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蘑菇属17个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酯酶同工酶对野生双孢蘑菇和褐色、白色双孢蘑菇栽培种,大肥菇,美味蘑菇和姬松茸等蘑菇属17个菌株进行了酶谱带表型和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双孢蘑菇与双孢蘑菇之间亲缘关系较近,相似系数为0.667,而与大肥菇和姬松茸之间亲缘关系较远,相似系数分别为0.00,0.333;野生双孢蘑菇组织分离菌株、多孢分离菌株和单孢分离菌株遗传变异幅度较小,亲缘关系较近,表明野生双孢蘑菇的遗传背景较单一;同时分析了大肥菇与美味蘑菇,褐色蘑菇彼此之间,以及白色双孢蘑菇菌株彼此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双孢蘑菇营养丰富,保健功能强,但由于双孢蘑菇的含水量高、组织柔软,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受到损伤及腐败,如贮藏温度、湿度、pH、气体成分、金属离子等外部因素以及一些内部因素等都会影响双孢蘑菇的贮藏时间.主要综述了影响双孢蘑菇贮藏期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期为双孢蘑菇的保鲜技术提供借鉴、参考与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双孢蘑菇是世界上栽培最为广泛的蘑菇品种,生产一种适合栽培双孢蘑菇的基质称为堆肥.综述了双孢蘑菇生产过程中关键的3个发酵阶段、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以及影响双孢蘑菇生长的几个主要因素(堆肥基质、环境、菌种),旨在为双孢蘑菇的标准化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双孢蘑菇单孢分离与单孢杂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双孢蘑菇的遗传上阐明了单孢分离和单孢杂交的意义和重要性,对双孢蘑菇单孢杂交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以双孢蘑菇的生长特性为基础,从培养料的配制堆制、双孢蘑菇种植管理、双孢蘑菇病害防治3个方面,阐述了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旨在强化对双孢蘑菇栽培的认识,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双孢菇的品种较多,有白蘑菇、棕色蘑菇、大肥菇等。目前我国主要栽培品种是白色双孢蘑菇,又称为白蘑菇。双孢蘑菇是目前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  相似文献   

7.
双孢蘑菇2796的子实体经PBS浸提、40%~60%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分子筛柱层析纯化得到双孢蘑菇2796凝集素.双孢蘑菇2796凝集素经SDS-PAGE检测为单一条带,测得亚基相对分子质量为15.7 kD,通过Sephadex...  相似文献   

8.
开展了利用猪粪和甜叶菊废渣栽培双孢蘑菇的试验研究,并测定了双孢蘑菇的品质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 利用猪粪和甜叶菊废渣可栽培双孢蘑菇,且有提高双孢蘑菇品质和提升双孢蘑菇风味的效果,双孢蘑菇重金属含量符合NY/T 224-2006《双孢蘑菇》标准。  相似文献   

9.
双孢蘑菇是目前世界上栽培范围最广、销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我国双孢蘑菇栽培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四川、山东等省(市),福建省双孢蘑菇的栽培面积、产量及出口量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10.
双孢蘑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屈艳 《新农业》2004,(2):45-46
双孢蘑菇又称白蘑菇、洋蘑菇,属伞菌日,伞菌科,蘑菇属,是一种好气性的草腐性真菌。双孢蘑菇在我国栽培历史较短,福建省是双孢蘑菇生产的大省,占全国生产量的50%以上。在我国北方,尤其在东北地区.双孢蘑菇起步较晚,生产技术较差,因此,发展双孢蘑菇生产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1.
双孢蘑菇采用稻田栽培方式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一是集约利用耕地、时间、空间和农作物废弃物生产双孢蘑菇;二是选用的双孢蘑菇新品种"2796"经稻田栽培试验,该蘑菇抗性好、产量高,每平方米菇床产鲜菇7.5kg,按8元/kg计算,667m2稻田产值可达2.35万元.  相似文献   

12.
对采自四川和西藏的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和蘑菇(A.campestris)9个野生菌株,以及双孢蘑菇5个栽培菌株为材料,进行了ITS-RFLP分析。结果表明,ITS-PCR条带约为750 bp,5种限制性内切酶(MspⅠ、HinfⅠ、HaeⅡ、AulⅠ、TaqⅠ)的ITS-RFLP分析结果为,只有4种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HaeⅡ、AulⅠ、TaqⅠ)产生多态性条带,但完全能将双孢蘑菇和蘑菇区分的限制性内切酶为TaqⅠ;对5种限制性内切酶的ITS-RFLP分析数据进行聚类结果为,在相似系数为0.615水平以下分为2个类群,并将双孢蘑菇和蘑菇区分开;在相似系数为0.915水平上,供试的11个野生和栽培双孢蘑菇菌株分为3个亚类群。  相似文献   

13.
双孢蘑菇设施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孢蘑菇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齐全且具保健作用的菇类蔬菜,其设施栽培可促进我国双孢蘑菇栽培业成为设施化和现代化的新型产业,有利于提高双孢蘑菇单产、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利于产品质量与国际接轨,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消除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增加出口创汇。本文对国内外双孢蘑菇设施栽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双孢蘑菇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双孢蘑菇栽培是一种很好的农业生态循环经济项目,它将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进行科学发酵后栽培双孢蘑菇,使农民获得比种粮和养畜更高的经济效益。我市从18a前就开始示范推广双孢蘑菇,2005年市政府已把双孢蘑菇作为主要农业产业发展。栽培过双孢蘑菇的下脚料也是高级有  相似文献   

15.
杀菌剂对菌盖疣孢霉及双孢蘑菇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14种常见的杀菌剂分别对菌盖疣孢霉菌丝、分生孢子和双孢蘑菇菌丝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杀菌剂对菌盖疣孢霉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以及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不同杀菌剂对菌盖疣孢霉菌和双孢蘑菇菌丝的毒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表现最好的杀菌剂为特克多,对菌盖疣孢霉菌具有较高的活性,而对双孢蘑菇菌丝的毒性相对较低.其次是甲基托布津、断灰、适乐时、施保功、施保克、多菌灵6种杀菌剂,它们对菌盖疣孢霉菌的毒力比对双孢蘑菇菌丝毒力相对较高.世高、富力库、爱苗、腈菌唑、福星、扑海因、代森猛锌等7种药剂对疣孢霉菌和蘑菇菌丝的毒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是一类草腐类食用菌,种植面积较为广泛.覆土对生产双孢蘑菇至关重要,但关于双孢蘑菇覆土后土壤酶活性和基质酶活性的研究仍相对较少.该研究采集覆土后发菌期、出菇初期、采收期3个时期的双孢蘑菇的基质和土样,检测土壤和基质的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双孢蘑菇覆土后发菌期,土壤和基质的转化酶活性最高,磷酸酶活性最低,脲酶活性适中,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低,基质中过氧化氢酶活性适中;出菇初期,土壤和基质的转化酶活性最低,磷酸酶活性适中,土壤中脲酶活性最高,过氧化氢酶适中,基质中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最低;采收期,土壤和基质中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最高,转化酶活性适中.  相似文献   

17.
高温蘑菇又称大肥菇高温洋菇、双环蘑菇,这在分类上有别于双孢蘑菇。高温蘑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比双孢蘑菇有更强的适应性,更为耐热,菌丝生长的湿度要比双孢蘑高出5℃。即菌丝30℃下生长要比25℃时更快,子实体在23~25℃下仍有较高的出菇率;二是高温蘑菇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它适用于粗放栽培,较耐热、耐旱、耐水、耐二氧化碳,对防御线虫、蘑菇病害,甚至对双孢蘑菇致病性病害疣孢霉、胡桃肉状菌等有较强的抵抗力;三是该菇开伞迟、受伤不易  相似文献   

18.
双孢蘑菇,也叫白蘑菇、双孢菇。因其美味可口,营养价值高,产量一直排在世界食用菌产量的第1位,占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45%。而全世界生产的3朵双孢蘑菇中,有2朵是我国生产的,我省近年来年产量在30万t左右。种好双孢蘑菇的关键靠的是良种和好的栽培方法。下面介绍双孢蘑菇栽培种制作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4种类型的椰子纤维分别与不同来源和用量的碳酸钙混合后被作为双孢蘑菇栽培的覆土材料以决定它们是否可以替代泥炭土成为新型的蘑菇覆土材料。研究表明:椰子纤维可以替代泥炭土作为双孢蘑菇栽培的新型覆土材料,椰子纤维覆土的双孢蘑菇产量与泥炭土的基本一致;用椰子纤维覆土的双孢蘑菇产量和净洁度不受碳酸钙的来源和用量(10%或20%)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施农业一云南省21世纪双孢蘑菇栽培业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在分析了云南省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Lange) Imbach」栽培业的历史、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该省双孢蘑菇今后发展的思路,指出了设施农业不仅是世界双孢蘑菇栽培业的发展之路,而且也是云南省21世纪双孢蘑菇栽培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