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南粤古驿道保护修复及其文化景观设计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粤古驿道是广东省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展示广东历史文化景观特色以及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需要在优先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利用。以南粤古驿道为研究对象,从线性文化遗产景观的角度出发,结合多地南粤古驿道规划设计的实践工作经验,在保护古驿道沿线历史文化资源的前提下,通过分析南粤古驿道文化景观的特殊性,提出南粤古驿道的整体性保护措施,并归纳出线性文化景观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2.
南粤古驿道历史悠久,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教育条件。以西京古道为例,通过现场勘查和文献阅读,以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道德教育资源4个角度阐述古驿道承载的环境教育优势,并提出以挖掘古道历史、引入生态旅游、完善基础设施为途径,实现古驿道环境教育和以环境教育为导向的古驿道保护与活化,以期为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新的路径和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背景下,南粤古驿道与文化旅游已成为发展重点和热点,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研究对推动古驿道的活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剖析古驿道与研学旅游相关研究及融合发展交互关系的基础上,选取广州钱岗古道为研究对象,针对古道沿线资源和保护发展困境,以研学旅游为切入点,提出拓展多元需求的研学群体、打造空间复合的研学旅游基地、完善功能齐全的配套服务设施、发展古驿道“文化+旅游”产业链、复原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营造类型多样的主题活动游线 6 个方面的古驿道保护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七里海湿地生态修复的引水调蓄、苇海修复、鸟类保护和生物链恢复4项工程,正开展前期工作,计划今年底启动施工。为有效保护七里海湿地,宁河区决定对核心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全长49公里的环海防护围栏将于今年7月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5.
以曲靖市为例,天保工程实施22年来,生态效益显著、经济效益明显、社会效益良好和文化效益深远,总结了其主要做法及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天然林修复制度尚未建立、工程后续产业尚未形成主导支柱产业、工程管理水平尚需提升、工程区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和集体商品林未纳入管护范围等,对此,提出了建立科学完备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持续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加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和适度提高森林管护费投资标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SWOT分析法,以粤赣古道关爷埂段为例,总结其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势和劣势,分析当下开展南粤古驿道自然教育可能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并且基于事实现状提出了关于古道自然教育开展的建议和策略,包括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增强当地特色文化输出,并根据当地文化特点提取自然教育主题元素;以服务中小学生为古道自然教育的核心定位,以培养参与者爱护自然意识为第一要务,结合古道资源开发当地特色自然教育品牌,提高古道自然教育的吸引力;整合区域资源,发展全域旅游,形成周边联动,增强古道自然教育辐射效应;开展产业资源全面调查,因地制宜地规划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以榉仔洲公园古樟树林抢救及复壮保护工程实践为例,分析了古树名木衰败及死亡原因,并以古樟树的抢救及复壮保护为对象,探讨了古树名木抢救复壮与养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9~10月,根据湖南省委组织部和省林业局党组的安排,我参加了赴美国的"创新引领与开放崛起"专题培训班。此行我特别注重美国在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的一些做法与经验,尤其在顶层设计上是如何规范管理、指导实践、推动发展,以及对我省生态强省建设有何启示。一、美国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政府决策及做法  相似文献   

9.
法国是世界上拥有历史园林最多的国家之一,政府针对这类园林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以实施严格的保护。凡尔赛花园作为法国乃至欧洲地区历史悠久、影响力突出的皇家园林经历了多次修复,植物景观实行定期更换,以保持园林风格的统一。20世纪90年代,凡尔赛宫及其花园经历了一次重要的修复,多位法国国家建筑师(ABF)主持或参与相关研究、规划设计和施工。文章介绍了修复工程的历史背景、保护依据和原则、设计方案及公众参与等环节,以期为我国历史园林植物景观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介绍了沧源县的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然后叙述了该县天然林保护的现况、做法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精神,提出了该县天然林禁伐后强化全面保护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天然林采伐工程与迹地生态系统恢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林采伐工程从策划到作业都应考虑迹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要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控制好每个环节。主伐区划要充分考虑迹地更新造林的特性要求和抚育的特性要求;采伐方式的确定应着眼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的保护;天然林木材采伐工程作业过程,无论是采伐木的确定、树倒方向的控制还是集材作业每个单元过程,都应树立迹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西藏三大重点文物木结构防腐防虫技术(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材干燥和防腐是古建筑维护中的重要措施,对西藏三大重点文物防腐工程中,各类木构件干燥防腐工艺、干燥防腐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等进行了总结,为古建筑木结构的维修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古树名木是城市园林绿地中极具代表性的城市意象,既是"活文物",更是"时空坐标",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文中在梳理我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要求和城市古树名木保护实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城市古树名木保护面临的困境,包括空间用地矛盾突出、法制体系有待完善、规范管理有待加强、信息化水平亟需提升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形势、建设特点和古树名木保护趋势,从资源数据"建档案"、空间管控"立规矩"、资源保护"划重点"、价值塑造"巧融合"、系统管理"数智化"5个方面提出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4.
漳州城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漳州城市古树名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漳州市现存古树名木113株,隶属于8科8属8种。大多数古树名木主要分布于寺庙及文物古迹、居住区和道路。古树名木的树高大多为10~25m,占90%以上,10m以下的仅占6.31%,25m以上的占2.70%,胸径主要分布于1.0~2.5m,占87.38%。文章还指出了对古树名木保护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林区公路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影响的主要内容,归纳和总结了林区公路在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中常见的问题。提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主要应该考虑道路的阻隔效应、减少人工痕迹、改善排水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林区道路设计中所采用的一般设计方法和理念。  相似文献   

16.
对山西古树名木生长衰弱原因及其环境状况进行的调查发现,是人为活动导致古树名木生存条件恶化,引起古树名木衰弱和死亡。为保护现有古树名木资源,在借鉴其他地区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文中提出应从土壤环境改良、地上树体保护、树体支撑加固、修补树洞等方面入手进行古树保护,定期进行理化性质营养成份的测定,以掌握和分析古树生长的各项环境指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猛, 但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的研究却严重滞后, 极大地制约了高速公路生态型绿色通道的发展。结合工程实践, 文中从边坡生态恢复的植物选择、技术措施及生态功能等3个方面研究和总结我国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的发展现状, 指出存在的问题, 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南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长江、红河、怒江和澜沧江等流域中、上游地区。该区域气候干热、植被稀少、土壤干旱瘠薄、水土流失严重, 是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 也是我国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极为困难的区域。文中通过回顾其植被恢复历程, 对现有植被演变过程、植被恢复的途径与方法、植物逆境适应保护机制研究及其适宜树种筛选与引种、植被恢复与特色资源培育利用等进行系统比较分析, 总结了数十年来植被恢复研究与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阐述了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提出加速构建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是实现干热河谷地区及其所在江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西南地区森林"双增"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公路及其路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路及其路网对开放空间及其中的各种自然生态过程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从沿线环境污染与侵扰、行动障碍与交通伤亡、区域生境碎化等几方面分析了公路生态环境影响,并结合国际上的一些先进经验论述了公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方法框架、生态环境决策与生态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20.
In “West Development” of China,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ities is the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gram, designed to swiftly convert the focus of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natural forests from a timber orientation towards forest conservation, sustainable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project covered almost all the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in Northwest region. Accompanying this great campaign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model of degraded ecosystems in arid and semi-arid lands in Northwest China. The past practices have resulted in considerably natural forest degradation and loss through land conversion (primarily for agriculture), over-harvesting, inadequate reforestation and lack of protection. The consequences have been the loss of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diminished timber production capacity on a sustainable basis, and environmental losses. This paper applied Aronson’s restoration model and proposed the conservation, restoration, re-allocation and preservation program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and natural forest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