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棉铃虫发生程度与降雨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铃虫是鹿邑县植棉区常发性主要害虫,一年发生4~5代,危害棉花的主要是二、三、四代。棉铃虫最适生活温度为25~28℃。适宜温度下,温度越低,生长周期越长;温度越高,各代发育时间越短。由于棉铃虫受多食性的影响,它可以寄生在若干种植物上,一旦气候条件适宜,则生长发育速度加快,易导致代次增加和种群大暴发。笔者从适宜气候条件的角度研究棉铃虫大发生的原因,以期为棉铃虫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余庆县稻飞虱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摸清稻飞虱的发生规律,采用贵州省余庆县24年(1985--2008年)系统观察数据对稻飞虱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稻飞虱常年发生4代至不完全6代,若虫发生3~4代;成虫始见期主要在4月中下旬,终见期在10月上中旬;全年成虫期160~180d,若虫期100~120d.白背飞虱在6月中旬和7月中旬出现2个虫量高峰期,褐飞虱在8月中旬出现1个虫量高峰期;影响田间发生危害程度的主要因素是成虫迁入量、残存虫量、温度、湿度和雨日.可为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安庆棉区70年代以来棉铃虫发生的历史状况,较为详细地阐述了1992~1996年棉铃虫的发生特点。主要表现在:发生期早、发生量大、发生盛期长、发生范围广。分析自1992以来棉铃虫发生量回升,发生程度加重的原因,主要是农田生态条件改变,食料更加丰富,气候条件适宜,天敌控制作用削弱,棉铃虫抗药性发展致使高繁殖力的棉铃虫种群数量急剧增长。根据当地棉铃虫发生的特点及发生原因分析,提出控制棉铃虫为害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综合治理,大力推行行之有效的农业、生物和化学防治,强化统的功能,策略上3代防治重点为早发棉田,兼治其他棉田,4代全面防治,5代以中、晚熟棉田为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4.
棉铃虫是我国棉花的重大致灾害虫,近年来在我区普遍发生,给广大棉农造成一定损失,据统计,1996年喀什、阿克苏两地棉铃虫发生面积10万hm,严重发生面积2.2万hm,估计损失皮棉1.25万吨,为害之重实属罕见。本文就棉铃虫发生因素及防治对策提出讨论意见1棉铃虫发生的因素分析1.1气候条件的影响棉铃虫适于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5-28℃,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0%以上。温度影响棉铃虫的生长发育速度、导致影响其发生为害期。4月上旬-6月上旬的平均温度与第二代卵高峰期呈正相关(《农业昆虫学》刘绍友.天则出版社),如喀什地区,一般年份6月2…  相似文献   

5.
1978年我县棉铃虫大发生,一至三代发生量高于常年,第四代大暴发,大面积累计卵量2000—3000粒,最高达13400粒,是我县有记录以来最高的一年.各代发生期较常年都早,三代成虫高峰期在8月16日左右,比常年早15—20天,并出现了第五代.由于发生量大,发生期早,大面积棉花又因干旱迟苗,受害严重.一、棉铃虫大发生的原因1.早春基数较高一代发生量大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以后各代的发生量.从本站和三圩公社1974年以来资料看,1978年苕子田一代棉铃虫每亩残留量比以往几年都高.  相似文献   

6.
利用新乡市植保部门1976~2005年30a的棉铃虫2~4代发生危害的调查资料,结合影响2~4代棉铃虫3个发生时段的关键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棉铃虫的关键气象因子指标对2~4代发生程度进行预测;同时提出对棉铃虫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1993~1995年,在晋中祁县从5月上旬到8月底利用棉铃虫性诱剂对棉铃虫的发生代数、发生时期等进行了观察。晋中特早熟棉区棉铃虫一年发生4代。越冬代成虫发生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以后各代约间隔一个月发生。造成为害的主要为2代,3代次之。据此,提出了以化学防治为主、生物防治为辅的重点防治2代、3代棉铃虫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根据河南省新乡市1976-2005年的棉铃虫调查资料和气象数据,分析了影响2、3、4代棉铃虫发生的关键气象条件,得出了影响棉铃虫发生程度的关键气象因子指标,预测了2、3、4代棉铃虫的发生程度。同时,结合新乡市棉花生产现状的实地调查,介绍了影响棉花生产的7个关键问题。最后,从8个方面对如何促进棉花生产的可持续高效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安徽省2、3代棉铃虫测报调查中残虫数量少,按幼虫发育进度推测蛾峰、卵峰误差大,不易准确,研究分析,提出2、3代棉铃虫发生期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胄  郑永善 《湖北农业科学》2016,(14):3635-3637
采用陕西连续37年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调查资料,研究了关中棉区2~4代棉铃虫之间的关系、发生年频率及各代不同发生程度的年发频率。结果表明,二、三代棉铃虫的相关系数为0.400 3,相关达显著水平,回归方程为y1=34.85+0.400 6x1;二、四代棉铃虫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67 1,相关不显著;三、四代棉铃虫的相关系数为0.667 0,相关达显著水平,回归方程为y2=43.74+0.382 2x2;二代和三代棉铃虫每年都有发生,发生年频率为100%;四代棉铃虫发生年频率为18.9%;二、三、四代棉铃虫中度以上发生的年频率依次是83.8%、46.0%和16.2%;特大发生的年频率依次是2.7%、13.5%和2.7%;四代棉铃虫中度以上发生年频率占四代棉铃虫发生年频率的85.7%,特大发生的年频率占四代棉铃虫发生年频率的14.3%。  相似文献   

11.
为适时有效防治金纹细蛾,2008—2012连续5年,在泰安肥城苹果园使用信息素诱捕法检测了金纹细蛾成虫的发生动态。金纹细蛾一年发生5代,越冬代成虫发生量较低,果园第1、2代成虫发生量均远远低于防治指标,一般选择第3代作为防治的关键时期。据检测金纹细蛾成虫的发生量动态数据,以温度、湿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作为气象因子,采用简单逐步回归建立了金纹细蛾第3代发生高峰期的预测预报模型:Y=-26.07719441+0.03172086213X1+0.26477681472X3;采用简单逐步回归和多因子互作回归建立了金纹细蛾世代发生量的预测预报模型:YI = 76. 7670083+1.7896678278X1+ 3.189238346X4 ; YII =- 518. 557711 - 3.220994915X1 + 0.22643837696X1X2 +0.14479769093X2X4 +0.023406769049X3X5。经检验,简单回归模型能够较为准确预测出金纹细蛾第3代发生高峰期,多因子互作回归模型和简单回归模型均能准确预测金纹细蛾的世代发生量,其中以多因子交互回归模型预测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大区域范围内大田尺度上气候变化(主要是温度和降水)对棉蚜发生程度的影响.[方法]基于黄淮海和长江流域1991~2010年50个县棉蚜发生程度的观测资料、长序列气候资料及其他社会经济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棉蚜发生程度的影响.[结果]不同生长阶段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对棉蚜发生程度的影响差异显著;即使在同一生长阶段,不同区域棉蚜对于温度和降水的反应也不一致.[结论]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气候条件;在摸清棉蚜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措施加以防范,从而保障棉花生产.  相似文献   

13.
鹿邑县棉铃虫发生程度与降雨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棉铃虫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采用数学、天气学和生物学方法,根据西华县32年来有关虫情与气象资料,建立棉铃虫季月发生发展趋势气象预测模型,研究棉铃虫发生程度与降雨量的关系。[结果]凡6~8月3个月累计降雨量达500mm以上的年份,棉铃虫发生都轻;3个月累计降雨量在400 mm以下的年份发生严重。经相关分析,不同时段的雨量大小与该虫发生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各时段雨量与相应代次棉铃虫发生程度负相关极为密切,均达显著水平,尤其是6~8月雨量与年发生程度、四代发生程度,7月份雨量与三、四代及年度发生程度负相关均达极显著标准。[结论]棉田棉铃虫发生季节的降雨量是制约该虫发生程度的关健因素。  相似文献   

14.
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了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的研究进展,包括发生代数、发生时间、发生量、发生高峰以及该虫的发生与气象因子(气温、日照时数、降雨量)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甲虫是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中9种检疫性昆虫之一。该虫以新疆疫区为中心向其周边省份扩散蔓延的风险不断加剧,青海省已成为马铃薯甲虫入侵扩散的高危风险区,实施疫情的监测和防控势在必行。两年调查结果表明,青海省没有马铃薯甲虫发生。结合青海气候特点,应用有效积温法,推测结果表明:马铃薯甲虫在青海省主要农业区理论发生世代数为1-2代。  相似文献   

16.
金坛地区灰飞虱发生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2004年以来,对灰飞虱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灰飞虱在江苏金坛地区1年发生6代;2004~2007年发生量逐年增加,带毒率逐年升高;由于气候条件适宜,食源丰富,1、2、5、6代繁殖量极大,3、4代由于受气候条件影响和人为用药干扰,发生为害偏轻。冬季以3.4龄若虫在麦田越冬,越冬主要栖息场所为麦田中残留的水稻稻桩。  相似文献   

17.
三代棉铃虫发生程度与气象条件关系的贝叶斯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代棉铃虫的发生程度与7、8月份的雨量、温度条件密切相关,笔者采用贝叶斯判别分析原理预报了三代棉铃虫的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该项目在山西省糯玉米主产区开展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发生危害特点调查研究,旨在为开展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适期有效防治奠定基础。[方法]该研究采取成虫诱集、卵和幼虫定点和随机调查的方法进行。[结果]调查结果表明,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年发生两代,世代基本不重叠,两代间有较明显的间隔。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盛发期为6月上中旬,一代成虫盛发期为8月上旬至下旬;一代卵盛期为6月上旬末至6月下旬初,二代卵盛期为8月上旬中期至8月下旬。亚洲玉米螟对不同生育时期糯玉米的产卵趋性表现为,在糯玉米抽雄之前,随着生育时期向后延续,糯玉米对亚洲玉米螟产卵的引诱力逐步增强;而在糯玉米抽雄之后,随着生育时期向后延续,糯玉米对亚洲玉米螟产卵的引诱力逐步减弱。生育时期基本相同、长势基本一致的糯玉米上的落卵量较普通玉米上为多。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一代发生危害轻二代发生危害重。一代幼虫对糯玉米的危害早播田重于中播田,而晚播田基本上不受一代幼虫的危害,由于一代幼虫发生轻,不论早播还是中播糯玉米虽然受害但一般较轻。二代幼虫对糯玉米的危害晚播田重于中播田,早播糯玉米在二代幼虫危害初期即采收,一般年份不受二代幼虫的危害或受害较轻,由于二代幼虫发生量大,因而对晚播和中播偏晚播种的糯玉米会造成严重的危害。糯玉米果穗穗腐病的发病率与果穗受亚洲玉米螟危害密切相关,果穗受亚洲玉米螟危害者,穗腐病发病率高。[结论]糯玉米产区应加强中、晚播糯玉米田二代亚洲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9.
樟巢螟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雪芬  黄顺  朱广慧  王晖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198-2199,2223
根据2002~2004年连续3年田间系统调查,樟巢螟在苏州地区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香樟树冠下浅土层内越冬;第1、2代幼虫发生为害高峰期分别为6月下旬~7月初和8月下旬~9月初。田间药剂防治试验表明,在幼虫初孵期分别用4.5%高效氯氰菊酯、2.5%敌杀死乳油2 000倍液,2.5%灭幼脲1号、1%杀虫素(Bt制剂)1 000~1 500倍液等药剂防治,效果明显,校正防效达75.7%~87.4%。多年田间防治实践表明,采用园林技术、人工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能控制樟巢螟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20.
1974 ~1997 年观测资料表明,影响4 代棉铃虫发生程度的关键因素有:3 代棉铃虫百株累计卵量,6 ~7 月平均相对湿度,6 ~7 月日降水量≥0 .1 m m 的总日数,6 月下旬~7 月中旬( 即梅雨期) 降水量,6 月下旬~7 月中旬温雨系数。根据相关性、时效性及稳定性原则,选取前3 个因素作为预报因子,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预报,历史符合率87 .5 % 。1998 年试报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