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大,林下种植应运而生,铁皮石斛活树附生栽培模式是其最主要的形式。选择平原不同附生树种、山地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不同坡向不同附生树种进行近野生活树栽培试验,并进行生长及效果观测,以期实践总结出最佳的铁皮石斛的活树附生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附生树种、不同坡向对活树附生栽培铁皮石斛的茎高、茎粗和单丛鲜质量有显著影响,选择合适的林地和附生树种能有效提高铁皮石斛近野生栽培的产量。仙居县及类似地区铁皮石斛近野生栽培平原附生树种宜选择与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相似树冠相对透光率大的树种,铁皮石斛种苗宜选择‘晶品1号’;山地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铁皮石斛近野生活树附生栽培宜选择向阳坡和东南坡多的林地,附生树种优先选择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化香树Platycarya strobilacea、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野柿Diospyros kaki var. silvestris等阔叶...  相似文献   

2.
以闽南一带种植数量较多的龙眼(Dimocarpus longan)、荔枝(Litchi chinensis)、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3种乡土树种为附主树种,开展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活树附生栽培试验,探究不同附主树种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皮石斛附生栽种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大小均为:龙眼树栽种荔枝树栽种马尾松栽种;附生龙眼栽种的铁皮石斛,在株高和茎枝数上也占明显优势,在茎粗上稍有落后于附生荔枝栽种,但差别不大。综合结果表明,附生龙眼栽种的铁皮石斛生长表现最好,龙眼是闽南一带铁皮石斛比较理想的附主树种。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铁皮石斛广泛生长在广西和贵州等地区,附生在森林树干的表面或者石壁的表面。其抗旱性好,当湿度降低时,其叶片会自然脱落,裸茎将进入休眠状态,以规避不良气候的影响:成活率较高,适宜推广林下栽培技术。根据铁皮石斛生长的特点,可通过林分结构和密度调控,有害生物的防治,加工、包装和运输过程加以关注的方式,进行仿野生的技术栽培,提升铁皮石斛仿野生栽培技术的效果。当前,我国所开展的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的论述内容较少,关于铁皮石斛以及仿野生栽培的效果对比未见报道。结合对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栽培现状研究,从栽培基质的优劣、附生基质、附生树种差异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仿野生栽培技术的特点,然后提出了引入仿野生栽培技术的要点,如林分结构和密度调控、有害生物的防治、加工、包装和运输过程注意事项,为日后对铁皮石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出适宜贵州兴义地区的铁皮石斛优良附生树种,指导当地铁皮石斛近野生栽培。【方法】在兴义市典型喀斯特次生林内开展了依托9个附生树种实施的铁皮石斛近野生栽培试验,以附生林下石灰岩作为对比,并基于铁皮石斛主要的生长和品质指标对不同附生树种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铁皮石斛的新分蘗株(新芽)在5月以后不再增加,茎长、茎粗、叶片数量在大部分附生树种上于5月(盛花期)、7月(生长高峰期)、9月(生长末期)均表现为持续显著增长态势。生长末期,铁皮石斛的新芽数量在不同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茎长在梨、枇杷上表现最好,茎粗在石灰岩、枇杷、李上表现最优,叶片数量在石灰岩、枇杷上相对更多,株丛花朵数量在清香木、天竺桂上相对较少。附生李树的铁皮石斛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附生盐麸木、李、南酸枣以及石灰岩的铁皮石斛总多糖含量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总生物碱含量表现较优的是附生李、枇杷、天竺桂处理。根据平均隶属函数值由高到低排序,各附生各树种及石灰岩处理依次为李(0.944)、石灰岩(0.596)、南酸枣(0.558)、枇杷(0.550)、梨(0.498)、盐麸木(0.464)、大叶冬青(0.394)、柏木(0...  相似文献   

5.
生态林内人工栽培铁皮石斛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公益林内采用不同的附主树种、附着不同的树体部位、不同的基质附着物、不同栽植时间等处理进行人工栽培铁皮石斛试验,结果表明:附主树种以枫香、香樟最好,杉、松最差,其中枫香附主的铁皮石斛3年生平均丛茎重、总茎重分别是松树的3.86倍、27.57倍;枫香树体侧枝两侧与侧枝上部为较佳的栽培部位,侧枝下部次之,大树主干最差,其中侧枝两侧的铁皮石斛3年生平均丛茎重、总茎重分别是主干的1.52倍、1.9倍;除苔藓外,其它基质附着物处理对铁皮石斛后期的生长量影响不大;不同基质附着物处理对铁皮石斛的成活率、3年生铁皮石斛的总茎重影响达极显著差异,基质附着物为苔藓的最高,分别是对照的1.71倍、2.2倍;5月栽植的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观察记录不同驯化苗龄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在不同山势环境、不同树皮性状附主的附树栽培成活率和生长差异,研究铁皮石斛在粤北高海拔山区天然次生林中的活树附生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设施大棚内驯化约1 a的苗养分积累充分,抗逆性、生长势、适应野外环境能力较强,用作活树附生仿野生栽培种苗最适时;在试验地环境下,山脊线空气流通,水分适中,散射光充足,苗的长势最好;光滑树皮树干附生的铁皮石斛苗比粗糙树皮树干生长更好,枝叶更茂盛,根系更发达.附生树种表皮性状对铁皮石斛可能主要起到支撑和持水作用,而自然环境的空气对流、光照、湿度与降水量是影响铁皮石斛野外生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以大棚驯化的1年生铁皮石斛组培苗为试材,进行不同栽植密度、林下不同附生活体树、不同附生载体、不同坡向仿野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以林下活体树为附生载体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时,栽植密度以丛距大于20 cm,层距大于30 cm时生长最好;铁皮石斛栽植在阔叶树上比栽植在针叶树上生长更好;以林下活体树为附生载体栽培的铁皮石斛比以死...  相似文献   

8.
野生铁皮石斛生长条件特殊且盲目开采已导致资源濒临灭绝,因此,研究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适合的栽培基质可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促进铁皮石斛生长,提高产量.现有研究表明不同地区气候特点不同,铁皮石斛栽培基质选择各异,尚未有一种专门的栽培基质.本文综合了铁皮石斛栽培基质研究现状,分析各基质优缺点,提出铁皮石斛栽培基质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以期为铁皮石斛栽培基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比较了4种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为铁皮石斛的栽培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用煎煮法回流提取了4种栽培模式铁皮石斛,浓缩冻干得到铁皮石斛提取物,以抗坏血酸(Vc)为对照,分别测定了提取物的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能力。结果表明:4种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提取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与提取物质量浓度呈量效关系。林下床栽铁皮石斛提取物的·OH清除活性(IC50值为4.329mg/mL)在4种栽培模式中最好;林下附生铁皮石斛提取物的DPPH(IC50值为4.494mg/mL)和O-2(IC50值为2.773mg/mL)清除能力在4种栽培模式中均最强,且林下附生铁皮石斛提取物的O-2清除活性于对照抗坏血酸(Vc)的IC50值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铁皮石斛提取物可以抑制抗氧化活性,且林下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的抗氧化活性优于大棚床栽。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北方地区设施栽培条件下不同基质对铁皮石斛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松树皮、花生壳、砾石配置成单品种基质和混合基质共6种,给予其相同的生长环境,探索北方地区适宜铁皮石斛生长发育的最优基质。结果表明:松树皮栽培基质相较于花生壳基质,成活率增加了6.76%,株高和茎粗分别增加了4.57%、4.27%,干重增加了9.72%,蛋白质增加了11.11%。松树皮通气透水性好,保水保肥力强,为栽培铁皮石斛的最优基质,为铁皮石斛在北方广泛种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