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两种蔬菜对硝态氮的累积和还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94 ̄1995年在菜园土壤上进行的田间试验表明,菠菜的硝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小白菜,后者是前者的1.2 ̄4.3倍,菠菜外围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畸低于小白菜,但其他器官及整株均值都高于小白菜。  相似文献   

2.
硝态氮难以在菠菜叶柄中还原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忠  王朝辉  李生秀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1):2294-2299
【目的】蔬菜硝态氮过量累积危害人类健康,叶柄是蔬菜硝态氮累积的主要器官,揭示其累积硝态氮的原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方法】以3个菠菜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氮水平进行盆栽试验,在不同生长期采样,测定叶柄硝态氮含量、内外源硝酸还原酶活性、细胞的硝态氮代谢库与贮存库大小,以及加入叶片硝酸还原酶后叶柄组织的亚硝态氮生成速率。【结果】叶柄硝态氮含量与其硝酸还原酶活性、代谢库大小无明显关系,但内外源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比值高、贮存库小,加入叶片硝酸还原酶后叶柄组织的亚硝态氮生成速率高的品种,其叶柄硝态氮含量低。【结论】叶柄潜在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实际表达程度、叶柄细胞液泡的大小、硝态氮由贮存库(液泡)进入代谢库(细胞质)的难易程度是造成硝态氮难以在叶柄中还原及品种间叶柄硝态氮含量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土壤水分对蔬菜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耕层红油土进行盆栽试验,在每千克土施0.40gN和0.30gP2O5的基础上,种植小白菜(黑油菜)和菠菜(宁夏圆叶)。采样前10d设置150,200和250g/kg3个土壤水分等级,研究土壤水分对蔬菜生长和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水分为200和250g/kg时,菠菜的生长量比水分为250g/kg时提高108.7%和174.8%,小白菜提高108.9%和109.9%;而菠菜的硝态氮含量却分别降低29.7%和19.4%,小白菜降低22.5%和25.0%;2种蔬菜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亦明显降低。对蔬菜生长、硝态氮吸收及还原的分析表明,土壤水分增加不仅促进蔬菜生长,还促进硝态氮的吸收及向地上部分转移。但生长量和硝态氮吸收的增加并不同速,由于生长超前引起的植物体内养分释稀效应,是增加土壤水分蔬菜硝态氮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硝酸盐在两个小白菜品种体内的分布及调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硝酸盐在作物体内的分布及调配规律研究是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提高植物体对硝态氮利用效率的基础理论问题。本试验采用水培和植物电生理方法测定了两个小白菜品种的不同器官组织硝酸盐含量和液泡中硝酸盐浓度(活度);氮亏缺条件下叶片、叶柄和根系组织硝酸盐含量、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叶片、根系的液泡和细胞质中硝酸盐活度。结果表明,叶片、叶柄和根系液泡中硝酸盐活度分别是组织硝酸盐含量的4.6、2.0和7.4倍,液泡硝酸盐活度远高于细胞质硝酸盐活度;亮白叶1号叶片、叶柄和根系液泡硝酸盐活度分别是上海青的2.4、1.9和3.6倍;不同器官组织硝酸盐含量呈叶柄>叶片>根系,而各器官液泡硝酸盐活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小白菜组织及液泡硝酸盐含量随氮饥饿时间急剧下降,而细胞质硝酸盐活度及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则基本维持稳定。硝酸盐主要累积于液泡内且可以再利用;叶柄及根系组织硝酸盐在氮亏缺时均可被运至叶片,而液泡硝酸盐则被释放至细胞质中,维持了细胞质硝酸盐浓度的稳定,使叶片硝酸还原酶得以稳定。高硝酸盐累积品种亮白叶1号液泡硝酸盐活度高,氮亏缺时其组织硝酸盐下降速度较慢,这可能由其硝酸还原酶活性低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菠菜硝态氮累积和还原与植株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盆栽试验,以两个硝态氮含量差异显著的菠菜品种为供试材料,在不同生长时期,测定了叶柄、叶片干重、水分含量、硝态氮含量及叶片内源和外源硝酸还原酶活性,研究菠菜硝态氮累积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植株生长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生长期后移,叶柄、叶片及地上部干重和水分含量先增加而后降低,硝态氮含量则持续降低,低硝态氮累积品种S9的下降更为明显,出苗后52d和62d地上部分别降低了100%和89.7%;叶片内源和外源酶活性则随植株生长量增加而增加,高硝态氮累积品种S4增加(379%和199%)更明显,之后该品种酶活性随植株生长量降低而显著下降,品种S9却显著增加,分别为121%和288%.生长前期,品种S4硝态氮含量、干重增长速率及内源、外源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品种S9,内源/外源酶活性比值却明显低于后者;生长后期,除外源酶活性和内源/外源酶活性比值外,品种间差异均不明显.因此,生长前期高累积品种硝态氮含量降低较少,主要原因可能是其内源/外源酶活性比值(70.7%)较低,生长后期该品种的内源/外源酶活性比值(98.2%)显著增加后,硝态氮含量迅速下降进一步证明了这一推测.综合上述结果可知,内源/外源酶活性比值更能揭示植株生长变化引起的品种间硝态氮含量变化差异.  相似文献   

6.
不同氮素水平对3种叶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小白菜、菠菜、生菜在不同供氮条件下不同器官硝酸盐累积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4个氮浓度下,不同器官中的硝酸盐含量,小白菜为:叶柄(茎)>叶片>根;菠菜表现为根>叶柄>叶片;生菜为氮浓度≤15 mmol/L,叶柄>根>叶片,氮浓度≥20 mmol/L,叶柄、根>叶片.②小白菜的叶柄是硝酸盐累积的主要场所,菠菜的根部累积的硝酸盐在整个植株中最高.③在氮浓度≤5 mmol/L,小白菜叶片中NO3-含量分别是菠菜、生菜的6.7倍、4.6倍;小白菜叶柄中NO3-含量分别是菠菜、生菜的6.2倍、2.1倍.④小白菜内NO3-含量在处理第14天时达到最高.在第14~21天,菠菜的硝酸盐含量呈上升趋势,而生菜的硝酸盐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施用腐植酸对叶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腐植酸对叶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腐植酸能降低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增强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增大硝态氮代谢库。通过试验,确定腐植酸最佳施用浓度为0.3g.L-1,此时,小白菜、生菜和菠菜的硝酸盐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64.52%、71.74%、72.39%,叶菜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小白菜和生菜的硝态氮代谢库达到最大值。而菠菜的硝态氮代谢库却在腐植酸施用浓度为0.4 g.L-1时达到最大,这是由蔬菜品种间存在差异导致。  相似文献   

8.
菠菜不同器官硝态氮与钾素的含量及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采自不同地区的 8种土壤上进行盆栽试验 ,研究菠菜不同器官硝态氮与钾素的含量及关系。结果表明 ,菠菜体内的硝态氮和钾素含量因器官而异 ,且两者在不同器官的分布表现出相反的趋势 ,即叶片的钾素含量最高 ,根次之 ,叶柄最低 ;硝态氮含量的分布以叶柄最高 ,根次之 ,叶片最低。在每千克土施氮 0 .15和 0 .30 g时 ,菠菜各器官硝态氮和钾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398和 - 0 .493,说明钾素含量高的器官 ,硝态氮还原转化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9.
土壤水分对蔬菜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采用耕层红油土进行盆栽试验,在每千克土施0.40gN和0.30P2O5的基础上,种植小白菜和菠菜。采样前10d设置150,200和250g/kg3个土壤水分等级,研究土壤水分对蔬菜生长和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水分为200和250g/kg时,菠菜的生长量比水分为250g/kg时提高108.7%和174.8%,小白菜提高108.9%和109.9%;而菠菜的硝态氮含量分别29  相似文献   

10.
不同节位玉米叶片硝态氮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春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节位叶片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硝态氮含量,生育前期上部节位高于下部节位,生育后期上部节位则低于下部节位。不同节位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各生育期有一致的变化趋势,即由基部向上逐渐升高,直到上数第3~4节位达最高值,此后有所下降。不同生育期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最明显是中部节位(下数5~8)叶片。生殖生长旺盛时期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已建成的主跨为400米的世界第一座斜拉拱组合桥梁——湘潭市湘江四大桥为例,运用平面杆系分析系统,与普通拱桥对比了在恒载作用下的内力、挠度计算结果,分析了主要参数对斜拉拱组合桥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拱桥相比,合理的设计斜拉拱组合桥中斜拉索的参数,能够降低整个拱肋的轴力,明显减小拱脚的负弯矩和剪力.因此斜拉拱组合桥不仅造型新颖美观,更重要的是拱肋轴力可调,该拱桥桥型有利于向大跨度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采用空间梁单元对实际的石拱桥拱脚开裂现象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随着开裂深度的变化,主拱圈中的内力进行重新分配,得出了不同开裂深度时主拱圈中的内力分布规律,对实际的各种受力状态和开裂过程中的内力进行了较精确的数值描述。当拱脚裂纹扩展时,拱脚截面上的弯矩明显减小,轴力明显增大,而其它截面上的弯矩增大,轴力也增大,截面上的内力值与开裂深度成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拱形屋面结构单层空旷建筑的基础偏心距较大,用常规设计方法基础面积过大,使这种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分析了这种结构的受力特点,针对我国的工程实际,提出了改进基础设计的几种方法:1)加大基础自重,利用基础梁把墙体的重力传给基础;2)采用复合基础,将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浇筑成整体,使条形基础承担部分弯矩和剪力;3)风荷载较小且没有吊车时采用偏心基础,相当于预先给基础施加适当的反向弯矩。工程实例表明,与常规设计相比,采用复合基础设计的独立基础底面积较小,降低了基础高度,混凝土体积减小约30%。降低了工程造价,方便基础施工。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2种不同体型拱坝在基本荷载和特殊荷载组合的几种工况下,拱坝结构各个部位的受力和位移情况,为拱坝在选型期体型的确定以及大坝运行期的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拱坝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并分析方案1和方案2不同体型坝体在各个工况下的应力应变情况,利用有限元等效应力分析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二次计算,以消除有限元计算中出现的应力集中现象。【结果】2种不同体型坝体在工况1条件下,除第1主拉应力外,其他部位均满足基本荷载组合的拉应力控制标准,第3主压应力均满足基本荷载组合的压应力控制标准;使用等效应力法计算后,方案1左右坝肩的应力集中范围由高程1 134~1 146m变为高程1 119~1 146m。【结论】拱坝的坝体体型可以同时通过改变拱圈中心角和半径使坝体变薄,在满足坝体稳定的前提下,小圆心角薄体拱坝坝型受力状态更好,不仅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抗压性能,还能有效的减小坝体位移及拉应力区范围,可以满足工程运行需求,并符合应力控制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农业钢拱结构腹板承载力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径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工形截面钢拱结构进行非线性分析,分析截面几何参数对腹板极限承载力。[结果]结果表明腹板长宽比越大,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越小,而腹板厚度、翼缘厚度、翼缘宽度越大,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越大。腹板长宽比和截面尺寸一定时,试件的极限承载力随着圆心角的增大而线性增大。[结论]在实际工程中,适当减小横向加劲肋的间距可有效提高试件极限承载力。建议腹板长宽比上限值为2.0。在建筑尺寸允许下,可将纯弯作用下的钢拱结构的圆心角增大,提高试件截面尺寸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6.
拱结构的弹性二次分岔屈曲性能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的拱的非线性屈曲的2种形式,提出了1种简捷的计算二次分岔屈曲的方法,通过算例证实了其可靠性,最后提出了提高结构承载力和防止发生变形突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小拱棚简易设施技术,在海南反季节生产种植优质西瓜新品种“早佳”,充分利用冬季闲置的稻田,一次定植多次收获,且延长了采收时间,增加了生产收获指数,实现市场稳定长期供应。采用竹片、塑料薄膜及防虫网等材料搭建的设施小拱棚,用材简单、成本低廉、建造容易且可多次多年使用,能够有效提供西瓜生产种植特殊小环境,该设施技术基本成型,已在我省反季节西瓜生产中大面积应用,获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揭示反拱底板局部稳定和失稳破坏的机理。【方法】结合溪落渡水电站工程,制作了水垫塘精细物理模型,采用先进的模拟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了在底板块止水完全破坏、锚筋失效,其四周及底部完全贯通的情况下,反拱水垫塘拱圈3个活动底板块的运动特性。【结果】反拱底板块振动的优势频率为0.001~0.1 Hz,沿程(x)划分为上下游强振区和冲击弱振区,在x=(-0.30~0.60)m底板块易失稳。【结论】底板块为低频窄带振动,不会发生共振破坏和材料的疲劳破坏。由于底板块形成了长期和局部拱作用,使拱圈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设计研制的LPB—10型钢拱架塑料大棚棚体结构的模拟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设计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原设计方案是可行的,计算数据可靠,可在华北、华中、西北及东北大部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林区育苗生产的需要,本文对塑料大棚棚型的选择,材料及结构尺寸的确定进行了设计计算。并对试制生产的棚体结构进行了野外生产考验。认为该设计方案是合理的,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