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铁铜合剂灌喂的方法,对10窝的60头初生仔猪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组(30头仔猪)从3日龄开始每日灌喂铁铜合剂10m1,7日龄后加倍。对照组(30头仔猪)不灌喂铁铜合剂。同时,两组仔猪均从7—11日龄开始补料。试验结果;试验组仔猪和对照组相比,发病率低66.6个百分点,死亡率低33.4个百分点,育成率高33.4个百分点;30日龄,45日龄个体重分别高0.67kg,2.05kg,总净增重多114.5 kg,净增收益687元;血液指标,试验组20日龄、30日龄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均保持正常值,而对照组低于正常值水平;尸体剖检,对照组死亡仔猪呈典型贫血症状。试验表明,哺乳仔猪补铁能降低发病率,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育成率,提高培育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选择10头3~5胎妊娠母猪于产前一个月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头,A组为试验组,B组为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 1%乳酸菌制剂,B组只饲喂基础日粮。产仔后,A组母猪基础饲粮中继续添加益生菌制剂(50毫升/天·头),B组仍只喂基础日粮,所产仔猪A组5窝作为试验组仔猪,B组5窝作为对照组仔猪。A组仔猪于出生后1~7天,每天灌服益生菌制剂5毫升,8日龄至断奶转保育,仔猪料中按5~10毫升/头·天拌入乳酸益生菌制剂,B组仔猪不灌服益生菌制剂。A、B两组母猪、仔猪其他日常管理、防疫完全相同。试验结果:①A组母猪所产仔猪初生均重比B组高0.23千克,泌乳良好,母猪便秘现象少,母猪药费约降低4.5元/头;②A组仔猪断奶重比B组高1.08千克,35日龄转保育比B组高2.15千克,成活率高2%,仔猪药费降低0.9元/头,腹泻率降低0.99%;③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确实能提高仔猪初生重、断奶重、成活率,A组仔猪比B组仔猪每头多赢利41.95元。  相似文献   

3.
选九龙种猪场6窝仔猪50头,均分为两组,试验组3窝25头仔猪,生后3日内每头肌注“血多素”1毫升(含铁200毫克),对照组3窝仔猪25头不注铁。结果,60日龄试验组育活仔猪22头,育成率91.67%(死亡3头中有1头为压死),仔猪下痢少,健壮,60日龄平均个体重14.49千克;对照组死亡4头,成活21头,育成率84%,下痢多,60日龄平均个体重12.04千克。至60日龄按平均个体净增重计算,试验组每头仔猪比对照组多2.6千克,按4元/千克计价,增收10.4元,扣去血多素药费0.70元,每头仔猪净增收9.70元。  相似文献   

4.
选择农户32头母猪所产的长本仔猪(3-4日龄)34窝286头。随机分成试验组(147头)和对照组(139头)。试验组仔猪一次肌注1毫升富铁力(含络合铁150毫克,硒化合物1毫克)。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每头仔猪,45日龄时增重1.23千克。在60日龄时增重2.63千克,比对照组提高17.48%,3-60日龄,试验组比对照组净增2.6千克,比对照组提高18.7%。试验组仔猪断奶成活率达92.5  相似文献   

5.
刘声  张永泰 《养猪》1990,(4):8-10
采取综合攻关措施,使87窝仔猪60日龄窝重平均达到236.92千克,包括母猪哺乳期吃料在内仔猪每增重1千克耗料2.04千克,窝均盈利764.75元,产投比为2.1644;15窝194头全窝肥育试验,180日龄窝均活重达到1170.25千克,料肉比3.70,窝均盖利1372.95元,产投比1.6422,窝均产瘦肉468.80千克。  相似文献   

6.
张现刚 《养猪》1996,(2):10-11
选用莱芜猪经产母猪所产“大莱”二元杂交仔猪共50窝,按35日龄断奶20窝、45日龄20窝、60日龄断奶10窝,分设为Ⅰ、Ⅱ、Ⅲ组,Ⅰ、Ⅱ组仔猪断奶后养至60日龄,然后三组比较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Ⅰ组60日龄平均窝重213.98千克,个体重20.38千克,日增重340克,成活率95.5%;Ⅱ组60日龄时平均窝重196.9千克,个体重18.97千克,日增重316克,成活率92.5%;Ⅲ组60日龄平均窝重179.85千克,个体重16.67千克,日增重278克,成活率90.6%。日增重Ⅰ组比Ⅱ组多24克(P<0.05),比Ⅲ组多62克(P<0.01)。仔猪纯收入Ⅰ组比Ⅱ组、Ⅲ组高3.75元、14.59元。  相似文献   

7.
选择体质健康刚分娩的瘦肉型杂交母猪30头,计哺乳仔猪318头,随机把同窝哺乳仔猪各半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哺乳仔猪在出生后12小时内和48小时内分别两次各投喂保命油4毫升。试验结果,试验组7日龄和7日龄至20日龄哺乳仔猪成活率比对照组成活率分别提高4.4%和3.6%,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6.4%和20.5%。经生统处理组间差异显著(P<0.05),表明哺乳仔猪投喂保命油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铁元素是畜禽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细胞色素氧化酶等的重要原料。合理应用补铁制剂是解决哺乳仔猪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手段,对于猪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补铁制剂十分重要。笔者对比了两个厂家的右旋糖酐铁注射液;在同一饲养环境下,随机选择11窝仔猪,从每窝中挑选4头或6头大小均匀的仔猪(共58头)编号打耳牌,每窝猪平均分为A、B两组;分别在3日龄给仔猪注射铁100 mg/头、记录体重和检测血红蛋白,10日龄注射铁150 mg/头和检测血红蛋白含量,21日龄记录体重和检测血红蛋白;通过比较仔猪增重效果和对仔猪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评判补铁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增重方面A组平均净增重比B组多540 g明显优于B组;但在血红蛋白含量方面,两者差异较小。试验发现3日龄检测两组仔猪血红蛋白都低于正常值,在3日龄注射补铁100 mg/头后10日龄检测时两组仔猪的血红蛋白含量仍低于正常值,而10日龄肌注补铁150 mg/头后21日龄检测两组仔猪的血红蛋白含量达到了正常标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添加中链脂肪制剂对哺乳仔猪的饲养效果.21窝183头哺乳仔猪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出生后12小时内灌服4毫升中链脂肪制剂,36小时内再灌服一次,对照组不喂.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的21日龄平均日增重是196.6±24.4 g,而对照组的21日龄平均日增重是172.4±31.9 g,两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增加了24.2 g;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给新生仔猪补喂中链脂肪制剂,可提高仔猪日增重.  相似文献   

10.
一、试验方法于1986年9月从大群分娩母猪中,选择血统、体重、产期相近的3头母猪,由每窝选择体重相近的仔猪12头(基本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头(4头/窝×3窝)。A组初生重1.16±0.17千克,于3日龄每头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一次,注铁量为100毫克/头;B组初生重1.18±0.14千克,于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粪菌对仔猪腹泻的治疗效果,试验分5个阶段(1~6日龄、7~10日龄、11~20日龄、21~28日龄、29~45日龄)进行,每个阶段将72头腹泻仔猪分为3组,每组24头,1组采用恩诺沙星注射液按照说明书进行连续3 d的治疗,2,3组采用灌喂不同剂量的粪菌液治疗,上午、下午各灌喂1次,连续灌喂3 d,统计各组仔猪3 d内的治愈率,对未治愈的仔猪不再灌喂;继续观察至第5天,统计5 d内的治愈率。结果表明:按照腹泻仔猪不同生长阶段灌喂不同剂量的粪菌液,即1~6日龄腹泻仔猪灌喂10 mL,7~10日龄腹泻仔猪灌喂20 mL,11~20日龄腹泻仔猪灌喂30 mL,21日龄以上的腹泻仔猪灌喂50 mL,3 d内治愈率达91%以上,5 d内治愈率达95%以上。说明采用粪菌能够有效治疗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12.
肌注补铁对仔猪增重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头经产长白母猪生产的37头仔猪分成三组来评价在不同日龄肌肉注射不同剂量的铁对仔猪增重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Ⅰ组的13头仔猪3日龄一次肌注150毫克铁,30日龄体重达8.22公斤;血红蛋白由初生6小时的8.20克/100毫升血液下降到了3日龄的6.32克,然后逐渐升高,10日龄后趋于并稳定在8.0克左右。试验Ⅱ组的13头仔猪分别在3、10、17日龄三次肌注150毫克(每次50mg)铁,30日龄体重为7.79公斤;血红蛋白由生后6小时的3.54克持续下降到10日龄的5.40克,然后逐渐恢复升高,17日龄后趋近稳定在8.0克左右。试验Ⅲ组的11头仔猪分别在7、15日龄二次肌注100毫克(每次50毫克)铁,增重速度最慢,30日龄体重才7.14公斤,血红蛋白由生后6小时的8.84克持续下降到17日龄的5.09克,然后逐渐恢复,31日龄趋于8.0克。试验表明,3日龄一次大剂量(150毫克)肌注补铁对哺乳仔猪早期增重有利,从而避免缺铁性贫血。8.0克或以上是仔猪血红蛋白含量的正常值,表明铁给量适当,生长正常,低于6.0克是哺乳仔猪缺铁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正> 我们于1990年9月,在让仔猪及时吃到初乳的同时,采用灌服酸牛奶的方法,预防仔猪下痢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将同等条件下饲养的7窝预产期相近的母猪随机分为A、B、C三组,并作好分娩的准备工作,在仔猪出生后,A组分别在第一天、第三于喂足量(不少于10ml)酸牛奶(广州达能酸牛奶)。B组只在第一天喂给足量酸牛奶,C组所产仔猪不喂任何药物,并做好观察记录.结果,A组3窝32头仔猪到断奶时均未见下痢现象,压死1头,其它疾病死亡1头;  相似文献   

14.
仔猪黄痢,是一种主要危害5日龄内仔猪的急性传染病,2~3日龄时发病率最高,死亡率高达90~100%。临床症状主要是大便稀薄呈黄色,有腥臭味。治疗可用黄连20~30克,加水1000毫升,煎汁500毫升给患病仔猪一次灌服5~7毫升,日服3次,连服2天即愈。预防可在初产仔猪开奶前每头灌服2~3毫升,效果理想。据观察,给初生仔猪喂此药不仅  相似文献   

15.
选用长.大母猪与杜洛克公猪交配所产的仔猪18窝,按仔猪354、5、60日龄断奶分设II、II、II组,三组仔猪养至60日龄,测定早期断奶对农养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II组仔猪平均日增重294.8克,比II、II组分别提高了11.3克和34克。每生产1千克仔猪耗用母仔饲料2.21千克,省料0.45%和18.45%;仔猪育成率为96.5%,提高2.01%和4.1%(均P>0.05),母猪生产周期167天,比I组多9天,比III组少16天,毛利525.39元/窝,比增10.30%和47.80%。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添加中链脂肪制剂对哺乳仔猪的饲养效果。21窝183头哺乳仔猪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出生后12小时内灌服4毫升中链脂肪制剂,36小时内再灌服一次,对照组不喂。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的21日龄平均日增重是196.6±24.4g,而对照组的21日龄平均日增重是172.4±31.9g,两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增加了24.2g;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给新生仔猪补喂中链脂肪制剂,可提高仔猪日增重。  相似文献   

17.
中西兽医结合防治仔猪白痢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白痢病是哺乳仔猪的常见疾病,尤其是20至30日龄的仔猪,易受大肠杆菌感染而发生白痢。以往我们单纯用抗菌素进行治疗,疗效不理想,容易复发,治疗时间较长。1996年笔者对畜主张发桂等15户22头母猪218头仔猪进行中西药结合的治疗试验。现报告如下:1A组用中西药结合防治取中草药马齿苋、鬼针草各1000克;凤尾草、海金砂、铁苋菜、车前草各250克(以上均为鲜全草)加水6000毫升,煮沸得药液2000毫升。每天取药液1500毫升分3次拌料喂分娩前后5天的母猪,每次500毫升,进行预防。再取药液500毫升加痢特灵2.5克,磺胺胍、酵母片各5克(均…  相似文献   

18.
陈磊  王忠山 《养猪》1998,(4):15-15
仔猪出生12小时内经口灌服仔猪保命油4ml/头,24小时重复喂一次4ml/头,经35日龄称重,试验组较对照组增重增加1.31千克(P<0.01),提高19.29%,仔猪腹泻明显减轻,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3.6%,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PCV2灭活疫苗及其不同免疫程序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本文开展2个试验,分别为试验1、试验2。试验1选择16日龄的仔猪12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30头。试验组分别注射疫苗A、B、C 1头份,14d后二免1头份;对照组只注射1mL生理盐水。结果显示:(1)6~80日龄,A组、B组和C组的发病率分别为18.81%、18.97%和19.71%,与对照组26.89%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A组和B组的死亡率均为3.33%,比C组的6.67%下降50%,与对照组10%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在120日龄结束试验时,A组和B组平均体重分别为58.3kg和58.9kg,极显著高于对照组53.7kg(P0.01);A组和B组的料肉比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疫苗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随机挑选15窝2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仔猪90头(每窝6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确保有同窝猪2头。试验1组在21日龄注射疫苗A 1头份,间隔14d再注射1头份;试验2组在21日龄注射疫苗A 2头份,间隔14d再注射生理盐水2mL;对照组在21日龄注射生理盐水2mL,间隔14d再注射生理盐水2mL。结果显示:试验1组的免疫效果要稍好于试验2组。  相似文献   

20.
梁书颖 《养猪》2006,(3):18-18
2005年该公司在上级领导和公司董事会正确领导下,在全体职工共同努力下,贯彻执行广西农垦企业“双文明”建设责任制,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使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各项指标稳定增长,2005年总收入达12291.9万元,人均产值达61.5万元,生猪出栏85388头,利润总额656万元。生产和销售情况良好。1.全年仔猪繁殖9915窝,产活仔93517头,平均窝产9.43头。断奶仔猪9681窝,共89900头,平均每窝育成9.29头。21日龄平均断奶体重7.04千克,比上年度6.8千克,增加0.24千克。2.保育猪转群8561窝,共78099头,63日龄平均每头25.72千克,料重比为1.6。3.育肥猪出栏85388头(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