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 d,21%醚菊.吡蚜酮SC 375~600 mL/hm2对稻田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为72.14%~82.87%,优于吡蚜酮,与醚菊酯相仿;药后7 d,防治效果为95.89%~97.07%,明显优于吡蚜酮、醚菊酯;药后21 d,仍有95.69%~97.52%的防治效果,极显著优于吡蚜酮、醚菊酯。该药剂不同用量对微蛛的影响最大,稍高于对照药剂;对狼蛛的杀伤作用明显低于对照药剂;对球腹蛛基本无杀伤作用。因此21%醚菊.吡蚜酮SC对水稻白背飞虱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对水稻和田间蜘蛛安全,推荐剂量为375 mL/hm2,防治适期宜掌握在白背飞虱若虫高峰期。  相似文献   

2.
醚菊酯和氟硅菊酯对秧田灰飞虱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江苏省句容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醚菊酯、氟硅菊酯防治秧田灰飞虱均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优点.药后1~3 d,10%醚菊酯水乳剂1 500~2 250 ml/hm~2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6.34%~96.30%,10%氟硅菊酯乳油750~2 250 ml/hm~2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8.78~97.10%%,均明显好于对照药剂吡蚜酮和毒死蜱的效果;药后7 d,10%醚菊酯水乳剂1 500~2 250 ml/hm~2、10%氟硅菊酯乳油1 500~2 250 ml/hm~2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2.53%~93.58%,与对照药剂吡蚜酮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相仿,明显好于对照药剂毒死蜱,在相同用量下氟硅菊酯防效好于醚菊酯.  相似文献   

3.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以醚菊酯与吡蚜酮质量比为1∶2对褐飞虱3龄若虫生物活性LC50值为2.89 mg/L,共毒系数为146.84,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1%醚菊·吡蚜酮SC 375、525 mL/hm2在药后3 d对褐飞虱若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19%、90.37%,速效性好,好于吡蚜酮、醚菊酯药剂;其在药后714 d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均在87%以上,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吡蚜酮、醚菊酯处理,且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由此可知,21%醚菊·吡蚜酮SC推荐用量为375 mL/hm2,大发生年份用量可以增加到525 mL/hm2,对水50 kg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4.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以醚菊酯与吡蚜酮质量比为1:2对褐飞虱3龄若虫生物活性Lc,0值为2.89mg/L,共毒系数为146.84,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1%醚菊·吡蚜酮S(2375、525mL/hm2在药后3d对褐飞虱若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19%、90.37%,速效性好,好于吡蚜酮、醚菊酯药剂;其在药后7~14d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均在87%以上,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吡蚜酮、醚菊酯处理,且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由此可知,21%醚菊·吡蚜酮sc推荐用量为375mL/hm2,大发生年份用量可以增加到525mL/hm2,对水50kg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5.
选用20%噻虫胺·醚菊酯悬浮剂450g/hm2、25%吡蚜酮悬浮剂360g/hm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g/hm2防治稻飞虱,进行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噻虫胺·醚菊酯悬浮剂450g/hm2、25%吡蚜酮悬浮剂360g/hm2对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效,两者施药后14d防效分别为93.18%、94.00%,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其他有益生物未见药害。建议使用时,每公顷用20%噻虫胺·醚菊酯悬浮剂450g、25%吡蚜酮悬浮剂360g于稻飞虱若虫发生高峰期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20%噻虫胺·醚菊酯SC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在田间条件下比较了20%噻虫胺·醚菊酯SC和25%吡蚜酮WP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20%噻虫胺·醚菊酯SC施药量在450、600 g/hm2时,药后3 d对稻飞虱的防效分别为88.77%和96.21%,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89.82%和92.40%,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为92.20%和95.48%,其防治效果与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吡蚜酮的防治效果基本一致。[结论]20%噻虫胺·醚菊酯SC可作为稻飞虱防治药剂的替换品种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醚菊酯等6种药剂对水稻稻飞虱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防治七天后10%醚菊酯悬浮剂70克/亩防效最好,达92.4%;50克/亩防效达76.8%,毒死蜱、吡虫啉、吡蚜酮、高效氯氟氢菊酯乳油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25%吡蚜酮·醚菊酯SC对稻飞虱的防控效果,特开展了其田间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5%吡蚜酮·醚菊酯SC对稻飞虱防治效果较好,每667 m2用24 g.药后1 d防效达94.75%,药后7、14 d防效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10%醚菊酯EC等不同药剂对小麦田灰飞虱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10%醚菊酯EC和25%吡蚜酮WP对灰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在大面积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单季稻稻飞虱发生规律与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空白对照区稻飞虱定期调查,研究单季稻稻飞虱发生消长规律,并选用呋虫胺、吡蚜酮、醚菊酯等对稻飞虱进行防治,比较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月底(单季稻破口前)稻飞虱数量开始迅猛增加,是防控的关键时期。呋虫胺对稻飞虱防效好,持效期长,可作为吡蚜酮的轮换药剂,醚菊酯对稻飞虱防效差。  相似文献   

11.
10%醚菊酯悬浮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醚菊酯悬浮剂1 200~1 500 mL/hm2对以白背飞虱、灰飞虱为主的稻飞虱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防效一般在80%~85%,但较对照药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 g/hm2防效一般差5~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为正确评价10%醚菊酯对水稻灰飞虱的防治效果,2010年在水稻大田内对二代灰飞虱进行了几种药剂处理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对灰飞虱具有较理想的防效,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48%毒死蜱对灰飞虱的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性不好;10%醚菊酯在本试验剂量下的防治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1O%醚菊酯悬浮剂对水稻灰飞虱的防效以及对天敌和作物的安全性,2010年在水稻大田内对10%醚菊酯SC防治二代灰飞虱进行了试验示范。初步示范结果表明:10%醚菊酯SC1200mL/hm^2处理对灰飞虱具有一定的速效性,但其持效性不及对照药剂25%吡蚜酮Sc300mL/hm^2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吡蚜酮与醚聚酯复配剂防治稻飞虱的效果,开展了25%吡蚜酮·醚聚酯悬浮剂的田间药效试验,以明确其适宜剂量、持效期和安全性。结果表明,25%吡蚜酮·醚聚酯悬浮剂对水稻安全,防治稻飞虱高效持久,每1hm2用240mL,药后14d防效达80%以上,每1hm2用360mL,药后14d防效为92.8%,胜于每1hm2用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80g的防效。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d,21%醚菊·吡蚜酮悬浮剂300~ 600 mL/hm2对灰飞虱若虫的防治效果为89.39%~98.30%,速效性好,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毒死蜱,7~14 d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均在86%以上,与吡蚜酮处理无显著性差异;21%醚菊·吡蚜酮悬浮剂450 mL/hm2药后3~7d防治灰飞虱成虫的效果为75.00%~86.96%,与吡蚜酮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略好于毒死蜱处理.从防治效果和经济角度考虑,21%醚菊·吡蚜酮悬浮剂推荐用量为450 mL/hm2,大发生年份用量可以增加到600 mL/hm2,兑水750 kg/hm2,喷药时力求均匀.  相似文献   

16.
建立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了番茄中吡蚜酮和吡丙醚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QuEChERS法提取和净化,UPLC-MS/MS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在0.005~0.5 mg/L范围内,吡蚜酮的相关系数为0.994 5,吡丙醚的相关系数为0.999 6,该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在0.02、0.2、1.0 mg/kg 3个添加浓度下,吡蚜酮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7.5%~106.1%,RSD值在2.2%~3.1%之间;吡丙醚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2.2%~89.1%,RSD值在1.6%~14.7%之间。吡蚜酮的检出限为1.0×10~(-3) mg/kg,吡丙醚的检出限为2.0×10~(-4) mg/kg。该方法适用于番茄中吡蚜酮和吡丙醚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呋虫胺是日本三井公司研发的第三代烟碱类杀虫剂,具有内吸性强、持效期长、杀虫谱广等特点,为了进一步明确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对稻飞虱的防效、对蜘蛛等天敌和水稻的安全性,本试验选用不同剂量呋虫胺对单季稻稻飞虱进行防治,并以吡蚜酮、醚菊酯作为对照药剂,比较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呋虫胺防效好,持效期长,与吡蚜酮相当,不同剂量间无明显差异,对天敌和水稻安全性好,可作为吡蚜酮的轮换药剂。  相似文献   

18.
廖永红 《农技服务》2011,28(3):276-277
试验结果表明:每1hm~2施用10%醚菊酯悬浮剂450ml和900ml及分别与50%噻嗪酮300g(或50%噻嗪酮300g)混用,对稻飞虱各虫态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10%醚菊酯单用情况下,以900ml/hm~2效果最佳,其对低龄若虫防效达97%以上,对4~5龄的高龄若虫的防效接近80%,防治效果优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而醚菊酯与噻嗪酮混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通过灰飞虱若虫药效比较试验,筛选有效防治药剂。结果表明,10%醚菊酯悬浮剂1 200 mL·hm-2、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和450 g·hm-2对灰飞虱若虫具有较好防效,药后6 d校正防效分别为84.4%,85.0%和81.4%,且速效性好。  相似文献   

20.
对防治水稻褐飞虱的几种主要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80.00%烯啶虫胺.吡蚜酮WG施用20g/667m2防治对褐飞虱具有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性好;10.00%烯啶虫胺AS施用160g/667m2防治褐飞虱的效果,均优于25.00%吡蚜酮WP32g/667m2、10g/L醚菊酯SC120g/667m2;80.00%敌敌畏EC160g/667m2+25.00%噻嗪酮WP120g/667m2防治褐飞虱的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