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2018年南方(东南)鲜食糯玉米组(桂林点)15个糯玉米参试品种为材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糯玉米的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行粒数穗粗穗长鲜百粒重株高穗位高穗行数出苗-采收秃尖长鲜出籽率。由此得出,行粒数是影响糯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鲜出籽率对鲜穗产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2018年国家黄淮海地区鲜食糯玉米区试的18个组合15个农艺性状的分析,求得鲜穗产量和鲜籽粒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度,并对关联度进行排序。结果表明:鲜穗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的次序为鲜籽粒产量鲜百粒重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籽粒深度双穗率空秆率行粒数出苗-采收鲜出籽率穗位株高,鲜籽粒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度次序为鲜穗产量穗长秃尖长鲜百粒重双穗率穗行数空秆率穗粗鲜出籽率出苗-采收行粒数籽粒深度穗位株高。鲜穗产量与鲜籽粒产量关联系数最大为0.9。因此,在鲜食糯玉米育种中,不管是鲜食果穗型或籽粒加工型,都要高度重视产量因素,加强对穗长、鲜百粒重、秃尖长和穗行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的影响,为四川省优质高产糯玉米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鲜食糯玉米10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糯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穗长生育期穗粗秃尖长行粒数株高穗位高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穗长是影响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出籽率对产量的影响较小。[结论]在鲜食糯玉米育种中,应以穗长、生育期、穗粗、秃尖长等几个性状为主要目标,提高鲜食糯玉米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糯玉米大斑病及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系,为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15个糯玉米组合和晋单(糯)41为试材,对糯玉米鲜穗产量与玉米大斑病病情指数和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各性状与糯玉米鲜穗产量之间的关联度顺序为大斑病病情指数穗粗鲜百粒重穗长行粒数秃尖长度穗行数鲜出籽率穗位高生育天数株高。由此可见,大斑病抗性以及穗粗、鲜百粒重、穗长和行粒数等农艺性状是影响糯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株高对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以正在参加黄淮海国家糯玉米区域试验的19个新品种为材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1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关联度的大小依次为穗粗>穗行数>穗长>株高>收获期>行粒数>轴粗>穗位高>鲜百粒重>鲜出籽率>秃尖长。穗粗、穗行数、穗长、株高是影响糯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而鲜穗百粒重、鲜出籽率、秃尖长度对产量影响则较小。但影响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在不同产量水平品种中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18年南方(东南)鲜食甜玉米组(桂林点)13个甜玉米参试品种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甜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穗位高>行粒数>穗粗>穗行数>出苗—采收天数>穗长>鲜百粒重>鲜出籽率>秃尖长;株高是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秃尖长对鲜穗产量影响最小。试验结果为桂林地区选育出优质高产甜玉米品种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选用2015-2021年鲜食糯玉米国家区域试验的541个品种为研究材料,对参试品种的产量、品质性状、农艺性状进行分析比较,以期为鲜食糯玉米的品种筛选与选育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鲜果穗产量在不同生态区间和不同年度间差异较大。其中,东华北区产量最高为17 099.4 kg/hm2,比西南区高25.3%;2021年4个生态区鲜果穗产量平均为17 813.4 kg/hm2,比2015年增加了42.0%。品质性状方面,皮渣率在不同生态区间差异较大,东华北区最低,仅为西南区皮渣率的36.6%。农艺性状方面,秃尖长、空秆率在不同生态区间变异系数较大,倒伏倒折率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27.3%~199.6%。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鲜果穗产量和穗粗、穗行数、鲜百粒重正相关,和秃尖长负相关。因此,在筛选与选育糯玉米品种时,株型方面应重点选育植株抗倒性强、空秆率低的材料;穗部性状选用秃尖稍短、果穗较粗、穗行数较多、鲜百粒重较高的材料;品质方面选皮渣率低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鲜食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筛选出适合右江河谷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推动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以2018年广西玉米创新团队百色综合试验站引进的25个优质高产抗病鲜食玉米新品种在右江河谷种植表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在右江河谷特定气候条件下的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鲜食玉米鲜穗产量与其相关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为:穗粗百粒重穗行数穗长株高行粒数秃尖穗位高出籽率,穗粗、百粒重、穗长对鲜穗产量影响较大,出籽率对鲜穗产量影响较小。建议在右江河谷地区鲜食玉米新品种的种植推广中,着重选择果穗较粗、籽粒较重、行粒数较多的品种进行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桂林地区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糯玉米的9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由大至小为穗粗>穗行数>株高>穗位高>行粒数>百粒重>穗长>出籽率>秃尖长,穗粗是影响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秃尖长对产量的影响较小。因此,在糯玉米育种中,应以穗粗、穗行数等几个性状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糯玉米鲜穗产量与穗部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1个糯玉米杂交种的7个主要果穗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杂交种鲜穗产量与各穗部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穗长>行粒数>秃尖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适宜黔北地区种植的鲜食玉米新品种,为鲜食玉米新品种推广及种植户选择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农科玉368、京科糯928、斯达糯44等10个全国不同地区鲜食玉米新品种为试验对象,分别在黔北地区海拔890 m的汇川区泗渡镇及海拔1 100 m的习水县大坡镇2个不同生态点进行品种筛选试验,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进行综合评判。【结果】经灰色关联度分析,鲜食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关联度排序:鲜百粒重>穗长>穗粗>鲜出籽率>行粒数>穗位高>穗行数>秃尖>株高;10个参试品种中农科糯336和天贵糯932综合评价最好,丰产及稳产性强,适宜在习水和汇川两地种植。【结论】农科糯336和天贵糯932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优良,生育期较短,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抗逆性较强,属于适合黔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鲜食玉米新品种;京科糯928和金甜糯828外观及品质较好,抗病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口感及外观品质好,但对稳产性一般,仅适宜黔北中海拔地区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糯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16个糯玉米新品种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各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依次为穗长〉穗粗〉鲜百粒重〉株高〉行粒数〉出苗至采收天数〉穗行数〉轴粗〉秃尖长〉鲜出籽率〉穗位高。因而,糯玉米的鲜穗产量与穗长、穗粗、鲜百粒重关系最为密切,与鲜出籽率、穗位高的关系最为疏远,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关系一般。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的影响,以9个优质鲜食糯玉米为试验材料,对9个主要糯玉米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期为糯玉米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糯玉米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单穗鲜重穗位高行粒数生育期穗行数株高秃尖穗长适口性评分,单穗鲜重、穗位高、行粒数及生育期是影响糯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穗长、秃尖、适口性评分对鲜穗产量的影响较小。在鲜食糯玉米育种中,应注重对单穗鲜重、穗位高、行粒数及生育期的选择,以提高糯玉米的鲜穗产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2个鲜食玉米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鲜百粒重>鲜出籽率>穗行数>穗粗>行粒数>秃尖长>穗位高>穗长>株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黄淮海地区糯玉米区域试验品种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为黄淮海地区糯玉米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2018年黄淮海糯玉米区域试验中的18个糯玉米品种(g01~g18)在13个试点的农艺性状(鲜穗产量、穗长、鲜百粒重和出籽率)进行分析,以综合评价参试品种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结果】通过AMMI模型分析发现,鲜穗产量丰产性和稳产性均较好的品种为金跃糯58(g06)和景坡82(g07),苏玉糯2号(g15)是丰产性较差但稳产性最好的品种(对照);出籽率高且稳定性好的品种为斯达糯44(g18)和郑白甜糯3号(g05),对照是出籽率居中但稳定性差的品种;鲜百粒重较重且稳定性好的品种为万糯2018(g04)和金跃糯58(g06),而对照是鲜百粒重居中但稳定性好的品种;穗长较长且稳定性较好的品种为景坡82(g07)和花糯680(g11),对照是穗长较短但稳定性好的品种;鲜穗产量、出籽率和穗长的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影响(P<0.01,下同),鲜百粒重的基因型和环境达极显著影响,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达显著影响(P<0.05);4个农艺性状的3个主成分累计解释基因型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GE)均达60.00%以上,说明AMMI模型可较好地解释基因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GGE双标图分析发现,万糯158(g03)、金跃糯58(g06)和景坡82(g07)是鲜穗产量丰产性和稳产性均较好的品种,郑白甜糯1号(g02)是长穗丰产且稳定性最好的品种,万糯2018(g04)是鲜百粒重较高且稳定性好的品种,中糯336(g16)是出籽率高且稳定性好的品种。【结论】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的侧重点不同,可实现优势互补。基于二者分析结果,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为景坡82(g07)和金跃糯58(g06),可用于丰产稳产型糯玉米品种选育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鲜食糯玉米组合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优良鲜食糯玉米杂交组合提供理论参考,采用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3个糯玉米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等10个性状指标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杂交组合的性状差异较大,各性状变异系数为4.60%~47.11%,其中,秃尖长的变异系数最大,品质的变异系数最小;穗粗、行粒数、穗位高、品质、穗长和株高6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7.08%,穗粗、株高和穗长对产量影响较大,轴粗和秃尖长对产量影响较小;产量、轴粗和穗粗对品质影响较大,穗行和秃尖长对品质影响较小;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均筛选出N5、N6 2个综合性状好、产量高、品质优的糯玉米新组合。  相似文献   

17.
《安徽农业科学》2020,(4):34-36
[目的]探索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的影响,为玉溪市优质高产甜玉米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甜玉米11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甜玉米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单穗鲜重、行粒数、穗长、穗行数、株高、全株叶片数、穗粗、生育期、穗位高、雄穗分枝数、百粒重。其中,单穗鲜重、行粒数、穗长及穗行数是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而百粒重对产量的影响较小。[结论]在鲜食甜玉米育种中,应注重对单穗鲜重、行粒数、穗长及穗行数的选择,以提高鲜食甜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鲜食糯玉米品质与主要品质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影响鲜食糯玉米品质的关键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江苏省2009年糯玉米区域试验10个参试品种的6个主要品质性状与品质的关系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品质与6个主要品质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糯性皮厚薄柔嫩性外观品质气味风味色泽。在选育高品质鲜食糯玉米品种过程中,应重视糯性、皮厚薄、柔嫩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优良鲜食糯玉米杂交组合提供理论参考,采用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3个糯玉米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共10个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杂交组合的性状差异较大,各性状变异系数为4.60%~47.11%,其中,秃尖长的变异系数最大,品质的变异系数最小;穗粗因子、行粒数因子、穗位高因子、品质因子、穗长因子和株高因子6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7.08%,穗粗、株高和穗长对产量影响较大,轴粗和秃尖长对产量影响较小;产量、轴粗和穗粗对品质影响较大,穗行和秃尖长对品质影响较小;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均筛选出N5、N6 2个综合性状好、产量高、品质优的糯玉米新组合。  相似文献   

20.
鲜食甜玉米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2010年四川省鲜食甜玉米区试14个组合的10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的大小依次为德行数>穗长>行粒数>穗粗>出苗-采收>穗位高>株高>百粒重>秃尖>出籽率,穗行数是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穗长、行粒数,而出籽率对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