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以我国城镇化建设为背景,从职业教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智力支持的角度论述职业教育对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与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消息信使     
《中国禽业导刊》2003,20(7):48-49
我们现在强调推进城镇化建设,城镇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而进城后的很大一部分农民可能变成“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因此建议:一.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教育,增强就业岗位技能。国家应该设专款和专门的教育机构,组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技术职校,做好农民进城前的技术培训,增强农民进城后的上岗率,避免“三无”和“城市病”的现象。二.激活城镇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率。这将对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起到积极的作用。三.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一环。近…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较大,合理引导这部分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对我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上都是流向了城市,文中通过模型对我国2006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1.69亿左右,而通过城市劳动能力容纳的测算,发现我国城市目前存在着1500万的就业缺口,从而得出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要走农村非农产业转移道路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理想场所李濂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能否妥善有效地转移这些剩余劳动力,不仅关系到农村千万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生计及社会的稳定。而且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能否实现。目前,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  相似文献   

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民增收、消除我国二元结构、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已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还很艰巨,要完成这一任务,要抓住主要矛盾,统筹城乡就业,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加大对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投人,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和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对于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和顺利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而要切实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就必须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人手,不断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法律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法律机制,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落实到法治层面上。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农民工进城后无法解决孩子进城后的学习、生活和医疗保障等问题,迫于现实的压力,只能将孩子留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8.
以调查数据为经验资料,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进行了估测。通过研究认为:在地域上,东部地区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区域;在产业上,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载体。在现有制度框架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将呈逐步扩大的态势,但要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预期目标还比较艰巨。作为重庆来讲,应加快库区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成长,将有利于推动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一种以剩余劳动力为服务对象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随之而生。它是建立在农用土地流转完全或者拥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基础之上的一类特色合作社,常由"农业企业+剩余劳动力"的模式组成,且以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为主要目的。本文以该模式合作社为基础的联合社为例,对其产生的可能原因和法律效力进行了分析,并简单讨论了该联合社的发展优势及限制因素,以供人们有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李平 《蚕学通讯》2007,27(4):52-55
在当前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各级政府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来抓,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给栽桑养蚕这个传统产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我区蚕桑业的发展,下面就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区蚕桑业的影响及对策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贫困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浅析胡建生贫困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人口。多,自然条件恶劣耕地少而差,如何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有效转移,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已是现阶段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一大新课题,本文试就此作些分析。一、贫困山区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必然性及存...  相似文献   

12.
生猪生产的产业化发展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猪业在我国的在畜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生猪生产,对于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满足市场肉类需求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及其影响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华  唐增 《草业学报》2013,22(2):300-306
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是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发展中必然出现的现象。而这种大规模转移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理论解释、转移的方式及影响进行了综述分析,认为当前人们对劳动力转移影响农业(尤其是粮食安全)的担心部分是由认识误区造成的。从短期看,劳动力转移对局部地区的农业发展可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长远看,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有重要作用,符合我国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笔者同时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4.
大力提高农村居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我国政府发展农村和农业的重要路径。大庆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文明城市,其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却与其城市发展进程有很大差距。所以笔者从大庆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大庆市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找寻其原因,探讨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也是一个大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而且对于实现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至关重要。文中在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财政扶持的角度分析了当前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财政约束问题,并提出了有利于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财政支持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量的转移,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的暴露,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教育无法满足儿童成长的需求。本文基于四川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为研究视角,从留守儿童的教育的相关概述入手,分析了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全面的分析从多个角度总结出留守儿童教育的解决对策,旨在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环境,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实现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青海省2000年以来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分析,对全省农村剩余劳动量进行了测算,并针对青海省实际提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农业收入、非农收入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分析,以及对第一产业的产值就业份额比和城乡收入比的关系的分析,发现通过增加农业收入来增加农民收入,并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可能性非常小,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收入差距的缩小有正相关关系。但最近几年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未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畅。为此,提出了一些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培训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势必会造成农村大量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然而,由于农民工综合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难以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对陕西省咸阳市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咸阳市农民工培训创新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人口特别是中青年大量向城镇转移,传统的蚕桑生产面临不少新的问题与困难。在新形势下发展蚕桑生产,必须正确分析当前蚕桑生产存在的问题,寻找新的发展模式。1蚕桑生产面临的问题1.1养蚕劳力日渐老化目前农村养蚕人员主要是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妇女,不少人对蚕桑生产技术的接受能力弱,对扩大养蚕规模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文化、懂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