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芋酯酶同工酶类型及品种群分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凝胶电泳检测了所收集的中国芋种质资源材料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1)168份栽培芋材料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可分为12个类型,共出现19条正极带,划分为A、B、C、D与D4个酶带区域;(2)9份野生芋材料可分为5个类型,共出现10条正极带,全部集中在D区,而A、B与C3区均无酶带出现;(3)对栽培芋与野生芋的17个酯酶同工酶酶谱类型进行聚类分析表明,在栽培中福建密芋品种群(类型Ⅸ)民  相似文献   

2.
对32个国内外西瓜品种(栽培、半栽培和野生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在不同的品种类型、不同部位差异明显;用衰老部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生长活跃部位酯酶同工酶分析亲缘关系效果较好;亲缘关系相差愈远酶谱差异愈大,野生品种同工酶谱带数多干栽培品种,其中的28个有代表性品种根据老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可聚成8个种类。  相似文献   

3.
萝卜几个亲本及杂种一代的四种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萝卜3个不育系A1、A5、A6与2个自交系54、55号配组的6个F1代及亲本为材料,分别在营养生长期取根、叶,生殖生长期取茎生叶、花蕾,对酯酶(EST)、α-淀粉酶(α-Amylase)、细胞色素氧化酶(COD)、过氧化物酶(POD)进行比较研究。将各时期、各部位的同工酶酶带按Rf值大小排列,酯酶共有21条带,分为快、中、慢3个区;随着植株生长,α-淀粉酶的3条酶带Rf值有增加趋势;COD共有11条带,其中有Rf0.13和0.17两条保守酶带;POD共有8条带,有Rf0.17一条保守酶带。F1代与双亲各种酶谱相比大多表现为双亲互补型,没有发现杂种酶带。  相似文献   

4.
利用聚丙烯酰胺平板电泳并结合欧氏距离聚类分析方法对茶 子属(RibesL.)12个种及6个黑穗醋栗(R.nigramL.)栽培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为,所有材料共显示出27条不同迁移率的酶带,剌李和欧洲醋栗有两条稳定的公共带,其它材料也有3条主要的公共带,如果取类间距L=5.9,可将所有材料划分为5个类群,其中6个栽培品种与兴安茶 、香茶 和长白茶 聚在A类,其它7个野生种分别聚成B,C和D类,均表现出与E类的刺李和欧洲醋栗有较远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5.
栽培大豆、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栽培大豆、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栽培大豆幼苗期的酯酶同工酶共出现了17条酶带。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既有共同的酶带,又有各自独特的酶带,是亲缘关系较近的两个种。半野生大豆有类似野生大豆的酶谱,表现了野生种的特点.不同进化类型的大豆酯酶同工酶有明显不同。随着进化程度增高,酶带数目有增多的趋势.研究表明,大豆幼苗酯酶同工酶酶谱比较稳定,酶带明确,具有较为明显的种的专一性,可以做为大豆分类学和研究大豆进化关系的一个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对我国黄牛5大地方良种之一的鲁西黄牛胚胎和成体2个发育阶段的7种器官组织,进行了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和酸性磷酸酶(ACP)3种同工酶的分析结果表明,3种同工酶的分布均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而且有的显示出发育阶段的明显变化。LDH在胚胎和成体发育阶段的不同器官组织中,均显示有3到5条酶谱。酯酶同工酶在胚胎阶段显示有3个区带,随着发育的进行,酯酶同工酶进一步分化增多,在成体阶段可显示5个同工酶区带,而且有的区带分化出若干小的亚带,成体酸性磷酸酶显示有3个同工酶区带。  相似文献   

7.
萝卜酯酶同工酶与品种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给萝卜杂交育种提供依据,采用酯酶同工酶酶带分析和数值分类学方法,研究了中国19个省(市)的77个栽培萝卜品种及日本的3个栽培萝卜品种的同工酶及亲椽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栽培萝卜可分为三大品种群,即红萝卜品种群,白色,绿/白萝卜品种群,绿萝卜品种群,各品种群之间亲缘关系较远,杂种优势较强。  相似文献   

8.
以育成稳定多代的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C丙16)和保持系(B10)为试材,以盛花期的根、茎、叶、花蕾、花以及结英期的黄熟种英为试样,采用聚丙烯酰胺凝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分析了酯酶同工酶(EST)、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α-淀粉酶同工酶(α-MAY)以及可溶性蛋白质的谱带差异。结果表明,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同工酶、可溶性蛋白质存在谱带增减,谱带活性强燕变化和酯酶同工酶的器官特异表达等差异。结果  相似文献   

9.
几种小麦族禾草及其杂种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加拿大披碱草、野大麦及其属间杂种F1代和蒙古冰草、航道冰草及其种间杂种F1代、回交一代(BC1)的分蘖期叶片酯酶同工酶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亲本加拿大披碱草和野大麦的酯酶同工酶谱存在明显差异,验证了这两个属间种的关缘关系较远;杂种F1酯酶同工酯酶谱中出现了双亲的2条互补酶带和1条杂种特征带,并有明显偏母本的倾向。亲本蒙古冰草和航道冰草的酯酶同工酶谱了存在明显种间差异。杂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状电泳对我国黄牛5大地方良种之一的鲁西黄牛胚胎和成全2个发育阶段的7种器官组织,进行了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和酸性磷酸(ACP)3种同工酶的分析结果,3中同工酶的分布均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而且有的显著发育阶段的明显变化,LDH在胚胎和成体发育阶段的不同器官组织中,均显示有3到5条酶谱。酯酶同工酶在胎阶段显示有3个区带,随发育的进行,酯酶同工酶进一步分化增多,在成体  相似文献   

11.
水稻不同部位酯酶同工酶酶带和酶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供试水稻不同品种9个部位6231个样本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重复性较好的酶带共有17条.不同部位酶带的条数各不相同.酶带和酶谱类型与品种形态特征有密切关系.同一个部位的酶带因品种而异,分为所有品种都出现的基本酶带及不是所有品种都会出现的鉴别酶带两种类型.以鉴别酶带条数为n,用M=2n可以估计该部位酶谱类型的数量M.各条酶带表达了不同等级的差异水平.各部位酶谱类型可以作为水稻品种鉴别和分类的一种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鹅观草属三个物种及其居群间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小麦族鹅观草属 3个物种 :毛叶鹅观草Roegneriaamurensis (Drob .)Nevski、纤毛鹅观草R .ciliaris (Trin .)Nevski和竖立鹅观草R .japonensis (Honda)Keng的 2 2份材料的幼苗进行了酯酶同工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① 3个物种的酯酶同工酶酶谱相似 ,说明 3个物种有相同或相近的遗传基础 ,亲缘关系较近 ,但 3个物种种间无完全相同的酶谱 ,或多或少表现差异 ;②种间差异大于种内差异 ;③同种不同居群间酶谱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四川四倍体小麦地方品种酯酶同工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30份产于四川的四倍体小麦地方品种(T.TurgidumL.)的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四倍体小麦的幼苗、剑叶和幼穗间酯酶同工酶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幼苗有14条带,12种类型;剑叶15条带,13种类型;幼穗13条带,11种类型。3次测定合并分析,则产生21种类型。若仅以1次测定看,多样性指数以剑叶最高,为0 1119,说明剑叶酯酶同工酶能更好地反映其遗传多样性。同时酯酶同工酶的差异证明,来源相同又同名但原始编号不同的两份"棒棒南麦"和两份"早佐"具有不同的基因型,应视为不同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同工酶在枣品种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云南割手密的128份样品,共显示15条酯酶同工酶酶带,它们组成45个酶谱类型,这显示了云南割手密具有非常丰富的种内变异,是甘蔗育种宝贵的遗传资源.本文还讨论了一些酶谱类型之间的关系以及地理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半野生小麦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 2 8份中国特有半野生小麦的幼苗、剑叶及幼穗的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 :酯酶在这些材料中存在组织特异性。幼苗电泳出 10条带 ,8种酶谱类型 ;剑叶 15条带 ,7种类型 ;幼穗 18条带 ,2 0种类型。幼穗的酯酶同工酶在材料个体间类型最为丰富 ,更能反映个体间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云南小麦和西藏半野生小麦亲缘关系较近 ,它们与新疆小麦的关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17.
褐稻虱酯酶同工酶酶谱模式为3条酶带。即A、B和C.取食感虫稻种的具有A、B和C3条酶带;取食抗虫品种的只具B和C2条酶带;取食中抗品种的只具A和C2条酶带.不同抗性水稻品种对褐稻虱体内酯酶酶带的变化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试验对40多个菊花品种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分析的结果表明:1、酶谱表达具品种特征.品种间酶谱的差异程度与品种性状的差异程度表现一致;而且同品种植株在同一生育期内,叶、茎器官的酶谱均表现稳定,也不因年份或栽培条件而变化.2、同品种不同器官、生育期酶谱具特异性,叶、茎、花三器官之间存在酶谱差异.而且均随生育期的进展,谱带增多,活性加强.其中叶、茎为适宜取样器官,适宜取样时期为含苞待放期或花完全开放期.  相似文献   

19.
四川小麦主栽品种酯酶同工酶遗传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近50 年来年推广面积6-67 万hm2(100 万亩) 以上的40 个主栽小麦品种进行了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16 条酯酶同工酶酶带中有7 条酶带呈现多态性,其余9 条酶带在所有供试品种中无差异,为四川栽培小麦品种的基本带。40 个小麦品种具有7 种酯酶酶谱,其中32 个品种具有完全相同的酶谱,该酶谱为四川主栽小麦品种的优势酶谱。另外,8 个品种具有6 种酶谱类型,表明这些品种在同工酶水平上的分子特异性,可以作为这些品种鉴定的同工酶指纹。  相似文献   

20.
刺儿菜性别连锁的同工酶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刺儿菜进行同工酶分析,确定适合作为遗传标记的同工酶类型。[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垂直平板电泳(PAGE)技术,对刺儿菜雌雄株花和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及酯酶同工酶(EST)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OD、MDH及EST同工酶在刺儿菜雌雄株的花和叶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在花和叶片中,POD同工酶均发现了性别特异的酶带,MDH同工酶仅发现在花中具有1条雄性特异带,苹果酸酶同工酶(ME)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除花中的酯酶酶谱外,两种同工酶在同一性别的不同个体间,酶谱无明显差异。[结论]同一种酶在刺儿菜叶片和花中的雌雄株酶谱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