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遮阴胁迫对丹参生长及光合特性影响。[方法]通过在不同遮阴处理条件下对丹参植株高度、小叶片面积、叶片数等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以及丹参主要生育期光合速率的测定,分析遮阴胁迫对丹参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在不同遮阴条件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对丹参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茎变细,植株的高度、小叶片面积、叶片数先增加后减少。在全光照条件下,过强的光照不利于丹参的生长。7、8月份在海棠地2.0 m×3.0 m的遮阴处理下即郁闭度为32.7%时叶面积最大,叶片开展好,且药用器官根增粗增长,说明适度遮阴有利于丹参植株的营养生长。[结论]处于全光照和郁闭度32.7%之间的遮阴适于丹参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宋扬  张潆心  郭娜  孙广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421-4423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后不同光强对小黑杨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和能量分配的影响,提高幼苗移栽成活率。[方法]以小黑杨幼苗为试验材料,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低温(4~6℃)胁迫3 h后不同光强(200、1 200μmol/(m2.s)对小黑杨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200μmol/(m2.s)的弱光下,低温胁迫后小黑杨幼苗叶片的各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常温处理之间差异较小,但1 200μmol/(m2.s)的强光下,低温胁迫后小黑杨幼苗叶片的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和电子传递速率性(ETR)明显低于常温处理,并且叶片的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也明显降低。另外,低温胁迫后弱光处理对小黑杨幼苗叶片的光能分配参数影响不大,但强光引起了低温胁迫后小黑杨幼苗叶片光能分配的紊乱,PSⅡ反应中心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比例明显降低,失活反应中心耗散的光能比例明显增加,说明强光是引起低温胁迫后小黑杨幼苗叶片发生光抑制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春季小黑杨幼苗移栽时,低温逆境发生后要注意采取措施进行遮阴处理,降低叶片的光抑制程度,以提高幼苗移栽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桫椤幼苗的光照需求及光适应机制,以期为其林下种植管理和园林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桫椤幼苗为试验材料,在遮阴强度为30%的塑料薄膜大棚内进行试验,研究不同遮阴处理CK、T1、T2、T3、T4,即棚内光照强度100%、60%、30%、10%、2%对其叶片性状、气体交换参数、光响应曲线和光合色素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遮阴处理下桫椤幼苗的生长及光合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遮阴处理对桫椤幼苗的叶片性状及光合特性具有显著影响。在T3处理下,桫椤幼苗的叶数、叶长、叶宽和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均显著大于其它处理;随遮阴程度的加重,桫椤幼苗的比叶面积、自由水含量、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等逐渐增加,比叶质量和气孔密度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叶绿素a/b比值和束缚水含量则整体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与CK相比,T3处理下桫椤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皆达到最高,暗呼吸速率(Rd  相似文献   

4.
选取紫斑牡丹为试验材种,在0(CK)、30%、50%和70%不同遮阴度处理下,对牡丹的花期和叶片光合特性进行试验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遮阴度下,光照对牡丹的花期时间和开花数量有明显的影响,对照处理的花期最早在30%遮阴度处理下,开花数量最多且质量最优。在CK和30%遮阴度处理下,牡丹光合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有明显"光合午休"现象。随着遮阴度的增加,牡丹的净光合速率先升高后降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均呈现递减趋势。在固定的光合有效辐射梯度值下,30%遮阴度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其他遮阴处理。牡丹叶片的光补偿点(I_c)和光饱和点(I_(sat))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均有明显下降。不同遮阴处理下光响应模型拟合结果中,非直角双曲线对斜率(α)拟合程度最优,指数方程模型对暗呼吸速率(R_d)和光补偿点(I_c)拟合程度最优,双曲线修正模型对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和光饱合点(I_(sat))拟合程度最优。  相似文献   

5.
赵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732-5733,5737
[目的]研究遮阴对牛尾菜(Smilax riparia A.DC)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牛尾菜为试验材料,根据其原生环境的特点,进行遮阴栽培,研究光合参数日变化规律。[结果]遮阴能够降低叶片温度,但差别不明显;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气孔阻力增加;适度遮阴使细胞间CO2浓度减少;不同遮阴处理下蒸腾速率的趋势基本相同,但各处理在同一时间蒸腾速率的值不同;遮阴增加了净光合速率。[结论]该研究可为人工栽培牛尾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桐子幼苗在空气干旱胁迫下的水分状况变化与渗透调节物质响应差异,以更好地理解其抗旱性机制。[方法]以培养12d的小桐子幼苗为材料,在25℃/20℃(昼/夜)、16h光照、相对湿度75%的人工气候箱中进行空气干旱处理,测定小桐子水势、渗透势,以及可溶性糖、脯氨酸、甜菜碱含量变化。[结果]空气干旱处理导致小桐子叶片水势、渗透势显著下降,膨压丧失。小桐子叶片和茎秆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和甜菜碱含量不同程度地显著上升。[结论]小桐子叶和茎中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而言,叶片对干旱的响应大于茎秆。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生境光强,即100%自然全光照(Natural sunlight,NS)、80%NS、25%NS、5%NS的人工遮阴条件下,研究了生境光强对云南金钱槭(Dipteronia ayeria Henry)幼苗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是影响幼苗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株高、基径、生物量和光速速率均以5%NS处理的最小,基径、生物量和光合速率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而减小.80%NS的处理对云南金钱槭幼苗的生长最有利,幼苗的株高、基径、生物量和光合速率均在80%NS处理下获得了最大增长,说明适当遮阴(80%NS)有利于云南金钱槭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遮阴环境对土坛树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培育土坛树优质种苗及其生长适应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土坛树幼苗为试验材料,设不同遮阴处理,即透光率(75±5)%(L1处理)、透光率(50±3)%(L2处理)和透光率(25±5)%(L3处理),以全光照为对照(CK),研究光照对土坛树幼苗生长、生物量分配、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生理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在不同遮阴环境下,L1、L2和L3处理植株基径生长低于CK,而株高高于CK;同时,L2和L3处理植株叶片的叶长、叶宽、叶厚和叶柄长均高于CK;L3处理植株生长增量最大,其株高、叶长、叶宽、叶厚和叶柄长指标分别比CK提高82.59%、90.43%、80.09%、21.14%和62.11%;相较于CK,土坛树幼苗总生物量积累随遮阴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且生物量积累主要集中于地上部分,尤其是叶部分积累最多,其中L2和L3处理叶生物量分别增加201.32%和312.52%,而其地下生物量积累与CK无显著差异(P>0.05);土坛树幼苗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及总叶绿素[Chl(a+b)]含量与遮阴程度呈正相关,叶绿素a/b(Chla/b)比值变化则相反;不同遮阴环境下Chla、Chlb和Chl(a+b)含量排序为:L3处理>L2处理>L1处理;各遮阴处理土坛树幼苗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较CK均呈现不同程度升高,L1、L2和L3处理间,胞间CO2浓度(Ci)随着光合作用的增强而逐渐下降,气孔导度(Gs)则逐渐升高;遮阴处理提高了土坛树幼苗的水分利用率(WUE).[结论]2年生土坛树幼苗有较强的耐阴能力,25%~50%透光率处理对幼苗的促生效果较为明显,其中25%透光率最有利于幼苗生长;土坛树幼苗可通过调整自身形态结构,同时减少基径生长量的分配,增加地上部分特别是叶部分的生物量,提高其光能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遮阴环境对白簕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当年生白簕幼苗为试材,比较不同光照条件(100%、39%、21%和6%)对白簕的生长状况和光合特征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白簕的株高、基径、叶片数、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相对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植物叶片潜在活性Fv/Fo等光合特性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21%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暗呼吸速率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光照太强(100%)或太弱(6%)均不利于植株生长,只有光照控制在自然光的21%左右时,植株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10.
何明霞  胡庭兴  费世民  杨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652-2653,2656
[目的]利用航天诱变技术开展小桐子的育种工作,以期为选育出产量高、种子出油率高、适应性强的新品种提供丰富的育种材料。[方法]以云南西双版纳和元阳2个种源地的小桐子种子为试材,利用航天搭载手段进行诱变处理,研究了航天搭载对当代植株的生长、光合特性、种子产量及含油率的影响,并对小桐子产量与生长和光合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航天搭载诱变明显促进了植株的生长,提高了植株的光合能力、种子产量。小桐子产量与株高、地径等因子有0.05水平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利用航天搭载进行小桐子种质创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周庆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177-6178
[目的]探讨遮光率对八角(Illicium verum Hook.f.)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其高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遮光率分别为0%、50%、75%、90%.[结果]种子播种后7d和展开第1对子叶以前,遮光率对八角幼苗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在子叶展开(开始光合作用)后,不同遮光率对八角幼苗生长有明显的影响;随着遮光率的提高,八角幼苗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明显升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也大幅提升,叶片呈现较深的墨绿色;植株的木质化程度则因光照减少而相对变弱.在无遮光条件下,因为光照度较高,八角幼苗株高、茎粗与不同遮光率进行遮光的植株有明显差距.[结论]在八角幼苗期,遮光率对其生长明显的影响,因此应根据需要进行遮光.  相似文献   

12.
遮阴对烤烟叶片结构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烟草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为培育合理的株型、确定适当的栽培密度和烟草品质与生态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烟85为供试品种,通过盆栽试验,用遮阴网营造不同的光照环境(覆盖1层遮阴网,约透光50%;覆盖2层遮阴网,约透光25%),研究了遮阴对烤烟叶片结构、光合性状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烟草叶片组织厚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增加。致香物质多为烟草叶片次生代谢产物,而光照对植物次生代谢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结论]遮阴改变了烤烟生长的光照条件,因而影响烟株体内生理代谢和次生代谢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13.
苗期弱光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苗期不同弱光条件下花生(Arachis hypogaeaL.)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为合理规划麦套花生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丰花1号为供试材料,在花生苗期用不同透光率的黑色遮阳网进行遮光,设置不遮光(CK)、遮光27%、遮光43%和遮光77%4个处理。测定遮光后花生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光合曲线参数、荧光参数以及光合酶的活性,比较不同遮光处理间的差异。【结果】遮光后随遮光程度的增强,花生叶片净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2浓度(Ci)、光补偿点、光饱和点、CO2补偿点、CO2饱和点、羧化效率、RUBPCase和PEPCase活性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表观量子效率显著增加,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升高;即时光强和长期遮光处理均能明显降低光合酶的活性。【结论】苗期遮光显著降低花生叶片的光合速率,原因是气孔限制、非气孔因素即叶肉细胞光合活性下降和光系统Ⅱ光能分配变化;提高了花生利用弱光的能力;遮光27%的影响较小,可据此合理规划麦套花生的种植规格。  相似文献   

14.
不同光照强度对苦荞麦主要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牛拉惹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638-6639
[目的]为提高苦荞麦产量及其栽培技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苦荞麦品种7~3为供试材料,从苦荞麦出苗后19 d开始对其进行光照强度为自然光强的100%(CK)、80%、60%、40%遮阴处理,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苦荞麦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各生育时期苦荞麦株高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高。在开花结实期和成熟期苦荞麦植株的二级分枝数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减少。现蕾期、开花结实期和成熟期各处理苦荞麦叶片数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降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各处理小花数、空粒数、饱粒数、单株粒重和单株生物产量降低,而空粒率增加。[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光照强度与苦荞麦株高和叶面积成反比,而与茎粗、二级分枝数、小花数、花序数、叶片数、产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不同光照处理对‘金羽’桧穗条质量的影响,探索提高穗条质量、提高扦插生根率、扩大繁殖系数的有效方法。  方法  对‘金羽’桧5年龄采穗母株分别进行了90 d全光照、30%遮阴和50%遮阴的光照处理,统计分析植株在不同处理前后的形态、生长变化以及产穗量的差异,测定了不同处理植株的光合能力、插穗的生理指标以及组织结构;利用不同处理的插穗在全光照喷雾下进行扦插,结合扦插生根率和生根质量,综合评价不同光照处理对插穗质量的影响。  结果  光照对‘金羽’桧采穗母株的形态、叶片及嫩茎的颜色、植株的光合能力以及穗条的生理和解剖结构有较大影响。全光照下母株光合能力较弱,产穗量大,但穗条木质化程度高,扦插生根率为0.00。30%遮阴处理下母株的光合能力在3个处理组中最强,产穗量中等,穗条韧皮部发达,扦插生根率为76.00%。50%遮阴处理下母株光合能力非常弱,产穗量小,虽然穗条的形成层发达,但叶片和茎段皮层含水量高,营养物质含量低,扦插生根率为28.44%。30%遮阴处理组较全光照和50%遮阴处理组相比穗条扦插生根率提高,根系更加茂盛。  结论  光照强度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对金叶植物而言,遮阴处理能够影响植株的生物量分配,改变新梢的营养积累以及组织结构。不同光照处理对‘金羽’桧采穗母株的生长状态以及穗条的质量有较大影响,遮阴度为30%的光照处理后,采穗母株的光合能力增强,新枝营养物质积累丰富,能够有效提高穗条质量,提升扦插生根率。   相似文献   

16.
遮阴对不同大小种球大百合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筱  赵景龙  邓洁  余婷  张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74-22276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遮阴对不同种球大小的野生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rtteum)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探讨野生大百合的引种驯化机制。[方法]将不同大小野生大百合按周径等级分类进行不同程度(0、45%、70%)的遮阴处理,处理13d后进行各植株株高、叶片数的测量。处理46d时进行光合指标如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3)的测定并同步测定光合有效辐射(paR)及叶温(ti)。[结果]在45%遮阴处理下大百合具有较高的相对生长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胞问co,浓度较低。70%遮阴处理下大百合生理特性普遍优于全光照,但过度遮阴使光合速率降低,不利于其生长。此外,种球周径越大的大百合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相对更优。因此,生产上应用周径相对大的种球和适当调控光照强度,是大百合引种驯化的重要措施。[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大百合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遮阴处理对大花萱草形态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遮阴条件对大花萱草生长的影响。[方法]对3种不同大花萱草的品系进行遮阴处理,在生长季内对其形态及生物量进行观测。[结果]在40%光照条件下,3种大花萱草在形态上表现良好,观赏性较高;低于40%的透光率不利于其物质积累,生物增量减少,但根部增量总体大于叶片。[结论]大花萱草更适宜在40%以上的光照条件下作观赏地被。  相似文献   

18.
花铃期遮光对棉花生长发育和冠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花铃期遮光对棉花生长发育和冠层结构的影响,为果棉间作棉花栽培技术的合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以中棉所49号和新陆早36号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遮光条件下棉花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冠层结构和透光率的变化.[结果](1)花铃期遮光,单株结铃数、籽棉和皮棉产量随着光强的降低,降幅显著增大,收获株数和单铃重降幅较小,但对衣分无明显影响.(2)遮光30;和50;处理的盛花期提前;盛铃期至吐絮期,随着遮光时间的延长和光强的减弱明显推迟;(3)遮光对棉株的主茎真叶数和果枝台数无明显影响;遮光50;的茎粗明显减小;随着光强的降低,倒四叶宽度和叶面积指数显著减小,遮光50;处理的冠层开度、平均叶倾角和透光率显著高于自然光.[结论]降低光照,延缓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移.棉花叶片通过增大平均叶倾角,增加透光率而减小叶面积指数,以获取更多的光能,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新陆早36号具有较强的形态学调节适应能力.适当降低光强,中棉所49号的产量降幅较小,但光强过弱,降幅大于新陆早36号,对弱光的敏感性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