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肥与杀菌剂配施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ZnSO_4·7H_2O、MnSO_4与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配施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效果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微肥与杀菌剂配施,有利于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培育壮苗,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效。玉米拌种用量ZnSO_4·7H_2O6g/kg MnSO_46g/kg 50%福美双3g/kg 40%五氯硝基苯3g/kg,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效88.75%~92.17%,较微肥处理和杀菌剂处理分别增产4.77%~6.42%和6.25%~11.80%。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马铃薯茎基腐病防治的有效方法,山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山丹县清泉镇郇庄村开展了6种药剂拌种防治马铃薯茎基腐病的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的防效和产量均居第一位,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的防效和产量均居第二位,在生产上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1.防治茄、瓜类立枯病:用种子干重量0.2%的40%拌种双拌种或每平方米苗床撒五氯硝基苯4 g,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 g,再加40 kg细土拌成药土,1/3铺底,2/3播种后盖种.  相似文献   

4.
6种杀菌剂防治剑麻茎腐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种防治剑麻茎腐病的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最好的是50%咪酰胺锰盐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效达60%以上;其次是4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和7.5%氟环唑乳油,防效均为57.3%;而40%五硝基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3%甲基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效最差,防效低于40%。通过药剂防效和成本分析,建议生产上可使用50%咪酰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4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交替使用防治剑麻茎腐病。  相似文献   

5.
8种复配剂拌种对大蒜白腐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种复配剂拌种防治大蒜白腐病的试验结果表明,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硫磺粉、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硫磺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两种复配剂按用种量的0.3%拌种,防效最好,分别为96.88%、97.77%,可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含毒介质生长速率法测定2-巯基苯并噻唑锰锌对禾生腐霉菌的室内毒力,并将该药剂制成20%悬浮剂,研究其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巯基苯并噻唑锰锌对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为50.8651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2-巯基苯并噻唑锰锌悬浮剂120 g/hm2拌种处理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效果优于传统杀菌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20 g/hm2,对玉米的增产效果也明显优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20 g/hm2,对玉米出苗时间没有影响,玉米出苗率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7.
一、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如吉研3、吉研4、九白1号、吉研1号、通园4号、长春快菜为搭配品种。 2、种子处理根据病害种类选其一:6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40%细菌灵片剂,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软腐病防治);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拌种(防霜霉病);50%DT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4%拌种(防黑腐病);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2%~0.3%拌种(防黑斑病)。  相似文献   

8.
一、化学防治 种子处理可采用药剂拌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双等按种子重量的0.3%~0.4%用量拌种,可防治黄瓜等果菜类苗期枯萎病、立枯病、炭疽病等.用50%克菌丹或70%五氯硝基苯等用量同上,可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等.苗床如换土困难,可用40%甲醛处理苗床,用100倍的甲醛液250 mL/m2喷洒在土中,地膜覆盖5~7 d后,揭膜翻晾14 d,待甲醛挥发完再播种.或苗床施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 g/m2,对细土广枯灵水剂500倍液喷雾作苗床土消毒.防治灰霉病,苗期以烟熏或喷粉为主,每7~10 d防治1次,连防3次以上.花果期以喷雾为主,每7~10 d防治1次,连防3次以上.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明报道了苎麻炭疽病防治的研究结果:头麻收获后,结合中耕复土,每亩施用石灰75公斤,防效达57.42%~76.98%。在供试的农药中,以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防效最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次之,瑞枯霉防效较差,拌种双的防效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以250~500倍液为宜。在当季苎麻生长初期(苗高30cm左右)应开始施药,此时炭疽病尚处于发病初期,以后每隔7~8天施用1次,每季麻以施用2~3次药即可获得理想效果。40%拌种双防治苎麻炭疽病,在大田防治示范中,与小区试验防效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贵州省道真县党参茎基腐病的病原及其防治药剂。[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验证,利用形态学与rDNA-ITS对致病菌进行鉴定,之后通过大田防治试验测定5种杀菌剂对党参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引起道真党参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杀菌剂大田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最佳,病害防治效果为81.63%;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次之,防治效果为74.49%;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党参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差为30.61%~51.02%。[结论]道真大沙河党参茎基腐病的病原为尖孢镰刀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党参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小麦扬花期喷施多菌灵是生产上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主要措施,为了延缓病原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对不同作用方式的化学药剂混配及其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研究选用95%多菌灵原药和95%戊唑醇原药测定对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将两者按照Horsfall方法进行不同比例的混配,对毒性比率较高的混配比例采用共毒系数方法验证其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多菌灵与戊唑醇按EC50剂量20:80的比例混配具有增效作用,在温室盆栽试验测试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3%好力克悬浮剂以及两者混剂的防效都达到了85%以上,而且混剂1000倍防效显著高于多菌灵800倍,可用于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几种杀菌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的联合毒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离体平皿法测定了12种杀菌剂对黄瓜枯萎病的抑菌作用以及福星、世高和福美双不同组分配比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40%福星EC、10%世高DG和50%福美双DC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优异的抑菌作用,其EC50分别为0.0998 μg/mL、0.2669 μg/mL和0.3795 μg/mL,3个混配制剂对黄瓜枯萎病的共毒系数分别为699.9、241.9和173.1.福星·世高配比(福星:世高为1:49)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增效程度高于福美双·福星配比(福美双:福星为47:3)和福美双·世高配比(福美双:世高为42:8).  相似文献   

13.
切花百合枯萎病菌室内药剂筛选及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5种农药单剂和2种复配剂对切花百合枯萎病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单剂中,纯白菌菌灵在500倍和600倍液时抑菌率达100%.其次抑菌效果比较好的是代森锰锌,在400倍液时抑菌率为87.45%.绿精灵的抑菌效果最差,抑菌率仅为29%.复配剂A(菌菌灵+绿精灵)和复配剂B(菌菌灵+医霉)的抑菌效果较好,抑菌率分别为86.65%8、9.5%.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单剂纯白菌菌灵在前期防治效果好,但在后期防治效果降低,复配剂的防治效果一直较好,且添加了农用氨基酸的效果更好,增效31.56%.  相似文献   

14.
枯萎病是西瓜主要病害,笔者选用了三种杀菌剂进行防治西瓜枯萎病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根病除、枯萎灵、根复生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8.9%、87.4%、85.8%,在正常范围内用药对西瓜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长速率法就9种杀菌剂对枣树干腐病菌的室内毒力进行了测定,得到8条毒力回归曲线及相应的EC50,EC95。结果分析表明,9种杀菌剂对病菌的毒力差异较大,毒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世高、凯润、多菌灵、爱因思、绿亨一号、五氯硝基苯、福美双、大生M-45、硫磺,其中世高、凯润、多菌灵和爱因思可作为防治枣树干腐病的备选杀菌剂。  相似文献   

16.
从1620个水稻病株标样中,分离出486个病菌,经纯化鉴定出病原真菌10种,以稻苗立枯丝核菌和稻苗绵腐病菌类为主。从稻种内外共分离鉴定出病菌9种,以稻粒黑粉病菌为主,次为稻恶苗病菌。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Cd胁迫下喷施杀菌剂福美双对小麦幼苗Cd积累及生理特征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规冬小麦品种为供试作物,采用水培法,在不同浓度Cd胁迫下,于小麦苗期分别喷施高(400倍稀释液)、低(800倍稀释液)两个剂量的福美双制剂,研究福美双对小麦幼苗Cd积累、分布以及抗氧化系统和光合作用等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在Cd积累方面,施用福美双提高了小麦地上部Cd和S的含量,最高增幅分别为73.8%和151.2%。同一Cd浓度胁迫下,随着福美双施用剂量的提高,Cd在小麦亚细胞各器官中的含量增加,在细胞壁中的占比升高,在细胞可溶性组份中的占比减少; Cd由氯化钠提取态向乙醇提取态和水提取态转变。喷施福美双对麦苗地上部鲜质量和根系长度无显著影响。在光合作用方面,Cd胁迫下喷施福美双提高了小麦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最高增幅分别为62.7%、36.0%和89.5%。在抗氧化作用方面,Cd胁迫下喷施福美双提高了小麦叶片MDA、H2O2和CAT含量,最高增幅分别为27.1%、123.6%和464.3%; SOD含量下降,最大降幅为20.1%。研究表明,施用福美双促进了小麦幼苗地上部Cd积累,提高了植株的光合作用,但降低了植株的抗氧化能力并加剧了Cd胁迫,高剂量条件下的施药效应更加显著,建议在镉污染麦田防治病害尽量不施用或少施用福美双。  相似文献   

18.
几种杀菌剂对柑橘溃疡病的药效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416-19417
[目的]筛选出对柑橘溃疡病有较好防效的杀菌剂。[方法]选用77%多宁600倍、80%金纳海600倍、3%克菌康800倍、77%多宁600倍+柔水通3 000倍、80%金纳海600倍+柔水通3 000倍、3%克菌康800倍+柔水通3 000倍液等单、混剂,进行田间药效测定。[结果]所有参试药剂对柑橘溃疡病的防效均达48.00%以上,而添加农药增效剂后的防效显著高于单剂(P〈0.05),其中以80%金纳海600倍+柔水通3 000倍和3%克菌康800倍+柔水通3 000倍对柑橘溃疡病的防效最好,其对叶部溃疡和果实溃疡的防效分别达77.00%和79.00%以上。[结论]80%金纳海600倍+柔水通3 000倍和3%克菌康800倍+柔水通3 000倍2种混剂在田间表现良好,推荐在生产上用于柑橘溃疡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亚麻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及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亚麻枯萎病病原菌形态特征和致病性等特点,鉴定亚麻枯萎病病原菌为Fusarium oxysporum f.sp.Lini。通过供试的13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的抑制效果研究表明:对亚麻枯萎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有较强抑制效果的杀菌剂有枯萎灵、代森锰锌,其抑菌率均为100%,其次为多菌灵(抑菌率为86.3%),爱苗(抑菌率为83.8%),根腐宁(抑菌率为8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