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利用FCPC方法计算类锂V20+离子ls2nd(n≤9)能级结构的方法,非相对论能量及波甬数用Rayleigh-Ritz变分法确定.相对论修正和质量极化效应用微扰论计算,量子电动力学修正用有效核电荷数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所得到的理论结果与现有的试验数据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2.
运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研究了HNO(HNS)与(HF)1≤n≤3形成的蓝移氢键. 计算结果表明: 在HNO体系中, 氢键NH...F的形成导致NH键收缩与伸缩振动频率蓝移, 且随着n增大而增大; 在HNS体系中, NH键是微小蓝移的, 但键长增大, n相同时, NH键蓝移比HNO体系的小很多. 电子密度拓扑(AIM)分析阐明了这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氢键性质. 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 在HNO体系中, 重极化和重杂化以及分子内超共轭大幅度减小导致了NH键的蓝移; 而HNS体系中NH键蓝移很小主要是由于n(S)的超共轭给予能力比n(O)小, 因而对σ*(NH)电子密度的调节能力小的缘故.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于广义梯度近似(GGA)的含时密度泛函TDDFT方法对Si_8团簇的空间构型与对称性,能隙及电子性质进行了模拟分析,在模拟过程中采用GGA近似方法对Si_8团簇的基态能量进行截断处理。结果表明,具有C1和C2v对称性的Si_8团簇的化学稳定性相对较好,具有Cs对称性的Si_8团簇化学稳定性最差;具有D4d对称性构型和C2v对称性3a构型的Si_8团簇的平均结合能最小,团簇的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4.
本文得到了以下结果: 1.p阶n色图,当n=p和n=p-1时,可由它的任何三个主子图重构;当n=p-2和n=p-3时,可由它的n色主子图重构。2.p阶n色图(n≤p-2),当每种颜色至多着上两个点时,可由它的n色主子图重构。  相似文献   

5.
以分子动力学理论和微正则系综模型为基础,采用嵌入原子方法对原子数为13~321的13个铜纳米团簇凝固过程进行模拟,主要研究了团簇热力学性质和低温下的原子分布结构.结果表明:凝固点与原子数关系曲线随原子数增加有一定变化规律,原子数较少时,曲线成较大幅度振荡下降,原子数较多时,成较小幅度振荡上升趋势;团簇在低温下具有球壳层和二维点阵型两种原子分布结构,其中心的13个原子结构分别具有Ih和D3h对称性;中心原子分布为D3h的团簇结构接近Fcc晶体,晶化在低于凝固点的450~350 K之间进行.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olecular dynamics and the model of microcanonical ensemble, the structure and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Cun (n=13, 19, 43, 55, 79, 87, 135, 141, 177, 201, 225, 249 and 321) nanoclusters at low temperature were studied by the microcanonical ensemble model during the solidification process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reezing temperature changed with cluster size in a regular way. The curve declined when the number of atoms of the cluster was small and ascended when the number was great. All copper clusters had 13 atoms in the center, but had crystal D3h and non-crystal Ih structures for different atom numbers. The temperature of crystallization was low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solidification points about 450-350 K.  相似文献   

6.
小簇麦新种质的品质、抗病性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 32个小簇麦新物种、新类型材料的农艺性状及分子细胞遗传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PMCMI,硬粒小麦簇毛麦 (H aynaldia villosa 2 n=14,VV)双二倍体 2 n=2 1 ,普通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 2 n=2 8 ,异源附加系 2 n=2 2 和异源代换系 2 n=2 1 的细胞分别占 6 9.94% ,6 2 .88% ,5 1.5 3%和 82 .5 4% ;测交鉴定 ,2 n=14 +7 ,2 1 +7 ,2 1 +1 和 2 0 +2 的细胞分别占 82 .47% ,76 .2 5 % ,80 .2 6 %和 84.38% ;用簇毛麦DNA作探针进行原位杂交 ,双二倍体 (除 V85 4cd)中都有 14条簇毛麦染色体 ,它们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2 n=42 =2 8W+14V和 2 n=5 6 =42 W+14V ,异附加系和异代换系中均有 2条簇毛麦染色体 ,他们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2 n=44 =42 W+2 V和 2 n=42 =40 W+2 V ;12个材料蛋白质含量 15 0 g/ kg以上 ;2 5个材料抗条锈病、白粉病、叶锈病等两种以上病害。  相似文献   

7.
野茼蒿对镉的富集及其镉耐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镉(Cd)浓度(0、30、60、90、120、150、180mg.kg-1)胁迫下野茼蒿(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Benth.)S.Moore)的生长及其对Cd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随着Cd添加水平的增大,处理组野茼蒿的主根长、株高、叶绿素含量、根和地上部生物量均呈降低趋势,且主根长、株高、根和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植株;当Cd添加水平不断提高,处理组野茼蒿根和地上部Cd浓度呈显著增加趋势,而累积总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仍显著高于对照植株。处理Cd浓度为180mg.kg-1时,野茼蒿地上部Cd浓度最高,为1288.12mg.kg-1;处理Cd浓度为60mg.kg-1时,野茼蒿地上部Cd累积量最高,为每盆4.28mg。当Cd浓度≤90mg.kg-1时,野茼蒿生长正常,未出现Cd中毒症状。野茼蒿地上部Cd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分别为3.48~21.71和1.12~2.31。因此,野茼蒿对Cd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和转运能力以及其地上部对Cd的累积能力,适合于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B3LYP/6-311++G(2d,2p)//B3LYP/6-311++G(d,p)基组水平上对乙醇-水分子团簇ethanol-(water)n(n=1~3)进行研究,对优化计算得到的各种稳定构型的结合能及结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乙醇-水异二聚体,水分子作为质子给体而乙醇分子作为质子受体的结构是最稳定的;对于乙醇-水异三聚体和异四聚体,每个分子即作为质子给体又作为质子受体的乙醇-水环状团簇构型最稳定;随着n值的增大,稳定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9.
用非限制性密度泛函方法UBP86泛函结合def2-TZVP基组获得了Ni2~6团簇的几何结构并用ELF(ElectronLocalized Function)和LOL(Localized Orbital Locator)函数对小镍团簇的电子结构进行拓扑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Ni2团簇外,团簇中Ni—Ni键的成键临界点不在键轴上,为弯曲键.镍团簇中Ni—Ni间的金属键为部分共价键,其价层Basin的布局数均小于1e,并且团簇中存在多个多中心价层Basin.团簇中各个化学键均强烈离域化.团簇中的单电子主要位于内层轨道,并没有参与成键.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紫草素衍生物结构与其抗植物病毒活性之间的关系,采用Gaussian 03程序量子化学的从头算法对9种紫草素衍生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将得到的分子空间结构、轨道能量、轨道组成、净电荷等性质进行分析,并与实验得到的生物活性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紫草素衍生物的抗植物病毒活性与化合物的前沿分子轨道LUMO能级存在负相关性(R2=0.626 6);此类化合物与受体作用时,可能与受体发生电子转移,形成电子配合物,从而发挥药效;萘醌环结构应为此类化合物的活性关键部位,R基团为有效的结构修饰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研究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土壤持水特性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美国盐土实验室的RETC软件模拟了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比较了3种数学模型对上海七宝土壤的适用情况.结果表明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A12E9)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均降低土壤的持水量,这归因于A12E9和SDBS在土壤粒子上形成亲水性表面胶束后降低了土壤粒子的界面张力.当SDBS和A12E9的浓度分别低于其临界胶束浓度(CMC)时,土壤持水量分别随其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SDBS和A12E9各自的CMC点,2种表面活性剂对土壤的持水量降至最低,这归因于2种表面活性剂活性随浓度的变化.3种模型对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土壤持水特性的模拟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低于其CMC时,K模型和S模型可较好地模拟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的土壤持水量;当浓度为5倍CMC时,K模型仍可较好地模拟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的土壤持水量.总之,在模拟精度方面,K模型S模型VG模型.  相似文献   

12.
煤矿开采对岩溶区水质及土壤的污染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研究区煤矿开采背景下的土壤和地表河进行了重金属含量分析,并进行了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地表河S1~S8样点Zn、Cd、Cu、As含量最高的为S1,Cr含量最高的为S3,Ni含量最高为S4;S1、S4、S5水样污染因子均为Cd、Zn,S2、S3、S6水样污染因子为Zn,质量级别均为中等。综合因子指数最大的为S1,质量级别为中等,最小的为S8,质量级别为好。土壤T1~T6样地As、Cu、Cr、Cd、Pb、Ni、Zn含量最高的为T1,As、Cu、Cr、Pb、Ni含量最低的为T5,Cd含量最低的为T6,Zn含量最低的为T4,样地污染因子均为Cd,质量级多为很坏,综合质量级别为中等-坏-很坏。  相似文献   

13.
BS 12与Cd2+复合污染对空心菜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两性表面活性剂BS-12和Cd2+共存对空心菜种子萌发、叶绿素含量及MDA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2+单独作用下,Cd2+质量浓度为5 mg/L时,能促进空心菜种子萌发,Cd2+质量浓度≥10 mg/L时,对其萌发产生毒害作用。BS-12与Cd2+共存时,在同一Cd2+质量浓度条件下,当加入较低质量浓度的BS-12时,能降低Cd2+对空心菜的毒害作用。具体表现为空心菜的发芽率、株高和叶绿素含量都随着BS-12质量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MDA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因此,通过以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可以得知BS-12≤50 mg/L时,能降低Cd2+对空心菜种子萌发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补充蝇子草属的染色体数据,并为蝇子草属的系统分类以及探讨多倍化现象、多倍化物种形成等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植物细胞学常规压片法对3种蝇子草属(Silene sp.)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以及核型进行了首次研究报道。【结果】3种蝇子草属植物的染色体基数均为x=12,中期染色体数目、核型公式及核型分别为:喜马拉雅蝇子草(S. himalayensis)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2n=4x=48m,核型为1A;喇嘛蝇子草(S. lamarum)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为2n=2x=19m+5sm,核型为2A;墨脱蝇子草(S. namlaensis)的染色体数目为2n=72,核型公式为2n=6x=72m,核型为1A。【结论】中国西南地区的蝇子草种间存在倍性变化,具有多倍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Au元素、B元素和N元素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将这几种元素结合起来构建出稳定的团簇结构Au_6B_8N_(24)。对Au_6B_8N_(24)团簇结构优化,计算和分析它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并对其一系列性质做出理论预测,为实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DMol~3软件包对Au_6B_8N_(24)团簇结构进行优化,进行振动频率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论证Au_6B_8N_(24)团簇结构的稳定性。利用高斯09软件包对结构进行自然轨道(NBO)分析。结果优化后的Au_6B_8N_(24)团簇结构表现出良好的热力学稳定性以及动力学稳定性。分析结构的电子性质,结构中Au原子和B原子失电子,N原子得电子,Au原子上存在明显的d轨道特征。NBO分析结果表明Au原子和N原子之间形成σ键,N原子和N原子之间形成一种σ键和一种π键,B原子和N原子之间形成σ键。结论优化后的Au_6B_8N_(24)团簇结构稳定,电子性质良好,计算结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称Toeplitz矩阵、Toeplitz矩阵以及三对角矩阵在数学的众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尤其是三对角或更一般的带状矩阵经常被应用于解偏微分方程的有限差分法和求解变系数线性递归方程等问题之中.所谓r-带状矩阵B_(r,n),(1≤r≤n)指的是当-r≤i≤r,1≤j≤r时元素为{a_j~i},而剩下的其他元素全为零的n×n阶矩阵且r称为其带宽.在已有文献中,关于r-带状矩阵的许多特殊情况(r=1,2,3)的求逆问题已经得到彻底解决.为将这些结果一般化,对Mallik方法进行了推广,并获得了r-带状矩阵B_(r,n)的LU分解和求逆(如果存在)公式.特别地,当r=n时,它成为计算可逆方阵逆矩阵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于任意正整数n,设φ(n)和S(n)分别是关于n的Euler函数和Smarandache函数.利用初等数论以及组合、分析的方法,得到了方程φ(n)=S(nk)当k=8,9时的所有正整数解,同时对方程的解及解的个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正丁基黄原酸钠与硝酸镉形成的二维网状聚合物 [Cd(S2 CO -n -C4H9) 2 ]n 的合成与结构。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1) /c,晶胞参数 :a =2 .5 6 4 9(4)nm ,b=0 .5 810 (7)nm ,c=1.1348(41)nm ,β=10 1.70 1(2 ) 0 ,V =1.6 5 6 6 (4)nm3 ,Z =4 ,Dc =1.6 4 7mg/m3 ,F(0 0 0 ) =82 4 ,R1=0 .0 711,wR2 =0 .175 5。  相似文献   

19.
可溶性无机盐对土壤中镉形态分布及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碱性土壤中镉污染现象,通过实验分析碱性土壤中可溶性无机盐对镉形态分布和转化影响以及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探索受污土壤自然修复方法.结果表明,可溶态Cd进入土壤后,转化成以残渣态为主,随着土壤中Cd的含量的增加, Cd的有效态含量增高.对于Cd的有效态,氯化物KCl、CaCl2的存在,增加了Cd的有效态的含量,随着浓度的增加Cd有效态含量增加, 增加量为7%~122%.KH2PO4的存在,反而引起Cd的有效态含量减少,减少量为20%~46%.K2CO3的加入,使土壤中Cd的有效态含量减少,为5%~22%.对于Cd的碳酸盐态,KCl、CaCl2、KH2PO4的存在,均引起Cd的碳酸盐态的降低,降低量为2%~60%;K2CO3的存在,引起Cd的碳酸盐态的增加,增加量为12%~64%.对于Cd的铁锰氧化态,KCl、CaCl2、KH2PO,,4、K,,2CO3的存在,均引起Cd的铁锰氧化态的增高,增加量为20%~150%.对于Cd的有机结合态,CaCl2、KH2PO4、K2CO3的存在,均引起Cd的有机结合态的增高,增加量3%~73%.对于KCl,低浓度KCl引起Cd的有机结合态的减少,而高浓度KCl引起Cd的有机结合态的增加.可溶性无机盐对镉形态分布和转化影响在作物中能够显示出来:KCl的加入,使蔬菜对土壤中镉的吸收量增加了11%~22%;当加入KH2PO4时,蔬菜对镉的吸收量减少了17%~53%.植物中Cd的含量变化与无机盐进入土壤后Cd的形态变化规律特别是Cd的有效态的变化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方程φ(m_1m_2…m_n)=kφ_2(m_1)φ_2(m_2)…φ_2(m_n)当n=2,3时的正整数解情况.基于Euler函数φ(n)与广义Euler函数φ_2(n)的有关性质,给出了n=2方程只在k=2,4,5,8,10,12时有正整数解的结论,并利用分类讨论和初等的方法给出当k取具体值时该方程的具体的正整数解或者正整数解的形式.同时也给出了当n=3时该方程有正整数解时的一些k值,以及相对应的正整数解的形式,这里的k∈?,?为正整数集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