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俗称蓝耳病)是影响养殖业的首要传染病。为了在猪群中有效地区别接种疫苗和受野毒感染的猪。华威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日前成功开发了“鉴别诊断高致病性PRRS野毒和疫苗株(TJM)RT-PCR一步法试剂盒”。应用本方法能快速确诊蓝耳病野毒感染。为蓝耳病疫情监测、优化防疫方案及蓝耳病毒的净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后备猪驯化在猪蓝耳病防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荐语:猪蓝耳病控制的关键点在于切断猪蓝耳病毒在生产猪群中的循环传播链条。为了预防猪蓝耳病毒在母猪群的循环感染,笔者总结出10条防控措施,其中后备猪的驯化是控制猪蓝耳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1流行特征猪蓝耳病是免疫抑制性疾病,生猪感染蓝耳病毒后造成免疫抑制进而继发感染其它病毒、细菌、寄生虫。特别是变异的蓝耳病毒(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感染生猪后,继发或混合感染猪瘟、猪链球菌病、猪巴氏杆菌病、猪伪狂犬病、猪弓形体等疾病,导致病猪临床症状和病变复杂化、严重化,大大提高猪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临床症状该病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临床症状严重。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皮肤发红或发紫;眼结  相似文献   

4.
关于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的种种疑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润成 《中国猪业》2009,4(3):44-46
2006年我国部分省市猪群暴发了蓝耳病(猪繁殖呼吸综合征),且该病毒与以往的蓝耳病毒相比基因发生了较大的变异。具有很强的致病性。由于多数养猪朋友对蓝耳病毒不太了解,形成了对蓝耳病的恐惧心理和对蓝耳病束手无策的局面。本文针对养殖户关于猪蓝耳病的一些疑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猪蓝耳病毒等在感染的猪的精液中可检测到相关病毒,能过精液导致疫病爆发已有报道,筛选在体外精液中抗病毒药物组方意义重大.应用细胞培养和病毒滴度试验,比对筛选不同类型抗病毒中药、化药及组合配方抗猪精液中蓝耳病病毒(PRRSV)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黄芩、利巴韦林、银黄与利巴韦林组合制剂3种配方具有抗猪精液中蓝耳病病毒(PRRSV)的作用,其中银黄和利巴韦林组合配方对蓝耳病病毒(PRRSV)抑制率达到78%,抗猪精液中蓝耳病病毒(PRRSV)效果显著.为人工授精和冷冻精液制贮备中预防疫病发生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蓝耳病毒对猪的全身免疫系统损害比较严重,导致感染猪群的免疫力下降,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增强,因此发病猪群常表现为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本文通过临床诊断、剖检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江西省南昌市某规模化猪场的发病原因为猪蓝耳病继发猪链球菌病。并介绍了相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谢丽华  戴光文 《养猪》2014,(3):124-125
对采自梧州市及其邻近省市的猪样品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结果:猪瘟、猪O型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9.1%、87.5%、84.44%,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A型口蹄疫、猪布鲁氏菌病野毒抗体全为阴性,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经典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PCV2)病原感染率分别为6.45%、18.87%、7.55%、16.13%。结果表明,所用疫苗可以有效阻断地方性优势流行毒株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和PCV2是危害猪群的重要致病因子,跨境引猪屠宰成为疫病传播的重要风险环节。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猪蓝耳病阴魂不散?为什么对猪蓝耳病防控的认识混乱?为什么猪蓝耳病疫苗免疫防控效果不一且不稳定?为什么有人不惜牺牲生产成绩放弃尝试更有效的猪蓝耳病防控方法?究其原因是,在猪蓝耳病防控实践中,我们忽视猪群所感染PRRSV野毒毒力存在强弱差异,不了解PRRSV弱毒活疫苗残留毒力也存在差异,不知道当今PRRSV疫苗研发前沿技术成果,导致盲目选择疫苗,进行不合理的免疫;忘记我们的初衷是高效防控猪蓝耳  相似文献   

9.
1常见混合感染猪蓝耳病病毒和伪狂犬病毒的混合感染在临床上主要表现是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而且是连续性的,通过实验室检验,常见的包括猪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毒以及猪附红细胞体等,除此之外,还可能会继发其他细菌的感染,但是别的猪群一般不会有疫情发生。发生猪蓝耳病毒和伪狂犬病病毒混合感染的猪场曾经出现过猪蓝耳病或伪狂犬病,整个猪群采取灭活苗免疫2次,虽然可以将疫情彻底控制住,但是会遗留连续的繁殖障碍症状,可见死胎和木乃伊  相似文献   

10.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12个猪场317份血清中的猪瘟和蓝耳抗体,其中免疫蓝耳疫苗的猪群猪瘟和蓝耳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4.64%和90.2%,未免蓝耳疫苗的猪群猪瘟和蓝耳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37%和74.39%,结果表明猪群蓝耳病毒的隐性感染和持续感染仍很严重。进一步对免疫和未曾免疫蓝耳疫苗的猪群进行猪瘟和蓝耳抗体阳性率比较,结果发现育肥猪和仔猪的猪瘟和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存在着反比关系,因此,蓝耳疫苗(活苗)的免疫对猪瘟抗体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研究旨在建立一个蓝耳病病毒抗体与抗原双阴性、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阴性的种猪群。主要通过对原蓝耳病阳性猪场进行清理净场,做好引种隔离检测工作,及时淘汰蓝耳病阳性猪以阻止蓝耳病病毒在猪群内循环传播,优化生物安全标准并严格执行,最后借助于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PCR法来验证所采用的技术能够建成一个蓝耳病阴性种猪群。  相似文献   

12.
湖南某猪场去年8月中份开始保育仔猪发病,临床症状表现猪群食欲下降、发热,呼吸急促、全身体表发红等.发病期间采用抗应激、抗感染措施,可缓解疫情,但下一批保育仔猪还会出现同样的疫情。同年10月初通过对母猪和仔猪血清学检测和病原检测,母猪的蓝耳病抗体阳性率仅为44.4%、阴性率56.6%、25日龄仔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12.5%、阴性率87.5%,60日龄仔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100%;病原RT-PCR检测结果发现在保育猪血液中存在蓝耳病毒感染。经了解该猪场去年5月中旬以前对种猪群进行蓝耳病疫苗接种。商品猪没有接种蓝耳病疫苗,而血清学检测,仔猪从哺保育初期到后期蓝耳病抗体阳性率显著上升,说明其间感染了蓝耳病毒。结合病原RT-PCR检测结果,确诊这次猪的疫情是蓝耳病感染引起的一次猪疫情。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一规模猪场保育猪群发病情况进行调查,检测了14~70日龄小猪的蓝耳病毒、圆环病毒抗体,并检测了4头发病小猪猪瘟、蓝耳病毒感染情况。发现小猪在14~0日龄感染了蓝耳病毒,50-80日龄出现圆环病毒感染并随即继发了链球菌感染,50~80日龄的发病小猪中仍有部分个体肺组织中能检测到蓝耳病毒。结果表明在实际生产中,饲养管理得当的情况下,单一的蓝耳病毒感染,可能不会导致小猪发病;但蓝耳病毒和圆环病毒混合感染可协同增强致病能力,导致免疫力大幅度下降,很快继发一系列并发症,出现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防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现在全国统一用NVDC-JXA1株,对变异毒株有较高保护力(该疫苗对强毒攻击的保护率超过80%,据农业部对疫苗使用情况的跟踪调查,健康猪场经合格疫苗免疫注射后,均未新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但其对经典毒株有无交叉保护力,目前有关疫苗研制单位正进行后续试验。笔者指出,现在许多养猪场(户)在听说有国家调拨苗后,就放松了对经典毒株的免疫,误认为只要使用了国家调拨苗即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不管对高致性的,还对经典的“蓝耳病”都能交叉保护。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从2003年开始,许多专家通过临床及血清学调查后发现.猪场相当普遍地存在“蓝耳病”感染率、且发病率非常高,后虽然有“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出现,但猪群中经典“蓝耳病”高感染、发病的现状并没有消失。猪一旦感染了“经典蓝耳病”后,会造成猪肌体免疫系统的破坏,而沦为其他疫病的易感群,使猪群极易感染环状、猪瘟或伪狂犬或细小病毒病等病毒病,导致动物肌体的进入叠加性恶化,继而又会面临各类细菌病的攻击,造成混合、多重感染而大量死亡,使兽医无力回天(在临床上一些人误把上述情况也认为是“高致病性蓝耳病”感染的结果)。这不仅会让养猪企业蒙受惨重损失,也会直接威胁到国家动物防疫的整体效力。况且“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娘家”是源于“经典蓝耳病”,因此,若让“经典蓝耳病”处于不设防的状况中,就等于是在为“高致病性蓝耳病”提供庞大的“后备军”,后患无穷。因此,建议政府专业主管部门也要强化养猪业对经典“蓝耳病”的防范,科学专业的引导养殖户在免疫经典“蓝耳病”程序不变的基础上,增加“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的防疫。  相似文献   

15.
《北方牧业》2007,(4):15-15
<正>1近些年来,我国养猪场以传染性疾病为主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规模化猪场养殖密度大,猪环境中一旦病原侵入易感猪群,很快涉及全群造成明显的经济损失。首先如猪五号病、蓝耳病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或是后者与非典型温和型猪瘟混合感染,在江浙、山东、河南等地起伏波动的传播,危害很大。其次,是圆环病毒、流感在蓝耳病毒、猪瘟病毒协同作用下不断地发生。总之,当前猪病是以猪五号病、猪瘟、蓝耳病三大传染病为主体。尤其是蓝耳病阳性猪易并发混合感染附红细胞体或流感、呼吸系统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16.
<正>1蓝耳病毒特征1.1侵害巨噬细胞:特别是对肺部巨噬细胞亲和力极强,构成临床呼吸道症状的基础。1.2持续性感染:本病毒一旦感染猪群,会很长时间不能被清除。1.3高变异性:导致临床上疫苗毒株与猪群感染毒株之间有很大差异,毒株不匹配成为经常。1.4抗体依赖性增进作用:当猪体内有中等以下水平抗体存在时,蓝耳病毒变异速度、复制速度、毒力均会加强。这一点又通常被猪场技术人员忽略,导致本病对猪群的伤害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7.
蓝耳病(PRRS)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蓝耳病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以母猪表现繁殖障碍,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比例增高;生长猪呈现呼吸困难、生长迟缓并伴随免疫抑制为特征的重大传染病。随着猪病复杂程度的加剧,近几年蓝耳病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蓝耳病阳性猪场猪群死亡或多或少与蓝耳病有关,因为感染蓝耳病的猪群极易继发感染细菌性病原(如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山东省莱西市某猪场送检病猪的发病原因,并调查猪群主要疫病抗体水平以便为猪场疫病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试验采集送检病猪病料,综合运用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细菌分离鉴定和病毒核酸检测等技术进行确诊;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使用ELISA检测试剂盒对猪群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蓝耳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4种主要病原进行检测,分析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送检病料经TSA培养基分离培养可见针尖状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阴性杆菌,生化试验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该分离细菌对大观霉素高度敏感,对头孢噻肟极度敏感;猪群中PRRSV和PCV-2为阳性,未检测出其他病毒;同场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偏低需加强免疫,猪蓝耳病抗体水平不稳定,存在野毒感染风险。说明送检病例为PRRSV、PCV-2和副猪嗜血杆菌的混合感染,同场猪群需注意加强猪瘟免疫和猪蓝耳病抗体监测。  相似文献   

19.
猪蓝耳病(PRRS)是影响养猪行业的一个重要的疾病。对于一个核心场或者公猪站而言,维持猪蓝耳病双阴性,做好猪蓝耳病的监测工作是及其重要的。猪蓝耳病抗体检测是猪蓝耳病双阴性场评估猪群是否感染猪蓝耳病野毒常用的方式之一。但是所有商品化的试剂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不是100%准确的。通过对3个猪蓝耳病双阴性猪场的猪只进行猪蓝耳病抗体检测,检测结果分别出现2.17%、100%、1.6%的阳性样本。对于异常结果除实验室进行复检和临床诊断外,还通过抗体变化的监测和免疫荧光的检测来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经过验证得知这3个猪场出现的2.17%、100%、1.6%的阳性结果均为假阳性。  相似文献   

20.
<正> 1 猪病流行新动态近些年来,我国养猪场以传染性疾病为主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规模化猪场养殖密度大,猪场环境中一旦病原侵入易感猪群,很快涉及全群造成明显的经济损失。首先如猪五号病、蓝耳病与付红细胞体混合感染或是后者与非典型温和型猪瘟混合感染,在江浙、山东、河南、河北……东北起伏波动的传播或危害很大。其次是猪圆环病毒、流感和蓝耳病毒、猪瘟病毒协同作战下不断的发生。总之,当前猪病是以猪五号病、猪瘟、蓝耳病三大传染病为主体。尤其是蓝耳病阳性猪容易并发后混合感染付红细胞体后流感及呼吸系统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