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较耐寒不耐热。气温在0℃以下时.奶牛的体热散失量明显大于体热产生量.导致一部分饲料或有一部分体内贮存的能量转化为体热.所以说寒冷季节会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但奶牛的采食量不受影响,有时可能增加。气温高于20℃.奶牛即表现出体温增高,呼吸频率加快,饮水量多.采食量下降和肠道充塞等热应激症状。在高温条件下.  相似文献   

2.
奶牛的汗腺不发达,耐寒不耐热。奶牛生长的最适温度在10~16℃,一般气温在5~20℃的情况下,奶牛不会产生明显的冷热应激。当气温超过26℃时,就会引起奶牛采食量下降,导致产奶量降低;当气温达到32℃时,  相似文献   

3.
奶牛的多种生理原因,导致了奶牛具有“耐寒不耐热”的生理特性。奶牛适宜生存的温度范围为5-20℃,当环境温度高于25℃时,奶牛即表现呼吸加快,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等热应激反应。环境温度超过奶牛的适宜温度范围越多,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下降就越多。为了减少热应激对产奶量的影响,提高经济效益,高温季节要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4.
一、鸡采食习性的四季差异 1.夏季鸡采食量明显下降.蛋鸡在夏季气温高时,对能量的需要减少,因而采食量下降.气温超过30℃时,采食量减少10%~15%;酷热时,可减少30%以上.因采食量减少,摄入的蛋白质和钙质也相应减少,导致产蛋量下降.  相似文献   

5.
高产奶牛耐寒不耐热,最适温度为20℃,在4℃~21℃之间都可获得高产。22℃~25℃时采食量开始下降,40℃时的采食量只相当于18℃~20℃时的60%.产奶量可下降40%以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温度都达到或超过此温度,所以加强夏季管理,降低热应激,尽可能给予良好的环境,是保持奶牛夏季高产的关键措旌、  相似文献   

6.
谢纲  李国 《现代农业》2002,(8):23-23
奶牛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6-23℃,高产奶牛为15-20℃.气温超过25℃时奶牛的产奶量明显下降.据资料统计,8月份产犊奶牛的产奶量较1-2月份产犊奶牛的产奶量下降12.5%,给奶牛业带来很大损失.为减轻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7.
奶牛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6~23℃,高产奶牛为15~20℃。气温超过25℃时奶牛的产奶量明显下降。据资料统计,8月份产犊奶牛的产奶量较1~2月份产犊奶牛的产奶量下降12.5%,给奶牛业带来很大损失,为减轻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改善环境,在运动场搭凉棚凉棚以南北长轴为宜,所用材料应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在牛舍内安装通风设施或电扇,加快牛体散热。喷水与风扇结合使用效果更好。有条件的可在牛舍内安装喷雾设备,适当延长喷雾降温时间,以降低牛体表面温度。用自来水冲洗地面,也可使牛舍内降温。二、营养措施采食量下降是造成炎热夏…  相似文献   

8.
冬季寒冷而漫长,又是枯草季节。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体重都有下降。奶牛如何越冬,便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8℃~16℃,冬季气温在0℃以下,如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就会降低。一、冬季奶牛饲养种应注意的问题1、温度进入冬季后,当夜晚气温降到0℃以下时,应将奶牛赶  相似文献   

9.
一.高温影响产奶量的机制 高温季节奶牛的采食量减少是产奶量下降的直接原因。奶牛的采食量常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这是因为畜体在采食过程中同时进行着消化和吸收过程,在热应激环境下,由于采食所产生的增生热对奶牛是一种额外负担,因此随着气温的升高,奶牛的采食量将会降低。由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防制奶牛夏季产奶量下降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夏季气温较高的情况下,由于受热应激的影响,奶牛采食量下降,生理代谢发生变化,当气温升到30℃时,产奶量大幅度下降,超过35℃时产奶量急剧下降。防止奶牛夏季产奶量的下降,提高抗热应激能力,是当前奶牛业中一大难题,为此,在2001年夏季,我们在济南佳宝公司奶牛场用微生物制剂对奶牛进行了试验,以探讨微生物制剂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微生物制剂由复合乳酸菌、芽孢菌和酵母菌制成的粉剂,活菌数每g不少于1010CFU。1.2试验动物与分组由济南佳宝乳业公司奶牛场选经产、胎次、产奶量基本相似的黑白…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饲养的奶牛多为荷斯坦牛,荷斯坦牛原产于夏季凉爽的荷兰,耐寒怕热,最适温度8~16℃,气温超过30℃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产奶量、繁殖效率降低,免疫力减弱。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耐寒怕热,适应温度为8~23℃。气温达23℃时,其采食量开始下降,30℃以上时采食量下降50%。那么在炎热夏天,怎样在保证奶牛较佳的生产状态下安全度夏呢?  相似文献   

13.
夏季天气炎热多雨,气温过高,极易造成奶牛热应激,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和养殖效益的提高。夏季气温超过26℃时,会使奶牛产生热应激,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皮肤代谢发生障碍,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食入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产奶需要,体重减轻,体况、产奶量、乳脂率及繁殖力均下降,疾病增加,甚至死亡。因此,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十分重要,改善夏季的饲养管理是提高产奶量的有效措施。1防暑降温牛舍内和拴牛的地方最适宜的温度为10~20℃,相对湿度不应超过80%,为保证牛舍的通风良好,早晚要打开门窗,如条件好,可以装上吊扇,以利通风和散热。  相似文献   

14.
1饲料夏季气温高,奶牛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导致营养不足,产奶量下降。据测定奶牛在22℃ ̄25℃时采食量开始下降,30℃时下降幅度可达40%。因此该时期应以增进奶牛食欲为饲养重点,加喂一些如苜蓿干草、胡萝卜丝、甜菜丝等适口性好,易消化的饲料。可在饲料中添加脂肪酸钙、整粒棉籽等过瘤胃脂肪。日粮中脂肪含量可配到5% ̄7%,同时,夏季日粮要保证体积小,浓度高,以满足个体营养需要。2喂法较高的气温容易导致饲料发酵酸败变质,因此在饲喂方法上应注意少喂勤添。泌乳盛期的奶牛夏天以每百公斤体重吃1 ̄1.5公斤精料,青绿多汁饲料每天可喂到35 ̄45…  相似文献   

15.
正冬季寒冷而漫长,又是枯草季节。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体重都有下降。奶牛如何越冬,便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8℃~16℃,冬季气温在0℃以下,如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就会降低。1.冬季奶牛饲养常见问题1.1注意饮水许多饲养户在冬季给奶牛饮水时,都是直接用自来水或井水让牛饮用,由于天气过冷很容易使水冻结,奶牛饮用后容易引发消化不良,从而诱发消化道疾病,严重影响其产  相似文献   

16.
从奶牛群中挑选体质量、胎次、泌乳期、产奶量及采食量均相近的奶牛16头,试验组8头,对照组8头,进行发酵甜高粱渣生物饲料对奶牛产奶量和牛奶质量影响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菌剂发酵组饲料粗蛋白含量比空白对照组提高了71%,粗纤维含量比对照组降低了8%;复合微生物菌剂袋装发酵甜高粱渣生物饲料试验组提高了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试验组奶牛与青贮玉米秸秆组奶牛相比,采食量提高了11.4%,产奶量提高了14.2%,试验组的奶料比和对照组相比减低了20.8%.此外,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牛奶中的乳蛋白含量提高了14.03%;牛奶中的乳脂率含量提高了16.3%,试验组牛奶体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了5.15%.  相似文献   

17.
奶牛由于瘤胃发酵和产奶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能,加之奶牛汗腺不发达、单位体重散热面积小等生理原因.决定了奶牛耐寒不耐热的生产性能。同时奶牛生长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6℃-23℃,高产奶牛为15℃~20℃。气温超过25℃时,奶牛的产奶量就明显下降。因此,要保证奶牛夏季较高的产奶量.应减少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注重夏季奶牛的科学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 1.调节舍内温度。成年奶牛最适宜的气温8~20℃,当舍内气温超过30℃时,奶牛产量明显下降。夏季气温较高时,首先要把牛舍门窗打开,增加舍内空气流动;其次要用井水冲刷饮槽、粪沟及墙壁;三是要安装电风扇,疏散牛只,牛床之间距离不少于120厘米,并向牛体直接沐浴,以吸收体热,降温解暑。  相似文献   

19.
冬季气温在0℃以下,寒冷而漫长,又是青绿饲料短缺的季节,而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10~16℃,长期的低温及其带来的不利因素使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体重都有所下降。如何克服冬季给奶牛养殖带来的困难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如果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就会下降,养殖效益就会降低。本文从饲料营养、饲养管理和人员管理3个方面分析了冬季泌乳奶牛饲养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脂肪喂量要适当奶牛日粮中脂肪的含量最多不能超过日粮干物质的7%.在正常情况下,奶牛基础日粮本身就含有3%左右的脂肪,因此,补充量一般为3%~4%.如果日粮中脂肪的添加量超过7%,就会降低瘤胃微生物的活性,影响对粗纤维的消化,导致奶牛食欲减退,使干物质采食量下降,产奶量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