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熊怡文 《蔬菜》2022,(2):43-45
为了减轻外来蔬菜对宜黄县产业带来的冲击,避免农户丰产不丰收,提升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在充分了解当地居民消费习惯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品种和茬口、充分利用基地现有设施设备、综合运用蔬菜种植新技术,探索形成了“莴笋—辣椒—上海青—黄瓜—川松”高效栽培模式,强调将育苗区与种植区严格分开管理、合理安排茬口、充分利用栽培设施、严格实行轮作换茬和转变技术模式等技术要点。1年可种植5茬蔬菜(比通常增加了1~2茬),从而达到“三超”高产收益(产量超10 t、产值超4万元、纯收入超2万元),为当地大棚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
汪东晖 《中国蔬菜》2009,1(21):44-44
蔬菜是甘肃省武山县的一大支柱产业,蔬菜产品远销20多个省市和地区,2009年全县蔬菜种植总面积达1.70万hm2,总产量66.2万t,总产值6.6亿元,其中无公害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5万hm2。水萝卜—辣椒—青蒜(当地称作蒜苗)栽培模式是武山县蔬菜高效栽培模式之一,以667m2计,第1茬水萝  相似文献   

3.
东台市梁垛镇如意、梁北村大力推广大棚茄子—丝瓜—芹菜—莴苣一年四茬高效栽培模式,种植规模近千亩。由于当地菜农种菜技术掌握不错,该模式茬口也安排得紧凑,用工相对较多,每667 m2年纯收入可达1.37万元,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4.
《中国瓜菜》2017,(6):43-44
石家庄市设施蔬菜常年播种面积在8万hm~2以上,其中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在2.2万hm~2以上,居河北省前列。为了提高种植效益,结合现有大棚结构特点,以充分利用土地、合理安排蔬菜茬口为突破口,经过试验筛选,通过多层覆盖提早定植西瓜,利用现有大棚结构中立柱之间的间隙套种甜瓜,西瓜行间套种豆角,实现大棚早春茬西瓜套种甜瓜、豆角—秋延后茄子1年4茬高效种植,比大棚早春茬西瓜—秋延后茄子2茬种植模式667 m~2增收5 000~6 000元。  相似文献   

5.
摘要:为充分发挥潍坊地区应季露天蔬菜种植 优势,满足人们对绿色、健康、营养蔬菜产品的需 求,提高农民收益,在多年生产实践基础上提出了 甜洋葱—美国无架豇豆—胭脂萝卜1年3茬的高效栽 培模式,包含品种选择、茬口安排、田间管理、病 虫害绿色防控、及时采收等技术要点,采用3种易 于绿色生产的蔬菜进行轮作,对环境负面影响小, 产品天然、营养丰富,累计推广面积40 hm2 以上, 年产值超1万元,较当地传统种植模式增值20%以 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在四川省青川县开展了大棚黄瓜—小白菜—秋莴笋—冬莴笋高效种植模式探索,产品市场优势明显,4茬蔬菜667 m2产值合计3.3万元,效益高,为当地大棚蔬菜生产提供了新的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利用大棚设施,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总结并大力推广了大棚芹菜—小白菜—青椒高效栽培模式,极大丰富了蔬菜产品的市场供应,填补了"伏缺"蔬菜市场空缺。此大棚高效栽培模式采用芹菜冬春种植、小白菜度夏衔接、青椒秋延栽培方式,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充分利用每种蔬菜的生长习性,辅之精细的水肥管理,使得每667 m~2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较其他常规种植增收2 000余元,为蔬菜生产者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陕西地区设施蔬菜主要以果菜为主,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温室结构及采光保温性能、蔬菜不同品种生长发育规律、市场需求及经济效益以及现有的栽培技术水平等,可进行越冬一大茬栽培、一年两茬栽培、一年多茬栽培等周年生产的高效栽培茬口安排。通过对延安、杨凌、泾阳、兴平、阎良等地的种植模式和茬口安排调研,我们整理归纳了多种设施蔬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为陕西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和蔬菜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甜瓜-甜瓜-辣椒”高效栽培模式通过选择优质品种、合理安排茬口和配套栽培技术等综合措施,实现了黄淮海地区冷棚内蔬菜的一年三茬种植,该模式每667 m2收益3万元左右,比一年两茬增加收益0.8万元。该研究详细介绍了该模式中甜瓜、辣椒的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模式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为了提高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大棚种植 效益,充分利用现有温室大棚结构特点,经过连续 3年茬口安排试验,筛选出大棚早春豆角—夏豆角— 秋菠菜—冬生菜的4种4收高效种植模式,通过合理 安排茬口和种植时间、提早育苗、搭小拱棚提升温 度,配合科学的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可实 现1年4收,每667 m2 大棚纯收入2.82万~5.91万元, 在满足当地蔬菜市场供求的同时,极大提高了农民 的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11.
从产量、产值、生产种类、种植模式、区域分布、生产效益、市场流通等方面概述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产业发展中存在种业缺乏创新、生产效率有待提高、生产方式粗放、产后精深加工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从加强种业技术研发和管理、优化品种结构、绿色高效发展、集约化发展、加大食用菌活性成分提取和应用研究、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我国食用菌产业现阶段发展情况及行业未来趋势,从食用菌栽培历史入手,阐述了目前食用菌产业生产规模扩大、产量提升、栽培品种多样化且形成了明显区域产业集群的现状;同时,也指出存在发展不平衡、自主产权品种稀缺、生产技术和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传播食用菌文化以促进文化与产业相融合、提高品质以增加食用菌产业市场和保护食用菌种质资源以促进品种多样化等对策建议,旨在为食用菌产业未来蓬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晓南 《中国食用菌》2020,(3):79-80,84
财务管理是实现食用菌产业战略目标的保证,针对产品增产不增效、精深加工不足、品牌价值不高等问题,分析了食用菌产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食用菌产业财务管理现状,并提出了财务管理有效策略,以期为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从食用菌种类及其分布、产值、食用菌企业、食用菌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等方面介绍了粤北地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总结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菌种问题突出,品牌意识缺乏;食用菌产业标准化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食品质量安全无保障;资源浪费严重;精深加工不足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黔东南州为对象研究食用菌饮食文化开发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影响;分析我国食用菌饮食文化和贵州黔东南州食用菌发展现状。从食用菌从业人员、食用菌饮食文化活动、生产设备、发展模式四方面研究食用菌饮食文化开发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挖掘稀有食用菌品种、加强食用菌产业布局、推广规模化食用菌产业、增加食用菌科技投入和食用菌的普及推广力度以及发展食用菌深加工等建议,以期为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企业能否通过龙头企业进行并购重组,调整产能过剩,解决产业集中度低,技术水平低和科研创新能力低的问题,从而激发市场的竞争活力,提升食用菌产业的规模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效率,迅速实现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此,通过分析食用菌市场的发展现状,龙头企业的运行模式,企业并购的现实因素等方面来总结龙头企业进行并购的积极影响,以期能为食用菌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大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促进食用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蔡嵘  于晓胜 《中国瓜菜》2021,(4):136-140
十多年来我国食用菌产量快速增长,食用菌总产量占全球75%以上。2004—2018年,河南食用菌产量、出口量连续居全国第一。河南自然资源、生产成本的优势,以及相关政策和科研创新的推动,形成了河南食用菌出口贸易发展的有利因素;但由于规划缺位、研发力量薄弱、工厂化发展滞后,河南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上还存在品种单一、结构单一、市场过于集中的问题。为此,建议突出食用菌产业的战略地位,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的机遇和本省的资源优势,加强食用菌出口供应链管理,加大研发推广和产业升级力度,营造一流发展环境,提升食用菌国际市场品质,将河南食用菌供应链延伸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8.
系统阐述了互联网订单生产模式在我国食用菌产业中实施的可行性。首先从我国目前食用菌产业的低成本生产现状分析了订单生产的战略可行性;其次从食用菌产业的国际环境和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方面分析了发展订单式生产的有利因素,提出了创新食用菌产业订单模式的一些建议。指出了巩固订单模式实践效果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对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鉴于目前食用菌电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食用菌电商流程亟待完善、缺乏食用菌安全体系、缺乏食用菌电商人才以及缺乏知名食用菌品牌等困境,从食用菌生产销售主体角度,基于大数据视角出发,利用大数据优化食用菌电商流程,建设以大数据为支撑的食用菌安全体系,以大数据应用能力为导向培养食用菌电商人才,依托大数据建设知名食用菌品牌。  相似文献   

20.
杨海燕 《中国食用菌》2021,(1):124-126,131
食用菌产业扶贫是践行"精准扶贫"理念、解决贫困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和贫困户收入来源单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以"精准扶贫"为视角,分析食用菌产业扶贫现状及问题,提出要精准识别食用菌产业发展基础、精准统筹产业发展资源和精准探索产业管理模式等建议,为全面提升贫困地区食用菌产业质量,拓宽产业发展路径,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