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我国小麦跨区机收作业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我国小麦跨区机收现状,跨区作业对我国目前以及未来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跨区机收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已向有序、合理的方向发展,并将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农机跨区作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通过跨区作业,大幅度提高农机利用率和机械化水平,解决“有机户有机无活干,无机户有活没机干”的矛盾,提高农机手的效益,满足农民对小麦及时收割的需求。在生产方式上开辟我国小规模农业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的现实道路。实践证明,农机跨区作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得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发展农业现代化必经之路。我国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的关键时期,需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化,以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本文在分析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作用的基础上探讨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对策,以实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农业是以机械—物理技术和现代化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化农业。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只能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其特点表现为生产力的极大提高,高度的精神文明。为此,必须处理好机械化与生物化学技术现代化的关系,农业现代化与社会化的关系。 我国农村劳动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的转移,必须与作为现代化手段的农业机械化向高效益、大规模发展之间互相带动、协调发展。当前,农业机械化要从改善农业生产的技术条件,发展多功能、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促进农村专业化的发展。通过开放劳动力市场,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5.
【导语】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现代农业是以农业机械化为物质技术基础的农业,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是国家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综观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历程,都是先实现农业机械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较低,已经成为农业生产要素中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作为实施农业生物高新技术成果的关键载体,农业机械化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创造…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农业生产逐渐从人工向机械转变,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拖拉机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必备生产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因此,研究拖拉机使用中的保养与维修技术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以河北省河间市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农业生产中拖拉机使用的保养与维修等问题,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正在逐步推行,其发展给我国的农业带来了巨大进步。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载体是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农业的关键标志之一也是农业的机械化。因此,通过分析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与前景,进一步开发农业机械化的各种新产品以改善不足,研究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向广大农民群众推广农业机械化,扩大其使用范围,将更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从而更快地实现农业现代化,更好地促进国家发展,为人民创造幸福。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处于传统农业工作方式向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然而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作物秸秆采用机械化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力.农作物秸秆采用机械化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促进了我国的农业生产,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的矛盾与弊端.本文就针对如何推动我国农作物秸秆采用机械化技术发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十二五"期间,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以发展农业机械化为前提、为支撑。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保证。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看到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下面就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各个方  相似文献   

10.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以农业机械化为基础的农业发展必然趋势。农业机械化是以农机器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为基础,促进农业由传统耕种向现代机械化耕种转变,是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服务外包和契约选择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河南省3 305份农户调查数据,以服务外包为研究视角,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河南省小麦生产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Tob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样本农户小麦生产平均技术效率为0.7,土地的产出弹性最大,劳动力的产出弹性最小;2)服务外包程度越高,小麦生产技术效率越高;3)服务外包中,农户签订空合约、口头合约等非正式契约比书面合约更能提高其生产技术效率,农户与服务提供方关系的远近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因此,鼓励农户参与服务外包;鼓励农业服务组织提高服务质量,甚至通过纵向合作实现服务规模化;当前不应强推生产的合约化,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2.
河套灌区春小麦生产水足迹影响因子敏感性及贡献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是保障国家粮食和水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作物用水评价是农业用水管理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水足迹为农业用水评价提供了新的指标体系,对作物生产水足迹影响因素进行定量评价有助于进行水足迹调控,实现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方法】以河套灌区为研究区域,基于水足迹概念体系,利用改进的水足迹量化方法对河套灌区春小麦生产水足迹进行量化并分析其在研究时段内的演变特征;利用单因素轮换(One-At-A-Time,OAT)敏感性分析方法和贡献率分析方法探究气候、农业生产投入因子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对春小麦生产水足迹变化的驱动力。【结果】春小麦生产水足迹在研究时段内呈显著下降趋势,从1981年的4.71 m3·kg-1,下降到2010年的1.52 m3·kg-1;同时年际变化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划分为波动性下降期(1981-1987年)、快速下降期(1988-1995年)、缓慢下降期(1996-2010年),该变化规律与灌区农业生产和灌溉水平的发展特征基本一致;从水足迹的蓝、绿水构成来看,河套灌区春小麦生产水足迹中蓝水足迹比例超过90%,而绿水足迹比例不足10%,这与灌区农业生产用水特征相一致。敏感性分析显示,水足迹对各个因子的敏感性差别十分显著,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降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和单位面积化肥用量在±20%波动的情况下,春小麦生产水足迹的波动范围分别为±30%、±24%、±2%、±63%和±4%,春小麦生产水足迹对灌溉水利用系数、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的敏感性较高,对其余影响因子的敏感性较低。贡献率分析显示,研究时段内相对湿度的减少和降水量的增加促使春小麦生产水足迹的增加。而日照时数的下降、化肥使用量以及灌区用水效率的提高促使了春小麦生产水足迹的降低。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化肥和灌溉水利用系数对春小麦生产水足迹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36.89%和-39.42%,而气候因子的综合贡献率仅为2.80%,对研究时段内春小麦生产水足迹下降贡献率最大的是灌溉水利用系数,其次为单位面积化肥用量,而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降水量三者的贡献率相近,贡献率最小的是日照时数,这主要是因为日照时数在研究时段内的变率较小。【结论】气候、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影响作物生产水足迹的主要因素,就河套灌区而言,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是促使灌区春小麦生产水足迹下降的主要因素,而气候因子在研究时段内对春小麦生产水足迹的影响较小。该研究结果可为水足迹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厘清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小麦生产的关系,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10年调研数据,从生产方式(机械化)和生产技术效率2个方面考察了不同地形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促进了小麦机械要素的投入,且对丘陵山地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大;此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平原地区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丘陵与山地地区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则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为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提高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应结合不同地区地形地貌的特点,进一步提高机械对劳动的替代程度以及机械作业效率,加大农业机械的创新和研发力度,同时创建农机跨区作业市场。  相似文献   

14.
国审小麦新品种晋太170的选育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晋太170是我国为数极少的通过国家审定、省级审定、跨区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适应性等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培育过程中采用了:①不断充实、提高基因库整体水平,引进分子生物学鉴定分析技术,聚合高产和优质基因,为提高选配杂交组合效率提供科学依据;②同一地点创造不同生境条件、不同生态条件多点鉴定的技术,促进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统一,提高了选择效率;③坚持综合性状协调统一的观点。这些对提高小麦育种水平和效率均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提高国家农产品生产潜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于提升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以及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等方面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以河南省新乡县作为典型研究案例分析产粮大县小麦标准化推广工作的发展现状,结果发现,标准化生产和非标准化生产相比,投入成本和产值均有增加,其中土地流转成本是制约标准化生产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在标准化推广过程中,由于灾害频发、生产条件限制、土地流转成本高、人才缺失以及小麦质量和价格不匹配等影响因素,使得小麦标准化生产推广受阻。提出应提升自然预警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技基层服务人员、改善生产技术、建立品牌意识等的相关政策建议以提高小麦标准化推广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合理利用河南省的农业资源,笔者探析了河南省农业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调查和研究资料表明:河南省人口的持续增长为农业资源利用带来很大压力,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质量下降,多数耕地生产力较低;并不丰富的水资源,近几年污染严重、农业用水浪费普遍,用水效率急待提高;气候资源较为丰富,但仍未能充分利用,气象灾害危害较大;农作物种类多,农业生物资源比较丰富,部分地区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产量高,但生产技术条件有待提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Rice, wheat and maize are the main staple food crops to ensure the food security in China with diversified climate condition, cropping system and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across provinces. Spatial variation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farmers' field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farmers' yield given the inputs level and reduce the yield gap. The study is based on a large-scale farm household survey which covered 1 218 rice farmers, 3 566 wheat farmers and 2 111 maize farmers in the main producing area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ice farmers are with very high technical efficiency level, nearly 0.9 on average, with little room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inputs. Similar results have been found in wheat and maize farmers' fields, although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levels are lower than that of rice farmers while still at a high level with obvious variation across regions. Farmers with higher yield level also achieve better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most locations. Both local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significantly affect farmers'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the context of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roved and new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need to be prioritized and facilitated to improve cereal yield at farm level.  相似文献   

18.
限量灌溉对冬小麦农艺性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进行水分控制,研究灌水量、灌水时间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灌水处理的冬小麦农艺性状得到有效改善,其中拔节期灌水能提高冬小麦的穗数和水分利用效率,孕穗期灌水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灌浆期灌水能增加千粒重,拔节期是限量灌溉的最佳生育期。与对照相比,不同灌水时间和灌水量处理分别增产9.49%~29.64%,并以拔节期灌600m3/hm2水和灌浆期灌300m3/hm2的处理增产效果最好;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7.8%~22.7%,并以拔节期灌300m3/hm2+孕穗期灌300m3/hm2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15.7kg/(hm2.mm)。  相似文献   

19.
浅议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可以说是当今21世纪的两大前沿科学技术.遥感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前沿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收集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的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其他现代高新技术,可以实现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定时、定量、定位,客观性强,不受人为干扰,方便决策.因此,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运用遥感技术开展农业监测工作,将促使农业决策科学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也将为农业生产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农机作业服务的作用效果,基于中国15 个小麦主产省(自治区)2007—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估算,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因素,研究农机服务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并解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07—2017年小麦生产技术效率逐年递增,各省间存在显著差异,且起点低的省份技术效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领先的省份,区域间不平衡逐步缩小;农机投入对小麦技术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主要通过替代效应、技术效应及分工效应等路径优化小麦生产要素配置,获得小麦技术效率的提高。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建议如下:规范农机服务市场,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化农机补偿机制,提升政策作用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