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提高拖拉机箱体类零部件的设计和加工效率,将UG软件一体化建模和加工仿真技术引入到了零部件的设计加工过程中,并利用遗传算法对加工工序进行优化,从而得到合理的加工工艺路线,提高拖拉机复杂零部件的加工效果。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以拖拉机箱体盖板零部件的加工为例,对零件进行了建模和数控加工仿真。由仿真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后可以明显提高零部件的加工效率,对于加工路线和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农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具有自主作业能力的自动化农业机械被运用到了农业生产过程中,但农机需要精度较高的零部件与之匹配才能实现精准化作业。为了提高拖拉机零件的数控加工效率和精度,将UG软件引入到了零部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过程中,根据零部件的模型进行了工艺分析和参数确定,在确定好刀具和坐标系、加工工序及刀具走刀路径后,采用UG自动编程技术生成了加工代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数控加工的效率和质量。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以拖拉机轴类的数控加工为例,对方案进行了可行性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采用UG软件可以自动生成刀具的加工轨迹,并实现加工过程的仿真模拟,最后形成加工代码,证明在拖拉机零部件的数控加工过程中使用UG自动编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邰鑫  熊毅  王娜 《农机化研究》2021,(3):249-253
为了提高拖拉机箱体复杂曲面的加工精度,合理安排加工工序,提高加工效率,将UG建模和仿真技术引入到了零件数据加工过程中,通过对加工工序和程序的检验与修改,以达到数据加工工序和源程序优化的目的。以拖拉机箱体零部件曲面形状的数控加工为例,采用曲线拟合技术对数控加工过程的刀位进行了优化,利用UG软件对加工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刀位优化后的曲面加工最大过切和欠切量都有所降低,说明通过优化提高了数控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拖拉机箱壳体类零部件的设计和加工效率,将UG软件引入到了零部件数字化设计和加工过程中,利用UG软件的建模和数据加工仿真模拟功能,对箱体零部件加工工艺和路线进行了优化设计。为了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以拖拉机箱体零部件的建模和数控铣削加工仿真为例,对加工工艺路线智能化优化前后的加工轨迹进行了对比,并取多组不同的零部件进行了验证。由对比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智能化优化后,加工过程总的走刀轨迹距离要比优化前的小,从而有效提高了拖拉机箱壳体类零件的铣削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拖拉机复杂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效率,将逆向建模和数控加工仿真技术引入到了设计制造过程中。在进行逆向建模时,首先需要对模型的数据进行采集,通过分析模型的曲面几何特征可以确定整体测量方案,采用三坐标侧量仪可以得到拖拉机零部件的点云数据;数据采集完成后,通过转化格式导入UG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处理去除或隐藏干扰点,创建曲线和曲面,在创建曲面时通过补充曲线和曲面的光顺方法提高曲面的质量;最后,进行模型的结构设计(如添加加强筋、安装孔等),通过装配完成曲面建模。模型创建完成后,通过UG软件对模型进行加工仿真模拟,进而得到拖拉机复杂零部件的加工成品,对于零部件形状和性能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拖拉机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过程中,为了提高设计效率,优化加工工序,提出了基于云平台和UG软件的数字化加工仿真方法。采用UG软件创建三维模型后,借助云平台的高效计算能力和海量存储能力,对加工过程进行仿真,以实现加工工序的优化。以拖拉机零部件底座的加工仿真为例,调用云平台资源,并利用UG软件对零件的加工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得到了零件的加工轨迹和加工数据,根据加工仿真结果可以实现对加工工序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五轴加工中心是复杂曲面零件加工常用的机械工具,为了提高农机零部件设计加工效率,提高零件加工精度,将UG仿真设计软件引入到了五轴加工中心零件的设计加工制造上,在曲线插补算法上提出了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优化,通过降低输出误差提高了加工精度。对加工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采用UG仿真软件可以成功地实现加工过程的建模和仿真,并得到刀具的运行轨迹。由采用和不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得到的加工精度对比可以看出: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加工精度,对于农机重要精密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收割机复杂零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将多轴数控加工中心引入到了零件的设计制造上,并引入了UG软件建模和VERICUT软件仿真对加工过程进行模拟,从而在首件零件加工前对加工程序进行检查和优化,缩短了设计制造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以收割机割刀刀片的加工为例,采用UG软件建立了割刀的三维模型,利用VERICUT软件对加工过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加工仿真过程不存在机床和工件的碰撞情况。同时,对比了不同插补算法得到加工效果,为收割机复杂零部件设计和加工方法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农机发动机曲轴属于复杂零部件,在加工时需要采用数控加工方法。数控机床加工时首先要进行编程,而曲轴形状比较复杂,在编程之前要对零件的曲面形状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插补技术得到驱动电机的控制点。为此,引入了Pro/E建模软件对曲面进行建模,采用NURBS曲线插补技术对零部件的曲面形状进行拟合,然后利用UG软件对加工轨迹进行仿真,进而对加工过程的切削参数进行优化。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对发动机曲轴零部件进行了建模和刀具轨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成功实现曲轴零部件加工的刀具轨迹仿真。最后,对两种不同的插补算法产生的加工误差进行了比较,进一步验证了NURBS曲线插补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王芳 《南方农机》2023,(16):139-144
【目的】在现代制造过程中,复杂曲面产品日渐增多,使得加工工序变得复杂,加工周期延长,传统的设计制造方法难以适应先进制造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方法】笔者以人像自由曲面为例,通过使用三维扫描仪获取人像点云数据,将点云数据文件导入Geomagic Studio进行逆向建模,并在UG中进行实体生成及数控编程,最后在VERICUT软件中进行虚拟仿真加工验证。【结果】将逆向建模、数控编程及数控虚拟仿真加工结合,应用于复杂曲面产品的整个加工过程,实现了对产品的二次设计制造。【结论】逆向工程技术能大幅度缩短新产品的设计周期,减少废品率,降低成本,提高加工效率,快速反应市场变化,对现代制造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还可以修复破损的雕像、雕刻等文化产品,实现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  相似文献   

11.
刘芹 《农机化研究》2021,(1):196-200
数控加工路线是机床零部件加工编程的关键,针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工艺路线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集成求解的拖拉机零部件数控多加工路线优化算法,可根据加工元、加工方法及加工元约束条件,优化零部件加工机床路线,计算出机床最优的加工工艺路线。通过实例验证,证实了该方法可以较大程度地优化加工路线,大大节省了加工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农机部件加工时因夹具产生的误差,将NX软件三维建模和装配仿真技术应用到了夹具的设计过程中,并引入了神经网络智能化算法,对夹具引起的各种加工误差进行分析,进而减小误差;然后,通过对夹具零部件的三维建模和虚拟装配仿真,验证了智能算法对减小误差的作用。对比夹具采用与不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引起的加工误差,结果表明: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可以明显减小夹具引起的加工误差,提高农机部件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高自动采棉机各部件加工与装配精度,实现采棉机作业效率与作业寿命的提升,以自动采棉机的组成结构及作业原理为基础,针对表面几何特性与数控加工技术进行分析。依据自动采摘机实际作业过程中出现的摘锭磨损等故障,给出自动采棉机零部件的数控加工工序模型,运用UG软件三维建模同时进行层次化的加工工艺流程设计及走刀算法优化。以自动采棉机核心部件数控加工系统结构为基准,给定准确的数控代码与加工控制信息,经余量优化误差补偿完成一次加工设计,在特定的虚拟加工环境下进行数控加工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融入了多规则加工技术核心算法,该型采棉机核心部件的加工误差整体得到降低,且平均提升效果达81.76%,其中锥面长度的加工误差提升效果最好,可达84.42%。该试验分析可为自动采棉机的整机发展提供一定优化思路,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彬  田磊 《农机化研究》2019,(3):250-253,258
为了提高拖拉机液压系统零部件设计的效率,将三维仿真软件和Java技术引入到了零部件的设计方案中,采用Pro/E软件实现了拖拉机液压零部件的设计和建模,并使用参数化设计方法提高了设计效率,利用成熟的Java技术建立了模型库和数据库的接口,实现了零件库数据的访问和各种网络应用,开发出一个具有扩展功能的网络化液压系统零件库。以普通拖拉机千斤顶液压系统的设计为例,对零件库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三维仿真和Java建立的零件库系统可以完成拖拉机液压系统阀缸体的参数化设计,并可以显示缸体的装配图与爆炸图,实现液压回路的原理设计,为拖拉机液压系统的快速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拖拉机回转体曲面零件属于复杂的加工零件,在数控加工过程中由于编程的不同会导致加工工序和工艺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合理的刀位轨迹编程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为此,将曲线拟合算法引入到了刀位轨迹优化过程中,并根据刀具加工步长和加工误差对刀位轨迹进行了密化插值优化,得到了加工精度较高的刀位算法。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对拖拉机犁耕装置的附加叶轮进行了结构分析,并成功提取了关键的曲面曲线型值点;然后,利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得到了加工路线形状,对刀位轨迹坐标进行了提取,通过密化插值最后实现了刀位轨迹的优化。同时,利用UG软件生成了刀位轨迹,从而验证了刀位轨迹优化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罗珊 《湖南农机》2008,(5):13-15
数控加工是机械制造领域中新兴的综合性技术,它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多变的零件加工问题。为了达到预期的加工效果,必须编制高质量的数控程序。利用UG软件的CAM模块,根据建立起的3D模型生成数控代码,用于产品的加工,其后处理程序支持多种类型的数控机床。从而大大提高实际加工的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行业正向着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伴随着农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机装备设计制造企业也在不断改进技术,以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为了提升农机装备的数字化设计制造水平、提高装备的生成效率及满足个性化设计需求,将物联网和智能大数据云平台服务系统引入到了农机数字化车间,使车间同时具有农机部件的建模、工艺仿真和数控加工等功能,实现了海量农机设计制造经验数据分析与共享。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以农机变速箱齿轮的加工为例,对数字化加工方法和传统加工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数字化加工技术可以有效缩短工期,提高生产效率,对于现代化农机装备的设计制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熊海涛 《农机化研究》2019,(10):254-258
随着科技发展对材料的不断需求,利用快速成形技术直接制造金属功能零件将会成为主要发展方向,3 D打印技术正在快速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拖拉机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过程中,部分结构复杂的零部件往往采用铸造的方式,需要结构复杂的模具。为了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将3D打印技术引入到了模具的设计制造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模具的加工制造效率。为此,以拖拉机轴承座的设计制造为例,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并建立了轴承座的三维模型,最后通过软件切片的方式生产了3D打印模具的工艺文件。通过对传统加工方法和3D打印模具制造方法进行对比发现:采用3D打印技术对拖拉机部件进行设计制造,可以有效地缩短设计周期,减少设计工序,降低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