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大白菜属十字花科,天然杂交率高,自交提纯退化严重,要获得一个稳定的纯系需5-6年的时间,为了快速获得自交系以配制杂交种,利用杂种优势,我们于1976年开始对大白菜的花药培养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得到一批花粉植株,经自然加倍后获得种子.将结果简述如下: 材料和方法供试材料:石特1号、小青口、邢台二桩、青麻叶、洛阳二包头、奇山虎、小青口7521、(两用系)、核桃纹n个品种及两个杂交组合F,代(石特1号x小青口  相似文献   

2.
根据“九五”国家攻关子专题“蔬菜优良种质评价和利用研究”的任务要求 ,从国家种库中提取经“八五”初评的优良大白菜品种材料 78份 ,自 1997年秋季开始 ,每年秋季进行田间种植 ;调查各品种的农艺性状、抗逆性、抗病性 (主要是霜霉病、病毒病的抗病力 ) ,1998年评选出优良大白菜品种 46份。 1999年对评选出的大白菜优良品种进行更新、繁种 ,并进行再次田间种植 ;调查农艺性状、抗逆性、抗病性 ,最后筛选出 3份大白菜优异种质———李楼中纹、河北石特 1号、山东福山包头 ;其中“河北石特 1号”被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评为农作物优异种质 1级。  相似文献   

3.
一、培育经过和示范推广情况:我们在1979年,用郑州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早黑叶 ms”作母本和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纯的“石特自交系”作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繁育亲本,试配杂交组合,测定组合力大小,品种对比试验、示范和推广等一系列工作,证明“早黑叶 ms×石特自交系。是一个稳产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好,净菜率高的优良杂交种,深受  相似文献   

4.
<正> 鲁玉12号(鲁原单13号)系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以鲁原133自交系作母本,外引自交系“8112”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紧凑型玉米新杂交种。1993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一、产量表现经4年10项试验,表现高产稳产。1990~1991年山东省区试结果,平均亩产555.09公斤,比对照种掖单2号增产8.5%,居12个参试种首位。两年27处试  相似文献   

5.
<正> 一、来源及选育经过豫薯三号是我所1980年以徐941为母本,新大紫为父本的有效杂交后代选育而成的红薯新品种,原系号许25—71。该品种先后经品系鉴定,品系比较、原许昌地区区试、河南省区试、全国北方薯区区试、河南省生产试验及全国北方三省生产试验,同时进行抗病性鉴定和大面积示范,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高抗茎线虫病等突出特点。1989年4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薯三号。  相似文献   

6.
<正> 泰山一号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以54405(碧蚂4号×早熟一号)作母本,欧柔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73-1974年参加全国北方冬麦区联合区试,15处中9处居首位,其他点也比对照增产.在我国北方麦区已推广达5000万亩,适应性广.本品种1972年引入我省,1974-1976年三年参加省中肥小麦品种联合区试,结果66处有7处比对照种减产外,57处比对照增产,幅度O.5  相似文献   

7.
杂交粳稻“秀优5号”的品种特性与栽培、制种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秀优5号"是由浙江省嘉兴市农科所经多年精心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粳稻新品种。经国家区试和上海市区试及生产试验,已通过国审和上海市审定。南汇区于2004年开始引进试种,经多年示范和推广,目前已成为南汇区杂交粳稻主要  相似文献   

8.
昆麦4号于2003年由昆麦2号中发现变异单株,按照笔者的育种目标经过多年连续系选,经2006年至2010年的预试、品比、省区试和多点生产示范,表现出遗传性稳定、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适应性广、增产效果明显等特点,2011年9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正>1994年以冀粳13号(垦育2号)为母本,冀糯1号为父本杂交,经过多年定向系统选育,于2002年(F8)获得稳定品系,经米质测定为糯米,2003年所内品比,表现优质、高产、抗病,2004年开始参加国家区试(中作93组),2005年同时参加国家区试和大区生产试验。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编号:国审稻2006065)。  相似文献   

10.
巩固 《河南农业科学》1989,(10):11-11,10
豫棉三号是我所用商17做母本、珂310做父本杂交,经海南加代,集团选择,单株选择提早鉴定的方法育成,适宜春播和麦棉套种的棉花新品种(原名商丘64)。1988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棉三号。一、丰产性与适应性1985—1986年河南省棉花品种区试结果,26点次平均霜前皮棉亩产量81.41公斤,皮棉亩产量90.12公斤,分别比对照豫棉一号  相似文献   

11.
<正> 豫薯6号系南阳地区农科所选育的食用型红薯新品种,经河南省红薯良种联合区试及国家北方片甘薯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1990年4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薯5号。现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简介如下。一、选育经过豫薯5号系用野生种红薯作母本,南阳  相似文献   

12.
玉米新品种葫单3号是辽宁省葫芦岛农业科技示范区种子经销中心选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经预试、区试、生产试验和品质分析结果显示,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倒伏等优点,2008年3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辽审玉2007323号)。  相似文献   

13.
鄂抗虫棉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抗虫棉1号经1998~1999年"863"联试湖北点暨湖北区试,两年皮棉平均产量为63 90~81 30kg·hm-2,比对照鄂抗棉3号增产极显著,增长12 32%;1998年不防虫,棉铃虫三代、四代百株活虫数为0,对照防虫同大田生产,而棉铃虫百株活虫数泗棉3号为23 00头、鄂棉18为10 77头。2000年参加湖北省常规棉区试,在常规防虫条件下,比对照鄂棉18增产皮棉2 40%。  相似文献   

14.
龙薯10号系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1998年利用岩粉一号作母本,金山57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9年春催芽播种育苗,秋季剪苗种植实生苗品系。2000年至2005年经复选、品系鉴定、品种比较、龙岩市多点试验、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国家(南方)甘薯新品种区试、福建省及国家(南方)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选育而成。2006年1月和3月分别通过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审定和国家鉴定。  相似文献   

15.
中熟五号大白菜是福建省福州市蔬菜研究所近年来选育的大白菜品种,具有抗病、品质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等性状。2002~2003年福州市承担了福建省中晚熟大白菜品种抗病性区域试验,福建永安为中部试区。经连续两年的田间品比区试表明,中熟五号大  相似文献   

16.
辽鲜1号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选育而成的鲜食大豆新品种,于2002年引入台州市椒江区小面积试种。2006年,经台州市椒江区种子管理站推荐,参加浙江省菜用大豆区试;2007年在继续参加浙江省菜用大豆区试的同时,设立了生产试验。2008年10月30日通过省引种登记(浙种引[2008]第007号)。目前,辽鲜1号大豆新品种已成为台州鲜食大豆的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的综合选育技术,育成了抗病性等重要经济性状与高配合力有机结合的石特79~3和京90~1自交不亲和系,实现了我国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选育上的重大突破。所育成的20多个大白菜F1品种,推动了90年代以来国内大白菜主产区的品种更新。最近,由山东登海种业西由种子公司种苗研究所、山东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承担的“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石特79~3和京90~1的选育与利  相似文献   

18.
国审豫豆8号     
<正> GS豫豆8号系我所1980—1988年经8年12个世代选育成的高产抗病优质大豆新品种。原名郑长叶豆,198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0年12月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GS豫豆8号。同年被列入农业部“八五”期间重点推广项目。GS豫豆8号经1983—1990年152次省级和国家级区试、生产试验,均表现高产稳产,平均亩产162.4公斤,比对照种跃进5号增产21.2%,比豫豆2号增产13%,多居各  相似文献   

19.
高产广适抗寒小麦新品种花培5号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花培5号是利用花药培养技术,用豫麦18号×花4-3杂交组合F1代,诱导出单倍体花粉植株,经染色体加倍选育而成,属高产、稳产、抗寒、抗旱、抗病、适应性广的优质中筋专用小麦新品种。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区试及生产试验产量均获第一;区试混合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连续2年测试,品质指标均超过国审标准。2006年获国家新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20.
蔬菜新品种一、攀杂丝瓜1号1.选育单位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2.品种来源2001年配制杂交组合7个,组合S8-6×S4-3经筛选、鉴定和品比,2006~2007年通过四川省区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