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退耕还林(草)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退耕还林(草)工程效应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根据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现状和生态类型区划原则,将黄土高原划分为4个不同的生态类型区;然后根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从生态、社会经济2个层次中选取对黄土高原影响较大的28个指标因子,建立适合黄土高原地区的退耕还林(草)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根据每个生态类型区的特征和自然状况,确定不同生态区域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2.
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类型区的划分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研究阴山北麓地区环境背景的基础上 ,从自然因素、土地利用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土地退化程度因素中选出 2 3个指标变量 ,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方法 ,将该区划分为 3个不同的土地退化类型区 ,分别为半干旱农业为主区 ,半干旱牧业为主区 ,和干旱牧业为主区。其次、根据土地退化评价体系对该区退化土地进行了评价研究。最后在评价的基础上 ,将阴山北麓地区细分为 5个土地退化类型区 ,分别为干旱牧农结合中度风蚀沙化丘陵区 ,半干旱农牧结合极强度风蚀沙化丘陵区 ,半干旱农业为主强度风蚀沙化滩川平原区 ,半干旱林牧农结合中度水蚀山地 ,半干旱牧业为主强度风蚀沙化高平原区。最后对不同的土地退化类型区根据各区地形地貌特征、土地退化类型、土地退化程度、自然资源状况、生态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趋势的相似性 ,结合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以保持乡 (镇 )行政区划的完整性为原则将该区又划分为四个生态经济类型区 ,即丘陵防风固沙牧、林、农结合区 ,滩川地农牧结合区 ,山地水土保持林、牧结合区和高平原防风固沙牧业为主区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地退化防治分区整治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焦作市村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从土地生态本底、生态结构、生态效益和生态胁迫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热点分析模型对焦作市土地生态质量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研究,将焦作市土地生态质量根据冷热点分值划分为5个等级。在热点分析的基础上,利用CART算法构建分类决策树,根据控制变量法得到的决策树分类精度对研究区内22个生态因子对全局土地生态质量的贡献度进行分析,最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再确定每一个生态类型区的主控因子。结果表明,焦作市的土地生态质量大致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即由城镇中心向远郊土地生态质量呈上升趋势,而由水库、河流、风景区向城区方向土地生态质量呈下降趋势。其生态因子中生态服务价值具有最高贡献度,对焦作市土地生态质量影响最大。各级生态类型区由于空间位置的差异,影响其土地生态质量的主控因子也有显著差异。一二级生态空间分异类型区主控因子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四五级生态空间分异类型区则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三级生态空间分异类型区受人为与自然双重因素影响,主控因子最多。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估及空间聚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陕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统计数据,构建农业生态经济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系数,对陕西省各县(区)进行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基于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自相关理论,进一步探索其在空间分布上的聚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全省变化波动较大。2007年陕西省农业生态经济水平的空间差异呈现出由以西安市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向陕北、陕南递减的态势。各县(区)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及其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也具较大差异,关中地区各县(区)各系统间协调得最好,陕北地区最差。2007年陕西省各县(区)的农业生态经济水平主要趋向于低低集聚,而表现为高高集聚的县(区)主要集中于西安市各县(区)及其临近区域,陕北和陕南地区的空间集聚主要表现为低低集聚。另外,关中地区边缘个别市、县表现为非集聚现象,且分布于高高集聚地区的外缘,其非集聚地区地理分布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区域空间结构特征及其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依据大量实地调查数据与文献资料,通过对陕西省区域空间结构特征、发育因素与机制的分析表明,构建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是促进陕西省社会经济全面迅速发展的关键。并提出了符合陕西省实际的区域发展战略:①选择合理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②构建多样性的开发轴线,塑造合理的中心—外围格局;③优化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加强区域内外联系。  相似文献   

6.
以多维度多层次理论为基础,应用模糊聚类分析(FCA)和GIS空间分析模型等方法,对陕西省综合分区进行定量研究;针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问题,建立区划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不同层次指标的权重。应用上述方法,对陕西省95个县市的生态、经济、社会进行综合分区研究,结果得出生态环境区7个,经济社会区9个,综合区13个。通过实地抽样调查表明,上述研究结果能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准确反映各区的状况,增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可操作性,可直接为各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河中下游河流廊道景观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塔里木河中下游河流廊道为对象,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探讨生态功能区划系统以及具体的划分问题,提出相应的区划原则并针对不同等级功能区划分标准,定性划分了3大景观生态功能类型区,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精品休闲农业点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居民闲暇时间和健康知识的增多以及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休闲旅游逐渐成为城市居民出游的重要形式。文中以陕西省入选"魅力城乡"休闲农业门户网站的100个精品休闲农业点为基础数据,依据空间结构理论、计量地理学、ArcGis、AutoCAD等技术方法,运用休闲农业市区空间分布比重、平均城市中心距离、空间离散指数、回转半径法和空间分布曲线等计量方法,对陕西省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精品休闲农业整体上形成了以西安周边地区为核心、以关中平原为主带、以陕南和陕北为两大辐射区的发展格局并已初具规模;陕北地区休闲农业的空间离散指数相对较小,关中和陕南差别不显著;关中休闲农业受城市区位的影响较为明显,陕北和陕南则相对较弱。据此,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期为陕西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民勤盆地生态功能类型区划分与生态用水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民勤生态十分脆弱,主要是生态用水严重不足,导致防风阻沙植被衰败。将民勤划分为4个生态功能类型区,即:Ⅰ绿洲生态功能类型区、Ⅱ绿洲边缘生态功能类型区、Ⅲ固定-半固定沙丘生态功能类型区、Ⅳ流动沙丘生态功能类型区。对每个生态功能类型区的生态功能和植被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民勤的水资源现状和各个生态功能类型区所发挥的不同生态功能,提出只在绿洲边缘生态功能类型区进行人工补充水分,建立人工植被。并对该区域所需的人工补水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这一生态功能类型区每年需要人工补充植被生态用水量为1.2×108m3。  相似文献   

10.
灵宝市常年种植小麦 3 .1 3万hm2 ,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 52 .8%,其独特的“七山二塬一分川”的地理特征 ,使小麦病虫区域间差异明显。从 1 997年开始 ,笔者对不同生态类型区的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 ,提出了各生态类型区病虫的综合防治技术。到 1 999年已累计示范应用 4 .1万hm2 次 ,挽回小麦损失 1 0 4 5.9万kg。1 小麦生态区域划分及各区病虫害发生特点根据对不同海拔高度小麦病虫系统调查和阶段普查的结果 ,参照灵宝市种植业区划的标准 ,将灵宝市小麦病虫的发生情况分为 3个不同的生态类型区 ,即河川灌区 (海拔高…  相似文献   

11.
道路网络对黄土高原过渡区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生态脆弱区,黄土高原及其风沙过渡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人类干扰是造成土壤侵蚀、土地退化加剧的主要原因,而道路网络作为人类干扰的途径,贯穿于各类景观,其存在和发展产生了许多生态效应,同时对土地生态安全产生影响.在分析道路对景观影响的基础上,论述道路网络和土地生态安全的关系,基于生态效应,从格局和过程研究入手,提出基于格局和过程的生态安全指数,综合评估道路网络潜在生态影响及累积性后果,进而分析道路网络对典型脆弱区生态安全的影响.以陕北横山县为研究区,利用GIS分析道路网络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道路所造成的生态安全在空间尺度上差异较大,道路密度和生态安全水平具有较高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选取受人类活动影响深刻的生态脆弱区陕北黄土高原城郊区为研究区,利用研究区太阳辐射、降水量、日照率、地面长波辐射、土地利用等数据和区域生态服务价值测算模型测算了研究区植被净生产力、生产有机物价值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陕北黄土高原城郊区各类植被净生产力年际间变化大;陕北黄土高原城郊区植被净生产力空间差异显著,而且同一区域不同植被类型净生产力也不相同;陕北黄土高原城郊区植被生产有机物总价值随时间变化明显,其中榆林市城郊区年际间变化最大.  相似文献   

13.
陕北荒漠化地区农业资源优势与特色产业建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分析了陕北荒漠化地区农业资源优势及水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将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在有限范围和适度规模上提出了今后应重点发展的4大特色产业:制种及玉米产业、设施蔬菜产业、羊产业、小杂粮产业等,并就其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Yudan WANG 《干旱区科学》2020,12(4):561-579
The spatial pattern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cannot be accurately simulated by using observations from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OMS) that are distributed sparsely in complex terrain.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in regions with complex terrain can be better represented by meteorological data with the high spatial-temporal resolution and accuracy. In this study, Standar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 (SPEI) calculated with meteorological factors extracted from ITPCAS (China Meteorological Forcing Dataset produced by the Institute of Tibetan Plateau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as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in Shaanxi Province of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1979-2016. Drought areas detected by SPEI calculated with data from ITPCAS (SPEI-ITPCAS) on the seasonal scale were validated by historical drought records from the Chinese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Canon-Shaanxi, and compared with drought areas detected by SPEI calculated with data from OMS (SPEI-OMS). Drought intensity, trend and temporal ranges for mutations of SPEI-ITPCA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cumulative drought intensity (CDI) index and the Mann-Kendall tes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rought areas detected from SPEI-ITPCAS were closer to the historical drought records than those detected from SPEI-OMS. Severe and exceptional drought events with SPEI-ITPCAS lower than -1.0 occurred most frequently in summer, followed by spring. There was a general drying trend in spring and summer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a significant wetting trend in autumn and winter in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On seasonal and annual scales, the regional and temporal ranges for mutations of SPEI-ITPCAS were different and most mutations occurred before the year 1990 in most regions of Shaanxi Province. The results reflect the response of different regions of Shaanxi Province to climate change, which will help to manage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1980-2006年气候变化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陕西省1980-2006年97个气象站点地面观测的降水和气温数据分析近27年陕西省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陕西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空间分布格局均呈随纬度增加而逐步减少,陕西省南部水热条件明显好于北部。(2)近27年来陕西省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平均每年上升0.0566℃,陕北增温幅度略高于陕南;降水量...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环境旱化的气候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河北省历史上有“十年九旱”之称 ,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其气候原因一是降水少且时空分布不均 ;二是气温偏高 ,蒸发剧烈。利用承德围场站 195 1- 1999年降水量、平均气温和蒸发量的实测资料 ,对年降水量随时间变化进行分析 ,得到年际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降水、气温和蒸发量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与河北省环境旱化之间的关系。在初步分析全省环境旱化成因后 ,提出若干治理干旱的对策措施———建立健全干旱监测预警措施、加快水利建设、充分利用空间水资源、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开展高效特色农业开发。  相似文献   

17.
人类活动对晋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晋西北地处我国北方生态环境脆弱的农牧交错带,同时又是资源富集,资源与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剧了该区以土壤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为主的环境退化问题。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新疆近45年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象灾害不仅给新疆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成为影响新疆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利用1960-2004年的气象资料,就新疆近45年来发生的洪旱灾害、大风及沙尘暴灾害、冰雹灾害等变化情况,通过时间序列进行了线性拟合,以图表的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描绘,指出这几种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并提出了一些长远和近期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建立健全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强陕西省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评析了陕西省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现状,总结探讨了陕西省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做法及经验,并提出建立健全陕西省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各类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将关注西部地区典型的旅游资源非优区,在对旅游资源系统具体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内容、规模、时序三个方面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进行旅游产品开发的有效模式。文章着眼于经济欠发达的县级区域,提出以空间区位理论为指导开展广泛的区域旅游合作、通过设计策划构建良好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以地区经济发展驱动旅游业的深入开展等具有指导性的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