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拱挢主拱圈轴线的合理选择是拱挢理论和设计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确定合理拱轴的四个条件的基础上,经过大量实例分析后指出,正弦波型恒载偏离弯矩的存在是空腹式悬链线拱的固有特性,因此由实腹式拱桥恒载分布规律导出的A·Strassner悬链线,可以作为空腹式无铰拱桥的合理拱轴。并指出利用恒载偏离弯矩来改善拱顶和拱脚截面内力分布只能适可而止,否则将出现控制截面的转移。  相似文献   

2.
在多跨连续拱桥的设计中,现有的连拱计算方法都忽略了拱上结构的影响,而是按裸拱连拱进行计算。但对于我国广泛采用的拱式拱上结构的连续拱桥,由一座模型桥试验表明,拱上结构与主拱圈联合作用的影响较为显著,如拱顶截面的活载弯矩可减小15~25%,拱脚截面可减小25~40%。可见在连拱计算中宜考虑拱式拱上结构的影响。本文通过模型桥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这种拱式拱上结构多孔连续拱桥的连拱计算,试图提出与实际受力情况基本相符的计算图式,并在此基础上拟出了一个供讨论和试用的实用简化计算图式。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已建成的主跨为400米的世界第一座斜拉拱组合桥梁——湘潭市湘江四大桥为例,运用平面杆系分析系统,与普通拱桥对比了在恒载作用下的内力、挠度计算结果,分析了主要参数对斜拉拱组合桥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拱桥相比,合理的设计斜拉拱组合桥中斜拉索的参数,能够降低整个拱肋的轴力,明显减小拱脚的负弯矩和剪力.因此斜拉拱组合桥不仅造型新颖美观,更重要的是拱肋轴力可调,该拱桥桥型有利于向大跨度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弹性地基梁理论计算了广州洲头咀沉管隧道的地震响应,在假定管段接头为刚接、铰接和半刚接3种工况下,计算了隧道在纵向和横向振动时的轴力、剪力和弯矩时程.结果表明:1)隧道的各种内力响应时程图形形状与输入地震波基本一致;2)采用刚性接头时的最大轴力、剪力和弯矩较其他两种工况更大;3)半刚性接头对于沉管隧道在地震作用下的轴力、剪力和弯矩力学性能均有一定改善,这与有关文献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4)在采用半刚性连接时隧道的接头内力和转角均较大,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如采用该种连接方式,建议进行地震作用下的接头内力和接头相对位移验算.  相似文献   

5.
实践证明,水平风荷载绝对控制拱式管桥的强度。所以,对水平风荷载引起的管桥内力进行正确分析是对结构设计可靠性的重要保证。而现有计算拱管风载内力的公式仅限于等截面范围。本文拟就提篮式圆弧无铰拱的结构模式导出计算变截面桁拱管桥风载内力的公式。  相似文献   

6.
简支梁式斜交矩形渡槽槽身结构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简支梁式斜交矩形渡槽的结构特性,推导出了其内力及支反力的计算公式,并与正交渡槽的受力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斜交渡槽槽身正弯矩较同等跨径的正交渡槽要小,在斜支承处还会产生负弯矩,且反力分布不均匀,钝角处反力大于锐角处反力;随着斜度增大,正弯矩在减小,而扭矩却在增大,具有弯扭耦合作用的特性,建议其截面型式以抗扭能力大的箱形截面为佳。  相似文献   

7.
单梁式简支斜梁桥的斜梁内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单梁式简支斜梁桥为对象,分析,研究了其受力特性,导出斜梁内力的计算公式,通过分析比较可知,斜梁桥的斜梁弯矩小于同跨径正梁桥是的正梁弯矩,斜梁跨中的弯矩值随着夹角的减小而减小,根据斜梁受弯矩藕合作用的特性,其横截面的型式以抗扭能力大的箱形截面的为佳。  相似文献   

8.
经比较实际结构工程中设计梁构件时梁内力弯矩的两种计算方法截面法和叠加法,得知截面法的计算过程较为繁琐而叠加法较为简捷,对叠加法的应用条件、范围、初学者运用此法的问题也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基于结构计算的矩阵位移法和钢管混凝土拱桥分析的纤维单元法,通过改进拱肋断面划分,选择合适的8结点等参元形函数,建立位移转换矩阵和坐标转换矩阵,同时借用纤维单元的概念,提出了空间实体-梁单元法,并对单拱肋圆形截面的钢管混凝土拱结构进行了空间实体-梁单元分析,推导了其原始刚度矩阵。同时为了验证推导的正确性,编制了专用的计算程序,计算了一个实验模型拱拱顶和拱脚截面的内力,并将其计算结果与矩阵位移法的分析结果和SAP2000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大误差在5%以内。计算结果表明,该空间实体-梁单元刚度矩阵的推导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有/无固定墩跨越管道的内力和变形比较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邓道明 《油气储运》1999,18(6):17-20
考虑几何非线性,导出了有固定墩跨越管道的内力和挠度计算公式,并从中推荐了简单实用的计算式,通过比较有/无固定墩跨越管道的内力和挠度,得出结论:固定墩减小了管道的挠度、轴向拉力及当量轴向拉力,增大了轴向压力及应量轴向压力;当当量轴向力为压力/拉力时,无固定墩跨越管道的最大弯矩大于/小于有固定墩时的值;有固定墩跨越的管道嵌固端的弯矩与跨中的弯矩相比,绝对值大,无固定墩跨越管道的两者大小关系主要取决于  相似文献   

11.
为了能更好的选取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的钢管数目及布置形式,根据国内已建成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构造了两座400m跨度,宽27.5m,拱轴线形一致的钢管混凝土桁式拱桥(一座为四管拱肋,另一座为六管拱肋),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两个全桥模型,分析了它们的静力和动力特性,并讨论了拱肋刚度、含钢率和力学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发现,六管优于四管.在满足结构要求和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对拱肋的刚度选取主要从静力方面考虑,用钢量相当时,采用含钢率大的拱肋形式.  相似文献   

12.
拱结构的弹性二次分岔屈曲性能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的拱的非线性屈曲的2种形式,提出了1种简捷的计算二次分岔屈曲的方法,通过算例证实了其可靠性,最后提出了提高结构承载力和防止发生变形突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小拱棚简易设施技术,在海南反季节生产种植优质西瓜新品种“早佳”,充分利用冬季闲置的稻田,一次定植多次收获,且延长了采收时间,增加了生产收获指数,实现市场稳定长期供应。采用竹片、塑料薄膜及防虫网等材料搭建的设施小拱棚,用材简单、成本低廉、建造容易且可多次多年使用,能够有效提供西瓜生产种植特殊小环境,该设施技术基本成型,已在我省反季节西瓜生产中大面积应用,获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拱坝应力分析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以坝体混凝土方量最小为目标函数,满足安全的条件下有效降低坝体体积的拱坝优化数学模型。计算表明,优化收敛条件的判断以及体形优化计算等一系列工作都可以自动完成,无须人工干预,智能化程度较高,优化后的坝体应力更趋于均匀。  相似文献   

15.
从建立施工控制网,设置计算放样点坐标和施工放线点测量方面建立了一个完善,有效的双曲拱坝体型施工控制技术体系,从而提高了施工精度,解决了双曲拱坝体型控制的难题。以万家沟水库混凝土双曲拱坝为例对该体系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试验设5类种植模式,通过比较表明设施拱棚各种种植模式都充分发挥设施的春提早、秋延后作用,提高土地及光热利用效率,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每公顷产值都超过15万元。其中采用"早熟马铃薯-芹菜-菠菜"模式,土地及光热利用效率和产值最高,适宜在西吉及宁南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一种新颖钢管混凝土拱桥斜拉钢管混凝土拱组合桥为研究对象,考虑钢管混凝土拱在变形、失稳破坏期间的几何及材料非线性特性,采用统一理论中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本构关系及高精度不分层梁单元,对在建的某斜拉钢管混凝土拱组合桥进行了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分析,并用钢管混凝土拱模型实验对分析程序及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建模方法进行了验证,同时分析了斜拉索及斜拉索的初索力对拱桥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斜拉钢管混凝土拱组合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极限承载力,斜拉索能够较大提高拱桥的承载能力,斜拉索初张力对稳定承载能力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1994~1995年在菜园土壤上进行的田间试验表明,菠菜的硝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小白菜,后者是前者的1.2~4.3倍;菠菜外围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略低于小白菜,但其他器官及整株均值都高于小白菜。菠菜累积的硝态氮主要分布于茎、叶柄和外围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布与此一致;小白菜的硝态氮主要分布于叶柄和外围叶片,而还原酶活性却集中于外围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高低及分布是2种蔬菜硝态氮累积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农业钢拱结构腹板承载力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径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工形截面钢拱结构进行非线性分析,分析截面几何参数对腹板极限承载力。[结果]结果表明腹板长宽比越大,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越小,而腹板厚度、翼缘厚度、翼缘宽度越大,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越大。腹板长宽比和截面尺寸一定时,试件的极限承载力随着圆心角的增大而线性增大。[结论]在实际工程中,适当减小横向加劲肋的间距可有效提高试件极限承载力。建议腹板长宽比上限值为2.0。在建筑尺寸允许下,可将纯弯作用下的钢拱结构的圆心角增大,提高试件截面尺寸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有孔拱棚覆盖可有效地调节环境温湿度变化,具降低最高温,提高最低温,减少逆温现象,促进蒸发和蒸腾作用等效应,能有效地防止作物徒长,提高适应能力。适宜孔径孔数的有孔拱棚,可促进西葫芦的雌花分化及生长,利于早期产量的提高。试验证实有孔拱棚覆盖省工省力,能扩大经营规模,是一项高效省力的新技术,可望今后大有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