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准确获取青岛市主要农作物冬小麦的种植信息,以GF-1/16 m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将高程、土地利用和田间调查数据作为辅助数据源,根据冬小麦主要发育期与其他地物在GF-1/16 m卫星影像上的光谱差异,计算得到4月份为青岛市冬小麦遥感面积提取的最佳时相。在最佳时相内,采用决策树分类法,通过分区解译方式,提取出青岛市2017年冬小麦种植面积和分布区域,并利用GF-2融合后 1 m卫星影像、地面调查数据和统计局公布数据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利用GF-1/16 m卫星影像在幅宽、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优势,将土地利用和高程等引入决策树分类模型,进行区域尺度的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方法是可行的。经精度验证,2017年青岛市冬小麦遥感解译总精度为94.3%,Kappa系数为0.857。遥感提取面积略小于统计局公布数据,面积总量提取精度为93.6%。本研究为基于高分卫星影像的区域尺度作物种植面积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棉田黄萎病菌致病型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通过对两地同一病田不同抗病品种中分离获得的47个菌株的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同一棉田中不同黄萎病菌株的致病力差异十分显著,强致病力类型、中等致病力类型和弱致病力类菌株分别占测试菌株的51.6%、32.3%、16.1%,落叶型菌株占16.1%。从抗病品种上分离到的菌株致病力差异大,落叶型菌株和弱致病力类型菌株所占的比例高。通过对不同抗病品种田间连续调查记录发现:落叶型棉花黄萎病株在病害的发生初期及后期所占比例大,在感病品种上比在抗耐品种上发病率高。这一结果表明棉田黄萎病菌的致病力类型是多样的,是一个由弱到强连续变化的群体。  相似文献   

3.
棉花是滨州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3.3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量种植,棉田的病虫害发生了一些变化,抗虫棉对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表现出优良的抗虫性,但其抗病性均较差,特别是在棉花生长的中后期,多种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1病害的种类根据调查,在本市棉田中后期发生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褐斑病、轮纹病、角斑病、棉铃疫病、棉铃炭疽病、棉铃红腐病等,为害比较重的有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棉铃疫病、棉铃炭疽病、棉铃红腐病。2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及发病规律2.1棉花枯…  相似文献   

4.
HJ卫星数据在棉花种植面积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索利用环境小卫星数据进行棉花种植面积的提取,旨在利用国产卫星数据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棉花种植面积提取技术,为棉花的遥感估产奠定基础;选取2011年新疆北部国营农场棉花不同生育期内两期HJ卫星影像,根据棉花与研究区其他作物物候和光谱差异性、农作物生长规律,运用监督分类算法、密度分割和逻辑运算,辅助于人机交互的目视解译,得到研究区棉花种植面积;结果表明:不同监督分类算法中,神经网络分类法和最大似然法分类效果最佳;最终提取的棉花面积总体精度为87.7%;本文采用的方法较为实际、便捷,提取棉花种植面积的精度符合农场生产要求,可为棉花估产和作物种植结构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棉花生长发育前期随水滴施2种水溶肥,研究其对棉花生长发育、黄萎病发生以及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滴施2种水溶肥,棉田棉株单铃重、绒长、衣分及产量等指标均较对照有所提高,抗重茬微生态滴灌肥处理田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4.78%和5.95%,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处理田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3.69%和11.26%;处理田棉花黄萎病发生均较对照轻,其中抗重茬微生态滴灌肥预防效果显著,8月29日调查防效达51.56%。  相似文献   

6.
通过4年的屈景斌棉宝在棉田的应用试验,验证了其在棉花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屈景斌棉宝可降低棉田枯黄萎病发病率,增加棉花着铃率和铃重,使棉花增产13.09%。  相似文献   

7.
随水滴施3种生物菌肥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近年来黄萎病害发病较重的滴灌棉田,开展随水滴施枯草芽孢杆菌肥、"施倍健"哈茨木霉菌剂和"99"植保素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试验。每种药剂分别设置3个施药浓度,通过调查统计棉花不同生育期的发病率、病指和防效,结果表明,"99"植保素施用量3.00 kg/667 m~2、木霉菌剂施用量1.20 kg/667 m~2、水溶性枯草芽孢杆菌肥用量3.00 kg/667 m~2对棉花黄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棉田黄萎病发病率分别降低了57.31%、49.82%、47.45%,防效分别提高了75.70%、69.31%、65.89%。  相似文献   

8.
我团棉花病害主要是棉花枯萎病、黄萎病 ,尤其是黄萎病。从调查结果来看 ,黄萎病发生已经呈现逐年加重趋势 ,给棉花稳产、高产发展带来严重影响。1 目前棉花枯、黄萎病实际发生情况全团棉花种植面积 2 1 73.33hm2。枯萎病、黄萎病发生面积 30 0 hm2 ,占棉花播种面积的 1 3.8%,其中黄萎病发生面积 2 86.66hm2 ,零星病田占67.3%,重病田占 31 .1 %,轻病田占 1 .6%,枯萎病发生面积 1 3.33hm2 。2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发生和消长与品种的抗性、耕作制度、气候条件及生育期等因素密切相关。2 .1 棉花枯萎病发生与气候条件的…  相似文献   

9.
棉花黄萎病在石河子棉区发病重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棉花黄萎病病原菌为半知菌类轮枝菌属。近几年来,一四七团黄萎病发病早、病情重,因黄萎病病原菌具有多个生理小种,寄主范围广,致病力强,在土壤中传播蔓延快,石河子棉区棉田普遍发病较重,其中一四七团8 000 hm2棉田发病率为2.75%的占棉田的38.2%;发病率为3.85%的占棉田的36.4%;发病率为5.12%的占棉田的21.5%;发病率为36.8%的占棉田的3.85%。  相似文献   

10.
<正>棉花病虫棉蚜大发生;黄萎病、红蜘蛛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盲蝽象中等发生;棉花苗病、棉花枯萎病中等发生;一代棉铃虫轻发生,二代棉铃虫中等发生(棉田幼虫量少)。地下害虫金针虫、蝼蛄、蛴螬在花生田、麦田局部将偏重发生;春玉米、亚麻等春播作物田的金针虫、蝼蛄将中等发生。玉米病虫蓟马在玉米苗期将中等偏重发生;粘虫偏重  相似文献   

11.
棉花品种对黄萎病慢病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3年在河南省新乡县李台基地重病田,通过定株定时调查发病情况和各单株的产量结构,研究了不同抗病性棉花品种对黄萎病慢萎性。结果表明,若单纯以8月下旬的病情指数为标准,不少品种的抗病性均不理想,但从黄萎病发展历程分析,则发现有一部分耐至感病品种,其病情发展缓慢,对产量的影响也达不到显著水平。为此,提出棉花品种存在对黄萎病的慢病性,简称棉花品种慢萎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光谱红边参数的棉花黄萎病叶片氮素含量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萎病胁迫下棉花叶片为供试材料,分析了黄萎病棉叶氮素含量(LNC)与光谱红边参数间的关系,建立了黄萎病棉叶LNC(Leaf nitrogen content) 的光谱红边参数诊断模型。结果表明:(1) 随着黄萎病严重程度的增加,棉叶LNC逐渐减小,且差异显著;(2)黄萎病棉叶红边参数红边位置(REP) 、红边振幅(Dr)、红谷位置(Lo) 、红边深度(Depth672)和红边面积(Area672) 均减小,红边宽度(Lwidth) 增加,且Area672的值减小的幅度最大,Dr减小的幅度最小,Lwidth的值增加的幅度较大; (3) 黄萎病棉叶LNC含量均与红边参数REP、Lo、Depth672和Area672呈极显著正相关,与Lwidth呈极显著负相关,与Dr未达显著相关;(4)基于红边参数建立的黄萎病棉叶LNC含量的诊断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以Area672为自变量建立的黄萎病棉叶LNC的诊断模型的精度最高,R2超过0.7,RMSE小于0.6,RE小于0.007,能很好地诊断黄萎病棉叶LNC。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的棉花黄、枯萎病快速接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彭姗  吕学莲  高峰  李国英  李晖 《棉花学报》2008,20(3):174-178
 3种不伤根的棉花黄、枯萎病接种方法,即全生育期的田间病圃鉴定法、液体培养棉花苗期孢子悬浮液浸根法和土壤种植棉花苗期孢子悬浮液灌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液体培养棉花苗期孢子悬浮液浸根法(接种浓度为107个分生孢子·mL-1)全周期只需要30 d。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鉴定出棉花品种对黄、枯萎病菌的抗、感病性,还可以鉴定不同黄、枯萎病菌菌株的致病力。对比不同浸根接种时间(10 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60 min)对结果的影响,发现浸根接种40 min可加快发病,鉴定结果和田间病圃鉴定的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4.
棉花黄萎病抗性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介绍了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机制 ,棉花黄萎病抗病机制及其遗传以及棉花黄萎病的鉴定方法 ,并对分子生物学在棉花黄萎病研究中的应用状况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光谱红边参数监测黄萎病棉叶叶绿素和氮素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萎病胁迫下棉花叶片为试验材料, 分析感染病害棉叶叶绿素(Chl)含量和氮素含量(LNC)与光谱红边参数间的关系, 建立病害棉叶Chl含量和LNC的光谱红边参数诊断模型。结果表明:(1)随着病情加重, 棉叶Chl a、Chl b、Chl a+b和LNC逐渐减小, 其中Chl a下降最快, Chl b下降最慢;(2)黄萎病叶片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区(400~700 nm), 近红外光区(700~1300 nm)和短波红外光区(1300~2500 nm)呈现逐渐上升趋势, 在520~680 nm间达极显著(P<0.01);光谱吸收率在可见光区和短波红外光区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达极显著(P<0.01), 在近红外光区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3)病害棉叶红边位置(REP)、红边振动幅(Dr)、红谷位置(Lo)、红边深度(Depth672)和红边面积(Area672)的值均减小, 红边宽度(Lwidth)的值增加, 且Area672减小的幅度最大, Dr减小的幅度最小, Lwidth增加的幅度较大;(4)病害棉叶Chl a含量、Chl b含量、Chl a+b含量和LNC均与红边参数REP、Lo、Depth672和Area672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Lwidth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Dr未达显著相关;(5)利用红边参数建立的棉叶Chl含量和LNC的诊断模型均达极显著(P<0.01), 其中以Area672为自变量建立的病害棉叶Chl a、Chl a+b和LNC的诊断模型和Lo为自变量建立的Chl b诊断模型的精度最高, 能很好的诊断病害棉叶Chl含量和LNC。  相似文献   

16.
转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双价基因棉花株系对黄萎病的抗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人工病圃、重病田及苗期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转双价(Chi+Glu)基因的棉花株系61217-1对棉花黄萎病的抗性。结果表明,转基因棉花株系61217-1在人工病圃连续3年达抗病水平,病指极显著低于其受体中棉所24。2009年该转基因株系在河南安阳、江苏大丰及新疆石河子棉花黄萎病重病田的病指分别为18.7、18.1和16.7,均极显著低于受体中棉所24的病指。该转基因株系对来自河北、湖北、新疆的3个强致病力落叶型菌株均达抗病水平,病指分别为16.4、16.8和15.6,也极显著低于受体中棉所24的病指。表明转双价(Chi+Glu)基因的棉花株系61217-1具有优异稳定的抗黄萎病性。  相似文献   

17.
连作对棉田土壤枯、黄萎病菌数量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选择培养法测定新疆库尔勒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枯、黄萎病病菌数量的变化,运用PCR-DGG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分析棉花连作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连作年限棉田的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量具有相似的变化特征,即在5~20年连作年限内,土壤中病原菌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增加,20年连作土壤病原菌数量达到最高峰;连作超过20年,土壤菌源数量开始下降。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中枯、黄萎病病原菌的数量与发病株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连作棉田土壤细菌群落的DGGE图谱分析显示,连作棉田土壤细菌种群的组成、结构、丰富度均发生变化。连作5~40年的棉田土壤细菌种群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EH′)和丰富度(S)指数均降低,且连作年限越长降低越突出。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It has theore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of Verticillium wilt of cotton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otassium nutrition on mechanism of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 resistanc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athogen stress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Method] Three cotton cultivars Jimian 11 (JM-11 as susceptible cultivar), Zhongzhimian 2 (ZZM-2 as control cultivar), Nongda 601 (ND-601 as resistant cultivar) were adopted, and each cultivar had 0, 75, 150, 225, 300 kg· hm-2 potassium levels represented by K0, K75, K150, K225, K300. Two factors split plot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under artificial nursery inoculated Verticillium dahlia, to observe disease index of Verticillium wilt, and researched resistance associated substances content and enzyme activity. [Result] (1) The lignin, total phenol contents and POD, PAL activity in leaves or roots of JM-11 were mo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Verticillium wilt compared with ZZM-2, ND-601; the crucial disease resistance substances and enzymes were lignin, total phenol and PAL for JM-11, total phenol for ZZM-2 and ND-601. (2) The lignin, total phenol contents and POD, PAL activities of JM-11 were more sensitive to root potassium than ND-601, but weaker than that of ZZM-2. The sensitivity of POD, PAL activities in functional leaves of JM-11 to potassium were more sensitive than ND-601 and ZZM-2. (3) The best effect of potash fertilizer for relieving disease index for JM-11, ZZM-2, ND-601 were 32.5%, 26.4%, 16.5%, and corresponding potassium application amounts were 290.5 kg·hm-2, 253.5 kg·hm-2 and 229.5 kg·hm-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potassium could increase the resistance to Verticillium wilt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  相似文献   

19.
不同抗性品种对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个海岛棉品种和15个陆地棉品种为分离寄主,采取单孢分离,共分离出67个黄萎病菌系。以抗性差异较大的海岛棉品种Pima90-53和陆地棉品种冀棉20、邯208和中棉所8号为鉴别寄主,采用苗期营养钵定量注菌液法对分离菌系进行了致病力鉴定。结果表明,同一地块田间不同品种所分离菌系的致病力类型并非单一类型,而是由致病力连续变化的多种致病力菌系类型组成;由不同品种分离出的菌系致病力存在差异,寄主品种的抗性与分离的黄萎病菌系的致病力无关,但不同基因型品种可能会影响不同致病力菌落的消长。  相似文献   

20.
 2006-2007年,采用4个转CpTI基因棉花材料及其受体研究了转CpTI基因对棉花苗病、黄萎病、后期叶斑病及早衰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转CpTI基因材料苗病死苗率均低于其对应的受体材料。在6月底和7月初黄萎病的发生初期,转基因材料黄萎病发生较受体材料轻,7月中旬到8月底9月初,不同品种以及同一品种的不同生育期之间差异较大,转基因材料C连续两年病指极显著低于对照受体材料。与非转基因材料相比,转CpTI基因材料叶斑病的发生显著加重,早衰发生也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