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一般发生年损失玉米10%左右。笔者采取研究调查的方式进一步探究赤眼蜂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能够挽回玉米产量,提高收益,所以建议在生产过程中积极应用赤眼蜂对玉米螟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严重威胁着玉米的生产,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业增效和农民的增收。为提高种植户对玉米螟的认识,重点分析玉米螟危害加重原因和越冬防治。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控制阜康市玉米螟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对该市玉米螟发生动态的监测,确保玉米产业安全生产,于2011~2017年持续7年调查了阜康市玉米螟越冬虫源基数,结果表明:阜康市玉米螟越冬虫源基数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与阜康市实施玉米秸秆粉碎措施呈显著正相关。在生产中,为有效防治玉米螟,建议采用玉米秸秆粉碎这一农业措施。  相似文献   

4.
韩丽 《北京农业》2014,(30):138
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极大,一旦发生,会造成玉米大幅度减产。基于此,详细的阐述玉米螟在玉米生产中危害,重点论述了玉米螟综合防治的重要性和相关的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螟是开原市玉米生产中主要害虫,一般年份造成产量损失8%左右。近年,随着玉米品种更新、耕作方式变革以及异常气候等因素影响,本市玉米螟危害程度逐年加重。为保障本市玉米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确保全市玉米产量的提高,进一步提高本市玉米螟绿色防控的综合能力,2011~2006年连续六年对全市玉米螟进行绿色防控,实施全覆盖。1发生规律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钻心虫。分布广,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幼虫危害玉米,在开原地区一年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喀什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目前,玉米螟在新疆已成为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害虫。。2009-2013年玉米螟在全区范围内大发生,造成了玉米严重减产。为提高玉米病虫害防治效果,解决玉米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通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总结出适合本地的玉米螟防治技术措施,并在2014年示范中评价验证。  相似文献   

7.
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玉米螟是危害玉米较重的常发性害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平均减产10%,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肥水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危害日益加重,因此做好玉米螟防治工作对提高粮食生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褐斑病、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纹枯病、粗缩病、苗枯病、玉米螟等,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1、玉米螟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虫。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达200种以上,但主要为害的作物是玉米、高梁、粟等。1.1症状识别: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造成的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  相似文献   

9.
11月农事     
玉米螟是辽阳市危害玉米生产的最主要害虫之一,对玉米产量减产可达10%~30%,还可减少玉米粒重,造成玉米商业品质下降,是影响辽阳市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辽阳市对玉米螟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已展开多年,采取了多种技术措施大力防治,但玉米螟的越冬基数仍然较高,有逐年加重危害的趋势。该文旨在分析揭示玉  相似文献   

10.
甘南县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秀田  袁海清 《吉林农业》2011,(4):161+165-161,165
甘南县玉米产量的丰缺直接影响甘南县粮食生产和农民的经济收入。玉米螟是甘南县玉米生产中常发性、危害较重的虫害,是玉米产量降低、品质低下、容重小的重要原因。甘南县2010年被列为黑龙江省玉米螟绿色防控项目示范县,共实施绿色防控面积14000亩。通过绿色防控玉米螟,使防控区玉米螟危害率大幅度下降,文章介绍了甘南县2010年玉米螟绿色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粮食作物,然而,近年来玉米螟的发生严重的影响了.玉米的生产: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生产的重要基地。结合吉林省玉米螟灾害的特点,并针对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结合吉林省范围内的玉米螟灾害发生情况,对其相应的防治措施做出系统的说明和评述。  相似文献   

12.
玉米螟是昌图地区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可以导致减产幅度为10%~30%,对玉米生产存在很大的威胁,有必要进行防治。一、发生规律及特点在昌图地区发生的玉米螟为亚洲玉米螟。玉米螟1年发生多代,在玉米各生育时期都可以为害玉米植株的地上部分,取食叶片、果穗、雄穗、钻蛀茎秆,导致植株生长发育受害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秀山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害虫,近年来为害严重。对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玉米螟是辽阳市危害玉米生产的最主要害虫之一,对玉米产量减产可达10%~30%,还可减少玉米粒重,造成玉米商业品质下降,是影响辽阳市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辽阳市对玉米螟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已展开多年,采取了多种技术措施大力防治,但玉米螟的越冬基数仍然较高,有逐年加重危害的趋势.该文旨在分析揭示玉米螟连年重发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邢华 《现代农业》2011,(8):28-28
玉米是铁岭市主栽粮食作物.玉米的丰歉事关铁岭市农业增产增收,事关全市农业总体收入。但是,多年来玉米生产一直受玉米螟困扰.一般年份因玉米螟危害损失玉米一成左右.重发生年可达三到五成。为走出玉米螟危害困境.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武冈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年种植面积1.27万hm2,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不做好相关的防虫管理,很容易发生玉米螟为害。玉米螟是玉米成长过程中最主要的害虫,其通过蛀入玉米主茎及果穗内使玉米发生折断、授粉不良等,导致玉米产量大幅度下降。作者在平时测报过程中严格按照玉米病虫测报技术规范,对玉米螟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玉米螟在武冈的发生规律和发生动态,提出科学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武冈市玉米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玉米重茬面积逐步扩大,玉米螟已上升到玉米生产上的头号害虫。文中探讨了玉米螟的危害特点及主要防治技术,为进一步研究玉米螟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ée)]是中国玉米生产上最重要的害虫,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由于不同类型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程度不同,影响玉米螟的存活和生长发育,同一品种的不同组织器官对玉米螟的存活和发育影响也不相同。笔者在室内研究了高油玉米、糯玉米、甜玉米和普通玉米等的不同组织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存活、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玉米在不同生育期的组织器官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存活、生长和发育的影响不同。高油玉米298的心叶组织最适合玉米螟幼虫的存活和生长发育,而心叶期抗螟品种邢抗2号和的心叶不利于玉米螟幼虫的存活、生长和发育。玉米螟幼虫在高油玉米、甜单8号和白糯4号的雄穗上存活率高,幼虫体重较重,而在邢抗2号雄穗上的存活率和幼虫体重最低。甜单8号玉米苞叶总体上比较适合亚洲玉米螟幼虫生长和发育,而白糯4号和邢抗2号的苞叶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不利影响。甜单8号、农大108和高油298的花丝适宜玉米螟幼虫生长和发育。而超甜2号和邢抗2号2个品种的花丝对玉米螟幼虫生长和发育有不利影响。超甜2号玉米的穗轴适宜玉米螟生长和发育,玉米螟幼虫在甜单8号和白糯4号穗轴上取食存活率和化蛹率高,但蛹重较轻。邢抗2号穗轴对玉米螟生长发育有不利影  相似文献   

19.
双城市玉米年种植面积在200万亩以上,年生产玉米的40%籽粒、80%以上桔杆用来饲喂奶牛实行过腹增值.可以说玉米是双城市重要的基础产业. 在玉米种植中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生产主要害虫,每年因玉米螟危害损失玉米产量占10%-15%,同时品质下降.为实现虫口夺粮,提高产量和品质,防治玉米螟更为重要.双城市率先推广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通过利用生物之间食物链相互依存关系,选择最佳时期、最佳有益生物蜂种、最佳数量、最佳操作方法对玉米螟的寄生,实现有害生物无害化治理.双城市多年来连续推广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并实行逐年分区轮换统防,累计防治面积达800多万亩次,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姜洪有 《吉林农业》2010,(11):85-85
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保证玉米生产的正常进行,是广大农业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然而,近年来,玉米螟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玉米生产,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分布与全国各地,各地的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为严重。文章根据笔者的实际经验简要阐述了玉米螟的特性及危害特点,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