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鱼腥草素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生物被膜的抑制活性,试验采用微量稀释法考察了鱼腥草素钠对S.aureus浮游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用琼脂平板法测定了其对生物被膜的最小抑膜浓度(MBIC)和最小杀膜浓度(MBBC);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考察了鱼腥草素钠对生物被膜的清除能力;通过Western-blot考察了鱼腥草素钠对S.aureus毒力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腥草素钠对浮游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MIC、MBC:16~64μg/mL),对成熟的生物被膜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BIC、MBBC1 024μg/mL),但其亚抑菌浓度在生物被膜形成早期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抑制α-溶血素、肠毒素A和肠毒素B的分泌。说明鱼腥草素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浮游菌和早期生物被膜有较好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
赤芍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及蛋白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赤芍水提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B及蛋白A分泌及mRNA转录的影响。试验中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赤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亚抑菌浓度下赤芍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B及蛋白A在mRNA转录和毒素蛋白分泌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赤芍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IC值为6.3mg/mL;在亚抑菌浓度下,赤芍水提物可以明显抑制肠毒素A、B及蛋白A在蛋白水平和转录水平的表达,且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探究苦参、连翘、白头翁、蒲公英、黄柏和五倍子等6种中药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通过银染法和结晶紫染色法检测6种中药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黏附和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中药水提物减少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黏附;与对照组相比,在6种中药水提物作用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洗脱液的OD590 nm值均极显著降低(P<0.01),其中五倍子水提物的抑制效果最优,抑制率为74.9%。研究表明,6种中药水提物均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其中五倍子水提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鸡白痢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危害家禽养殖业和公共卫生的重要病原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是其持续和反复感染的重要原因。为探究没食子酸对二者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没食子酸对鸡白痢沙门菌CVCC51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共孵育测定最小生物被膜抑制浓度(MBIC)和最小生物被膜清除浓度(MBEC);采用结晶紫染色和硫酸-苯酚法分别测定其对试验菌生物被膜及胞外多糖(EPS)的抑制率,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被膜形态;最后采用qRT-PCR方法检测其对试验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没食子酸对CVCC519和ATCC 25923的MIC分别为4 mg/mL和8 mg/mL,MBC分别为8 mg/mL和16 mg/mL,MBIC均为8 mg/mL,MBEC均为16 mg/mL。此外,没食子酸在不显著影响试验菌生长的浓度下,能有效抑制其生物被膜形成和EPS的产生。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没食子酸处理使生物被膜生成量显著减少,结构松散、变薄。qRT-PCR检测结果显示,没食子酸在不显著影响试验菌生长的浓度下,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蒲公英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干预及消除作用。通过扫描电镜法(SEM)和结晶紫染色(CV)方法评价蒲公英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及其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蒲公英水提物不仅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而且还对成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具有消除作用.这一结果将有助于临床防治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引起的慢性感染。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甘草、黄连、板蓝根、黄芩、黄芪、大青叶6种中药醇和水提取物,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效果。采用醇提法和水提法获得6种中药醇和水提取物;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菌效果的中药提取物;通过试管2倍稀释法探明该中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而探明该中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6种中药醇水提取物中仅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较强的抑菌效果,浓度在0.5 mg/mL时,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达高敏和极敏。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0.08 mg/mL和0.04 mg/mL,MBC结果显示,黄连醇和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杀菌作用,MBC分别为0.16 mg/mL和0.08 mg/mL。表明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且黄连水提物的抑菌效果优于黄连醇提物。  相似文献   

7.
研究考察了茅膏菜水提物和醇提物体外抑菌活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对茅膏菜水提物及醇提物采用管碟法测试抑菌效果和Fenton法清除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结果表明:茅膏菜水提物及醇提物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茅膏菜醇提物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茅膏菜水提物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值相等,为62.5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与MBC也相同,为125.00 mg/mL;醇提物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MIC与MBC值相等,为31.2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与MBC也相同,为15.63 mg/mL。茅膏菜水提物及醇提物对羟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效果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由此可见,茅膏菜水提物和醇提物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以中药提取物小檗碱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实验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随后分别选取2 MIC、1 MIC、0.5 MIC浓度小檗碱,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生长的抑制率,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2 MIC、1 MIC、0.5 MIC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μg/mL,2 MIC、1 MIC、0.5 MIC浓度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率分别为77.14%、66.91%和55.55%,荧光定量PCR测得各组金葡菌Nuc基因的Ct值大小为Ct值(0.5 MIC)> Ct值(1.0 MIC)>Ct值(2 MIC),说明随着小檗碱浓度的增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增强,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本研究为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奶牛细菌性乳腺炎的主要原因,生物被膜的形成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不利环境条件下持久性存在的关键因素。探索同一株菌在生物被膜态与浮游态生长状态下的耐药性与其生长状态的相关性,可为进一步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培养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被膜,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成过程。测定并比较了9种抗菌药物对3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生物被膜态和浮游态的最小抑菌浓度,并对两种状态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转录组学测序,筛选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细胞信号通路和表达基因,同时对主要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RT-qPCR验证。结果发现,在生物被膜形成前期,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生物被膜态菌聚集面积越来越大,结构也越来越紧密,培养至72 h后,生物被膜逐渐开始分散。MIC测定结果显示浮游态菌的抑菌浓度低于生物被膜态菌。转录组结果显示两种状态菌的差异表达基因共1 512个,其中,生物被膜态菌中上调基因760个,下调752个。GO与KEGG富集分析显示,相比于浮游态菌,生物被膜态菌中与代谢相关的通路显著富集,其次为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和ABC转运蛋白通路。与生物被膜形成相关的基因,如编码ABC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上调,而与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下调。RT-qPCR验证了10个主要差异基因,其表达差异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这些差异可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态的高耐药性和细菌毒力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石榴皮水提物与抗菌药物体外联合抗菌作用的效果,试验采用双层打孔法检测石榴皮水提物的抑菌能力,采用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石榴皮水提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使用棋盘法测定石榴皮提取物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多西环素和恩诺沙星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的石榴皮水提物具有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1.25 mg/mL和5 mg/mL;石榴皮水提物联合阿米卡星对大肠杆菌表现为相加作用,联合链霉素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为相加作用,联合庆大霉素对大肠杆菌表现为颉颃作用。说明石榴皮水提物可以与阿米卡星和链霉素联用,均表现为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1.
猪链球菌耐药性与生物被膜的形成有关,本试验选取常用的20味清热解毒的中药,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20味中药水提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卡尔加里生物被膜装置和平板稀释法测定20味中药在亚MIC(1/2 MIC)药物浓度下对生物被膜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丁香叶、金银花、黄芩、穿心莲、黄柏和鱼腥草等中药水提物干预生物被膜效果显著(P0.05)大黄、黄连水提物干预生物被膜效果极显著(P0.01),通过细菌计数发现,0~72h,1/2MIC中药提取物对猪链球菌数量影,响不显著(P0.05)。丁香叶、大黄和黄连水提物对生物被膜中的猪链球菌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受许多物质及其同一种物质不同浓度添加的影响。本研究以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N_2为研究对象,采用XTT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羊血、鸡血和驴血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N_2生物被膜的影响。结果表明,羊血对生物被膜形成的促进作用最大,鸡血次之,驴血反而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羊血、鸡血的浓度梯度范围在3%~5%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N_2的生物被膜形成的促进作用最强,在低于该浓度范围时对生物被膜的形成呈抑制作用。综上所述,不同种类动物的血液以及同一种动物的不同浓度血液都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N_2生物被膜的形成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兽医学报》2019,(5):889-893
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耐药表型分析基础上,探索不同质量浓度木糖醇对该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干预,旨在为耐药性研究及奶牛乳房炎治疗提供新思路。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专用显色培养基、PCR等方法分离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按照K-B法测定临床分离株对1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刚果红平板试验、96孔板和置片法分析分离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应用置片法、超声波洗脱结合平板计数考察不同质量浓度木糖醇对生物被膜形成黏附阶段的影响。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较高达60.7%(236/389);分离株对青霉素、阿莫西林以及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98.31%~99.58%,且均为多重耐药;刚果红试验结果表明,74.6%(176/236)的分离株能形成生物被膜;96孔板法发现分离株形成生物被膜能力按强、中、弱依次占34.7%(82/236)、51.6%(122/236)和13.6%(32/236);置片法提示培养4 d可得到成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随机选取标准菌株ATCC29213和9株分离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中、弱各3株)发现,与不用木糖醇(2.28×10~5)相比,经0.125,0.250,0.500 g/mL的木糖醇处理后黏附到盖玻片上的菌落数(分别为1.51×10~5,1.37×10~5,1.10×10~5)分别降低了33.8%(P0.01),39.9%(P0.01)和51.8%(P0.01)。由此推断: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株多重耐药严重,生物被膜形成普遍,0.125~0.500 g/mL的木糖醇能有效抵抗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从而干扰生物被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提法和乙醇回流加热法分别提取功劳叶,应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检测功劳叶提取物对试验菌的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 Consistency,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sistency,MBC)。结果显示,功劳叶醇提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69 mm、15.40 mE;MIC值分别是31.3 mg/mL、125 mg/mL;MBC值分别是62.5 mg/mL、500 mg/mL。功劳叶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13.54mm,其MIC值、MBC值分别是62.5 mg/mL、500 mg/mL,对大肠杆菌抗菌活性较弱,其MIC值为500 mg/mL,MBC500 mg/mL。功劳叶不同提取物对细菌的抗菌活性有所差异,功劳叶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由不同程度的抑菌或杀菌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肉汤稀释法和牛津杯法观察了蛇莓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标准菌和临床菌株体外抗菌活性;影印培养法观察亚抑菌浓度作用下,水提物对以上3种临床菌株质粒的消除作用;用微量滴定板法检测不同浓度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临床菌株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蛇莓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等不同临床菌株均有抑菌作用,当质量浓度≥125g/L时对菌株累计抑菌率达100%;蛇莓亚抑菌浓度作用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4h后,质粒消除率分别为1.4%,5.1%,2.2%;不同浓度蛇莓水提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膜形成量均有影响,且存在浓度依赖关系。由此可见,蛇莓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等兽医临床常见病原菌有抗菌作用,对质粒有消除作用,能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新疆骆驼蓬子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及细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试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半定量法测定骆驼蓬子生物碱的抑菌能力,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微量板半定量法测定其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骆驼蓬子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有抑菌能力,且抑菌率与骆驼蓬子生物碱浓度成正比关系,达到一定浓度有完全杀菌作用。水溶性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为0.03 mg/mL,MBC为0.12 mg/mL。脂溶性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为0.06 mg/mL,MBC为0.25 mg/mL。骆驼蓬子生物碱浓度为0.25,0.50 mg/mL时,抑膜能力与阳性对照青霉素相近,且水溶性生物碱对供试菌株的抑膜能力要强于脂溶性生物碱。说明骆驼蓬子生物碱对生物被膜的形成具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抑制被膜的形成降低菌群数量,且水溶性生物碱的这些作用略强于脂溶性生物碱。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牛耳大黄水提物的体外抑菌作用.试验采用体外抑菌试验研究牛耳大黄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牛耳大黄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和MBC值皆为320mg/mL和640mg/mL.结果表明牛耳大黄水提物在体外有一定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是一个多基因和多因子共同调控的过程。葡萄球菌属辅助调节子SarA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的毒力基因表达调控系统,能直接或间接调控多种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本文将对SarA的结构及其调控生物被膜形成的机制作一综述,为深入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机理和开发新的抗生物膜感染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检测桃金娘不同部位水提物及醇提物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采用琼脂扩散药敏法测定抑菌圈直径,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桃金娘叶、果的醇提液和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并且醇提液效果优于水提液,其中桃金娘叶醇提液的抑菌效果最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的MIC分别为0.125 g/mL、0.25 g/mL。桃金娘叶、果的醇提液和水提液对大肠杆菌均无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从临床分离得到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经鉴定后发现其中8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前期研究发现的裂解酶LysGH15经表达并纯化后,对17株菌株都表现出高效的杀菌作用,而与耐药性无关。进一步试验发现150mg/L的LysGH15不仅能有效抑制所有菌株形成生物被膜,而且对已经形成的生物被膜也有极强的破坏作用(P0.01)。结果表明,LysGH15在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持续性感染及解决耐药性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