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代阔  文春梅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4):66-66,123
合理利用缩节胺系统化调技术是实现棉花"矮、密、早"栽培体系的重要内容,棉花的化学调控技术已成为新疆棉花高产栽培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于2011年进行了不同浓度缩节胺的拌种处理,研究缩节胺拌种对棉花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从缩节胺不同浓度水平拌种对棉株蕾铃数的促进效应来看,30mg/kg浓度的缩节胺拌种处理的效果最好,有关这一结论的正确与否,有待于今后试验的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用缩节胺对棉花进行全程化控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缩节胺对棉花进行化学调控是近几年应用较广的一项新技术。随着棉花生产的发展,化学调控越来越被重视,成为棉花优质高产一项不可替代的管理措施。实践证明,缩节胺可在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施用,采用多吃少餐的办法,均可起到良好效果。一、拌种用种子量的0.03% ̄0.05%缩节胺进行  相似文献   

3.
棉花缩节胺拌种试验王新勇,尹秀,王建华,丁秀峰(新疆农科院经作所,乌鲁木齐,830000)(叶城县农技站)棉花采用缩节胺(简称DPC)化调化控技术,已经是棉花生产中获得高产、优质、早熟、高效益的常规技术措施。为进一步完善终节胺的使用方法和技术,为全程...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缩节胺拌种能促进根系的发育,抗逆性强、叶面积减少,出叶速度快、现蕾、开花早、增产效果明显等特点。我团在室内和室外都进行了拌种试验,其增产效果显著。根据室内不同拌种用量和不同的试验方法对棉花发芽率和植株长势进行调查测定,结果表明:缩节胺和种子重量比1:300的拌种方法根系发达,植株长势好,并最终确定在农一师十六团进行1:300拌种进行田间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5.
研究改变棉花喷施缩节胺的传统方法,将缩节胺、杀虫剂、杀菌剂用缓释材料特殊处理后包衣种子和制备成缓释缩节胺胶囊施入土壤中,药随种子发芽、出苗内吸传导到棉株地上部位,起到化学控制、防病治虫的作用.2004~2005年在新疆新和县、新湖农场田间试验后,结果表明,根用缓释缩节胺不但能达到喷施缩节胺调控棉花生长、增加棉花产量等功效,而且克服了叶面喷施浪费农药、污染环境、调节滞后等缺点,并为改变农药使用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缩节胺复配打顶剂对机采棉株型塑造和棉铃分布的影响。【方法】2021年以新陆中88号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因素为缩节胺和打顶处理,缩节胺2个水平,喷施缩节胺(H1)和不喷施缩节胺(H0);打顶3个水平,打顶剂喷施(D1)、人工打顶(D2)和不打顶(D3)。研究缩节胺复配打顶剂对棉花株高、主茎日增长量、茎粗、主茎节间数、节间长度、果枝数、果枝长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随着缩节胺的喷施,棉花株高、主茎日增长量、果枝长度、果枝夹角及株宽呈降低趋势,打顶剂喷施可以抑制棉花顶部的生长,并起到免打顶的作用。缩节胺复配打顶剂可以塑造适宜机采的棉花株型。缩节胺复配打顶剂可以更好的将棉花的生殖生长向营养生长转移,增加棉花营养器官的重量,提高棉花的产量。喷施缩节胺处理伏前桃个数显著高于处理不喷施缩节胺处理,增幅为43.3%。各打顶处理间伏前桃个数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的伏桃个数以打顶剂喷施处理最高,不打顶处理最低,棉花的秋桃个数以不打顶处理最低,人工打顶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7.
缩节胺在棉花生产上的运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棉花生产管理中普遍使用缩节胺(CCC),尤其是在当前高产高密度生产中被广泛运用,通过使用缩节胺来实现棉花的系统化调,可有效抑制棉花地上部分伸长,促进地下部分根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提高单株结铃数,但在具体操作时难度很大,除因水、肥条件搭配不当,土壤质地、气候条件等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外,与在使用时不注意缩节胺使用的时间和用量,没能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根据我县多年植棉以来不断探索和总结,系统地掌握了根据当地棉花叶龄指数和日生长量,科学地运用缩节胺对棉花进行全程化学调控。为大面积棉花丰产稳产,运用缩节胺进行全程化学调控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缩节胺的使用在棉花生产上已经成为常规技术.对缩节胺的作用原理、棉花施用缩节胺的时期、用量、施用方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一些棉花全期化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缩节胺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生产应用上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本文针对缩节胺的使用时间、使用浓度对棉花的增产作用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0.
缩节胺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生产应用上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本文针对缩节胺的使 用时间、使用浓度对棉花的增产作用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1.
缩节胺作为棉田化控主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株型塑造及产量提升方面有显著作用.缩节胺对棉花的个体农艺性状与群体株型塑造、根系发育与养分运移、籽棉产量与纤维品质等各方面的影响均有较为详细的研究成果,为缩节胺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随棉花种植技术变化,缩节胺应用技术研究日益增多.本文概述了缩节胺的研发和应用的历史及进展,对棉花农艺性状、株型构造及产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缩节胺相关研究及其应用技术作了进一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一、种子处理 每100公斤棉种用600~800g敌克松拌种预防烂种和棉花立枯病,500g"3911"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棉蓟马,50g缩节胺兑水2~3kg均匀喷雾拌种,闷种8~12小时,摊开晾干播种,控制棉株旺长.  相似文献   

13.
<正>棉花是无限生长型作物,合理运用缩节胺调控棉花不同生育期进程,对塑造丰产株型和群体密度与高度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提高棉化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一、缩节胺在棉花调控中的作用1.喷施缩节胺后棉花植株生长缓慢,节间变短,促进棉花主根生长根系发达,使棉花根系吸收养分能力和棉花苗期抗病抗风能力进一步增强,结铃后棉株抗倒伏能力加强。  相似文献   

14.
<正>滴灌棉花全程机械化调,即采用缩节胺(DPC)对棉花生长期用运机力实施调控的一种措施,在高密度(1.79万株/亩)条件下,棉花化控不及时易使营养生长过旺,导致棉花油条、赘芽丛生,推迟现蕾开花,蕾铃脱落严重,造成后期管理难度大的被动局面。通过近两年的试验和大田示范推广,在我团推广全程机械化调,使高密度棉花前期根系发育好,抗逆性增强,果枝始节降低,中期节间均匀,生长稳健,后期透光好,解决了  相似文献   

15.
<正>棉花化学整枝技术是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氟节胺与缩节胺喷雾代替人工打顶的技术。氟节胺主要抑制棉花生长点细胞分裂和叶片细胞伸长,使棉花生长点停止生长,缩节胺主要是减低植物体内赤霉素的活性,抑制细胞伸长,使茎秆节间紧凑,株高降低。棉花化学整枝可有效抑制棉花顶尖生长,塑造理想株型,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提高棉花化学脱叶效果,对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通过运用不同剂量缩节胺拌种和苗期化调试验,结果显示缩节胺拌种可明显降低子叶节高度,对第一节和第二节间也有显著的影响,选择1:400的浓度处理对子叶节高度控制较好,显蕾量也较多。缩节胺苗期化调,使茎杆粗壮紧凑,出叶速度加快,从一叶一心开始化调,用量为1 g/666.7m~2,间隔时间为10 d,化调期至六叶一心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缩节胺对棉花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棉花生产过程中运用缩节胺进行化学调控是我国发展轻简化棉花栽培技术的必然趋势。缩节胺对棉花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可以分为基本效应和复合效应2类,基本效应指喷施缩节胺后棉花在形态和功能上的直接变化,如农艺性状变化等;复合效应是指在基本效应的基础上,结合外界环境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后形成的变化,如产量性状变化等。重点讨论了缩节胺在棉花栽培上的使用技术,以及缩节胺对棉花种子萌发、根系活力、农艺性状、生理生化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纤维品质和抗性的影响,同时还总结了缩节胺在目前生产中应用面临的问题,并对缩节胺化控在棉花育种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缩节胺作为外源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国不同棉区均有应用。综述了缩节胺的理化性质和在棉花生产中的作用,介绍了缩节胺在棉花上的主要应用技术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高产棉田中的全程化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缩节胺的使用在棉花生产上已经成为常规技术。对缩节胺的作用原理、棉花施用缩节胺的时期、用量、施用方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一些棉花全程化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长绒棉苗期施用缩节胺的田间试验,探讨喷施化学调控剂对长绒棉形态、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长绒棉苗期进行化调1~3次,株高降低,果枝始节降低,蕾铃脱落减少,有一定塑造棉花理想群体形态的作用;合理化调有促进棉花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