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库网箱养鲤烂鳃病极易发生 ,危害严重。笔者对龙屯水库网箱养鲤烂鳃病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已收到较好效果。1 病因 细菌性烂鳃病是柱状屈桡杆菌 (Fleex ibavtercalxmnaris)引起的鱼病。由于饲料原料来源不一 ,有时保管不善 ,饲料质量得不到保证。饲料中的维生素矿物质添加不足。水库管理不当 ,饲养初期投料不足 ,鱼体质弱 ,抗病力差。又由于水库多年施化肥养鱼 ,水质被污染 ,鱼体免疫力低下 ,易感烂鳃病。2 发病症状  1998年 7月 19日水温 2 7~ 2 8℃ ,龙屯水库网箱鲤鱼发生烂鳃病。病情来势凶猛 ,传播迅速…  相似文献   

2.
武锦书  崔献凤 《水利渔业》1993,(6):40-41,54
在网箱鲤疾病中,烂鳃病传播速度快,流行面广,危害最大。1978-1992年水库1695箱鲤都发生了烂鳃病,共计死鱼约12.7万kg,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6-7月水温25-32℃是发病高峰季节,最高死亡68%。分析发病原因后,制定了“以防为主,结合内服药饵,外用泼洒,洗澡“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赖勤  喻海石 《内陆水产》2002,27(4):40-41
近几年来,我省观赏鱼养殖业发展迅速,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控制不好,防病治病措施不力等多种原因,鱼病流行严重。现将我省常见的几种金鱼疾病的防治技术简介如下。1烂鳃病1.1细菌性烂鳃病病原柱状曲挠杆菌。症状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有时鳃丝末端组织腐烂,造成鳃边缘残缺不全。有时鳃部某处腐烂,不在边缘处。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有时被腐蚀成一个略成圆形的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由于鳃丝组织被破坏,造成病鱼呼吸困难,常游近水表呈“浮头状”。发病季节终年可发生,以春末夏初(4~10月)为多见。水温在20℃…  相似文献   

4.
网箱养鲤烂鳃病的诊治1995年,我办下属移民水产开发公司在潘家口水库上游的新甸子村用网箱养鲤成鱼20箱,总面积500m2,网箱规格5×5×2m。投放鲤鱼种总计2435公斤,规格为每公斤10尾。8月27日发现网箱内漂浮大量死鱼,死鱼体重为每尾0.5—1...  相似文献   

5.
<正>鲤鱼和锦鲤是我国重要的池塘养殖对象,烂鳃病是鲤鱼的重要疾病之一,前几年鲤鱼烂鳃病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发病后养殖者和鱼病防治人员都有一定的治疗经验。而近几年锦鲤疱疹病毒病在鲤鱼和锦鲤中广泛流行,并引起发病鱼烂鳃的症状,与细菌性烂鳃很容易混淆。由于大家对鲤鱼发生锦鲤疱疹病毒病的症状和防控  相似文献   

6.
天津地区网箱养鲤主要鱼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地区网箱养鲤常见鱼病17种,其中危害大、造成损失重的4种:烂鳃病、三代虫病、鲤鱼出血性败血病、野鲤碘泡虫病。本文分析了网箱中鱼病发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鲤鱼孢子虫病危害甚大,特别是在大水面网箱养殖中。由于鳃上寄生的孢子虫在一般条件下鲤鱼不表现出症状,加上因为养殖者的技术水平,缺乏经验等原因,孢子虫病未得到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治疗,造成较大损失。笔者曾诊疗过多例孢子虫病,对这种病有一些粗浅的认识,现结合两例谈一些认识与体会。 一、发病情况 石家庄元氏八一水库,在8月上旬,大暴雨过后,养殖户报称网箱发生爆发性烂鳃病,初期每天约死亡50尾,死亡数逐日上升,3天后每天死亡数超过100尾,用过多种消毒剂效果不好。 二、主要症状 到现场发现较暴雨前水温下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网箱养鱼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箱养殖面积逐年增加,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鱼类病害,它直接影响着鱼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通过近两年对我省白洋淀、黄壁庄水库、王块水库等大型水域网箱养鱼的观察和了解,对网箱养鲤危害较大而且发病率最高面积最广的属鲤鱼烂鳃病。网箱养鲤烂鳃病有两种情况,一是细菌性烂鳃;另一种是由寄生虫引起的烂鳃,有些养殖单位因技术水平及条件的限制不能分辨,故多次施药均达不到治疗的效果。作者通过近两年来的实践把如何分辨及治疗网箱养鲤烂鳃病的方法总结如下: 1.症状细菌性烂鳃的主要症状:病鱼鳃丝腐烂发白,鳃盖骨内表皮充血,中间  相似文献   

9.
<正> 前言1973年国内开展网箱养鱼以来,发展很快,鱼病问题也随之产生。已发现了水霉病、疖疮病、白皮病、细菌性烂鳃病等。目前网箱养鱼中鱼病的危害到了不能忽视的程度。在日本等国网箱养鱼中鱼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1978年浙江省海盐县圩城公社渔场网箱养殖的鳙鱼大批死亡。经过研究认为主要是鱼害粘球菌引起的烂鳃病,症状与青、草鱼  相似文献   

10.
亲鱼的病害防治在饲养亲鱼过程中常发生细菌性的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中华鳋病、锚头鳋病、打印病等。这些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与成鱼情况完全相同,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物预防方法:1.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病用漂白粉和大蒜或五倍子和呋喃唑酮进行预防。2.打...  相似文献   

11.
亲鱼的病害防治在饲养亲鱼过程中常发生细菌性的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中华鳋病、锚头鳋病、打印病等。这些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与成鱼情况完全相同,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物预防方法:1.细菌性烂鳃、肠赤、赤皮病用漂白粉和大蒜或五倍子和呋喃唑酮进行预防。2.打...  相似文献   

12.
草鱼肠炎、烂鳃病新疗法“漂白精”是从漂白粉中提取的次氯酸钙结晶,其有效氯含量比漂白粉要高得多。能治疗草鱼肠炎、烂鳃病的原因是因为次氯酸钙的水解产物与病原蛋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同时该药本身也有直接消毒作用。药饵的配制方法:1.将10克“漂白精”溶...  相似文献   

13.
实施鱼病综合防治技术苗种成活率高仍比市红星渔场有成鱼池1.33公顷,鱼种池1.87公顷。1984年建场至1990年,鱼病不断发生。常见鱼病有弯体病、烂鳃、肠炎、赤皮、疖抱病、车轮虫病、锚头据病、中华据病、鱼虱病、水蜈蚣等病虫害。其中烂鳃病、弯体病、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鲤鱼孢子虫病危害甚大,特别是在大水面网箱养殖中,由于鳃上寄生孢子虫的鲤鱼一般条件下不表现出症状,加上因为养殖者的技术水平,缺乏经验等原因,孢子虫病未得到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治疗,常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笔者曾诊疗过多例孢子虫病,对这种病有一些粗浅的认识,现结合两例谈一些认识与体会。   一、发病情况   石家庄元氏八一水库,在 8月上旬,大暴雨过后,养殖户报称网箱发生暴发性烂鳃病,初期每天约死亡 50尾,死亡数逐日上升,三天后死亡数超过 100尾,用过多种消毒剂效果不好。   二、主要症状   到现场发现…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1997年3月~1998年l1月在骆马湖实施了网箱高产低耗养殖技术专项研究。其中鳜鱼养殖效益明显,适用于湖区资源开发和利用。1试验条件1.1结构采用封闭式聚乙烯网箱,箱盖为单层,其它各面为双层。网箱高2.5m,网箱内层目大lcm,外层目大2cm...  相似文献   

16.
家齐 《齐鲁渔业》2002,19(1):32-32
采用中草药防治鱼病,药源广泛、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只要方法得当,对症下药,对鱼病的防治有效率可达85%以上。现综合介绍如下: 1.“四合剂”主治烂鳃、肠炎、赤皮病。每 100kg草鱼用敌百虫晶体100g、乐果200g、漂白粉 500g、食盐1000g,将这4种药物按顺序溶于适量水中,浸泡米糠15kg投喂。 2.烟叶秆 主治肠炎、烂鳃、赤皮病。每亩水深1m用烟秆2~3kg(或烟叶 0.5kg或廉价香烟10包)捣烂煎汁,与发酵的兔粪 10~15kg拌匀后撒施。 3.三黄粉 主治出血肠炎、烂鳃及赤皮病。取大黄…  相似文献   

17.
鲤鱼单极虫病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1989年以来,造成王快水库等网箱养鲤大批死亡的单极虫病,病鱼出现烂鳃、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有大量粘液等症状;显微观察的结果为:各组织器官发生病变,肠上皮细胞严重坏死,平滑肌纤维发生玻璃样变及解体,鳃丝充血,鳃小片融合,肝细胞核溶解、坏死。  相似文献   

18.
1 症状 金鱼无食欲,体消瘦,活动呆滞,体表无明显症状。翻开鳃盖,可见鳃盖内表皮有轻度充血,鳃丝末端浮肿、粘液增多,粘附有污物,鳃丝间偶有发现白点,呈淡红色。剖检时,除肠内无食物外,各内脏器官基本正常。镜检一个视野有4个小瓜虫或幼体,两个视野有3只指环虫,且鳃丝上皮细胞脱落,血管有血窦,严重时呈坏死性烂鳃。所检查的5尾金鱼4尾都是如此,另一尾病症较轻。因此,诊断为金鱼小瓜虫病、指环虫病和烂鳃病并发。2 发生原因2.1 进货时金鱼在产地就有虫卵和孢子,至水温、环境适宜时,虫、菌即大量繁殖,感染金鱼。2…  相似文献   

19.
网箱养鲤鱼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根据1998-1999年在绥中县龙屯水库进行网箱养鲤鱼病防治技术研究结果,介绍了网箱养鲤鱼种入箱前后的处理方法及在养殖期间的鱼病防治措施。同时,对网箱养鲤的主要疾病(鲤春病毒病、细菌性烂鳃病、鲤白云病、水霉病、单极虫病、三代虫病等)的原因、症状、流行情况及防治方法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20.
正鲤鱼急性烂鳃病2004年开始在郑州流行,到现在为止每年发病面积都呈上升趋势,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在每年的5月份到10月份更为严重。鲤鱼急性烂鳃病发病迅速,来势凶猛,死亡率高,易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影响水产养殖生产安全。1常见症状患急性烂鳃的病鱼一般表现为离群独游,有时食欲旺盛,有时食欲低迷。患病的鱼体质较弱,开增氧机时易被吸入叶轮而绞死。病鱼体表粘液增多,鳃丝腐烂严重,剥开鱼鳃有白色蛀斑,并且随着得病时间的延长,白色蛀斑会越来越大。剥开鱼的内脏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