既能获得高产,又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宜务川栽培的番茄品种,进行了6个蕃茄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表明:金刚12号产量居第1位,单产3356.0 kg/667m2;其次是红珍宝产量居第2位,单产3345.8 kg/667m2;产量居第3位的是红帅4041,单产3345.8kg/667m2.适宜在务川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